■年福緣通告
■普門新春植福法會通告
■改制與劃撥定期扣繳通告
■《優婆塞戒經》研讀班講座(發菩提心品-第八講下)→心印法師提供
■ 迴旋之舞→王惠美
■ 奧之細道→性瀅法師
■ 六波羅蜜生活禪場記→謝淑卿
■ 溼地看生態‧孔廟禮聖哲→石亦柔
■ 舞林大道展威風→薛淑汝
■ 98年普門志工學佛成長營學員心得專輯:(心靈點滴-學佛成長營學員)
■ 閩南諺語→摘自網絡
■ 普門讓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翁毓君
■ 陪伴與互動中的感動→張敏章
■ 感恩心→翁士山
■ 福慧雙修→心印法師講述․王淑慈記錄
■ 小插文:四種常見的問題水果→摘自網絡
■ 菜根談講座(55則)→講述者心印法師
【幼人之幼】
【頌善】
【「莫拉克慈悲緣震災專案」賑災勸募活動結案報告書】
【急難服務】
【會友一覽表】
【本會收支徵信錄】
點我觀看PDF檔或往下繼續閱讀
➤年福緣通告
敬愛的善施人士:
冬令是迎春的一個節令,在中國民間到處都洋溢著溫馨的人情味,但年關對苦難人家來說,是一本「難念的經」,因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原省級團體改制名稱)為處在苦難中的人家,向社會善施人士發佈「年福緣」結緣訊息,請體恤苦難人家的年節煩惱,分施一點溫暖去暖和苦難人家在冬令年關的寒顫身心。
普門九十八(己丑年)年度冬賑,設定「年福緣」廣徵善施人士,共襄善舉結緣「年福緣」禮金。百元不嫌少萬元不嫌多,歡迎您共襄善舉,並介紹您的親友也分施一點「年福緣」的祝福,與苦難人家結一份年福緣;同時也歡迎結緣南北資糧,本會將為您輸送出去與苦難人家結緣。
普門九十八(己丑年)年度的冬賑「年福緣」禮金的提供時間,從即日起至國曆九十九年二月十三日(農曆己丑年十二月三十日)截止。結緣「年福緣」禮金者,仍請利用原郵政劃撥帳號與帳戶「二0七六八一五|八號戶名臺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劃撥善款,並於通信欄註明「年福緣禮金」。資糧結緣者,除了米糧外,木耳、香菇、金針、冬粉、糖果、麵條、海苔、瓜子、開心果、餅乾之類的物品,亦歡迎提供,並請於國曆九十九年元月三十日前先送達,以方便本會分配您的結緣物資。聯絡電話:(04)24364053。
本會是善施人士「施惠」與苦難人家「受惠」的橋樑,有關本次冬賑收支詳情,將於本會九十九年度《普門慈幼雜誌》第一季的「普門慈幼慈善會收支徵信錄」中發表徵信,冬賑經費結算,若有剩餘,悉數轉入本會九十九年度愛心捐款統籌造福社會。為行善而行善的人,雖不求取歌頌,亦不求取報酬,但兩者終將來臨,我們永遠為善施者祝福,願佛光普照善施者福慧綿長。
謹此籲請共襄善舉,順頌年福吉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創辦人.釋心印、理事長.王惠美
名稱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
過去本會運用郵局劃撥轉帳的方式,茲因多方反應,到郵局要等待劃撥轉帳,時間久且郵局附近停車不便。
有此種種些許的不方便,建議採取每月從捐款人帳戶中定期定額扣款的方式接受捐款。
此建議經本會行政單位積極著手接洽,已向郵局業務部辦妥此方便性與及時性的捐款作業機制,特此知會本會劃撥轉帳捐款者,藉用此機制捐款。
如果您要以此定期定額直接轉帳方式繳付捐款的話,請向本會行政部門索取「郵局定期定額直接轉帳付款授權書」填寫寄回普門會計部門登辦作業手續,如有不了解的地方敬請來電(04)24364053詢問。
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一直在默默耕耘中,努力的為「施與受」搭建橋樑,為需要溫暖的苦難人家建立福祉,也為樂善好施人士建立善施功德,輸送了無數的溫暖給苦難人家,也輸送無數的善施喜悅給善行人士。感恩您投入普門默默耕耘行列,為這座「施與受」的橋樑盡一份維護力量。
謹此佈達,順頌 平安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 敬上
➤《優婆塞戒經》研讀班講座(發菩提心品-第八講下)
心印 釋
丁十二、為斷眾生身心上的障礙
復有二事︰一者、為斷智慧障礙;二者、為斷眾生身障。
這是「信解」這個層次,最後的二事行持,這二事所開示的道理,是要化度眾生斷所知障與煩惱障;經句「智慧障礙」就是指所知障,「眾生身障」就是指煩惱障。「煩惱障」與「所知障」是同一煩惱的二面觀,二障的特徵我略為說明一下:
煩惱障:又稱作「惑障」。以「我」為根本,又稱「我執」。因為有執著我的存在,為達到我欲、我執的目的,時常沉淪在苦樂的境界,招致貪瞋癡等煩惱的擾亂,成為妨礙涅槃的正障。若以煩惱障為助緣,就會緣起三界的分段生死現象。
二乘人以出離三界為修學目標,所以二乘人的修行,以斷「煩惱障」為修行的動力。
所知障:又稱「智障」。
以「法」為根本,又稱「法執」。
因為有出離法的執情,為達到法欲、法執之目的,時常會引導自己的身心,不可沾染三界的苦樂煩惱,要安住於解脫法境。
因知,「所知障」並不妨礙涅槃,但是法執如果沒超越出去,能蓋覆正智的開發,是煩惱障的兼障,若以所知障為助緣作修證,就會緣起解脫道的變易生死。菩薩以證佛果為修學目標,所以不但要修斷三界「煩惱障」的分段生死,也要超越解脫道「所知障」的變易生死,以斷「煩惱」和「所知」二障為修行的動力。
為使眾生了解煩惱所引生的種種現象,佛經中依煩惱的擾亂作用,為煩惱建立很多的名相,我在這裡抓出一些煩惱的異名,給大家多認識一些煩惱的異名,「隨眠、纏、蓋、結、縛、漏、取、繫、使、垢、暴流、軛(ㄜˋ)、塵垢、客塵」這都是煩惱的異名,以後在佛經中看到這一些名相,你們就知道,這一些名相都是指煩惱。
俱舍論與唯識學,在心的作用方面所闡發的理論,最具備有組織性,通常都是將煩惱分為「根本煩惱」與「枝末煩惱」二種,這二種煩惱,枝末煩惱是伴隨著根本煩惱所緣起的現象,唯識學稱這種現象叫作「心所」。
「根本煩惱」的名相有: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其中「見」又分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若將身見這五種現象與貪、瞋、癡、慢、疑等五種煩惱合稱,就叫做「十煩惱」或「十使」。
「見」的煩惱,有推察探求的性質,他的作用猛利,所以「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煩惱,又稱作五利使,其他「貪、瞋、癡、慢、疑」等五種煩惱,又稱五鈍使。五利使的煩惱,皆起於對「理」之推求,雖然煩惱作用極猛利,一旦突破要轉化就很快速;五鈍使的煩惱,皆起於對「事」之執情,雖然煩惱作用鈍拙,但執情深縛要轉化卻是很遲鈍。
「枝末煩惱」俱舍論所闡發的名相有:
1.大煩惱地法: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
2.大不善地法:無慚、無愧。
3.小煩惱地法: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4.不定地法:睡眠、惡作。
以上共有十九種枝末煩惱,唯識學在俱舍這十九種枝末煩惱中,除去不定地法的「睡眠、惡作」二法,在大煩惱地法中,加入「失念、散亂、不正知」三法,共有二十種枝末煩惱。
唯識學通常都將這二十種枝末煩惱畫分作「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它的畫分情形是:
1.大隨煩惱: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
2.中隨煩惱:無慚、無愧。
3.小隨煩惱: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也就是說俱舍論的「十九種枝末煩惱」,其中,「大煩惱地法」在唯識學稱作「大隨煩惱」或「大隨惑」;「大不善地法」在唯識學稱作「中隨煩惱」或「中隨惑」;「小煩惱地法」在唯識學稱作「小隨煩惱」或「小隨惑」。
從俱舍論和唯識學所畫分的煩惱名相,就可以看到佛法將煩惱心態,分析得很微細。煩惱障會引發身心的動亂、不安、苦惱,所以煩惱現前,猶如魔鬼附身,能令眾生身心不得自在,因此煩惱障的心理困擾,又稱它為煩惱魔。
眾生的身心,除了煩惱的魔擾外,還有「五蘊魔、死魔、天魔」三種魔擾現象,這四魔當中,天魔的擾亂,是屬外力的侵犯干擾,其他三種魔擾,都屬於自身的人為擾亂。
所謂「魔擾」,就是以自我根身所執著的貪瞋癡念為中心,對不如意或如意的環境或人事,產生不平衡的衝突或愛戀不捨的貪執困擾。所以不會修行的人,或知見不正的人,就容易發生魔擾的現象,如果身心正常,精神穩定的人,縱使是外來的天魔在擾亂,也可以克服的。
「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這四種魔擾的現象,以及排除的行持,我大概作一個說明:
1.煩惱魔的困擾現象:
煩惱魔擾,是指我們的心理活動失去平衡,沒有自主控制能力的困擾,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心不由己」的情形。
我們的根身,追求世樂的生活,眼睛必定要看到色塵中的華麗繽紛萬象,耳朵必定要聽到聲塵中的和悅美妙音聲,鼻子必定要嗅到香塵中的芬芳清淨的香氣,舌頭必定要品嚐到味塵中的美味可口的食物,身體必定要接觸到觸塵中的柔和舒適的境遇,意識必定要攀緣到法塵中的如意利己的事物,這樣才算是獲得了世樂。
但是世間上的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無限的欲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遠給我們遇到順心滿意的情感;人群是利害衝突的,不能長久擁有和平相處的人事;根身是無常的,歲月會帶來生離死別的憂苦,為滿足自己的貪瞋癡念,根身不斷向外追求世樂,有貪求愛戀的心念,就有患得患失的煩惱,一旦受到挫折,不能稱心如意的時候,或根身受病痛折磨的時候,就會產生事事牽掛,捨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丟不掉的煩惱魔擾的現象。
煩惱魔擾都是出自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
要斬斷煩惱魔擾,就要斬斷貪圖世樂的觀念,就是說要轉移生活方式,不能再依靠「物質、感情、人群、根身」來追求世樂,要拿出「出世」的生活操守,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煩惱,自然心理就有淨化煩惱的情操。我們若能以出世的操守過入世的生活,煩惱魔就侵犯不了我們的心靈世界。
過去有一家佛教道場所創辦的幼稚園,園內的老師,有在家人也有出家人,出家人在幼稚園服務,沒領幼稚園的薪水,只領道場的常住單銀,一個月只有五百元;在家人在幼稚園服務,是領幼稚園的月薪,一個月可以領到一萬元的薪水,但是很奇怪,有一萬元月薪的在家老師,有時還得向月領五百元單銀的出家老師借錢用。
由此可見,得到多的人,不一定有滿足的快樂,得到少的人,也不一定有缺少的苦惱,只要有出世的生活情操,就不會有缺憾的煩惱魔擾,生活自然就有滿足的安樂。
我們的根身,追求世樂的生活,眼睛必定要看到色塵中的華麗繽紛萬象,耳朵必定要聽到聲塵中的和悅美妙音聲,鼻子必定要嗅到香塵中的芬芳清淨的香氣,舌頭必定要品嚐到味塵中的美味可口的食物,身體必定要接觸到觸塵中的柔和舒適的境遇,意識必定要攀緣到法塵中的如意利己的事物,這樣才算是獲得了世樂。
但是世間上的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無限的欲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遠給我們遇到順心滿意的情感;人群是利害衝突的,不能長久擁有和平相處的人事;根身是無常的,歲月會帶來生離死別的憂苦,為滿足自己的貪瞋癡念,根身不斷向外追求世樂,有貪求愛戀的心念,就有患得患失的煩惱,一旦受到挫折,不能稱心如意的時候,或根身受病痛折磨的時候,就會產生事事牽掛,捨不得、放不下,求不得、丟不掉的煩惱魔擾的現象。
煩惱魔擾都是出自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
要斬斷煩惱魔擾,就要斬斷貪圖世樂的觀念,就是說要轉移生活方式,不能再依靠「物質、感情、人群、根身」來追求世樂,要拿出「出世」的生活操守,以理性的智慧替代感性的煩惱,自然心理就有淨化煩惱的情操。我們若能以出世的操守過入世的生活,煩惱魔就侵犯不了我們的心靈世界。
過去有一家佛教道場所創辦的幼稚園,園內的老師,有在家人也有出家人,出家人在幼稚園服務,沒領幼稚園的薪水,只領道場的常住單銀,一個月只有五百元;在家人在幼稚園服務,是領幼稚園的月薪,一個月可以領到一萬元的薪水,但是很奇怪,有一萬元月薪的在家老師,有時還得向月領五百元單銀的出家老師借錢用。
由此可見,得到多的人,不一定有滿足的快樂,得到少的人,也不一定有缺少的苦惱,只要有出世的生活情操,就不會有缺憾的煩惱魔擾,生活自然就有滿足的安樂。
2.死魔困擾現象:
死魔的魔擾,是指根身老化壞滅的苦惱,一個人如果他有出世的生活情操,我執就已經轉輕了,他要出離魔擾的力量就增強了,即使是人人都懼怕死亡的來臨,對一個持有出世生活操守的人來說,都能夠以平常心來面對死亡,死魔對他是沒有擾亂的威脅威力。
有一位名叫「善修」的中國和尚,學習古德鳥窠禪師,在印度佛陀入滅的涅槃場邊的一棵大樹上居住,他在大樹上居住十幾年以後,才被印度政府發現,印度政府認為他居住樹上,不但危險,而且起居用物一無所有,這種生活太苦了,所以不准他在樹上再居住下去。善修和尚向人表示:
『我居住樹上,十幾年來都非常安全,雖然起居用物一無所有,但是我也生活得很自在,有日月星辰與我作伴,有樹木花草和我為鄰,我和佛陀同住涅槃場,生也不喜,死也不悲,沒什麼憂苦,天天自在安樂。』
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生也不喜、死也不悲」的出世修養情操,就有斬斷死魔擾亂的力量,有這份操守,死魔就發揮不了擾亂的威脅作用了。
3.五蘊魔擾現象:
五蘊魔擾,是指「色、受、想、行、識」等色心熾盛的動亂紛擾。「色蘊」是指我們的肉體和肉體所居住的環境;「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指心理活動的心念生滅流程。一個人如果他有出世的生活情操,就有安定自己身心動亂的力量,身心有安定力量,就斬斷了五蘊的魔擾因緣。我們的色心若能夠擺脫五蘊的生死流轉業力,就能出離三界的業力磁場,不再受五蘊魔的擾亂。
4.天魔的干擾現象:
天魔的魔擾,是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波旬及其眷屬的擾亂,此天的天人,憎恨嫉妒聖賢的行持,會對修出世法的人作種種擾亂,妨礙行者成就出世的善根。
天魔現身的目的,都是要擾亂修行人走正道行正法,所以修出世法的人會遇到天魔的擾亂。
例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前,就有降伏天魔擾亂的降魔歷程。
一般不修出世法的凡夫,天魔不去打擾他的身心,因為不修出世法的人,終日都是在煩惱魔、死魔、五蘊魔的魔擾中打滾,從來沒想要出離三界的生死環境,天魔將這一類迷戀三界生死環境的眾生,看作是自己的魔眷,所以不去打擾這一類眾生的身心。
凡是有大菩提心,發出離三界心的修行者,他的發心會震動魔宮,魔王知道有人發心要出離三界,就起憂愁,因為有人出離三界,他的魔眷會減少,因此就派遣他的魔子魔孫、魔兵魔將,去擾亂修行人的身心,如果是大修行者,魔王也會親自行動,想盡辦法,要將這位大修行者,留在他魔力所能夠管轄的範圍內。
一個人的修養,一旦有出世的生活操守,不管天魔是以猙獰的面目現身,或以仁善的形態現身,他對天魔所變化的種種現象,就如同木人看花鳥那樣的不動心,因為心不被天魔的化境所動,一切的憂悲苦惱恐怖顛倒的幻境,或快樂喜悅妄想的幻境,就完全不受擾亂了。
以上四種魔擾現象,都是眾生的身障。入世的人間生活,是將身心安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中,所以入世的人生,都是生活在動盪不安的塵緣裡,身心所承受的都是憂悲苦惱的煎熬;有出世生活操守的人,生活在六塵中,身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生活不沾染塵緣,身心就擁有祥和自在的輕安。
