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慈幼季刊》151期

■ 優婆塞戒經研讀班講座(解脫品第二講下)/心印法師提供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第六講下)會性法師講述 文:禪林法師提供
■ 臨濟禪師語錄-三(第三則至第七則)清華惟覺禪師遺著
■ 閱覽佛教文化與產業文化張瓊芳
■ 佛恩母愛交響曲林靜宜
■ 親情交流的祝福曾瀅潔
■ 看看父母、想想自己張瓊方
■ 分傳愛心火燭
■ 端午粽香菩薩情林靜宜
■ 母親與我連品昱
■ 大篆—福鄭文禮老師
菜根談第二十七則 /心印法師




您可以繼續閱讀或點此閱讀電子書


■ 優婆塞戒經研讀班講座(解脫品第二講下)
講述/心印法師


⁂第二種條件:自身受苦,心不厭悔

修證菩提在菩薩道上必定會有很多的阻力、很多的障礙,遇到阻難時,免不了要吃很多苦頭,在自身受苦之時,就要拿出願力承受苦頭,不能生起厭離的後悔心念,如果有一念厭悔之心,前面的菩提種子就無法孕育,如此要走完菩提大道就有困難。

古今佛門有不少行菩薩道的行者,在度生的因緣中,發揮出非常懇切的願行,這一些大德的悲切願行,都可以作為我們學習「自身受苦、心不厭悔」的度生願力。下面我提出鑑真大師以菩提心結合大無畏的精神,克服了各種阻難,完成一般人做不到的度生願行故事,與大家共勉學習「自身受苦、心不厭悔」的度生願力。

唐朝的鑑真大師是江蘇揚州人,飽讀經論,弘揚佛法不遺餘力,深為當時士民所敬重。那時有兩名日本僧人榮叡、普照,因久仰鑑真大師的盛名,特地渡海來中國請大師前往日本弘法傳戒。大師為了使佛法的甘霖能普霑天下蒼生,便欣然應允。

許多弟子都勸他不要貿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測。鑑真大師說:『為大事因緣,何惜生命。』堅持要前往日本弘法。

在西元七四二年,他排除一切阻難,率領二十一名弟子乘船渡海,臨行卻被人誤會是勾結海盜,密告官府捉拿,結果不但未能如願出航,反而冤屈入獄,被禁監了四個月,才洗清嫌疑。

第一次的困難並沒有扼阻大師的願心,經過兩年的積極籌備,鑑真大師派弟子祥彥遠赴嶺南向劉臣鄰買軍舟,又於七四四年第二次出航了。

這次半途遇到颶風,不幸船沉舟毀,沒有達成願望,幸運是船上的人都被救,平安回到揚州龍興寺。

第三次,鑑真大師親自到福州買船,計劃在七四六年東渡日本,萬事俱備,卻因弟子懷疑日本人將對大師不利,請官府截留大師,在溫州滯留了六十日,最後越洋弘法的心願又成了泡影。

三次的阻難,對一般人來說,有可能就因此灰心,放棄任何理想的目標了。可是,鑑真大師能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敢為,在西元七四八年,又再第四次為弘法利生出帆,不料仍是功虧一簣,因航行的方向錯誤,飄流到海南島,不但未能達成佛法東傳日本的心願,反而因為困居海中孤島兩年,造成雙目失明。

到了七五三年,鑑真大師毅然作第五次的遠航,又因信徒們不願意讓他離去,團團圍住揚州龍興寺,也是不能啟程。大師人雖被留住在揚州龍興寺,內心對佛法東傳日本一直都有「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愈有困境他愈是奮發,又再次命弟子準備海船,於同年十月悄悄從蘇州出海,十二年來在阻難的挫折中走過來的願望,就在第六次的揚航圓滿實現了。

鑑真大師弘法日本,除了為東瀛地區帶去中國佛教的文化以外,也帶去大唐的文學、醫理、建築、服飾、美術、工藝、蔬果、文物制度等文化種子,散播在東瀛的土地裏,使日本初民能親近佛法,並吸收到大唐文化,普霑法喜。