出世法的生活操守,不是教人離開世間的生活環境,是教人在世間生活,不要去沾染塵緣,能有這樣的出世操守,身心經由緣生緣滅的萬法,就會如同行雲流水一般的隨緣無礙,能夠得到自在輕安的逍遙生活。
眾生的所知障,來自於法執,所以要修學佛法的人,必須要具備有四種依止觀念:
1.依法不依人:
明師教導信眾修學佛法,絕對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引導信眾以特定的某一個人所說的言教為權威,他所開示的道理,必定依循因緣果的法則。
假若有人,不論僧俗,不論佛教徒或外道,自稱是佛菩薩的化身,這個人若不是想要以大妄語來博取利養、恭敬、妄自尊大的名位,就是被神鬼、外魔所附身。凡是顯異惑眾的人,不可以依靠他學習佛法,因為他所傳授的是邪法,不是佛法。
雖然在中國佛教史上,天台智者大師被稱為「東土小釋迦」,但這是後人敬佩智者大師智慧超眾的讚稱,並非他自己的自稱,智者大師自稱自己是「信位的凡夫」;又永明延壽禪師,被稱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也不是他自己的自稱,這是後人敬佩他願行懇切的讚稱;又九華山的地藏菩薩,是新羅王子出家,法名地藏,後人認為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
正信的佛教三寶弟子,不可依止妄自尊大、顛倒是非、違背因果、虛張聲勢、以邪法惑眾、混淆視聽的這一類人修學佛法,應該依止依循因果法則在宣揚正法的人修學佛法,因為他宣揚的合乎因緣果的法則,依止他就是依止正法,生活修養懂得依止正法,隨因果法則與因緣條件緣生萬法,在生活中就能教育自己對個人所造作的行為負責,也能培養自己對生活問題,有「不取不捨」直下承擔的力量。
2.依義不依語:
明師教導信眾修學佛法,所說的道理,必定古今皆能作為法則的正法義理。
神鬼也會運用佛學知識或佛教名相,向人提示因果問題,但他是藉用「因果」論說,在建立自己「神通過去、預言未來」的能力,以此顯異惑眾,攝受人心信受他所指示的言說,雖然他能知過去、能預言未來,但他對別人的過去,所知道的,也不比當事者自己本身所知道的清楚;他對別人的未來,所預言的,經由因緣條件的轉變,還會有變化的可能,也未必正確,袁了凡改變命運的故事,是最有力的事證。
如果凡事都依照神鬼的指示方法行事,不去觀察因緣條件,不從因緣果的義理去判斷行為業行的話,未來的命運就會操控在神鬼的手中。
有一句俗語「請神容易送神難」,不遵循因果義理去掌握轉變命運的因緣,一味使用神鬼指示的方法,一旦獲得神祕的感應,就必須受神鬼的控制,會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後遺症輕者,從表面看還能如正常人,後遺症重者,就會變成精神不穩、心態不正,言談眼神都出現與正常人不同的神情。
這種「依語不依義」的人,發覺自己依神鬼的指示,受到神鬼控制時,希望脫離岐途,意志力強的人,尚且會有身心由不得自己的痛苦,大多數都需要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承受精神和肉體的痛苦煎熬,才能夠恢復正常,何況意志力薄弱的人,要擺脫神鬼的控制,脫離岐途,那是更加困難的。不過知道懸崖勒馬,肯依止正法的義理來處理人事的話,總算也有脫離岐途走向正道的因緣了。
3.依智不依識:
明師教導信眾修學佛法,不會教人依止他個人的主觀知見,他是引導人從學習中,以客觀智慧去運作經驗功能。譬如:古今禪門公案,皆有「教外別傳、直指人心」的獨特教育風格,這種教育風格就是標榜「依智不依識」的教育宗旨,所以禪宗公案,言教之外別傳的,當然是客觀的悟道智慧;機鋒直指的,當然是明心的見性境地,不是文言上的知見。
知識會使人起分別心,在知識的領域中,人心會受到知識的影響,迷失自我,甚至以邪惡的心念,將知識轉作危害眾生的工具。「依智不依識」的教育,完全是在向迷妄的分別意識挑戰,所以依智不依識的教化手段,都在破除一般人對知識的執著,掃除人心的迷妄分別執情,引導人進入真善美的心靈境界。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明師教導信眾修學佛法,是依止了義的實相無相正法作教化,不是依止不了義法的緣生幻起的知見作教化。
達摩祖師來中國教化,有一天,梁武帝請示達摩祖師:
『我營造很多佛教的護法事業,是不是有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達摩祖師的答案,好像是向梁武帝潑冷水,其實從深一層的層面來論斷達摩祖師的答案,事業都是緣生幻起的現象,屬不了義法,依不了義法的層面來說,梁武帝營造的是屬福德,並非功德;又達摩祖師「並無功德」這箇答案,是向梁武帝直指見性境地,在了義法中的「功德」,是屬實相,實相沒有一個相的限量,所以無相可言,這句「並無功德」,是依止了義法向梁武帝施設的法教。
末法時代,要遇到以此「四依止」做為教化準則的明師,也是不容易的事,明師既然難逢,至少我們要懂得拿「四依止」的準則來勘察自己所聞的道理是不是正法,自然要修學出世佛法,沒遇到明師,自己也能夠理出一條正法的軌道可前進。
有智慧的人,對佛法有深入的體悟,即使自己尚未印證體悟佛法的真理,他也會以法則來推理,肯定自己對佛法的信解,而且在度化眾生的應對上,也會運用法則施設權巧方便,建立行者對佛法的信解心。
日本有一位真觀禪師,最初研究天台教義六年,後來改習禪學七年,為了尋師訪道,以期明心見性,找到自己本來面目,他又負笈中國各名山叢林,參話頭,習禪定,這樣又經歷十二年之久的參學。
二十多年的參學,他已經是得到了「見性」的消息,因此就在東京、奈良等地弘揚禪法。各地學者都以一些困難的問題,向他請教,所請教的問題包括:
『什麼是本來面目?達摩祖師西來大意是什麼?趙州有時說狗子有佛性,有時說狗子無佛性,究竟是有是無?』
這一些學者搬出來的問題,都是「話頭禪」,真觀禪師認為在這「話頭禪」上面搬來搬去,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所以都是閉下他眼睛,不予回答。
有一位五十餘歲的天台學者道文法師,研究天台教義三十餘年,慕名前往參訪真觀禪師,非常誠懇向禪師請教問題:『我自幼研習天台法華思想,有一個問題始終不能瞭解。』
真觀禪師回答他說:『天台法華的思想博大精深,圓融無礙,應該問題很多,你只有一個問題不解,不知是什麼問題?』
道文法師問道:『法華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意義就認為樹木花草皆能成佛,請問:花草真有可能成佛嗎?』
真觀禪師不正面回答問題,反問道文法師:『三十年來,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對你有何益處?你應該關心的是你自己如何成佛?你要作如是觀想才對!』
道文法師聽到這句反問的話,首先是感到很意外,然後反問真觀禪師:『我沒有弄清楚這個問題,請問我自己如何成佛?』
真觀禪師回答說:『剛才你說只有一個問題要問我,關於第二個問題就要你自己去解決了。』
像這樣的公案,有智慧的人,即使自己尚未印證、體悟佛法的真理,他也可以用法則來推理,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這不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大地山河,花草樹木,一切宇宙萬物,都是從我們自性應緣幻現的現象,只要自身成佛,一切草木當然也都跟著成佛,不去探討根本大事,只尋枝末問題,怎能印證、體悟佛法的真理?
佛法所提的真理,不是現象界可以表顯出來的東西,但可以用「法則」去推理。
比如:
有不少科技產品的產生,都是以「法則」做推理,去肯定產品的結合條件,然後才進行創造產品的結合因緣,這些科技產品的結合因緣,有些條件也不是現象界所能看見的;就以電器品來說,電器品需要結合電流,才能產生它的功能,我們總不能因為看不見電流,就否定電器品不是透過電流產生作用的。
佛說三世因果道理,不是我們凡夫膚淺的知見所能體認肯定的,不過只要我們以正見智慧,深入觀察因緣生滅現象,必然能夠從因緣法則去肯定三世因果的道理。
我們學佛的人,如果對三世因果起疑惑,應該要慚愧自己不夠智慧去領納甚深微妙的佛法,要再策勉自己努力去開發智慧,不要以疑法的心態去鑽牛角尖,這樣會越鑽會越沒有出路。
「信解發心」的修學行持,最後這段所提的二事道理,包含了發菩提心的總義,前面所說的再多,也都是為斷煩惱障和所知障所作的修持,因為菩薩要將此二障斷除,才能究竟成就佛果。
講到這裡,信解層次十二種二事的行持全部講解完畢。學佛要先堅固信心,所以「信解」這一層次的行持,我們若能認真受持,對佛法便能建立深信,菩薩道才能更進一步的如法進入「修習層次」的行持。
圖文/王惠美老師畫藝教室
花型:自由花(意匠表現)
花器:細頸長瓶
花材:玫瑰花、金露花果實、兔腳蕨、小野菊、米柳、馬纓丹。
彩圖:見本期封底。
製作意圖:
台上的舞者不斷的旋轉、旋轉、旋轉……輕盈的舞步在虛空中畫出了一圈又一圈的圓……
插法:
1.新生柔細的米柳,它有柔軟的特質,運用這樣的特質,創造出無數個的圓。
2.焦點的紅玫瑰,表達了心中的歡喜。
3.兔腳蕨、小野菊、少許金黃的金露花果,讓焦點區更加豐富。
4.焦點的位置則用馬纓丹來呈現完成。
花意含容:
◎如來清淨妙色身,普現十方無有比。
◎迴旋的舞步,在轉動中,舞者之心,止而不動。
◎猶如菩薩的行持,於六道輪迴中,那如如不動的慈悲本懷。
十多年前,當時的執政總統李登輝先生,在一次訪問日本的行前談話,提到「最想到日本東北的奧之細道看看」。
從此「奧之細道」一辭,傳遍台灣,並且成為旅遊界的火紅招牌。奧之細道,不單指的某一個觀光景點,也不是指某一條特定道路。它廣泛的該括了日本東北地區,許多景緻幽美、環境風雅的大自然風光。它是根據日本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旅行日記《奧之細道》衍生出來的。
三百多年前,初春乍暖的某一天,芭蕉偕其武士出身的門人弟子河合曾良,一起踏上長達二千四百公里的徒步旅行。從關東江戶(今之東京)出發北行,繞過東北西海繼續南下,最後回到岐阜附近的大垣。所經之地有現在的東京、日光、福島、仙台、松島、山形、新潟、北陸等地,歷時約一百五十天。
芭蕉把旅途所見所感,用簡潔優暢的俳句發抒,後來集錄成日本文學巨作《奧之細道》。「奧」意指偏僻、深處,所以奧之細道,有古國名城,更多的是崎嶇荒僻的山間小徑。於是在他所悸動的幽美情境,都曾留下俳文詩句,大抵與古寺、山川、湖泊、溪流有關。
二、 山形立石寺
十一月十五日,我與道友二十人,搭乘長榮航空直飛仙台的班機,開始一趟心中嚮往已久的奧之細道之旅。
首先造訪山形市附近的山寺。山寺建於西元八百六十年,正式名稱為「立石寺」。整座寶珠山拔地而起,從山麓到山頂共有1015級石階。建有根本中堂、仁王門、開山堂、五大堂、奧之院等建築物,由天台宗的慈覺大師開山,最頂的殿堂內供有比叡山延曆寺傳來的不滅法燈。
芭蕉與曾良的塑像,像真人的尺寸站在那邊,手拄一杖,腳穿芒鞋,滿臉風霜。他的名句「閑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蟬の声」刻在石碑,立在小徑邊上。意思是:「寂靜啊!只有沁入岩石的,蟬的聲音。」沿途巨大的岩石重疊成山,松柏蒼谷,階上有苔,寂靜莫名。從展望台式的五大堂可以180度俯瞰山下景觀,據說古時山下都是大大小小的寺院,山寺乃成為地名。
出羽三山是山形縣中央地帶的三座山,有羽黑山、湯殿山、月山。作為日本東北第一靈山的修行聖地,出羽三山一直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神祕靈山。
每年八月舉行二次「山伏」修行體驗大會,參加者必須穿著傳統的素淨白衣,在參道入口,接受驅魔除障儀式,然後攀山走入深山之中,甚至有赤足登山的規定。日本是神教的國家,古時對山岳及山神的崇拜信仰,流傳至今不曾消滅。對於靈山崇仰,多了一份神秘的感覺。
我們的到來,已是秋末初冬,楓紅不見,只見遠山白雪。據說月山及湯殿山,冬天會因積雪封路不能登山,所以我們只能從海拔較低的羽黑山麓入山。參道的入口是東北最古老的五重塔建築,高約二十九米,全用柿木為建材,塔的表層因此浮現出少見的柿霜顏色,令人稱奇。參道兩旁盡是千年的古杉樹,此時落葉滿地,蕭瑟凝靜,杉香滿溢。
2446級的階梯呈45度斜坡,走完全程將近二個小時。山上建有一座三山神合祭殿,到了這裡可象徵完成三座山的參訪。這與中國五臺山的情況類似,在小五台禮拜,等於禮拜了全部五台。真是方便法門,所見皆同。詩人芭蕉作了三山巡禮,留下三段俳句。
「最上川」是山形縣最大的一條河川,貫穿山形縣的中部地域,在江戶時代擔當重要的物資運送任務。如今陸地交通發達,貨船不再,卻成為乘舟賞景的名川船河。在最上川乘船順流而下,沿岸四季風光百變,春有新綠,秋有紅葉,冬見雪景。沿途有超過四十八座的瀑布,大小不一。
松尾芭蕉曾到最上川與弟子曾良一同乘船,在這日本三大急流之一的最上川上,他創作了著名的俳句:「五月雨を 集めて早し 最上川」。
時人將它中譯為「匯集五月雨,湍急最上川」。我們搭乘了「芭蕉」號遊船,聽著仿古船夫的愉悅解說,也聽到鏗鏘有力的船歌,最後還唱了中文版的「星夜離別」。船伕說這裡離「阿信」的家不遠,我想,他必然知道「阿信」電視劇,在台灣曾有過的轟動吧!
平泉町,位處岩手縣南邊而近官城縣,是日本罕見的產金地,境內共有三千多件國寶級文化遺產,是可與京都相匹敵的文化都市。
中尊寺開創於西元850年,屬天台宗寺院。西元1105年平泉豪族藤原清衡親手重建,運用了當時最尖端技術,使用昂貴的金箔製作了「金色堂」,作為反映當時繁榮景象的建築。在日本,中尊寺金色堂第一個被指定為國寶,目前且在申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候補名單上。
中尊寺內的「月見坂」,是一條極富宗教氛圍的參天古道,沿道兩旁,檜木、杉木並列,高聳挺拔。芭蕉詣寺參拜,師徒二人在初夏的雨日中,看到金色堂以外的建物破損殘落,有感而發,於是有詩:「五月雨の 降りのこしてや 光堂」。
意思說:「五月的雨下著,只有金色的光堂」。世事變化,興衰無常,令芭蕉感慨不已。
松島,位於宮城縣,是日本最美的三大奇景之ㄧ,依太平洋而成景觀特別優美的海灣。共有260座島嶼散佈海上,型態大小不一。
島嶼上遍植日本黑松或紅松,故有松島之名。島與松構成一幅如畫如詩美景,無論陰晴、日出、雲海,都令人目之所及嘆為觀止。所謂「松島風光,扶桑第一好」。據說芭蕉當年來到松島時,描述松島的秀麗風光,曾有不輸洞庭與西湖的讚嘆。
松島瑞嚴寺開山近1200年,是東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禪寺。清晨入古寺,走在百歲杉松圍繞的參道上,清寂至極,如入菩提之境。也可以乘遊覽船,近距離觀賞松島灣各島嶼的松林岩石,面積遼濶,45分鐘的船程,也只能部份觀賞。
芭蕉與曾良二人,在松島吟味竟日;登瞭望台,遠眺蒼松青翠的群島,連著碧波蕩漾的滄海,感動莫名,最後寫下「松島や ああ松島や 松島や」的名句。
時人意譯為「松島啊!這樣的松島!松島啊」!三嘆松島,而無以言其美妙。
此行除了松尾芭蕉曾過訪的地點,我們也去了一些詩人沒能到達的更深遠處。例如最常被提到的日本第一賞楓聖地-青森奧入瀨溪流。
還有日本第一深湛的神祕湖泊-秋田縣田澤湖,那神話傳說中的辰子少女像,金光閃閃的,永遠美麗的屹立湖邊,守護著這一湖永不乾涸的湧泉。
松尾芭蕉(1644~1694),一生漂泊,日日如旅,故有「漂泊詩人」之稱。據說他是忍者,具有質實、正義、堅忍、內斂、修行的人格特質。
他曾說:「人生就是不停的旅行」。他稱自己為「乞食之翁」,「風狂的詩人」。
他的《奧之細道》已成為日本文學史上無可取代的旅行文學作品,他的「奧之細道」之旅,吸引數以萬計的人們,追隨他的足跡,尋幽訪勝,在嚮往與憧憬的情緒中,一窺詩人的心靈之旅。
他在五十一歲那年的冬天病逝,離世前四天,在病榻上留下最後的俳句:
「旅に病で 夢は枯野を かけ迴る 」。
意謂:「在旅途中生病了,荒原枯野依然在夢中魂縈著」。
我喜愛旅行,尤其在日本旅行。
他們生活的態度,人文的深度,環境的風雅寧靜,在在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造訪日本東北祕境。
可以這麼說嗎?「旅行啊!也是旅人的修行」!
踏著愉快的腳步露出天真的笑容,普恩戶的小菩薩們一個個來到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報到集合,普恩童由師姐的手中領取了普門背心穿在身上,準備參加由普門中委讀書會舉辦的98年度「六波羅蜜生活禪」戶外分站教學活動,看似剛睡醒的普兒,還有一大早就很有精神的普青志工們,都陸續的回到了普門溫暖的家。
然後大夥隨著普青以及拿著區分小隊隊旗的小隊長帶領,一路浩浩蕩蕩前往普門的好鄰居「台中市立東山高級中學」的校園。
望眼看去,是東山高中的大操場,普門大家長「心印師父」早已笑臉可掬的在校園裡望著我們這一大群隊伍進入校園。
「六波羅蜜」的「波羅蜜」,是印度梵語的音譯詞,有三義,即是:
1、事究竟:凡是一件事做圓滿,印度人就說「波羅蜜」。譬如:某人要上台演唱,歌唱完了,我們說「演唱結束」,印度人則說「演唱波羅蜜」。就是事務已經辦理完成的意思。
2、到彼岸:有目的地的行程,從此岸的起跑點,走到彼岸的終點,經過一番作業過程,到達目的地了,印度人也說做「波羅蜜」。譬如:今天志工叔叔阿姨們,到你們家中載你們出門參加分站教學活動,第一站是起跑點,到第六站是終點,大家經過一番闖關的過程,從起點跑到終點了,我們說「到達目的地了」,印度人則說「到達波羅蜜了」。就是目的已經達成的意思。
3、度:從因地要到果地,正在進行的過渡中,印度人也說做「波羅蜜」。譬如:從台灣坐船要到澎湖,從因地啟程正在往果地進行中,處在兩地中流歷程的時候,我們說「正在過渡」,印度人則說「正在波羅蜜」。
綜合上面三種意義,「波羅蜜」的華文意譯,就翻譯作「度」。「六波羅蜜」也叫作「六度」。「六波羅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給人修行的行持,將這六種行持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就會讓自己從苦難的人生走到安樂的人生。
經過師父的講解後,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學習「六波羅蜜」的行持,就是要將六種行持融入生活中,讓我們從中體驗生活中的人、事、物,全都是能夠讓我們成長的度化因緣。最後「心印師父」希望大家能夠在闖關中用心去認識「六波羅蜜」行持,把「六波羅蜜」行持帶入自己的生活中,體驗「六波羅蜜」的「生活禪」。
師父開示完後,緊接著開始進行分站教學活動,今天的教學是親子同學的活動,有一些行動方便的家長也都參與學習。
普青團長陳佑榕一聲令下,各小隊長就各自將小隊帶開,展開了今天的分站教學活動:
第1站:是由中委會的副主委林玄通師兄與廖玉雪老師把關的「布施波羅蜜生活禪」。
一開始林副主委先以小故事的情節,引導普恩戶的小菩薩們了解何謂「布施」,進而再分析布施又分有「財施、法施、無畏施、歡喜施」的不同情境。
最後用一個四方型的「骰子」驗收成果,「骰子」的四面,一面寫「財施」、一面寫「法施」、一面寫「無畏施」、一面寫「歡喜施」,請普兒一個一個擲「骰子」,擲出哪一面,就解釋那一面的布施情境,讓普兒們在擲「骰子」的遊戲中,加深學習記憶。
辛苦林副主委的用心,讓普恩童們能很快的懂得其中道理。
最後用一個四方型的「骰子」驗收成果,「骰子」的四面,一面寫「財施」、一面寫「法施」、一面寫「無畏施」、一面寫「歡喜施」,請普兒一個一個擲「骰子」,擲出哪一面,就解釋那一面的布施情境,讓普兒們在擲「骰子」的遊戲中,加深學習記憶。
辛苦林副主委的用心,讓普恩童們能很快的懂得其中道理。
關主林家纓老師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向普兒們說明持戒的好處,同時以「蘿蔔蹲」遊戲跟普兒互動,讓小朋友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個角色互換之下,很快的將五戒的名相,留在腦海中。
最後林老師叮嚀小朋友們,要在生活中學習不傷害幼小的生物,如螞蟻、昆蟲…等等,在學校要有規矩、不亂說話……等。
最後林老師叮嚀小朋友們,要在生活中學習不傷害幼小的生物,如螞蟻、昆蟲…等等,在學校要有規矩、不亂說話……等。
辛苦林家纓老師的用心,讓普兒們能很快的懂得持戒的道理。
第3站:是由林碧霞老師與吳碧娟委員把關的「忍辱波羅蜜生活禪」。
林碧霞老師以「看圖解說名相」的方式,向普兒解釋「生忍、法忍、無生忍」的不同情境。
用數張婆媳不合、夫妻反目、惡鄰居等等的圖畫,向小朋友解釋「生忍」的情境,告訴小朋友,要用「慈悲心」安撫不平衡的衝動心情;將受人謗害的惱怒情緒壓制下來,這就是「生忍」的修行。
用數張婆媳不合、夫妻反目、惡鄰居等等的圖畫,向小朋友解釋「生忍」的情境,告訴小朋友,要用「慈悲心」安撫不平衡的衝動心情;將受人謗害的惱怒情緒壓制下來,這就是「生忍」的修行。
用數張天災地變的圖畫,向小朋友解釋「法忍」的情境,告訴小朋友,要用「隨順心」順受自然界的各種無常傷害,將寒熱饑渴、水火刀兵,天災地變、虎蛇蟲害等傷害,都以順受心忍受下來,這就是「法忍」的修行。
用數張生老病死的圖畫,向小朋友解釋「無生忍」的情境,告訴小朋友,要用無「克制」也沒有「無奈」情緒的「超越心」,隨遇而安的面對苦、空、無常的變化因緣,這就是「無生忍」的修行。
林碧霞老師「看圖解說名相」後,又以「看圖解說名相」的方式,向普兒驗收成果,小朋友竟然看圖如流的對答出「生忍、法忍、無生忍」的名相,他們的腦子真的像一塊海棉,很快的就將法水吸收進去了。辛苦林碧霞老師的用心,讓普童們能很快的懂得忍辱的修行。
林碧霞老師「看圖解說名相」後,又以「看圖解說名相」的方式,向普兒驗收成果,小朋友竟然看圖如流的對答出「生忍、法忍、無生忍」的名相,他們的腦子真的像一塊海棉,很快的就將法水吸收進去了。辛苦林碧霞老師的用心,讓普童們能很快的懂得忍辱的修行。
第4站:是由黃品慈主委與林淑惠老師把關的「精進波羅蜜生活禪」。
首先林淑惠老師向小朋友解釋「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的不同情境,然後以一首精進修學忍辱的「忍辱偈」,配合各種動作與各種歌調的遊戲,唱出精進的情境。
『我負於人竭力報、人負於我勾消掉、不忘恩呀不望報、灑脫愉快一擔挑、人在我前學習他、人在我後當響導、前也好呀後也好、灑脫愉快一擔挑。』
有的小朋友用「白浪淘淘」的歌調來唱它,有的小朋友用「妹妹背洋娃娃調」的歌調唱它,有的小朋友用「哥哥爸爸」的歌調來唱它……帶出小朋友精進歌唱的熱勁。辛苦林淑惠老師的用心,讓普兒們在寓教於樂的歌唱中學習精進的熱勁。
有的小朋友用「白浪淘淘」的歌調來唱它,有的小朋友用「妹妹背洋娃娃調」的歌調唱它,有的小朋友用「哥哥爸爸」的歌調來唱它……帶出小朋友精進歌唱的熱勁。辛苦林淑惠老師的用心,讓普兒們在寓教於樂的歌唱中學習精進的熱勁。
第5站:是由陳志維委員與梁曼蓉老師把關的「禪定波羅蜜生活禪」。
地上舖上一條毛毯,毯上放十幾塊坐墊,一開始陳志維委員,請普兒們坐在坐墊上,要他們靜觀心念不語,體驗數分鍾的靜心禪坐的情境,然後再告訴小朋友,修禪定能度化自己「散亂」心念的種種好處。
好動的孩子們,來到這一站,可真是一大考驗,幼幼班的小朋友,蠢蠢欲動,一點也按耐不住的想要站起來走動,真是可愛,大中班的小朋友,總算也能慢慢進入靜觀心念不語的安靜情境。辛苦陳志維委員的用心,讓好動的孩子們有動中靜心的體驗。
林美招老師跟小朋友說明「般若」的讀音,它是印度梵語的音譯詞,華文意譯作「智慧」,這是經由修學開發出來的能力,不同於一般世智辯聰的聰明能力。為了要讓小朋友體會「智慧」的能力,林美招老師設計了一個搞笑的遊戲,首先讓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用一個紙球,繞著大字報的口令傳遞下去:
『傳呀傳,接阿接,傳傳接接,接成一條菩薩線,菩薩線有源頭,在普門,普門門中有師父,師父示現,救苦救難度迷津,學師父,菩薩行,讓我也來學學做師父。』
最後拿到紙球的小朋友就得出來當師父。
『傳呀傳,接阿接,傳傳接接,接成一條菩薩線,菩薩線有源頭,在普門,普門門中有師父,師父示現,救苦救難度迷津,學師父,菩薩行,讓我也來學學做師父。』
最後拿到紙球的小朋友就得出來當師父。
林美招老師準備了二件海青、一頂光頭帽、二頂斗笠,由兩位當師父的小朋友,一個扮演小師父,一個扮演苦行僧,小師父穿海青戴斗笠,手捧一個倒反過來的斗笠,斗笠中間的帽窩中放有「問題籤」;苦行僧穿海青戴光頭帽,一旁打坐。
其他的小朋友,先向小師父求取「問題籤」,再向苦行僧求解籤文。苦行僧要運用「智慧」來解籤文,這可真的要功夫囉!雖然解不出籤文,搞笑一下,也讓小朋友瞭解「智慧」能力,是不同於聰明能力的。辛苦林美招老師的用心,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開發智慧。
總算闖完了6關,普兒們的手上都蓋著六個過關的關印,更可貴的是有些家長與普兒的手上,還抄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兩位普青張義禎、莊佳芸當起了主持人,在他們搞笑的對白中,讓普恩戶親子開開心心的又玩起團康的遊戲,大家在紅白對抗中,盡興的激發團隊精神,玩起「支援前線」、「超級比一比」的遊戲,讓每個人在遊戲中有參與的成就感及榮譽感。
真的辛苦了普青們的用心帶動。
一個早上歷經了遊戲學習的教學活動,大家肚子都在咕嚕咕嚕的響叫了,辛苦的香積志工師姐們忙了一個早上,在普門學苑大寮準備的香噴噴佳餚,已經送到東山中學「教學大樓」的天井,大家長心印法師帶唸過供養,大夥就大快朵頤一餐。
美食佳餚讓每個人都吃的很開心,鍋盤個個見底,可見普門香積志工師姐們的手藝名不虛傳。
飽餐一頓後,普青史潔與李廷文,又接續帶動「有獎徵答」活動,由每一站的老師提供三題有獎徵答的問題,普恩戶親子個個激烈搶答,可見在闖關中大家都吸收了不少知識。
最後請中委會手語班的師兄師姐,教唱「一家人、阿彌佗佛在心中、阿爸牽水牛」三首歌,活動就在溫馨的歌聲中,與環保志工收拾整理場地中,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其他的小朋友,先向小師父求取「問題籤」,再向苦行僧求解籤文。苦行僧要運用「智慧」來解籤文,這可真的要功夫囉!雖然解不出籤文,搞笑一下,也讓小朋友瞭解「智慧」能力,是不同於聰明能力的。辛苦林美招老師的用心,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開發智慧。
總算闖完了6關,普兒們的手上都蓋著六個過關的關印,更可貴的是有些家長與普兒的手上,還抄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兩位普青張義禎、莊佳芸當起了主持人,在他們搞笑的對白中,讓普恩戶親子開開心心的又玩起團康的遊戲,大家在紅白對抗中,盡興的激發團隊精神,玩起「支援前線」、「超級比一比」的遊戲,讓每個人在遊戲中有參與的成就感及榮譽感。
真的辛苦了普青們的用心帶動。
一個早上歷經了遊戲學習的教學活動,大家肚子都在咕嚕咕嚕的響叫了,辛苦的香積志工師姐們忙了一個早上,在普門學苑大寮準備的香噴噴佳餚,已經送到東山中學「教學大樓」的天井,大家長心印法師帶唸過供養,大夥就大快朵頤一餐。
美食佳餚讓每個人都吃的很開心,鍋盤個個見底,可見普門香積志工師姐們的手藝名不虛傳。
最後請中委會手語班的師兄師姐,教唱「一家人、阿彌佗佛在心中、阿爸牽水牛」三首歌,活動就在溫馨的歌聲中,與環保志工收拾整理場地中,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為什麼呢?
因為,家長們平時忙於生計,教養孩童,實在無力、無閒、無多餘的錢可以帶孩子出去遊玩。
因為,家長們平時忙於生計,教養孩童,實在無力、無閒、無多餘的錢可以帶孩子出去遊玩。
11月8日普門高委讀書會98年度戶外教學,打破往常以班級為單位的編隊方式,這一次我們以家庭為主軸,讓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參與活動。
集合地點分為兩處:捷運生態園區2號出口,與蓮池潭風景區。大夥非常難得,在9點15分左右集合完畢,然後,由值星官帶著大家前往洲仔濕地;在路途中,遇到高雄市的騎警隊,大家高高興興的和駿駿的馬匹以及帥帥的騎警合照。
↓蓮池潭風景區的人員出發囉!
藍天、綠地、樹林、池塘的景色讓大小朋友驚嘆連連,在大家的歡呼聲中,完成短暫豐富的濕地生態之旅。
↑哇!帥帥的騎警隊!
↓認真聽生態講解說。
◎孔廟巡禮
11月8日當天,是左營萬年祭活動的最後一天,原本我們相當擔心可能無法找到足夠的導覽志工來幫我們做解說,如此將使活動失去意義。所幸,在高雄市孔廟導覽志工團的團長胖叔叔(陳銘驤先生)的大力奔走下,當我們走到孔廟時,總共有11位志工來幫我們做導覽。
短短的50分鐘,實在不夠讓大家了解孔廟建築的豐富意涵,不過,小朋友們起碼知道大成殿、大成門、東西廡、崇聖祠、櫺星門、禮門與義路坊、明倫堂與泮宮坊、萬仞宮牆、泮池與拱橋等等的基本知識,也知道孔子、四聖十二哲何許人也?
當天,志工團還特地開放「大成殿」讓大家進去向孔子和四聖十二哲問好,希望孔子大人能夠保佑我們普門的可愛孩子們平安健康乖乖長大。
◎焢土窯
繞洲仔濕地、孔廟一週後,大隊人馬速速前往土窯場!衝衝衝!好吃健康、美味可口、粉粿、香噴噴的玉蜀黍、番薯、蛋蛋、素食土窯雞在窯裡等我們囉!眾家兄弟姊妹,就在愉快的碗筷鏘鏘鏘聲中,享用讚讚讚的食物。茶足飯飽後,大家快樂說再見!
當天,志工團還特地開放「大成殿」讓大家進去向孔子和四聖十二哲問好,希望孔子大人能夠保佑我們普門的可愛孩子們平安健康乖乖長大。
繞洲仔濕地、孔廟一週後,大隊人馬速速前往土窯場!衝衝衝!好吃健康、美味可口、粉粿、香噴噴的玉蜀黍、番薯、蛋蛋、素食土窯雞在窯裡等我們囉!眾家兄弟姊妹,就在愉快的碗筷鏘鏘鏘聲中,享用讚讚讚的食物。茶足飯飽後,大家快樂說再見!
台上評審︰現在宣布第二名「普門愛心歡樂團」!
哇~哇~真是太意外,太意外了!
大家簡直是狂奔上台,雀躍不已,無法自己,哈哈哈~~
★★話說從頭
自從接到社會局公文,徵詢是否參加為志工團體所舉辦的「舞林大道競賽」時,我們的阿柔小姐靈機一閃,想說:『趁此機會打響普門的知名度,也可以讓這些愛心媽媽們練就的一身功夫展現一番。志在參加,不在得名,免得埋沒普門這一群資深美女的才藝~哈~』
參加人數至少需要15人,因此,大夥努力招兵買馬,我們的葳仔、惠英及月燕招來了佳慧、翠華及淑蓮;她們的曼妙身材,增添咱門隊伍的內涵度,該圓的圓,該瘦的瘦,也佩服她們學習能力驚人,很快進入狀況。
10月24日這隆重的一天終於到來了,共有十一隊參加。第一次參加比賽,難免好奇緊張,但志在參加,不在得名的心態下,以輕鬆的態度好整以暇與靜觀其變。
在恩綺老師的帶領下,第一關「向前衝」,得了第七名,進入決賽榜單。中午休息,呷飽休息後,為配合舞台,老師重整隊形成三排,並且加強練習。進入決賽時候到了,戴上我們特製的貓耳朵及大領帶上台,表演了拿手的「喵喵喵」。
接著觀看其他隊伍的表演,大夥兒在台下等著大會宣佈前五名的得獎名單,等著等著,第五名…第四名…第三名…大夥兒「等嚨嘸」,舞林高手何其多,想是沒指望了,唉~打包回府吧,突然台上傳來第二名「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普門愛心歡樂團」。
這…這…怎有可能,沒聽錯也,哇「係金ㄟ(台語:是真的)」
~~哇哈哈~~全團趕緊衝上舞台,雀躍歡呼,普天同慶~真的是喜臨普門~哇哈哈!