鑑真大師為了實現弘法異域的度生悲願,不惜與頑民周旋,在誤解中忍辱,在逆境中精進,甚至奉獻自己的器身,以佛陀慈悲的願心作依靠,用大無畏的精神導航,終於完成了啟導日本文明的弘法願行。

可見真正的願力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願心不捨,在忍辱、持戒、精進修持中,就會成熟實踐願行的因緣,看到願行的成果。

鑑真大師投注了十二年的心力才東渡到日本,我們今天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輕易克服時空的阻礙,去到日本,就因為我們沒有阻難,所以沒有比鑑真大師更深切的悲願;就因為我們沒有考驗,所以沒有比鑑真大師更高的毅力。

今天我們對中國佛教的弘傳,到底投注了多少心力?我們對中國佛學的發揚,到底付出了多少工夫?這是我們看古德的願行,應當要引以自我檢討的地方。

我們常說佛教的四大精神是「悲、智、願、行」,鑑真大師的弘法願行,就包含有「悲、智、願、行」的四大精神了。

地藏菩薩憐憫地獄眾生在地獄中受煎熬的痛苦,發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悲願,這種大願就包含了「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的精神了。

發菩提心要度一切眾生悉得解脫,受苦之時只要悲願不捨,願力就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我們看古德先聖弘法利生的願行,不只是看他發願的大小而已,更加要去體會古德先聖,從不捨願心中所流露出來的「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的情操,要以古德先聖偉大崇高的情操,策勉自己的菩薩道業,才能長養「自身受苦、心不厭悔」的度生願力。

大乘經典,鼓勵修證菩提的菩薩道行者,要克服困難,應以「思地獄苦、激發菩提心」的方法作克服。這是說,碰到種種困難的時候,要思量所碰上的困苦,不及地獄眾生所受痛苦的千分之一,度化地獄眾生的苦尚且要忍受下來,何況人間這麼一點小苦,怎可以不去克服忍受呢?

就以這種觀念作觀,策勉自己克服菩薩道上的種種困難,如此,身心遭遇到苦惱的因緣,就會鼓勵自己再加緊努力精進。能忍受克服困難,不厭惡,不後悔,就有心力養護四種菩提種子,菩薩道業才會日日增上。

⁂第三種條件:勤行精進,不休不息

勤,是精進的意思,精者不雜,進則不退;專一不混雜為精,努力向前為進。《妙法蓮華經》有提到一位「常精進菩薩」,他修學菩薩道行的功德勝事,就有「努力進修、不休不息」的風範。勤行精進不休不息的道業,一定要突破心理上潛意識的「怨悔」煩惱,才提得出精進的活力。

 有一個婦人,結婚前是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結婚數年以後,先生因為中風,長臥病床不起,子女都還未成年,為了支撐家庭的生活消費,他不得不去面對生活的挑戰,每日三點就起床,出去外頭送羊乳,回家還要照應躺在病床中的先生。

婦人的娘家父母,看到女兒如此的操勞,心疼得很,可是這個婦人,反而安慰自己的父母說︰『爸!媽!您們不用為我難過,您們要為我高興,今天我還有體力去照顧病人,總比做一個被人侍候的病人來得幸運。』

我們從這個婦人的生活觀念,可以看到精進的活力,來自「不怨不悔」的修養。心理上的潛意識,對精進活力的影響是相當大,一個自己想要去面對的理想,如果在自己的潛意識中,一直都有「我能力不夠」的憂慮,即使有願行,也發揮不出精進的活力,因為潛意識對自己的願行,會時常出現「我能力不夠」的「怨悔」煩惱,假如突破不出潛意識「怨悔」煩惱的干擾,生理就會產生病變的業障,讓自己面對願行產生無力感。

因知,要有勤行精進不休不息的活力,一定要突破心理上潛意識的「怨悔」煩惱,精進的活力才不會受到生理的影響,面對各種難行、難捨的境遇,經由「不怨不悔」的修養,就提得起「忍力、精進力」面對現實,就是超出色命體能的活力,都有可能發揮出來!