~~哇哈哈~~全團趕緊衝上舞台,雀躍歡呼,普天同慶~真的是喜臨普門~哇哈哈!
最後要感謝的是恩綺老師,寶英團長的帶領,及各位資深美女努力下讓我們普門愛心歡樂隊在第一次出征,就能夠不負眾望,衣錦榮歸,萬丈光芒!
➤心靈點滴
文/普門學佛成長營學員心得報告
吳金燕:『當能量耗盡時就會想充電,普門的資糧營養豐富,可以提昇身心靈,因此來了。』
林碧霞:『每次普門學佛成長營的課程安排都非常豐富,講師也都幽默詼諧,而且還能受八關齋戒,真是一舉數得。讓我在學習中,有「心猶未盡」之感,所以每次一聽到學佛成長營,就即刻報名參加。』
林家纓:『想要充實自己,藉此因緣增進智慧,自我成長。
張淑菁:『其實,剛開始我是想報名旁聽學員,後來才決定報名齋戒學員,主要是想聽課。因很早就聽說這次主講「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的照智法師,所開辦的淨食營很成功;還有主講「民俗療法常識」的楊秋月老師,很專業,對我身為一位看護照顧人員來說,這些課程都有助於我在職場的工作。』
洪添泉:『提昇心靈成長,把自我執著減低,遠離惡緣,淨化自我內在的心境。』
王淑慈:『參加學佛營可以增進我對佛法的認識。我初學佛,在普門就有人稱呼我師姐,其實我對佛法的認識與了解,不及其他的師兄師姐,所以每當有人稱呼我師姐時,總覺得不夠資格被稱呼師姐,讓我產生心虛,想好好充實自己的學佛操守,所以報名參加學佛營。』
廖文章:『持戒是佛弟子最基本的功課,以前浪費太多的日子,今後該把握。』
林彩蓮:『職業婦女每日都忙於職場與家庭,總覺得一輩子都為別人而活,學佛常聽佛法,但總感覺得「知道」與「做到」之間,似乎有一大段的距離,期待自己藉由這二天一夜的「八關齋戒」行持,能增長智慧,減少造惡。學佛成長營讓自己的心靈沉澱,可思維自己往後的路該如何走。』
謝淑卿:『一個曲折的機緣,讓淑卿進入了普門慈幼慈善會這個大家庭,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無神論者,漸漸對佛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及好奇,想要更加去深入了解,出家修行者內心的自我修持,究竟是如何的精進,所以才會有參加學佛成長營的動機。』
二、你參加過「八關齋戒會」嗎?對佛門的齋戒會有何感受?
吳金燕:『曾參加過一次,此為第二次的佛門齋戒修持,可減少「造業」,並享受參與後的法喜。』
林碧霞:『八關齋戒本是一日一夜的戒行,在普門學佛營受持的是二日一夜的行持,多學習一天的出家人出離行,其功德福不唐捐,真是再好不過;也希望讓自己能有二天一夜的沉靜時間,放下一切世俗的工作,長養出家人的寧靜心境。』
林家纓:『有參加過「八關齋戒會」,覺得能有機會過二日一夜的出家人生活,實在很殊勝,尤其在普門,師父們都很用心,還特別要學員提前報到作營前教育訓練,示範拜佛、過堂等威儀,讓整個教學活動能夠順暢,不徐不亂,真的真的好殊勝。』
張淑菁:『參加過一次,普門舉辦的八關齋戒比較活潑生活化。』
吳碧娟:『我從未參加八關齋戒會,也想順便讓心情清靜兩天。』
洪添泉:『能警惕自己,減少造惡的念頭,並增強為善的力量,攝受六根,緣清淨境,可增上修證能量。』
謝淑卿:『第一次聽到「八關齋戒」這個名詞。對於齋戒兩字,就字面來說,無非是要吃素守戒律,但是要將齋戒帶入生活中實行,就必須要有時時警惕、鞭策自己的心念。』
吳金燕:『錯誤的飲食觀念,是足以集病於一身與危害一生,有簡單又方便的自然飲食可取,卻因錯誤的飲食觀念,不知取用。經由照智法師的指導,如同雨過天晴,當下明瞭如何調理飲食。非常的感恩,今後會依照師父的指導,調理健康飲食,照顧自己與家人。』
林碧霞:『照智法師的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其指導的保健養生方法,深有同感,尤其是清腸的方法,不用仰賴醫院的醫生,在家中就能自己DIY,真是太好了。能懂得一些既便宜又有保健養生的健康飲食,真是不虛此行,但是一切的保健以落實為要。』
林家纓:『法師說,要走的任何一條路,都要從觀念做改變,飲食也一樣,觀念改變了,生活就改變;生活改變了,體質就開始改變。原來我們平常的學習,對日後保養自己及照顧家人,都有極大的幫助。感恩師父。』
張淑菁:『有參加過八關齋戒會。這次透過法師講課後,更加的清楚自己身體上的病苦,其實是來自生活上的飲食、壓力、活動力不夠。健康飲食還要選擇食材,有些食材吃的時候還要挑對時間,才不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
吳碧娟:『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徹底讓我對飲食大轉變,以前對生吃沒概念,炒菜總是熱鍋熱油,這是錯誤的觀念。』
謝富美:『正確的飲食可使自己得到保健,也可讓地球更環保,更珍惜其資源。日後我會更用心的以自然、簡單的烹調方式,讓身心達到真正的淨化。』
洪添泉:『飲食乃健康的根本,雖然尚須好心情來配合,今日吸收到養生健康觀念,回家後會去實施,只是缺少菜單,要是法師能提供更多食譜,那就更完美了。長養色身,所得的能量,用來幫助有情眾生,也算是一種迴向法。』
洪麗秀:『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確實很好,我本來就很注重調理自己的飲食。』
林彩蓮:『佛化飲食課程,相信每位學員都受益良多。平常三餐飲食,除中餐在公司搭伙有較正常用餐外,回到家只有我ㄧ人吃素,所以都吃得非常隨意。聽了此堂課後,覺得只要有恆心,將老師課堂上所教導的落實於生活上,健康的身體將會保養出來的。目前身體的一些病痛、酸痛、都是更年期的障礙,非常的困擾我,師父課堂上所教導的「甘露水療法」,回家後我很想去嚐試看看。缺乏恆心是我最大的障礙,但是人總是要成長的,要修行也得要有健康的身體。』
謝淑卿:『聽聞照智法師的淨食觀念後,才恍然大悟自己吃了那麼多的垃圾食物,每每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慾,就大口大口的一直吃下去。年紀越大新陳代謝也愈來愈差,就如同照智法師邀請前來結善緣的王清滿老師所說的「少吃治百病,過食得百病」,所以今後更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唯有健康的身體比任何的財物更為重要。』
鍾玉秀:『第一堂課是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讓我更加了解飲食的重要,生病是日積月累出來的,平常都吃太多的垃圾食物,腸胃累積太多的毒素。師父說:『想做就有力量,首先要觀念改變,體質就會改變;再來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養生保健要從腸胃開始保健,今後早上要先吃水果、湯、青菜,飯最後再吃,多吃當季的水果和青菜。』師父又教我們清腸的方法和很多身體保健常識,讓我受益良多。』
四、聽過「民俗療法常識」的課程後,對自他的保健常識,你有那些受益?
吳金燕:『經由老師的解說,更能清楚經脈的作用,瞭解到民俗療法,可以自己保健,也可以利他,幫人保健,非常實用,受益良多。』
林碧霞:『民俗療法常識,提供我們最基本的復健物理治療常識,了解養生三大穴,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所對應的臟器,落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常識。』
林家纓:『楊老師傳授民俗療法溫灸穴道,對人體的自律神經,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老師的專業,還有不吝傳授技術的熱忱,實在不簡單。我們所有的學員對老師所教的都能理解,每個學員都受益良多,感恩不盡。』
張淑菁:『以前常在美容院,做背部推拿保養,不知道這就是民俗療法。經由看護圓融師父的因緣,我見識到溫灸療法,確實有它的療效。在職場上,我週遭有很多病患,都有身體上的疼痛煩惱,如果我學會了推拿、指壓、溫灸,就可以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王淑慈:『民俗療法常識的課程,介紹了人體的經絡和一些重要又方便的穴道按摩,並讓學員們實際演練了一番。其實大家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痠疼的地方,回家後可要好好的如法操作按摩一番,保養一下身體。』
謝淑卿:『坊間早有一些民俗療法店家,只是不曾去接觸過,經過此次學佛成長營,讓淑卿對人體器官經由自己的指壓也能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保養有了概念,往後自己閒暇無事時,就要常常按摩自己,強健身體。』
五、請例舉一個你所看到的「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
吳金燕:『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A君喜愛打獵,常常自己獨自到山上射打飛禽,有次打完獵物在擦槍時,槍枝走火了,打在自己的左大腿,經治療,不能痊癒,喪失了肌能,造成往後生活上的行動不便。』
林碧霞:『心印師父製作一部"從生活業行看生存苦難"的影片,影片中有很多"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真實畫面,讓我們看到,人類由於過度的開發,做出與燒山林木"等流"業行,召來大自然反撲的"狂迷取死報"的事實;也讓我們看到,少子化的社會,教養子弟從溺愛到放縱,養成子弟悖逆行為的"等流"業行,召來天地災殺報的事實。』
『在影片中,我們還看到生活在豐衣足食環境的生存業報畫面,與生活在饑渴無助環境的生存業報畫面,這些事實畫面,讓人更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所以我們應該惜福再造福。』
林家纓:『最近台灣天災人禍不斷,正如「業行帶來生存苦難」影片所示,如是因、如是果,因緣果報循環是非常可怕的。如八八水災,因人們的貪婪對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造成大地反撲,帶來水災土石流的重大災害。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天然的資源,人人來保護地球。』
林佳葳:『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有位朋友吸毒,經家人苦心勸導,依舊存著僥倖的心態,總認為運氣很好不會被抓,却讓母親天天擔心與憂慮。』
『這位朋友終被查緝入監了,殊不知身心俱疲的母親,早已心灰意冷,到目前為止,尚未前往探監,也不願前往,這位母親向朋友表示,這是他的孩子應得的處罰,若在獄中仍不知悔改,這孩子是離不了牢獄的。大家都感受得到這位母親的心痛,但往後該如何做,則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與用心再出發。』
張淑菁:『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以我在醫院看到的個案實在太多了,舉一個例子來說:去年的過年期間,被派往醫院照顧一位81歲的阿婆,阿婆的腿斷了,因為沒有及時到醫院治療,以致關節髓被細菌感染了。經由醫生診察,認為阿婆的生理機能狀況不適合開刀,若開刀會有生命上的危險,乃以傳統的方式處理,但吊砂袋固定與石膏固定都失敗。』
『阿婆天天痛苦難當,因為太痛苦了,只要有人靠近她時,她就會幾近瘋狂的叫罵,不想讓人靠近她的腿。日復一日,她晚上時常噩夢連連,白天打了止痛針,稍微不痛了,就口中唸阿彌陀佛,為自己面對病苦的能量加油……然後也會喃喃自語的說:「前世不知造了什麼因,今世受到如此的果。」阿婆深信今天的病苦是來自於前生的業行所招感,就在病苦中唸佛懺悔業障。』
『後來醫生評估這樣的治療不是辦法,與家屬協商,最後還是決定以開刀的方式來拯救她,開完刀之後,病情就逐漸好轉。轉化業障的力量,應該是佛菩薩的加持,加上阿婆堅定的信仰心念,才熬過了病難。當我看到阿婆治病的整個過程,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學佛的重要性。』
『後來醫生評估這樣的治療不是辦法,與家屬協商,最後還是決定以開刀的方式來拯救她,開完刀之後,病情就逐漸好轉。轉化業障的力量,應該是佛菩薩的加持,加上阿婆堅定的信仰心念,才熬過了病難。當我看到阿婆治病的整個過程,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學佛的重要性。』
吳碧娟:『對於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看看自己以前的業行,是最真實的故事:以前我總要抱怨別人對我不好,起瞋恨心,招來心理不平衡的痛苦,現在學會反觀自己的痛苦業果,是來自於以前對人不好,方得此種瞋心果報,從此懂得要廣結善緣,不造惡因了。師父製作的「從生活業行看生存苦難」影片,內容發人深省,可惜文字的走動速度太快,來不及思維。』
謝富美:『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以前接觸過一對男女,因執著男女情愛,又沒作有效的節育,致使其子女成群,無法受到很好的照顧,還延伸到生存上的很多教育問題。
洪麗秀: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在高中時代,常見到一位賣豬肉的老闆娘,後來有一段時間坐車時都沒見到她,經打聽才知道她生病了,而且病中常夢到一群豬在追她,後來碰到貴人指點,才知道自己殺業深重,於是另轉事業,就慢慢健康了。』
廖文章:『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我是沒有能力看到,但業果的真理,我是確信不疑的,我深信人世上所有的苦與樂,皆是複雜的業力所招引。』
林彩蓮:『業行帶來生存苦難的事實故事:護理之家的一位婆婆,年輕與家人互動時,無論與先生、孩子、兄弟姐妹之間,都沒有包容心,常與家人發生口角,只顧自己享樂,目前有慢性病,行動仍方便,但子女卻遠離她,讓她住護理之家,甚至拒絕其返家。』
吳金燕:『在影片中,我看到親情分離的不捨,對於往生者的尊重與敬業的精神,及從工作中體會到生死的自然現象,還有每種事業都有它可貴受尊重的地方。』
林碧霞:『凡是正業,職業無分貴賤,只有工作性質的不同而已。主角的敬業、專業都是值得尊敬的。往生者與家人的離別,日本人是讓往生者帶著家人的祝福往生,有別於國人的憂傷情景,這對家屬創傷的安撫及留下的憶影,是會有不同影響層面的。』
林家纓:『一般沒有學佛的人面對亡者,總是有「害怕被煞到」的心態,所以對亡者的接觸,能離多遠就避多遠。影片中的男主角從害怕亡者到尊重亡者大體的過程,讓我看到超越心理障礙的自在。此外,也發現「生死」是人生的必要過程,要以平常心去面對。』
謝富美:『任何一種職業,在職場上都要抱持著負責、認真、尊重的態度,盡心盡力的面對。人與人之間,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若能從尊重自己做到尊重他人,必然也會感動他人。面對亡者,先要有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照顧亡者才能身心自在。』
洪添泉:『男主角從失意求職的心態,轉變為對安撫死者家屬的志業,那種心情的轉換,非常人所能理解。尤以面對父親的屍體,從怨恨之情轉化為報恩之情,藉著禮儀師的職業,勾畫出世人對生離死別的悲痛,以學佛的角度看,這正是修「出離行」的一門修觀功課。』
廖文章:我們的習俗,該朝尊重往生者的方向去改善,並且今後對禮儀師應給與尊敬和感恩。』
林彩蓮:『從這一部片子,看到禮儀師護理往生者屍體時的恭敬心,及其肢體語言所表現的專注神情,這是非常讓人感動的敬業態度,透過這份恭敬、專注的態度,讓人感受到往生者在禮儀師的照顧過程中,是很有尊嚴的。』
謝淑卿:『九十年時,我買了一份生前契約,三年繳清到現在已經八年了。八年前因朋友的介紹,買下這份生前契約,就是要為自己最後一程做規劃。看了這部影片後,真的是心有戚戚焉。淑卿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帶給小孩負擔的人,所以就有了先將自己最後一程做好準備的心念。劇中一句對白感受特別的深刻:『死並不是結束,而是超越再走上下一程。』這句「下一程」喚起了我對生死的探求心思,下一程?到底將往哪裡去?我思維甚久……
鍾玉秀:『看完影片,讓我對禮儀師讚嘆,他在幫亡者化妝時,一心一意要把妝化到最完美,這種對亡者的尊重態度,能讓家屬獲得安心。劇中主角從原本看到恐懼到後來歡喜接受這份工作的心路歷程,是需要有相當勇氣和信心的。人生本無常,要用平常心去面對,死不是結束,而是超越走向下一個旅程。』
林碧霞:『「佛心」是自覺自度的心,「活心」是覺他利人的心,學佛應以修正自己累世存留下來的不好習氣,作為修行指標,並努力學習佛陀的覺他利行,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
林家纓:『佛門有二眾弟子,一者出家眾,二者在家眾,出家眾有引導在家眾修學佛法的責任。在家眾奉行佛法,若能心存感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學習自覺覺他的法行,便能時時刻刻過著知足常樂的日子。』
林佳葳:『可以讓我了解一切生活環境的打造,都是環環相扣的。明白造就的「因果」關係後,自己可以慢慢轉換觀念,修正建立正確的生活觀,由心念作改變,相信要打造一切生活環境,就會有希望!』
謝富美:『秉持「佛法生活化」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上隨時警惕自己,並時時自我觀照,自我察覺,將「佛法生活化」應用在家庭及志工的志業上,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廖文章:『佛法生活化,就是要提升我們的心靈,平常對境練心,持之以恆,就能顯現效果。佛法生活化,能使我們以平等心對待眾怨、眾親,如此心靈平安祥和,亦能在身體的健康上獲益。』
八、你對學佛成長營的課程安排滿意嗎?有什麼建議?晚上的課程你喜歡「影片欣賞與探討」?還是「行門共修」?
吳金燕:『滿意度100%,影片欣賞完後又再探討,更能理解融會貫通,達到欣賞影片的教學目的。』
林家纓:『此次學佛成長營的安排非常適中,從粗淺的養生之道,學到深層的養心之道,可以讓我們用世間法來保健並行菩薩道,擴及幫助家人及週遭的親友,又可以用佛法的出離行來長養自度的菩提心,真的很滿意,非常非常的感恩。』
林佳葳:『滿意,相當喜歡影片觀賞,因為可以探討很多人生與生活層面的問題,多方面的洞察,會有更多的分享法喜。』
洪添泉:探討更能激發思維、觀察的深慮與廣度。行門重要,但也可以在家作,吸收別人的經驗也是增上。』
王淑慈:『很喜歡這次的課程,將佛法與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初學的我,能從最基本的行儀禮節應注意的事項學起,受益良多。影片欣賞探討,是很實際的分享,行門共修,比較不像影片欣賞與探討那麼生動,沒有很直接的感動頻率,所以我比較喜歡影片欣賞。』
廖文章:『喜歡影片欣賞與探討。』
謝淑卿:『曾聽朋友說過,參與佛門禪七或法會的宗教活動,幾乎是一整天都跟著師父誦經、跪拜,聽師父開示,但是經歷次此普門學佛成長營的活動後,讓淑卿真正的感受到普門心印師父所安排的課程,是這麼的與眾不同,他是將佛法的修行功課,落實在生活中,教導在家佛弟子要將佛法行持生活化,讓修行生活能跟社會的現實生活連貫,沒有故步自封。感恩師父的用心,更因師父的用心安排課程,也讓淑卿在課程學習中,啟發了思考的成長動力。』
吳金燕:『兩者皆喜歡,深知與力行同步進行,即圓滿。』
林家纓:『聞法與修持皆需同時修行,缺一不可。』
林佳葳:『對佛法的學習比較喜歡「行門」,因為可以唱誦,感覺很活潑,而且讓人感到心情很舒暢。』
吳碧娟:『聞法課業與修持課業均喜歡。』
洪添泉:『解、行並重,一直是修行的核心。』
王淑慈:『兩種都喜歡,要對佛法有更進一步的體會,需兩種相輔相成。』
廖文章:『較喜歡「解門」,但兩者應平衡。』
謝淑卿:『「聞法」與「修持」兩件事,淑卿不太懂得它的意義,但是由字面上作體會,「聞法」應該是聽師父開示一些引導學員的道理,這是很不錯的課程。「修持」可能就是在聽聞佛法之後,要持續的去守戒律奉行佛法。對「解門」與「行門」,淑卿不甚了解的還真多,沒有評估的智慧,希望有這次的學習因緣,可以增長淑卿的智慧。』
十、請敘述一下你在這兩天的學習心境。
吳金燕:『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此次的課程非常的實用,有佛法的洗滌,又有養生保健的淨食理念,民俗療法常識,這是我最需要的,但願此次的薰陶能使我更健康。普門的師父感謝您!義工菩薩辛苦了!阿彌陀佛。』
林家纓:『非常感謝普門舉辦此次學佛成長營,讓我們有機會學到以上那麼多的知識,我們會把這些運用在生活中,可自助助人。』
林佳葳:『第一次接觸「八關齋戒」,很新奇、很特別,更需要的還有學到養生的保健知識,真的獲益很多!』
洪添泉:『學習到了新的觀念與認知,能讓我們在家眾無法呈現的清淨,在營地的道場中獲得安住的法喜,感受到出家的清苦生活,卻也帶來了身心的輕安。感謝諸法師的帶領,也感謝中委會志工們的護持,讓學佛齋戒會圓滿,學眾受益。』
廖文章:『人身難得,既得,應以上課所教導的方法,使我們的身心都獲得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明年才能再來,分享「解門」與「行門」的法喜。』
謝淑卿:『一開始抱著好奇的心態參加學佛成長營,經過好幾堂課程下來後,得到那麼多的常識,內心充滿著歡喜,可以說是今年一整年下來收穫最多的二天一夜,只是內心對幫忙廚房的香積師姐們,還有幫忙佈置的志工們,過意不去,因為有他們的辛苦付出,才能讓學員分享到香噴噴的飯菜,才能讓學員有自在的聽課環境。我們用齋,有行堂的香積志工,替我們打菜,真的很感恩,還有點不好意思,除了感恩感謝外,還期待著下次有機會換淑卿為大眾服務。』
楊 幸:『有這個機會參加學佛成長營,覺得自己非常有福報。』
『師父用心規劃成長營的每堂課程,都使我覺得很感動。會報名參加「八關齋戒」,主要是想讓自己增加智慧得清淨心,不生妄念,甚至期待自己,可因而更親近佛菩薩,有朝一日可花開見佛。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的課程,從授課師父的健康體格,即可看出他所提供的觀念,是絕對正確的。』
『我年紀越來越大,自覺身體真的不太聽指揮,又有高血壓,聽了這一堂課後,知道自己的身體也能製造出療病的秘方,我決定回家後,要有恆心的嚐試自己生產的「蘋果西打」,用來改善體質,相信自己只要有恆心,定有好的成果。下次若有學佛成長營,我會把握機會多參加多學習。感恩各位師父及志工菩薩。』
劉秀鴻:『想做就有力量,不想做就沒力量,人不管做什麼事情,最困難是觀念,不管走那一條路,觀念改變,多替對方想,就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安樂。』
鄭國棟:『抱持平常心,感恩的心,在營地體驗出家師父們的生活作息,感受學佛的生活。受持齋戒,對自我生活能無時無刻的警惕,學習到規範約制自己的放縱身心。確實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性是很難的一件事,何況飲食的改善更是不容易。』
『想去改善一件事物,除了改變觀念外,還要有絕對的恆心去實行,才會看到效果。滿懷歡喜心來參加此次佛學成長營,感恩師父們的細心、用心、耐心的指導,給我們最好的學習環境,沒有壓力的生活性教學,讓我們獲得豐富的認知;更感恩志工師兄姊們的默默付出,謝謝,阿彌陀佛!』
文/網路分享
1.十二月食菜頭,六月才轉嗽。
含意:比喻一些被遮掩的事,經歷一段時後,就開始掀發開來,無可隱藏遁逃。
2.父母疼子長流水,子想父母樹尾風。
含意:父母疼子長流水(無時停),子想父母樹尾風(有時陣,有一陣,沒一陣)。
3.牛鼻不領,領牛耳。
含意:
(1)領:用力抓控牛馬人畜。
(2)比喻做事不得要領。
(3)反義:做事要從關鍵處下手。
(4)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5)打蛇要打在七寸。
4.目(目周)看在粿,腳踏在火。
(1)領:用力抓控牛馬人畜。
(2)比喻做事不得要領。
(3)反義:做事要從關鍵處下手。
(4)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5)打蛇要打在七寸。
4.目(目周)看在粿,腳踏在火。
含意:做事不要只顧著當前的好處與誘惑,而忘了週遭的情況與安全。
5.在生食一粒土豆,較贏死了拜一個豬頭。
含意:行孝須及時「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歐陽修)
6.橫柴舉入灶。
含意:做事不得法,不顧情勢硬做。
7.荏荏馬,也有一步踢。
含意:
(1)荏荏馬:瘦弱的馬。
(2)再笨的人,也有一樣可取之處。
(3)天生我才必有用。
8.三日無餾爬上樹。
含意:
(1)比喻所學所讀的東西,如果不加以溫習,就像松鼠猴子爬上樹,很快就逃走不見。
(2)餾:隔日的粿重炊蒸熱,舊話舊事重提。
(3)「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9.大目新娘找無灶。
含意:
(1)粗心大意做事糊塗,最大最顯眼的東西都沒看見。
(2)「走過森林不見柴」。
(3)人在心不在。
10.六月芥菜假有心。
含意:
(1)擅於表面功夫。
(2)諷刺一般小人的偽善。
11.古井水蛙,望(勿會)出頭天。
含意:形容苦命人的可憐遭遇與悽慘命運。
12.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含意:
(1)強調子女幼時教育的重要。
(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13.豬頭不顧,顧鴨母蛋。
含意:輕重本末不分,得不償失。
14.戲棚腳,企久就是你的。
含意:有恆、有耐心有毅力,居久自然會佔便宜。
15.人飼人一支骨,天飼人肥律律。
含意:人力有所不足,然而大自然是取之不竭的。
16.千算萬算,毋值天一劃。
含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17.神仙扑鼓有時錯,腳步踏錯誰人無。
含意:人非聖賢,孰能無惑,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18.時到時擔當,沒米煮番薯湯。
含意:通權達變,看著辦。
19.一個剃頭,一個扳耳。
含意:連一點小事也要勞別人幫忙。
20.小貪,鑽雞籠。
含意:貪非分之財,會招來禍患。
5.在生食一粒土豆,較贏死了拜一個豬頭。
含意:行孝須及時「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歐陽修)
6.橫柴舉入灶。
含意:做事不得法,不顧情勢硬做。
7.荏荏馬,也有一步踢。
含意:
(1)荏荏馬:瘦弱的馬。
(2)再笨的人,也有一樣可取之處。
(3)天生我才必有用。
8.三日無餾爬上樹。
含意:
(1)比喻所學所讀的東西,如果不加以溫習,就像松鼠猴子爬上樹,很快就逃走不見。
(2)餾:隔日的粿重炊蒸熱,舊話舊事重提。
(3)「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9.大目新娘找無灶。
含意:
(1)粗心大意做事糊塗,最大最顯眼的東西都沒看見。
(2)「走過森林不見柴」。
(3)人在心不在。
10.六月芥菜假有心。
含意:
(1)擅於表面功夫。
(2)諷刺一般小人的偽善。
11.古井水蛙,望(勿會)出頭天。
含意:形容苦命人的可憐遭遇與悽慘命運。
12.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含意:
(1)強調子女幼時教育的重要。
(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13.豬頭不顧,顧鴨母蛋。
含意:輕重本末不分,得不償失。
14.戲棚腳,企久就是你的。
含意:有恆、有耐心有毅力,居久自然會佔便宜。
15.人飼人一支骨,天飼人肥律律。
含意:人力有所不足,然而大自然是取之不竭的。
16.千算萬算,毋值天一劃。
含意: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17.神仙扑鼓有時錯,腳步踏錯誰人無。
含意:人非聖賢,孰能無惑,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18.時到時擔當,沒米煮番薯湯。
含意:通權達變,看著辦。
19.一個剃頭,一個扳耳。
含意:連一點小事也要勞別人幫忙。
20.小貪,鑽雞籠。
含意:貪非分之財,會招來禍患。
文/高委會.張敏章
老實說有點退怯。但是,經過一次二次,親自到枋寮關心阿永一家之後;內心告訴自己這個家庭我必須要為他們盡點心力。為什麼呢?是感動吧!
情況是這樣子的:阿永肺癌末期,已開始轉移全身骨頭,腦部積水常常突然昏倒須送醫急救。阿永的太太阿梅是位大陸新娘,身材弱小健康狀況也不好;兩人育有一小女兒,未滿四歲。據瞭解,阿永結婚第二年,女兒還未出生即發病,無法工作養家,全家生活就靠阿梅在養雞場撿雞蛋,打零工渡日。民國97年,阿永病情惡化,阿梅為了照顧阿永,無法外出工作,全家收入全無。
在這麼困苦情況下,阿梅仍然對其丈夫盡心照顧,尤其在後期長期臥床、無法翻身、無意識情況下,有將近一年時間直到往生時身上都沒褥瘡。可見阿梅對丈夫是如何細心照護,認命且無怨悔的照顧家庭和丈夫。
人說一夜夫妻百世恩,真是一點都不錯!
現今社會換成別人也許早就一走了之!
但是,阿梅她選擇留下承擔一切責任,怎不教人由衷讚嘆呢!在這三年左右的陪伴與互動中,阿梅的情操是值得學習的,不管環境如何惡劣,都是咬牙硬撐。雖然舉債渡日,對先生、女兒的照顧一點也不縮水,看看人家,想想自己,豈不是要更知福惜福嗎?
文/翁士山
參加讀書會的日子裏,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也更瞭解各位師父、老師以及志工叔叔、阿姨們對於我們所付出的愛心與照顧。祈願在往後的日子也可以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別人!
讀書會中有一些活動是我印象很深刻的,像是浴佛、讀經、捐獻福田筒替自己種福田、與認養人見面會的互動等等,其實有時候自己想想,真的很幸運可以受到大家如此的幫助,所以在普門我們的精神食糧上是很富裕滿足的!
目前我已經是高中三年級了,所以媽咪叫我要特別的努力考上大學,並朝向自己有興趣的「烘焙、電腦」等方面去努力,並且考取專業的證照,以利於往後找到理想的工作。
很希望可以早一點減輕媽咪的負擔,也幫忙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在未來希望自己能跟隨普門志工,讓人生有更好的發展。
最後士山要藉由寫讀書會心得的機會,向普門慈幼慈善會為我爭取到獎助學金的關懷單位「休休文教基金會」道謝!謝謝每學期提供獎助學金,讓我可以順利完成每學期的學費繳交,讓我們家在經濟上有些舒緩,謝謝!
師兄偏重修慧,對自身的修行很用功天天精進修學禪定,開發自己的潛在智慧,希望能夠超脫六道的輪迴;師弟偏重修福,天天精進的修布施,希望能夠增長自己的福報因緣。
後來他們的一期生命捨報之後,因為他們的修行方向不一樣,轉世投胎的際遇也不一樣。
師兄有深厚的智慧,禪定功夫也很到家,能夠把握住往生人道的因緣,師弟則定力不夠,投錯了胎,往皇宮的一隻母象的肚子裡投胎,墮落畜生道了。
投胎在人道的師兄,因智慧力深厚,不被世緣所惑,依然有他修行的因緣,但是因為他前生不注重修福,福報不大,出去托缽化緣,很少有人供養他,時常托空缽挨餓。
投胎在畜生道的師弟,因為他前生注重修福,福報很大,在皇宮中被當成寶貝寵物看待,不但住得好、吃得好,而且人家還在牠的身上掛滿了瓔珞,全身珠光寶氣。
有一天,皇宮裡照顧大象的管理人,牽著師弟轉生的那頭象,到河邊為象洗澡,正巧轉世為修行人的師兄托缽路過河邊,因為他的修行已經有宿命通了,看到那頭大象,知道是自己過去世的師弟,就很感慨的走到大象的身邊,拍拍牠的身體,靠在大象的耳邊對他說:『師弟呀!我不如你,你不如我。』
修行人的意思,是向師弟說:『我們過去世,曾經同在一起修行,因為我們都不懂得要福慧雙修,所以這一輩子的業報因緣,我托缽化緣時,常常托空缽挨餓,在「福報」上,這是我不如你的地方。
你在皇宮生活得很安逸,住得好又吃得好,而且一身珠光寶氣,可是你畢竟是墮落畜生道,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要到何時你才能了脫生死輪迴?
在「智慧」上,這是你不如我的地方。雖然我沒有你的福報,至少現在我懂得運用智慧來調適自己的偏差修行,往後在福慧雙修的因緣中,我是比你有機會出離生死苦海的。』
這一頭象,畢竟過去世也是修行人,說他沒智慧,多少也有感應的慧根,聽了師兄在牠耳邊說了那句話之後,就一直在思惟師兄給牠說的這句話,想到自己墮落在畜生道,要再修得人身,是不簡單的事,就悶悶不樂,每天茶不思飯不想的,像生病了一樣的不吃不喝。
照顧大象的管理人,看到大象不吃不喝,以為牠生病了,後來仔細想一想,發現大象的病,是遇到那位修行人之後才發生的,所以認為是那位修行人咀咒這頭大象,大象才會生病。於是就去稟告國王,希望國王下令把咀咒大象的修行人找出來,查明原因,才能治好大象的病。
經過四處尋找,終於把修行人找到皇宮來了,國王問他:『你是怎麼咀咒那頭大象?為什麼牠聽過你的話以後,從此就生病不吃不喝了呢?』
修行人回國王的話:
『真是慚愧,我和大象過去世是同在一起修行的師兄弟,因為我的修行偏重修定,所以智慧比較超越,把握得住往生人道的因緣,師弟雖然也修行,但他偏重修布施,沒有智慧解脫業障,投錯了胎,墮落畜生道,但牠生活在皇宮裡,卻有被人寵愛的福報。我們二人修行,我個人是因為少修福,所以福報不足,托缽常常得不到供養;牠是智慧不足才墮落畜生道,我為了向牠點明彼此的業道因緣,所以才靠到牠的耳邊對牠說「我不如你、你不如我」。那天,我只對牠說這兩句話,並沒有咀咒牠。』
國王聽了修行人的話,知道大象的宿世因緣,就不怪罪修行人了,下令把這頭大象送到佛寺,讓牠繼續過著修行的生活,希望大象的來世能夠轉生人道
師兄有深厚的智慧,禪定功夫也很到家,能夠把握住往生人道的因緣,師弟則定力不夠,投錯了胎,往皇宮的一隻母象的肚子裡投胎,墮落畜生道了。
投胎在畜生道的師弟,因為他前生注重修福,福報很大,在皇宮中被當成寶貝寵物看待,不但住得好、吃得好,而且人家還在牠的身上掛滿了瓔珞,全身珠光寶氣。
有一天,皇宮裡照顧大象的管理人,牽著師弟轉生的那頭象,到河邊為象洗澡,正巧轉世為修行人的師兄托缽路過河邊,因為他的修行已經有宿命通了,看到那頭大象,知道是自己過去世的師弟,就很感慨的走到大象的身邊,拍拍牠的身體,靠在大象的耳邊對他說:『師弟呀!我不如你,你不如我。』
你在皇宮生活得很安逸,住得好又吃得好,而且一身珠光寶氣,可是你畢竟是墮落畜生道,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要到何時你才能了脫生死輪迴?