菩薩道的行者,勤行精進,就要以「不怨不悔」精神,發揮努力不懈的活力,有「不怨不悔」精神,即使點滴的行持,持之以恆,在不間斷的勤行精進中,也會產生「滴水穿石」的力量,這樣就有養護四種菩提種子的成長因緣,修證菩提的道業才能圓成。

⁂第四種條件:救濟眾生無量苦惱

修證菩提,要在自度度人的願行中成就解脫德,就要以「救濟眾生無量苦惱」的願行,作為菩薩道上的努力目標。

「救濟眾生無量苦惱」的因緣,建立在「捨」的利他人事上。講到「捨」,很多人或許以為自己可以做到,因為平常自己也曾經送一些東西給人,或幫助別人解除痛苦,如果這一些作為,有人情的報酬寄望的話,這還叫做「貪」,不能叫作「捨」。真正的捨,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犧牲掉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也就夠代價了,所以利他要成就「捨」的功德,就要有「慈心、悲心、喜心」的行捨觀念,才能夠拿出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般的行持,做捨己利人「救濟眾生無量苦惱」的願行。

「捨」的利他人事,在佛法中是一個修行法門,屬於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波羅蜜。不過修行要有正確的觀念,如果觀念不正,無論信仰也好、求法也好、修行也好,甚至日常任何做人處事,都會因觀念不正確,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信徒,請一休禪師到他家裡參觀他收藏的一些骨董精品,參觀了之後,富翁請禪師對他收藏的骨董評一下身價。

一休禪師說︰『你這些東西,都很平凡,我的寺院裡有收藏幾樣寶貝,那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無與倫比的骨董!我寺裡有一萬年代的盆,五千年代的碗。』

富翁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問︰『哦!有這樣的寶物啊!師父!您行行好事,您開一個價錢,我通通給您買起來。』

一休禪師想了一想,開口向富翁說︰『你真喜歡的話,我也可以割愛,只算你三千兩銀就好了。』

富翁大喜過望,立刻叫家人拿出三千兩銀給禪師,向禪師約定︰『好!一言為定,這三千兩銀您收下來,明天我就去寺裡找您取寶貝回來。』

隔天,富翁來到寺裡,一休禪師吩咐侍者︰『你帶這位居士到後院去,那裡所有的盆子啦!碗啦!通通都賣給這位居士了。』

富翁滿腔歡喜跟隨侍者去到後院,一看只是一個貓喝水的碗,一個狗吃飯的盆子而已,富翁氣呼呼跑回跟禪師理論︰『師父呀!你不可以這樣欺騙人,一個狗盆、一個貓碗,那裡有價值三千兩銀呢?』

一休禪師大笑向他說︰『豈只值三千兩?三萬兩的價格我也不肯賣,今天是特別優待你,你能夠以三千兩買到這兩樣寶物,還算你的福氣呀!』

富翁一聽,感覺禪師不可理喻,就帶著懊悔的心回家。

一休禪師將富翁的三千兩銀,以富翁的名,拿出去布施賑貧,不多久,社會上到處有人傳說某某富翁是一位大善人,富翁所到的地方,都有聽到人在讚嘆他樂善好施的行為,這個時候富翁才明白,原來一休禪師是在教他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兩銀買來的,不是貓碗、狗盆,是道德觀念,這個大功德,那裡是區區幾千兩銀子的價值所能比較的呢?

 所以「捨」的利他人事,道德理念要清楚,才能夠發揮出像一休禪師引導人「救濟眾生」的作為,共成「救濟眾生無量苦惱」的佛事。

眾生在三界六道受苦,尤其是三惡道的眾生,苦惱更加是無量無邊,菩薩要懂得運作智慧,利用因緣,救度他們、拔濟他們離苦得樂,而且願力要相續不斷,如此才能使四種菩提種子萌芽茁壯,菩提道糧源遠流長。