在「智慧」上,這是你不如我的地方。雖然我沒有你的福報,至少現在我懂得運用智慧來調適自己的偏差修行,往後在福慧雙修的因緣中,我是比你有機會出離生死苦海的。』
這一頭象,畢竟過去世也是修行人,說他沒智慧,多少也有感應的慧根,聽了師兄在牠耳邊說了那句話之後,就一直在思惟師兄給牠說的這句話,想到自己墮落在畜生道,要再修得人身,是不簡單的事,就悶悶不樂,每天茶不思飯不想的,像生病了一樣的不吃不喝。
照顧大象的管理人,看到大象不吃不喝,以為牠生病了,後來仔細想一想,發現大象的病,是遇到那位修行人之後才發生的,所以認為是那位修行人咀咒這頭大象,大象才會生病。於是就去稟告國王,希望國王下令把咀咒大象的修行人找出來,查明原因,才能治好大象的病。
經過四處尋找,終於把修行人找到皇宮來了,國王問他:『你是怎麼咀咒那頭大象?為什麼牠聽過你的話以後,從此就生病不吃不喝了呢?』
修行人回國王的話:
『真是慚愧,我和大象過去世是同在一起修行的師兄弟,因為我的修行偏重修定,所以智慧比較超越,把握得住往生人道的因緣,師弟雖然也修行,但他偏重修布施,沒有智慧解脫業障,投錯了胎,墮落畜生道,但牠生活在皇宮裡,卻有被人寵愛的福報。我們二人修行,我個人是因為少修福,所以福報不足,托缽常常得不到供養;牠是智慧不足才墮落畜生道,我為了向牠點明彼此的業道因緣,所以才靠到牠的耳邊對牠說「我不如你、你不如我」。那天,我只對牠說這兩句話,並沒有咀咒牠。』
國王聽了修行人的話,知道大象的宿世因緣,就不怪罪修行人了,下令把這頭大象送到佛寺,讓牠繼續過著修行的生活,希望大象的來世能夠轉生人道
故事探珍: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
所以我們要善用現在的福報去修福慧,否則擁有黃金,沒有智慧善用錢財的話,黃金也會變成毒蛇;能用智慧善用錢財的話,黃金不但不會變成毒蛇,還可成為造福眾生的淨財。
證嚴法師過去世一定是福慧雙修的大修行人,今世才有那麼殊勝的福慧因緣,帶動社會上很多善心人士修福修慧。
許許多多的世人,都為兒孫作牛馬,節衣縮食,克勤克儉,分毫也不肯浪費,一旦命終,終其一生所遺留下來的大筆家產,都給子女吃喝嫖賭,揮霍殆盡了,只有帶給兒孫造罪的因緣,對兒孫並沒有什麼好處。
對錢財的處理,佛法有指示我們要如下分配使用:
1.要用以供養三寶、父母、師長,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二。
2.要用以照顧妻子兒女的生活,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四。
3.要用以擴大自己的事業,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二。
4.要用以儲備急需之用,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一。
5.要用以布施救濟造福人群,廣結善緣,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一。
所以我們不要把錢財死守在身邊不肯施捨,應該依照佛法指示,善用自己的錢財,用來營建自他的生活福祉。
➤菜根談講座(應酬篇 第五十五則)
原著:明.洪應明
講述者:心印法師
楊修之軀,見殺于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于鍾繇,以祕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音義】
1.楊修:三國時代(175年~219年)歷史人物。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出身高門士族,為人好學,才華出眾,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曹操的主簿。
2.曹操:三國時代(155年~220年)歷史人物。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死後被追尊為武帝,故稱魏武帝。
3.韋誕:三國時代(176年~251年)歷史人物。字仲將,後漢太僕韋端之子,官終光祿大夫,卒於魏嘉平三年,享年75歲。韋誕能書善畫,又能制筆,尤精於制墨,享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的美譽。
4.鍾繇:三國時代(151年~230年)歷史人物。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大臣。
【譯文】
楊修的生命,會被曹操殺死,是因為過於炫耀自己的才華。韋誕的墳墓,會被鍾繇挖掘,是因為隱藏自己的成功秘法。所以明智的人,都不會顯露自己的光采;道行高超的人,都不會私藏自己的成功經驗,能以無私的心,將成功秘法公諸於世與人分享。
【講話】
本則菜根談,提到四個歷史人物,二個歷史故事,先將這二個歷史故事提示一下:
1.曹操殺楊修:
楊修這個人,恃才傲物,放縱不拘,時常在曹操之前炫耀才華,引生曹操的忌妒心,一直想逮個機會將楊修殺掉。
當時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曹操屯兵下營已經很久了,想要出兵卻被馬超阻擋,想要收兵回師,又怕被蜀兵嘲笑,心裡面正在猶豫不決。此時伙夫頭呈上剛做好的雞湯,夏侯惇大將軍剛好也進來曹操的營帳中,要問晚上衛兵的口令,曹操正在感傷之際,見到碗裏有雞肋,就隨口說了兩句「雞肋、雞肋」。
夏侯惇大將軍出了曹操營帳之後,便傳令說:『晚上衛兵的口令就是「雞肋」了!』
當時楊修當曹操的行軍主簿(秘書),看到「雞肋」兩個字,就傳令他的隨行士卒,各自去收拾行李,準備回程了。有人報告夏侯惇大將軍:『楊修主簿所屬部隊正在收拾行李的行動。』夏侯惇大將軍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請楊修主簿到他帳下。
夏侯惇大將軍問楊修主簿說:『您為什麼讓您所屬的部隊開始收拾行李呢?』
楊修主簿說:『拿今天晚上的衛兵口令來說,就可以知道魏王沒幾天就要退兵回國了!所謂的「雞肋」,要吃嘛,又覺得好像沒啥肉,不吃嘛,又覺得還有味道。如今進軍不能取勝,退兵又怕敵人恥笑,在這裡耗下去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不如早點回國!明天,魏王一定下令回國,所以先收拾行李,以免到時候慌慌張張的!』
夏侯惇大將軍說:『您真是魏王的肺腑啊!』
於是也下令一起收拾行李,所有軍營裡的軍官士兵,聽令行事,全部都在準備退兵的計畫。
當天夜裡,曹操心裡亂紛紛的,無法入睡,於是手裡拿著斧頭,不帶衛兵,自己繞著各個營寨巡視,他看到夏侯惇大將軍的營寨內,亂糟糟的,每個軍官士兵都在準備行李,急忙召見夏侯惇大將軍問明原因。
夏侯惇大將軍說:『您的主簿楊德祖(即楊修),預先知道您想要退兵的意思啊!』
曹操召見楊修主簿詢問,楊修主簿說出他對「雞肋」的解釋,曹操聽了怒斥楊修主簿說:『你怎麼敢無中生有擾亂軍心!』隨即召喚刀斧手,將楊修主簿推出去斬了!並將楊修主簿的首級掛在軍中營門之外。
2.鍾繇掘韋誕墳墓:
鍾繇是三國時著名書法家,據說楷書就是他最
初衍化出來的。在書法方面,與王羲之並稱「鍾王」,其書體稱為「鍾體」,是衛夫人、王羲之的師承。
歷史記載鍾繇的軼事,有提到鍾繇年輕時,跟劉勝到抱犢山學了三年書法,回來後有一天與曹操、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闗枇杷等人研討筆法,當時鍾繇忽然在韋誕的座位上,看見了蔡邕論筆法的書,向韋誕苦苦索求蔡邕的書,韋誕不肯分享。
回家後,鍾繇為此事懊惱,一連三天捶自己的胸脯,捶到淤青吐血,後來魏太祖用五靈丹救治,才活過來。
鍾繇向韋誕苦苦索求蔡邕的書,韋誕不肯分享,等到韋誕死後,鍾繇暗中派人掘開韋誕的墳墓,才得到蔡邕的書。
這個軼事情節,從兩人的生卒年代作考證,
應該是虛有之事,因鍾繇生於西元151年,卒於西元230年;韋誕生於西元176年,卒於西元251年。鍾繇死的時候,韋誕尚未死,鍾繇不可能去掘韋誕的墳墓。
楊修「恃才傲物」的下場,告訴我們:『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才是賢。』忌妒心是來自於自己不肯輸給別人,這是曹操殺楊修的心態。所以平時我們結交朋友,對於「不耐他榮」的人,不能與之相交,因為一旦你獲得榮耀了,他就會嫉妒你;如果你的長官是一個器量狹小的人,你也不能在他的面前表現榮耀,否則他會不喜歡你。
「養成大拙方為巧」,美國總統胡佛,苦學出身。當他從大學礦科畢業後,自願先從採礦工人做起,他認為這是認識工作、汲取實際經驗的最好方法。後來他果真以養拙的上進心,汲取豐富的經驗,一路受到主管賞識,不但自創國際礦業公司,甚至累積多年的聲望,被選為大總統。這就是「養成大拙方為巧」的真正成就。
「學到如愚才是賢」,東晉時代王獻之,一日偕同王羲之、王操之二個哥哥,一起去拜訪東晉當代名人謝安,王羲之、王操之二人與謝安放言高論,目空四海,只有王獻之三言兩語,不肯多說。三人告辭以後,有人問謝安:『王家三兄弟誰優?誰劣?』謝安淡淡回答說:『慎言最好。』這
就是「學到如愚才是賢」的真正成就。
「隱藏自己的成功秘法」,這是「放不下」的執著,你對世間的功名富貴放不下,你的人格道德就在功名富貴裡打轉;你對人間的五欲六塵放不下,你的生命就給五欲六塵所左右;你對世間
的憂悲苦惱放不下,你的心情就會被憂悲苦惱所包圍…………。
日本一休和尚,有一天帶一位小和尚一起出去化緣,回寺時,已近黃昏,他們需要經過一條溪流,沒有擺渡的船隻,正想涉水過溪的時候,隱隱約約聽到一個女人的哭泣聲,他們兩人循著哭聲,找到了哭泣的女人,問明原因,原來這位姑娘也是要過溪,因為沒有擺渡船隻,無法到彼岸,天色又漸暗,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著急得哭出來了。
一休和尚為解決姑娘過溪的問題,就自告奮勇的背起姑娘,涉水走過溪流,將姑娘帶到彼岸了。與一休和尚同行的小和尚,認為一休和尚背姑娘的行為,犯了僧眾的戒行操守,內心一直耿耿於懷,很放不下一休和尚這種不如法的善行。
事過多日,有一天,小和尚熬不過內心的反感,就向一休和尚抗議,他說:『我們出家人出外,也是要維護修行人的形像。上一次我跟你出去化緣,回寺的時候,你背一個姑娘涉水過溪,難道你不感覺這種行為,有失我們修行人的威儀與尊嚴嗎?』
一休和尚聽小和尚這麼質問,禁不住哈哈大笑,他對小和尚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天我把姑娘背過溪後,就把這個姑娘放走了,想不到你跑去把他背起來,竟然背到今天還在背,未免太辛苦了!』
人,就是這樣,生活得很辛苦,為了一個人,心裡放不下;為了一件事,心裡放不下;為了一句話,心裡放不下;為了一樣東西,心裡放不下。因為放不下,心裡就給放不下的人事物,壓得喘不過氣來。其實要自在,不只世間上的榮華富貴要放下,對身心生死也要能放下,才能解脫自在。有一首形容彌勒菩薩的詩偈:『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古今愁。』做人若能像彌勒菩薩一樣大肚能容,何愁不能放下自在!
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跟著;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看著: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讚美著;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批評著。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跟著嗎?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看著嗎?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讚美嗎?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批評嗎?
願以這則菜根談共勉檢查一下自己的腳印,有沒有慈悲的腳印?
有沒有智慧的腳印?
有沒有慚愧的腳印?
有沒有感恩的腳印?
有沒有菩薩的腳印?
有沒有光明磊落的腳印?