⁂第五種條件:常讚三寶微妙功德

「佛、法、僧」三寶的信仰,是學佛者的根,學佛者對三寶要時時生起愛慕之心,三寶功德微妙不可思議,對佛寶的功德、法寶的功德、僧寶的功德,都要在禮佛、讀經、護僧的行持中,讚歎三寶的功德。僧有聖賢僧乃至住持僧,即使凡夫僧也有他的功德,都要以敬慕心,讚歎禮敬,如此才能增長菩提。

終南山道宣律師的《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有提到「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四種三寶,這四種三寶,其中「理體三寶」與「一體三寶」是從法理的立場說明三寶的實相法境;「化相三寶」與「住持三寶」是從事相的立場說明三寶的教化宗旨。下面我藉用宋朝元照律師的文集《芝苑遺編》的八句話,將四種三寶的意義,簡單作個解釋。

●1.理體三寶:
《芝苑遺編》中,對「理體三寶」的解釋是:『諸佛果德,清淨無染。』
這是說,一切諸佛所親證的無上菩提究竟果德,具足有「佛法僧」三寶的無染清淨體,這個本自具足的無染清淨體,就如脫落了礦塵的精金。
所以《芝苑遺編》這兩句解釋文句,是在表顯諸佛親證的法境,這是從三寶理體,說明三寶的實相法境。

● 2.化相三寶:
《芝苑遺編》中,對「化相三寶」的解釋是:『乘時利見,啟迪群庶。』
「乘時利見」這句話,是說佛陀看到度化眾生的因緣成熟了,便乘此成熟因緣,化現世間教化眾生。「啟迪群庶」這句話,是說佛陀化現世間的功能,是為開導一切愚痴眾生,發菩提心,修學佛道。

文句中的「群、庶」兩字都與「眾生」的「眾」字同意義。在中國文法裡,經常將「人民」稱作「庶民」,這個「庶」字也是指人群。
這裡所提的「乘時利見、啟迪群庶」的教化功德,是指佛陀化現世間的住世功能。所以《芝苑遺編》這兩句解釋文句,是在表顯化相三寶的教化宗旨,這是從三寶事相,說明應緣起用的功能。

●3.住持三寶
《芝苑遺編》中,對「住持三寶」的解釋是:『垂裕後世,流及無窮。』
這是說,佛滅度後,化相三寶已經不住世了,因此佛法要流傳於後世,就得靠佛像和經律論三藏教典及出家受過大戒的佛弟子,成就住持三寶的薪傳法緣。
文句中所提的「流及無窮」是指盡未來際,代代相續,住持佛教的傳承法緣。所以《芝苑遺編》這兩句解釋文句,是表顯住持三寶的教化宗旨,這是從三寶事相,說明因緣和合的功能。

●4.一體三寶
《芝苑遺編》中,對「一體三寶」的解釋是:『眾生妄念,天真本具。』
這是說,眾生雖然在妄念中,也不離本具的真如自性。這個眾生本具的真如自性,就是禪宗所提的「本來面目」,也是如來藏的「妙真如」。
所以《芝苑遺編》這兩句解釋文句,是表顯一體三寶的實相法境。這是從三寶理體,說明諸佛親證的果德。

以上四種三寶的意義,我再作個簡要的歸納說明:

●1.理體三寶:這是指一切諸佛所親證的究竟無上菩提果德的「佛法僧」法境現象。這個理體,是本自具足的無染清淨體,這就如同脫落了礦塵的精金,沒有沾染上一點塵埃。

●2.化相三寶:這是指佛陀化現世間度化眾生的「佛法僧」三寶現象。佛寶是指釋迦牟尼佛,法寶是指釋迦牟尼佛的一代言教,僧寶是指當時僧團中的五比丘乃至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僧眾。

●3.住持三寶:這是指佛滅度後,化相三寶已經不住世時,成就住持三寶薪傳法緣的「佛法僧」三寶現象。佛寶是指佛像,法寶是指經律論三藏教典,僧寶是指出家受過大戒的佛弟子。

●4.一體三寶:這是指諸佛親證的三寶理體,和眾生妄念混和為一體的「佛法僧」三寶法境。諸佛親證的三寶理體,不曾離開眾生的妄心,這種情形,就如金混和在礦塵中,金的本質是金礦本來就有的東西,精金與礦塵是一體存在的現象。

三寶四義,一般情形,「化相三寶」與「住持三寶」,從名相上就很容易使人領會得出它的意義,但「一體三寶」與「理體三寶」就不容易說明清楚。

《芝苑遺編》中,以「眾生妄念、天真本具」兩句話,說明「一體三寶」的法理,這是站在眾生污染塵境的立場,說明諸佛親證果德的法境,在這個立場上,這個諸佛親證的真如法境,是與眾生的污染塵境混和在一起的,就如金混和在礦塵中,金的本體是本來就有的東西。

《芝苑遺編》中,以「諸佛果德、清淨無染」兩句話,說明「理體三寶」的法理,這是站在諸佛修行果德的立場,說明三寶的實相法境,在這個立場上,這個諸佛修行果德的真如法境,是沒有受到塵緣污染的自性本來清淨面目,就如脫落了礦塵的精金。

《芝苑遺編》只以四句話,就能把「一體」與「理體」法理的意義分析清楚,既簡單又扼要,所以在這裡我把這四句話引述出來,幫助大家領會「一體三寶」與「理體三寶」的意義。

有一本佛學雜誌,曾刊載一篇「真皈依與假皈依」的文章,從題目上看起來,作者把皈依分作真與假二種,好像說「真皈依」是如法的皈依,「假皈依」是不如法或者是無心的皈依,但是看過文章內容之後,才知道作者對皈依的認識,有點偏差了,不是很正確。

他的解釋是說,三寶的「寶」具有「不壞」義,所以他認為三寶的皈依對象,必須具備有長久不變、不壞的條件,因此認定「三寶」是指人人的「本性」,也就是上面我所分析的四種三寶其中的「理體三寶」,要懂得皈依「理體三寶」的人,才是真皈依;佛像、經藏、出家人,都有壞滅的現象,假如只是皈依佛像、皈依紙寫的經論、皈依僧團這種「住持三寶」,就是假皈依。

我認為這樣的分析,是偏離三寶皈依對象的正軌。古德對三寶的皈依對象,有提到「一體三寶、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住持三寶」四義,不管是一體三寶或理體三寶或化相三寶或住持三寶,古德都不曾否定這四種三寶的出世功德。

從法理來說,「理體三寶」與,「一體三寶」固然有出離世間事相的不變不壞功德,但是「化相三寶」與「住持三寶」的事相教化軌道,亦不偏離出世法的全體功德。

如果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法,就是「化相三寶」也不能當真了,因為化相三寶也有壞滅現象,釋迦牟尼佛已入滅了,當時說的四諦法也成為過去了,當時僧團中的五比丘乃至千二百五十人,也都通通入滅了,依他的觀點,這個「化相三寶」也是沒有存在意義的。

這篇文章對「住持三寶」完全否定掉,認為佛像是銅鑄、紙畫、泥塑、木雕,有壞滅現象,所以不是寶。他不知道祖師老早講過:『供養佛像,就要將佛像當真佛來禮拜,如此跟禮拜真佛一樣的功德無量。若是認為銅鑄、紙畫、泥塑、木雕的佛像有壞滅現象,就沒有尊重心,隨意破壞佛像,以這種輕視的心態破壞佛像,罪過跟出佛身血的罪過相差不遠。』

事相雖然是假相,但從假相中是可以表顯出真理的。真與假是對待緣生的名言,如果沒有「假」名言又如何建立「真」的名言呢?「真理」是用來表顯「實相」的文言意義,如果沒有「真理」的事相文言意義,又如何表顯「實相」的法境意義呢?

因為「實相」這個名句,也是「真理」的一個文言表顯名句,這是利用相對法的相互緣起關係,讓「實相」名句的法境意義,與「事相」名句的文言意義,產生「真與假」的對法相因作用,將真理實相的法境現量境,以事相的情境比量出來。

所以只要有「真理」的法相表顯文句,就有事理的比量假相,兩者都要在相因中,才有相對存在的立場,如果沒有假的立場,當然也沒有真的立場。

學佛如果不在假相上作探討,何以能將真理的法境彰顯出來?雖然是銅鑄、紙畫、泥塑、木雕的假相,它畢竟也是有表顯佛法真理的比量意義,佛教如果沒有保存假相,用來比量真相的法境,怎麼能夠將佛法流傳下去呢?