➤普門服務
隨應苦難人家的年關需求,普門又再緣起歲次己丑(98)年度「年福禮金」勸募活動,徵求善施人士共襄善舉結緣「年福緣」禮金。
百元不嫌少萬元不嫌多,歡迎您共襄善舉,廣結善緣,並介紹您的親友也分施一點「年福緣」的祝福,與苦難人家結一份年福善緣;同時也歡迎結緣南北資糧,普門「施與受」的橋樑,將為您輸送出去與苦難人家結緣。
歲次己丑(98)年度的冬賑,「年福緣」禮金的提供時間,從即日起至國曆九十九年二月十三日(農曆己丑年十二月三十日)截止。結緣「年福緣」禮金者,請利用普門原郵政劃撥帳號與帳戶「2076815-8號戶名臺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或「22695174號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新郵撥帳戶劃
撥善款,並於通信欄註明「年福緣禮金」。資糧結緣者,除米糧外,木耳、香菇、金針、冬粉、糖果、麵條、海苔、瓜子、開心果、餅乾之類的物品,亦歡迎提供,並請於國曆九十九年元月三十日前先送達,以方便普門分配您的結緣物資。聯絡電話:(04)24364053。
冬令是迎春的一個節令,在中國民間到處都洋溢著溫馨的人情味,但年關對苦難人家來說,是一本「難念的經」,因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為處在苦難中的人家,向社會善施人士發佈冬賑消息,請體恤苦難人家的年節煩惱,分施一點愛心去暖和苦難人家年關寒顫的身心。
10月15日普門嘉委會志工嚮導美國媽媽聯誼會張會長,拜訪太和村長郭文國先生。
郭村長的家地勢較高四週茶園景色優美,是完好無缺的幸存戶之一,災變期間郭府是嘉義長庚醫院派駐醫療人員暫駐的醫療場所。
郭村長泡茶接待張會長,並提供災情,當天剛好郭村長在發放以工代賑工資,讓美國媽媽聯誼會張會長,對台灣政府照顧災民的設施,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慈德書藝班普門學苑開課,授業儀式激發學員向學心
「慈德書藝班」於11月14日舉行授業儀式,邀請貴賓蕭金澤將軍與侯石城將軍蒞臨勉勵學員,並當場揮毫祝福學員學有所成,同時還播放鄭文禮老師書法展影片,最後鄭文禮老師向學員示範書藝筆法,當天二位將軍各準備一份自書的文字贈送學員結緣,臨場揮毫的文字也落款隨緣贈送出去,學員如獲至寶,掀起了一股向學的熱誠,無不感恩台南縣鹽水鎮「慈德禪寺」方丈傳機法師,給予學習書藝的機緣。
第1站「布施波羅蜜生活禪」,由廖玉雪老師、林玄通老師把關。
活動運作,齋戒學員提前於27日下午七點報道,學習營地生活規約及禮佛、過堂行儀。
二天課程安排有「養生」與「養心」的講座,除了早晚課與早齋過堂的行門行持外,第一天的「養生」課程安排有照智法師的「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課程與楊秋月老師的「民俗療法常識」;「養心」課程安排有心印法師的「從生活業行看生存苦難」與「禮儀師樂章」的影片觀賞和探討。第二天的「養生」課程安排有王清滿老師「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養心」課程安排有見哲法師的「佛心活心」。
此次學佛成長營的安排非常適中,學員滿意度100%,普遍都喜歡養生課程,在養心方面,影片觀賞與探討,讓學員感受到受益良多,法師們的養心指導,讓學員懂得親近佛法,不光是聞法而且要身體力行,落實在生活中,若要提升性靈,平常就要對境練心,持之以恆,才能顯現效果,當心靈有平安祥和的情境時,身體的健康亦能獲益。
2.要用以照顧妻子兒女的生活,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四。
3.要用以擴大自己的事業,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二。
4.要用以儲備急需之用,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一。
5.要用以布施救濟造福人群,廣結善緣,大約是收入的十分之一。
所以我們不要把錢財死守在身邊不肯施捨,應該依照佛法指示,善用自己的錢財,用來營建自他的生活福祉。
➤菜根談講座(應酬篇 第五十五則)
原著:明.洪應明
講述者:心印法師
楊修之軀,見殺于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于鍾繇,以祕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音義】
1.楊修:三國時代(175年~219年)歷史人物。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出身高門士族,為人好學,才華出眾,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曹操的主簿。
2.曹操:三國時代(155年~220年)歷史人物。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死後被追尊為武帝,故稱魏武帝。
3.韋誕:三國時代(176年~251年)歷史人物。字仲將,後漢太僕韋端之子,官終光祿大夫,卒於魏嘉平三年,享年75歲。韋誕能書善畫,又能制筆,尤精於制墨,享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的美譽。
4.鍾繇:三國時代(151年~230年)歷史人物。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大臣。
【譯文】
楊修的生命,會被曹操殺死,是因為過於炫耀自己的才華。韋誕的墳墓,會被鍾繇挖掘,是因為隱藏自己的成功秘法。所以明智的人,都不會顯露自己的光采;道行高超的人,都不會私藏自己的成功經驗,能以無私的心,將成功秘法公諸於世與人分享。
【講話】
本則菜根談,提到四個歷史人物,二個歷史故事,先將這二個歷史故事提示一下:
1.曹操殺楊修:
楊修這個人,恃才傲物,放縱不拘,時常在曹操之前炫耀才華,引生曹操的忌妒心,一直想逮個機會將楊修殺掉。
當時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曹操屯兵下營已經很久了,想要出兵卻被馬超阻擋,想要收兵回師,又怕被蜀兵嘲笑,心裡面正在猶豫不決。此時伙夫頭呈上剛做好的雞湯,夏侯惇大將軍剛好也進來曹操的營帳中,要問晚上衛兵的口令,曹操正在感傷之際,見到碗裏有雞肋,就隨口說了兩句「雞肋、雞肋」。
夏侯惇大將軍出了曹操營帳之後,便傳令說:『晚上衛兵的口令就是「雞肋」了!』
當時楊修當曹操的行軍主簿(秘書),看到「雞肋」兩個字,就傳令他的隨行士卒,各自去收拾行李,準備回程了。有人報告夏侯惇大將軍:『楊修主簿所屬部隊正在收拾行李的行動。』夏侯惇大將軍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請楊修主簿到他帳下。
夏侯惇大將軍問楊修主簿說:『您為什麼讓您所屬的部隊開始收拾行李呢?』
楊修主簿說:『拿今天晚上的衛兵口令來說,就可以知道魏王沒幾天就要退兵回國了!所謂的「雞肋」,要吃嘛,又覺得好像沒啥肉,不吃嘛,又覺得還有味道。如今進軍不能取勝,退兵又怕敵人恥笑,在這裡耗下去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不如早點回國!明天,魏王一定下令回國,所以先收拾行李,以免到時候慌慌張張的!』
夏侯惇大將軍說:『您真是魏王的肺腑啊!』
於是也下令一起收拾行李,所有軍營裡的軍官士兵,聽令行事,全部都在準備退兵的計畫。
當天夜裡,曹操心裡亂紛紛的,無法入睡,於是手裡拿著斧頭,不帶衛兵,自己繞著各個營寨巡視,他看到夏侯惇大將軍的營寨內,亂糟糟的,每個軍官士兵都在準備行李,急忙召見夏侯惇大將軍問明原因。
夏侯惇大將軍說:『您的主簿楊德祖(即楊修),預先知道您想要退兵的意思啊!』
曹操召見楊修主簿詢問,楊修主簿說出他對「雞肋」的解釋,曹操聽了怒斥楊修主簿說:『你怎麼敢無中生有擾亂軍心!』隨即召喚刀斧手,將楊修主簿推出去斬了!並將楊修主簿的首級掛在軍中營門之外。
2.鍾繇掘韋誕墳墓:
鍾繇是三國時著名書法家,據說楷書就是他最
初衍化出來的。在書法方面,與王羲之並稱「鍾王」,其書體稱為「鍾體」,是衛夫人、王羲之的師承。
歷史記載鍾繇的軼事,有提到鍾繇年輕時,跟劉勝到抱犢山學了三年書法,回來後有一天與曹操、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闗枇杷等人研討筆法,當時鍾繇忽然在韋誕的座位上,看見了蔡邕論筆法的書,向韋誕苦苦索求蔡邕的書,韋誕不肯分享。
回家後,鍾繇為此事懊惱,一連三天捶自己的胸脯,捶到淤青吐血,後來魏太祖用五靈丹救治,才活過來。
鍾繇向韋誕苦苦索求蔡邕的書,韋誕不肯分享,等到韋誕死後,鍾繇暗中派人掘開韋誕的墳墓,才得到蔡邕的書。
這個軼事情節,從兩人的生卒年代作考證,
應該是虛有之事,因鍾繇生於西元151年,卒於西元230年;韋誕生於西元176年,卒於西元251年。鍾繇死的時候,韋誕尚未死,鍾繇不可能去掘韋誕的墳墓。
楊修「恃才傲物」的下場,告訴我們:『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才是賢。』忌妒心是來自於自己不肯輸給別人,這是曹操殺楊修的心態。所以平時我們結交朋友,對於「不耐他榮」的人,不能與之相交,因為一旦你獲得榮耀了,他就會嫉妒你;如果你的長官是一個器量狹小的人,你也不能在他的面前表現榮耀,否則他會不喜歡你。
「養成大拙方為巧」,美國總統胡佛,苦學出身。當他從大學礦科畢業後,自願先從採礦工人做起,他認為這是認識工作、汲取實際經驗的最好方法。後來他果真以養拙的上進心,汲取豐富的經驗,一路受到主管賞識,不但自創國際礦業公司,甚至累積多年的聲望,被選為大總統。這就是「養成大拙方為巧」的真正成就。
「學到如愚才是賢」,東晉時代王獻之,一日偕同王羲之、王操之二個哥哥,一起去拜訪東晉當代名人謝安,王羲之、王操之二人與謝安放言高論,目空四海,只有王獻之三言兩語,不肯多說。三人告辭以後,有人問謝安:『王家三兄弟誰優?誰劣?』謝安淡淡回答說:『慎言最好。』這
就是「學到如愚才是賢」的真正成就。
「隱藏自己的成功秘法」,這是「放不下」的執著,你對世間的功名富貴放不下,你的人格道德就在功名富貴裡打轉;你對人間的五欲六塵放不下,你的生命就給五欲六塵所左右;你對世間
的憂悲苦惱放不下,你的心情就會被憂悲苦惱所包圍…………。
日本一休和尚,有一天帶一位小和尚一起出去化緣,回寺時,已近黃昏,他們需要經過一條溪流,沒有擺渡的船隻,正想涉水過溪的時候,隱隱約約聽到一個女人的哭泣聲,他們兩人循著哭聲,找到了哭泣的女人,問明原因,原來這位姑娘也是要過溪,因為沒有擺渡船隻,無法到彼岸,天色又漸暗,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著急得哭出來了。
一休和尚為解決姑娘過溪的問題,就自告奮勇的背起姑娘,涉水走過溪流,將姑娘帶到彼岸了。與一休和尚同行的小和尚,認為一休和尚背姑娘的行為,犯了僧眾的戒行操守,內心一直耿耿於懷,很放不下一休和尚這種不如法的善行。
事過多日,有一天,小和尚熬不過內心的反感,就向一休和尚抗議,他說:『我們出家人出外,也是要維護修行人的形像。上一次我跟你出去化緣,回寺的時候,你背一個姑娘涉水過溪,難道你不感覺這種行為,有失我們修行人的威儀與尊嚴嗎?』
一休和尚聽小和尚這麼質問,禁不住哈哈大笑,他對小和尚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天我把姑娘背過溪後,就把這個姑娘放走了,想不到你跑去把他背起來,竟然背到今天還在背,未免太辛苦了!』
人,就是這樣,生活得很辛苦,為了一個人,心裡放不下;為了一件事,心裡放不下;為了一句話,心裡放不下;為了一樣東西,心裡放不下。因為放不下,心裡就給放不下的人事物,壓得喘不過氣來。其實要自在,不只世間上的榮華富貴要放下,對身心生死也要能放下,才能解脫自在。有一首形容彌勒菩薩的詩偈:『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古今愁。』做人若能像彌勒菩薩一樣大肚能容,何愁不能放下自在!
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跟著;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看著: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讚美著;有人在前面走著,後面有人批評著。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看著嗎?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讚美嗎?
你看過自己留下什麼腳印讓人批評嗎?
願以這則菜根談共勉檢查一下自己的腳印,有沒有慈悲的腳印?
有沒有智慧的腳印?
有沒有慚愧的腳印?
有沒有感恩的腳印?
有沒有菩薩的腳印?
有沒有光明磊落的腳印?
➤普門服務
普門莫拉克慈悲緣賑災專案,公告結案感謝善施共襄善舉
【本刊訊】八月七日「莫拉克」颱風登陸帶來八八水災土石流災害,重創南台灣、活埋無數莊園房屋與六、七百名同胞,為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議,成立「莫拉克慈悲緣賑災專案」,設定「慈悲緣」廣徵善施人士結善緣共襄善舉。
本專案報備預定勸募金額:新台幣壹佰萬元,勸募活動:民國98年8月13日起至98年9月25日截止。
勸募活動期滿:共募總額新台幣1,707,805元整。勸募、勘災、賑災同步進行,勸募款使用如下報告:
一、已核准使用金額,1,000,000元整,扣除募款成本新台幣200,000元整,等於核准使用總額新台幣800,000元整。
二、已核准使用總額新台幣800,000元整,減支出決算金額共計新台幣696,577元整,等於:已核准使用決算賸餘金額新台幣103,423元整。
三、已核准使用決算賸餘金額新台幣103,423元整,轉入勸募賸餘款中。
四、期滿共募總額新台幣1,707,805元整,減扣募款成本新台幣200,000元整,再減扣已核准使用金額新台幣800,000元整,等於:勸募剩餘款新台幣707,805元整。
五、勸募賸餘款新台幣707,805元整,+已執行決算賸餘金額新台幣103,423元整,等於:勸募賸餘總金額新台幣811,228元整。
六、受災戶轉本會家扶提撥款:1每月4000元×1戶×12個月提撥款+2每月3000元×28戶×12個月提撥款,等於:新台幣1,056,000元整。
七、雜支提撥款:1個別徵信文件1份80元 ×200份提撥款+2向捐款者個別寄發結案報告書郵資一份25元×200提撥款+(3)每月郵匯家扶金手續費29戶×30元×12個月提撥款,等於:新台幣31,440元整。
八、家扶提撥款新台幣1,056,000元整+雜支提撥款新台幣31,440元整,等於新台幣1,087,440元整。
九、勸募賸餘總金額新台幣811,228元整-提撥支出預算新台幣1,087,440元整,等於:負新台幣276,212元整。
十、受災戶家扶不足之款276,212元整,由本案募款成本新台幣200,000元整暨本會家扶服務部門爭取家扶認養資源支付之。
本專案,經由台中市政府民國98年9月28日府社行字第0980229834號函指示,同意勸募剩餘款依原勸募活動之同類目的擬具之使用計畫書,於101年9月24日前使用完竣。故民國98年11月9日呈報台中市政府第5屆98年度第2次臨時理事會議核審通過之「勸募所得賸餘款使用計畫書」發文後,10日即於本會網站公告「莫拉克慈悲緣賑災專案」結案報告書及捐募徵信錄
普門串聯愛心搭建輸送關懷橋樑,徵尋年福緣善施溫暖寒戰者身心
【本刊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往年的冬賑,都採用「物資結緣」方式,從九十三年度起,冬賑關懷活動,改「物資結緣」,為「年福禮金結緣」,徵求善施人士認捐結緣,這一方式比過去的「物資結緣」關懷,更能幫助苦難人家面對年關的困境。【本刊訊】八月七日「莫拉克」颱風登陸帶來八八水災土石流災害,重創南台灣、活埋無數莊園房屋與六、七百名同胞,為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議,成立「莫拉克慈悲緣賑災專案」,設定「慈悲緣」廣徵善施人士結善緣共襄善舉。
本專案報備預定勸募金額:新台幣壹佰萬元,勸募活動:民國98年8月13日起至98年9月25日截止。
勸募活動期滿:共募總額新台幣1,707,805元整。勸募、勘災、賑災同步進行,勸募款使用如下報告:
一、已核准使用金額,1,000,000元整,扣除募款成本新台幣200,000元整,等於核准使用總額新台幣800,000元整。
二、已核准使用總額新台幣800,000元整,減支出決算金額共計新台幣696,577元整,等於:已核准使用決算賸餘金額新台幣103,423元整。
三、已核准使用決算賸餘金額新台幣103,423元整,轉入勸募賸餘款中。
四、期滿共募總額新台幣1,707,805元整,減扣募款成本新台幣200,000元整,再減扣已核准使用金額新台幣800,000元整,等於:勸募剩餘款新台幣707,805元整。
五、勸募賸餘款新台幣707,805元整,+已執行決算賸餘金額新台幣103,423元整,等於:勸募賸餘總金額新台幣811,228元整。
六、受災戶轉本會家扶提撥款:1每月4000元×1戶×12個月提撥款+2每月3000元×28戶×12個月提撥款,等於:新台幣1,056,000元整。
七、雜支提撥款:1個別徵信文件1份80元 ×200份提撥款+2向捐款者個別寄發結案報告書郵資一份25元×200提撥款+(3)每月郵匯家扶金手續費29戶×30元×12個月提撥款,等於:新台幣31,440元整。
八、家扶提撥款新台幣1,056,000元整+雜支提撥款新台幣31,440元整,等於新台幣1,087,440元整。
九、勸募賸餘總金額新台幣811,228元整-提撥支出預算新台幣1,087,440元整,等於:負新台幣276,212元整。
十、受災戶家扶不足之款276,212元整,由本案募款成本新台幣200,000元整暨本會家扶服務部門爭取家扶認養資源支付之。
本專案,經由台中市政府民國98年9月28日府社行字第0980229834號函指示,同意勸募剩餘款依原勸募活動之同類目的擬具之使用計畫書,於101年9月24日前使用完竣。故民國98年11月9日呈報台中市政府第5屆98年度第2次臨時理事會議核審通過之「勸募所得賸餘款使用計畫書」發文後,10日即於本會網站公告「莫拉克慈悲緣賑災專案」結案報告書及捐募徵信錄
普門串聯愛心搭建輸送關懷橋樑,徵尋年福緣善施溫暖寒戰者身心
隨應苦難人家的年關需求,普門又再緣起歲次己丑(98)年度「年福禮金」勸募活動,徵求善施人士共襄善舉結緣「年福緣」禮金。
百元不嫌少萬元不嫌多,歡迎您共襄善舉,廣結善緣,並介紹您的親友也分施一點「年福緣」的祝福,與苦難人家結一份年福善緣;同時也歡迎結緣南北資糧,普門「施與受」的橋樑,將為您輸送出去與苦難人家結緣。
歲次己丑(98)年度的冬賑,「年福緣」禮金的提供時間,從即日起至國曆九十九年二月十三日(農曆己丑年十二月三十日)截止。結緣「年福緣」禮金者,請利用普門原郵政劃撥帳號與帳戶「2076815-8號戶名臺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或「22695174號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新郵撥帳戶劃
撥善款,並於通信欄註明「年福緣禮金」。資糧結緣者,除米糧外,木耳、香菇、金針、冬粉、糖果、麵條、海苔、瓜子、開心果、餅乾之類的物品,亦歡迎提供,並請於國曆九十九年元月三十日前先送達,以方便普門分配您的結緣物資。聯絡電話:(04)24364053。
冬令是迎春的一個節令,在中國民間到處都洋溢著溫馨的人情味,但年關對苦難人家來說,是一本「難念的經」,因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為處在苦難中的人家,向社會善施人士發佈冬賑消息,請體恤苦難人家的年節煩惱,分施一點愛心去暖和苦難人家年關寒顫的身心。
普門啟建新春植福功德法會,籌募建寺經費歡迎善信參加
【本刊訊】普門學苑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的創業道場,道場僧眾平日都投入本刊文化工作以及「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除了一年一度啟建「祈安觀音法會」,為道場籌募常年人事消費的經濟外,沒有其他的經費來源。民國八十三年,臺中第十期市地重劃工程動工,普門學苑道場得視因緣,配合重劃遷建或原地重建,為籌備建設工程費,乃於民國八十三年八月起,每月於道場啟建一次「大悲懺功德法會」,所得功德金,悉數轉作「普門學苑」道場重建經費。
市地重劃土地分配後,普門學苑道場可以原地重建,如今第一期工程「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已完成建設啟用。第二期工程是「普門學苑」道場的主體建設,因道場原地分配,還需負擔重劃公共設施地近千萬的土地差額,目前主體建設工程,經費尚有困難,為籌募建設經費,除了每月啟建「大悲懺功德法會」外,又藉新春佳節,於農曆春節元月一日、二日、三日啟建「新春植福功德法會」,法會所設定的功德項目,都是提供給善信隨力護法的因緣,功德金皆悉數轉作普門學苑建寺經費。
市地重劃土地分配後,普門學苑道場可以原地重建,如今第一期工程「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已完成建設啟用。第二期工程是「普門學苑」道場的主體建設,因道場原地分配,還需負擔重劃公共設施地近千萬的土地差額,目前主體建設工程,經費尚有困難,為籌募建設經費,除了每月啟建「大悲懺功德法會」外,又藉新春佳節,於農曆春節元月一日、二日、三日啟建「新春植福功德法會」,法會所設定的功德項目,都是提供給善信隨力護法的因緣,功德金皆悉數轉作普門學苑建寺經費。
「普門新春植福功德法會」功德項目設定有:
1.祈福燈功德主:功德金六、000元。
2.平安功德主:功德金三、000元。
3.吉祥功德主:功德金二、000元。
4.如意功德主:功德金一、000元。
5.隨喜功德主:功德金五00元。
用一顆祝福的心,為您現在親眷祈求平安;用一顆虔誠的心,為您過亡親眷建立冥福,歡迎十方善信報名參加法會,在三寶福田中護法耕植福德。
多一分關心,就多一分護法力量,祈盼關心普門的善信,將「普門學苑」的建設經濟困境,轉告自己的親友,為普門緣起更多的護法力量。
「普門學苑」備有法會報名表,索取即寄,參加報名表資料請於農曆十二月廿五日前,寄「普門學苑」,功德金利用郵撥「二二四七六六二0戶名普門學苑」劃寄。
茲因多方反應,到郵局要等待劃撥轉帳,時間久且郵局附近停車不便,有此種種些許的不方便,建議採取每月從捐款人帳戶中定期定額扣款的方式接受捐款。
「普門學苑」備有法會報名表,索取即寄,參加報名表資料請於農曆十二月廿五日前,寄「普門學苑」,功德金利用郵撥「二二四七六六二0戶名普門學苑」劃寄。
普門通過改制為全國性組織團體,又開郵政新帳戶歡迎使用定扣繳
【本刊訊】原「台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省級團體,依內政部97年11月10日台內社字第0970183682號函指示,已依法向內政部「申請改制為全國性組織團體」,中華民國98年9月15日通過改制,原「台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現已更名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原地區「義工委員會」更名為「志工委員會」,並於中華民國98年10月12日通過改制法人變更。
有關善施捐款郵撥,原「台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的「二0七六八一五|八號」郵撥帳戶仍可使用,改制後又開「22695174號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新帳戶,提供善施使用。
有關善施捐款郵撥,原「台灣省普門慈幼慈善會」的「二0七六八一五|八號」郵撥帳戶仍可使用,改制後又開「22695174號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新帳戶,提供善施使用。
茲因多方反應,到郵局要等待劃撥轉帳,時間久且郵局附近停車不便,有此種種些許的不方便,建議採取每月從捐款人帳戶中定期定額扣款的方式接受捐款。
此建議經本會行政單位積極著手接洽,已向郵局業務部辦妥此方便性與及時性的捐款作業機制,如果您要以此定期定額直接轉帳方式繳付捐款的話,請向普門慈幼行政部門索取「郵局定期定額直接轉帳付款授權書」填寫寄回普門會計部門登辦作業手續,如有不了解的地方敬請來電(04)24364053詢問。
「從信仰中啟發悲心、從發心中擔當責任、從誠懇中執行任務、從謙卑中廣結人緣、從奉獻中實現抱負」是普門慈幼服務社會守則,冀能以此與同願同行善知識,策勉積極為需要關懷幫助的人家建設福祉。
在歲末迎新之際發善願修福德,送福田筒回普門娘家串聯愛心
【本刊訊】有鑒於目前社會上的孩童,過度浪費資源,有損前輩為我們所建設的生活福祉,為宣導人們建立「惜福修福」的意識,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引用昔日創業期徵募「每日捐獻一塊錢」的方案,設計「福田筒」,用以宣導人們利用「福田筒」,儲蓄「一塊錢的福」,造惠社會苦難人家。
普門草創期從醃漬「愛心瓜」的義賣活動,徵求愛心會友每日捐獻「一塊錢」的資源,營運普門的慈幼志業,這「一塊錢」的「福」,經由千萬個會友的愛心結合,三十年的運作,普門已經照顧了三千三百多位苦難家庭的家扶兒童。
可見「一塊錢」的「福」和千萬人的愛心結合在一起,就有迴小向大的因緣,是可以運作出大財施的功德。
可見「一塊錢」的「福」和千萬人的愛心結合在一起,就有迴小向大的因緣,是可以運作出大財施的功德。
時值歲未,普門中、嘉、高志工委員會,將配合總會冬賑活動,舉辦歲末關懷活動,「普門高雄志工委員會」的歲末聯歡活動,安排在民國99年1月10日(農曆11月26日)星期日於四維國小禮堂舉辦;「普門臺中志工委員會」的歲末關懷活動,安排在民國99年1月17日(農曆12月3日)星期日,於潭子鄉「嘉仁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普門嘉義志工委員會」的歲末聯誼活動,安排在民國99年1月23日(農曆12月9日)星期六於普門社教會館前庭舉辦。在此歲末迎新之際,發個善願迎接新年!