假如皈依三寶,將住持三寶否定掉,單皈依自性的一體三寶,那麼要皈依時,誰來授皈依;假如沒有看白紙黑字的經論對皈依的詮釋,怎麼會懂得「理體三寶」與「一體三寶」的道理?若只偏重於自性的理體三寶,把外在事相三寶否定掉,這是不應該的!

這種情形叫做「執理壞事」──執著「理體三寶」的法理,破壞「住持三寶」的事相存在意義。

理體都是要借事相的比量,才能表顯法境;事相都要有理體才能彰顯宗旨,所以「理」與「事」有相因互顯的作用,不能偏於事,也不能偏於理。

讚歎三寶的功德,即使「住持三寶」的凡夫僧,也有他的行持功德值得世人的讚歎,都要以敬慕心,讚歎禮敬,如此才能增長菩提。

學甲法源禪寺,有一位心弘師父,他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老粗,過去還有體力的時候,在法源常住是負責園頭的執事,農事都是他在照應。

有一次,田裡要播種,那時候還是用牛在耕作,就請人牽牛去耕田。那天,牛可能工作得太累了,將要收工的時候,突然發狂,用牛角要攻擊他的主人,心弘師父看到這種危急的情形,當下起一個慈悲念頭,他心裡這樣想:『我一定要過去將那頭牛制伏住,如果我制伏牛給牛觸死,也只有我一個人的問題而已,若是觸死牛主人,那問題就大條了,他一家人的生活就會失去依靠。』

於是心弘師父馬上奮勇衝過去,雙手緊握牛角,無畏的勇氣引發出不可思議的力量,一個女眾竟然能夠發揮比牛還要大的力氣,將發狂的牛制伏下來。

看到牛發狂,人人走避都來不及了,心弘師父竟然有大無畏的勇氣,做出捨己救人的行為,這若不是有出家人的超越涵養,誰能表現出這麼慈悲的行為。

可見凡夫僧也是有他的行持功德,值得世人的讚歎,對凡夫僧也是要以敬慕心,讚歎禮敬,如此才能增長菩提。

有些在家人看不起出家人,認為自己歸依佛、歸依法就可以看經修法了,不必歸依僧,這種觀念是出於我慢心的知見認識。要知,歸依僧,不是歸依某個長老大德,是歸依整個僧團,一定要「佛法僧」都具備,這樣的歸依,才算是清淨圓滿的淨三歸。

明朝末蕅益大師說:『歸依僧者,則一切僧皆我師也。今世俗士,擇一名德比丘,禮事之,竊竊然,矜曰:「吾某知識、某法師門人也。」彼知識法師者,亦竊竊然,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歸依於我也。」噫!果若此,則應曰:歸依佛,歸依法,結交一大德可也。可云:歸依僧也與哉!』

在這段話中,蕅益大師提到明朝當時的在家人,如果拜了一個有名氣的大法師,就高興的不得了,出家人如果接引到一個作大官的弟子,就覺得很光榮。事實上現在還是一樣,普通一般信徒乃至某些長老也會有這種心態,這樣的皈依與接引,是出離了皈依對象的正軌,最起碼也滑出皈依僧寶的軌道了。

皈依者信仰三寶,一定要不偏離三寶的信仰正軌,這樣在三寶功德力的加被下,道業才能增長,菩提種苗自然就會慢慢的茁壯起來。如果皈依者,對皈依三寶不能完全明白皈依對象的話,對皈依僧寶的道理就不能徹底的瞭解,如此信仰就會偏離三寶的正軌,皈依後要得到三寶功德力的加被,恐怕沒有相應的磁場。