歡迎福田筒認養人送福田筒到上列活動地點,回普門娘家串聯愛心,或前往認養福田筒帶回家「惜福修福」。
歡迎福田筒認養人送福田筒到上列活動地點,回普門娘家串聯愛心,或前往認養福田筒帶回家「惜福修福」。
用一顆助人的愛心,結合普門推展「福田筒」的流通因緣,協助宣導流通「福田筒」,觀世音菩薩的慈光,就能隨「福田筒」的流通因緣,普照在家家戶戶,在「福田筒」的宣導流通中,社會若能建立起「惜福修福」的風氣,人們就有「惜福修福」的功德。
歡迎您用一顆愛心串聯「普門福田歲月」。
歡迎您用一顆愛心串聯「普門福田歲月」。
美國媽媽聯誼會長來台勘災,普門嘉委會嚮導訪太和國小
【本刊訊】「美國媽媽聯誼會」以關懷原住民兒童的教育為其造惠對象,台灣八八水災很多台灣原住民家園毀於土石流,為關懷台灣原住民災區兒童的教育,美國媽媽聯誼會張春華會長來台勘災,下榻普門王理事長的民宿「青蛙ㄚ婆ㄟ家」,經由普門王惠美理事長安排普門嘉委會志工嚮導,並親自陪同張會長,往梅山太和村勘災。
10月15日普門嘉委會志工嚮導美國媽媽聯誼會張會長,拜訪太和村長郭文國先生。
郭村長的家地勢較高四週茶園景色優美,是完好無缺的幸存戶之一,災變期間郭府是嘉義長庚醫院派駐醫療人員暫駐的醫療場所。
郭村長泡茶接待張會長,並提供災情,當天剛好郭村長在發放以工代賑工資,讓美國媽媽聯誼會張會長,對台灣政府照顧災民的設施,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美國媽媽聯誼會張會長不辭辛苦,跋涉走山後的坎坷路段深入災區勘察災情,他們一行人走過斷壁下人屋活埋的地方;經過從一百公尺高的茶園處滑落下來,廟宇與廟庭柏油廣場45度傾斜的「振興宮」,來到了美國媽媽聯誼會所要關懷的目標學校有原住民的災區學校「太和國小」。
校方特地集合學生於操場歡迎張會長,張會長鼓勵太和國小學童要在逆境中求上進,並向校方說明接受美國媽媽聯誼會的照顧應備資料,請校方資料準備齊全,寄交普門嘉委會轉美國媽媽聯誼會辦理照顧學童的獎學金事宜。此一因緣又為普門嘉委會的災區服務,增添了一分功德。
校方特地集合學生於操場歡迎張會長,張會長鼓勵太和國小學童要在逆境中求上進,並向校方說明接受美國媽媽聯誼會的照顧應備資料,請校方資料準備齊全,寄交普門嘉委會轉美國媽媽聯誼會辦理照顧學童的獎學金事宜。此一因緣又為普門嘉委會的災區服務,增添了一分功德。
普門高委會資深志工獻藝,舞林大道競賽榮獲第二名
【本刊訊】高雄社會局舉辦「高雄市祥和計劃志工團隊舞林大道才藝競賽」,邀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高雄志工委員會參加競賽。原本只想打響普門的知名度,志在參加,在得名,竟意外的榮獲亞軍的榮耀。
普門高委會愛心歡樂團,由一群資深的志工組團,由胡恩綺志工負責指導舞蹈,原本只為應對高委會聯歡活動而組團學舞藝,竟也有在「志工舞林大道」一秀舞藝的機緣,讓這群資深志工的努力,得到肯定。
普門高委會愛心歡樂團,由一群資深的志工組團,由胡恩綺志工負責指導舞蹈,原本只為應對高委會聯歡活動而組團學舞藝,竟也有在「志工舞林大道」一秀舞藝的機緣,讓這群資深志工的努力,得到肯定。
10月24日「志工舞林大道」展開競賽活動,共有十一隊參加,第一關普門志工團隊,以「向前衝」,得了第七名,進入決賽榜單。
決賽時,戴上特製的貓耳朵及大領帶上台,表演了拿手的「喵喵喵」,榮獲亞軍的殊榮。
普門高委會愛心歡樂隊,第一次出征,就能夠不負眾望,衣錦榮歸,日後在舞藝的學習上,將會有更上一層樓的造就。
決賽時,戴上特製的貓耳朵及大領帶上台,表演了拿手的「喵喵喵」,榮獲亞軍的殊榮。
普門高委會愛心歡樂隊,第一次出征,就能夠不負眾望,衣錦榮歸,日後在舞藝的學習上,將會有更上一層樓的造就。
【本刊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高雄志工委員會,每年的「家扶親子讀書會」戶外教學,原本是安排在每年的十月舉辦,因台灣氣候從七月至十月間都籠罩在颱風的陰影中,去年即因颱風警報取消活動。
有些家長非常期待每年一次的戶外教學活動的來臨,因為普恩戶家長們平時忙於生計,實在無力、無閒、無多餘的錢可以帶孩子出去遊玩,所以都相當期待這場戶外教學活動的來臨。為了不失普恩戶家長的期待,從今年起將每年十月的戶外教學活動,改在十一月舉辦。
有些家長非常期待每年一次的戶外教學活動的來臨,因為普恩戶家長們平時忙於生計,實在無力、無閒、無多餘的錢可以帶孩子出去遊玩,所以都相當期待這場戶外教學活動的來臨。為了不失普恩戶家長的期待,從今年起將每年十月的戶外教學活動,改在十一月舉辦。
在有限經費的規劃下,我們決定帶家長、大小朋友來一趟高雄左營的「知性之旅」~~洲仔濕地、孔廟,並且在蓮池潭畔的焢土窯餐廳吃「別開生面」的素食土窯雞。
11月8日普門高委讀書會98年度戶外教學,打破往常以班級為單位的編隊方式,這一次以家庭為主軸,讓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參與活動。
集合地點分為兩處:捷運生態園區2號出口,與蓮池潭風景區,集合完畢,再由值星官帶著大家按照行程走訪這趟「知性之旅」。
11月8日普門高委讀書會98年度戶外教學,打破往常以班級為單位的編隊方式,這一次以家庭為主軸,讓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參與活動。
集合地點分為兩處:捷運生態園區2號出口,與蓮池潭風景區,集合完畢,再由值星官帶著大家按照行程走訪這趟「知性之旅」。
洲仔濕地是公園綠地保護區,生態相當豐富,在導覽人員的講解之下,完成豐富的濕地生態之旅。
孔廟巡禮,總共有11位導覽志工來服務,讓小朋友們知道大成殿、大成門、東西廡、崇聖祠、櫺星門、禮門與義路坊、明倫堂與泮宮坊、萬仞宮牆、泮池與拱橋等等的基本知識,也知道儒門四聖十二哲是何許人,導覽志工團還特地開放「大成殿」讓大家進去瞻禮孔子和四聖十二哲。
繞洲仔濕地、孔廟一週後,大隊人馬前往焢土窯餐廳,吃「別開生面」的素食土窯雞,在茶足飯飽後,結束普門高委讀書會98年度戶外教學活動。
孔廟巡禮,總共有11位導覽志工來服務,讓小朋友們知道大成殿、大成門、東西廡、崇聖祠、櫺星門、禮門與義路坊、明倫堂與泮宮坊、萬仞宮牆、泮池與拱橋等等的基本知識,也知道儒門四聖十二哲是何許人,導覽志工團還特地開放「大成殿」讓大家進去瞻禮孔子和四聖十二哲。
繞洲仔濕地、孔廟一週後,大隊人馬前往焢土窯餐廳,吃「別開生面」的素食土窯雞,在茶足飯飽後,結束普門高委讀書會98年度戶外教學活動。
慈德書藝班普門學苑開課,授業儀式激發學員向學心
【本刊訊】台南縣鹽水鎮「慈德禪寺」方丈傳機法師,為發揚書畫國粹,提供經費委託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於臺中「普門學苑」開「慈德書藝班」授課。此一因緣經心印法師的接洽,聘請到台中書法大師鄭文禮老師開班授課。
「慈德書藝班」每期三個月,每週一堂課,共計12堂課程,每星期六上午9:00至10: 30分於普門學苑社教會館法華堂授課。
班別分有: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學費, 全勤學員,退還學費,以資鼓勵,普門志工可免繳學費。
學員兒童與成人兼收,招生名額一期30位。
班別分有: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學費, 全勤學員,退還學費,以資鼓勵,普門志工可免繳學費。
學員兒童與成人兼收,招生名額一期30位。
「慈德書藝班」於11月14日舉行授業儀式,邀請貴賓蕭金澤將軍與侯石城將軍蒞臨勉勵學員,並當場揮毫祝福學員學有所成,同時還播放鄭文禮老師書法展影片,最後鄭文禮老師向學員示範書藝筆法,當天二位將軍各準備一份自書的文字贈送學員結緣,臨場揮毫的文字也落款隨緣贈送出去,學員如獲至寶,掀起了一股向學的熱誠,無不感恩台南縣鹽水鎮「慈德禪寺」方丈傳機法師,給予學習書藝的機緣。
普門中委會佛化生活禪活動,六波羅蜜分站教學人人受益
【本刊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臺中志工委員會,每月「家扶親子讀書會」,十一月份的教學活動,原為戶外教學活動,為響應總會「莫拉克慈悲緣賑災專案」的勘災、賑災工作,將本次戶外教學活動改為校園分站戶外教學活動,節省戶外教學活動的遊覽車消費,作為中委會勘災經費。
為了讓普恩戶家長了解佛法的「六波羅蜜」意義,以便引導普恩戶親子建立六波羅蜜的佛化生活,十一月二十二日這場校園分站戶外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的於台市中立東山高中展開活動:
第1站「布施波羅蜜生活禪」,由廖玉雪老師、林玄通老師把關。
第2站「持戒波羅蜜生活禪」,由林家纓老師、陳合妹老師把關。
第3站「忍辱波羅蜜生活禪」,由林碧霞老師、吳碧娟老師把關。
第4站「精進波羅蜜生活禪」,由林淑惠老師、黃品慈老師把關。
第5站「禪定波羅蜜生活禪」,由陳志維老師、梁曼蓉老師把關。
第6站「般若波羅蜜生活禪」,由林美招老師、鍾玉秀老師把關。
第3站「忍辱波羅蜜生活禪」,由林碧霞老師、吳碧娟老師把關。
第4站「精進波羅蜜生活禪」,由林淑惠老師、黃品慈老師把關。
第5站「禪定波羅蜜生活禪」,由陳志維老師、梁曼蓉老師把關。
第6站「般若波羅蜜生活禪」,由林美招老師、鍾玉秀老師把關。
這是一場寓教於樂的「佛化生活禪」教學活動,從八點報到,歷經「分隊、法語均霑、拍照留念、分站教學、團康遊戲、愛的加油站、有獎徵答、手語歌教唱、還我原貌」等流程,寫下了這場人人受益,法喜充滿的「佛化生活禪」教學活動,為普門中委讀書會教學組的教學嚐試,驗證了新模式的教學活動,比課堂聽課的老模式教學活動,更具有教學效應的成果。
普門志工學佛成長營,引導學員用心過生活
【本刊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為提高志工的素質,除了舉辦各種「教育研習營」培育志工服務社會的能力外,還兼顧志工身心靈的成長,舉辦「志工學佛成長營」策勉志工從信仰中啟發悲心,用以培養志工的學佛情操,並導正志工的信仰觀念。
98年度普門「志工學佛成長營」,於11月28日29日舉辦,教學主題為「用心過生活」。
活動以「授八關齋戒」作為開營式,以「發願迴向」作為結營式,學員分有「齋戒學員」與「旁聽學員」,齋戒學員住宿營地——普門學苑社教會館;旁聽學員兼作活動外護,回家住宿。
活動以「授八關齋戒」作為開營式,以「發願迴向」作為結營式,學員分有「齋戒學員」與「旁聽學員」,齋戒學員住宿營地——普門學苑社教會館;旁聽學員兼作活動外護,回家住宿。
活動運作,齋戒學員提前於27日下午七點報道,學習營地生活規約及禮佛、過堂行儀。
二天課程安排有「養生」與「養心」的講座,除了早晚課與早齋過堂的行門行持外,第一天的「養生」課程安排有照智法師的「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課程與楊秋月老師的「民俗療法常識」;「養心」課程安排有心印法師的「從生活業行看生存苦難」與「禮儀師樂章」的影片觀賞和探討。第二天的「養生」課程安排有王清滿老師「佛化飲食與淨食理念」,「養心」課程安排有見哲法師的「佛心活心」。
此次學佛成長營的安排非常適中,學員滿意度100%,普遍都喜歡養生課程,在養心方面,影片觀賞與探討,讓學員感受到受益良多,法師們的養心指導,讓學員懂得親近佛法,不光是聞法而且要身體力行,落實在生活中,若要提升性靈,平常就要對境練心,持之以恆,才能顯現效果,當心靈有平安祥和的情境時,身體的健康亦能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