另外有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凡是發心受戒的人,都要以敬慕心,在讚歎禮敬鄭重的發心下,求受皈戒,才能夠得到戒體。戒師傳戒,三皈後所顯示的戒相,只是在說明戒相的教理,作為受戒者以後的生活行持而已,真正得到戒體的因緣,都在戒師傳授三皈的時候成就戒體。

還沒入佛門,第一次發心皈依三寶的人,所授的三皈,是「翻邪三皈」,這種「翻邪三皈」不是受戒所授的皈依。還沒皈依三寶之前,所作所為通統都屬於貪瞋痴的不正心行,這種貪瞋痴的心念,叫作「邪念」,現在皈依,是要把過去一向不懂佛法的那種不正的心念,翻轉過來,趣向佛法的正念,這種皈依稱為「翻邪三皈」。又第一次的「翻邪三皈」,因為不是為受戒所授的皈依,又稱作「但三皈」。

如果發心受翻邪三皈的在家居士,又再發心受五戒,戒師傳授五戒的時候,會叫受戒者先念三皈文,受戒者就在念三皈文當下,以真誠信仰的敬慕心,在發露讚歎三寶、禮敬三寶的鄭重心下,成就五戒的戒體。因為「皈依三寶」是整個佛法的總根本,受戒的人,在戒師傳授三皈,跟戒師念「三皈文」的當下,如果不發「至誠懇切」的真誠信仰心,不用「敬慕三寶、讚歎三寶、禮敬三寶」的鄭重發心受戒,是得不到戒體的。

有人不懂這個道理,認為自己以前已受三皈了,現在要求受的是五戒,在戒師傳戒受三皈依時,就馬馬虎虎不經心的應付過去,等到戒師顯示戒相時,問說:『第一戒不殺生,能持否?』乃至問到『第五戒不飲酒,能持否?』就以為戒師在這時候為他受戒,便回答一句「能持」,誤認自己就在這句「能持」的回答當下,得戒了。

在這種觀念下受戒的人,他就把真正得戒的重要因緣-「至誠懇切」的發心疏忽掉了。

一個人受戒,若疏忽信仰的根,對三寶沒有「至誠懇切」的信仰,往後的行持,要攝「事相三寶」皈向「理體三寶」的力量,就不夠堅強,這樣就無法將自性三寶清淨光明的戒體發露出來。

凡是第一次皈依三寶的皈依,都稱作「翻邪三皈」,再次的皈依,都是受戒時的「皈戒三皈」,除了「具足戒」以外,不管是受五戒或受八關齋戒或受沙彌十戒或受菩薩戒,都要先受三皈,得戒體以後才顯戒相,求戒者的得戒因緣,就是在敬慕三寶、讚歎三寶、禮敬三寶的鄭重發心下,建立「至誠懇切」求受皈戒的戒體。

《大智度論》及《大乘起信論》,或其他大乘經典,都示導菩薩道行者,要晝夜六時讚歎三寶。譬如: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雖然讚歎的只是佛寶的功德,但是在自性三寶中,佛寶就涵蓋了法寶和僧寶的功德,讚歎佛寶的功德也等於是讚歎三寶的功德。

修證菩提的菩薩道行者,要念念讚歎三寶功德,才能使四種菩提種子得到活力,促進菩提種苗往下紮根,奠定成長的根基。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第六講下):會性法師講述
提供/禪林法師


1.本講記初稿文字,由長老皈依弟子龍潭石門國小退休老師智音居士,聽聞錄音、逐句記成文字。輸入電腦,由修德、慧行及智音等三位居士,執行完成。電腦編輯和排版,由修德居士參照 25開菊版格式編排、校對、勘誤,由智音、慧屏、修德、慧祈、誠慶等共同分工完成。最後完稿,由性瀅法師指導、勘定,並付梓、督印。

2.本講記係龍潭華藏寺住持禪林法師出版流通,需求者請向龍潭華藏寺索請。
電話:(03)4795093。


第六講(下) 

第五怨親平等者: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無彼我相。何以故爾?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以分別故,起諸相著,相著因緣,生諸煩惱,煩惱因緣,造諸惡業,惡業因緣,故得苦果。

下面講「第五怨親平等」,要學佛菩薩的行道,要求懺悔以前,對於眾生,要起怨親平等的心。

這個『怨』字,看在何處用,在這裡讀冤(ㄩㄢˋ),跟冤仇的冤同音。如果是怨天尤人,怨人時,要讀去聲怨(ㄩㄢ)。

怪怨的怨,某人啊!當時沒注意,得罪了你,不要怪怨我。比方說,他拜託你做什麼事,沒做到,他會怨你,沒信用,拜託你做,卻沒做。雖然怪怨,但其心理作用不會很嚴重,講幾句話就過去了。

怨冤,就是冤仇,就嚴重了。就像這部懺文的作者悟達國師的前身,袁盎害死晁錯,那種的
業,結成的冤仇,就嚴重了。所以晁錯生生世世,都找機會,要來報復袁盎。

盎,本來是口小肚子大的瓶子,在這裡讀盎(ㄤˋ)。古人取名字,沒像現在人那麼認真,要算筆劃。所以極普通的名字都有。

因此之故,像袁盎害死晁錯,沒緣沒故,把他害死,腰斬於東市,太痛苦了。有這個冤,生生世世沒辦法好解釋,所以縱然經過十世,一千零廿五年,還是要用人面瘡來報復,那就是冤。因此之故,冤業太重,無法解冤釋結。

悟達國師深有所感,所以勸人要求懺悔之前,要發怨親平等心。不可以說跟人結了冤仇,就念念要報復,假定報冤仇的心,不拿來解脫,縱然懺悔,罪也不會清淨,所以要發怨親平等心。怨家、親族,用平等心看待。

親就是親族,自己的至親,譬如父母、兄弟、姊妹、子女,這些是最親的。族,六親眷屬。世間人對自己的親族,很愛護很照顧。自己的子女,若有一點點的傷口,就說:啊!心好痛哦!疼惜一番。

別人的子女,如果跌倒,縱然很嚴重,不過是說幾句話而已,可是他的心不會痛,因為他跟我沒關係,不是我的子女。

眾生有這樣的分別,現在講要學菩薩,怨親平等,把冤仇人看成跟我的親族一樣,同樣愛護。

這非常不容易,但要學習,慢慢學,把冤仇心慢慢淡化,一直到最後,使得怨親平等的心生得起來,這樣修學佛法,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第五要發起怨親平等這樣的心,要怎樣才發得起呢? 


「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無彼我相」。

對於一切眾生,都要發起平等的慈悲心,要使一切眾生,都同樣離苦得樂,那就是無彼我相。彼,別人。我,是指吾。相,著相,執著。

我們眾生都有分別心,你是你,我是我,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不可以混合在一起。你的,我絕對不會去動到,你也不能動到我的,這就是彼我相,有人我相,分別心就大了。現在要學作怨親平等,要先學習無人無我,就是《金剛經》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如果能無人無我,就能夠怨親平等。現在我們怨家親族不能平等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我。冤仇人,我恨死他,我必定要報復。我的親族,我要愛護他,我必定要保護他。這種情況,就是人我心,彼我相。如果無彼我相,就能夠起慈悲心。

慈悲是佛法的總根本,先要發心,使一切眾生能夠徹底離苦得樂,慈者能予樂,悲者能拔苦。要發慈悲心,對一切眾生,不可生起彼我之相。

「何以故爾」?

下面解釋為什麼要發這樣的心,要做到怨親平等的原因在那裡。何以故,發問詞。「爾」,怎麼要這樣。為什麼對一切眾生要起慈悲心,要無彼我相,要怨親平等?原因在那裡?

「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

設若一個人,如果他的心裡觀察一切眾生當中,認為怨家和親族不一樣。異,異樣,不一樣。如果你的心中的見解,見,不是眼睛看到,是心中的見解。怨家和親族是不同的,不一樣的,所以說異。既然不同,就有分別。有怨親的分別心,就會著相。

「以分別故,起諸相著」。

因為有這種的分別心,就有種種的相。相,人我相。有了人我相,就會生起執著,就叫做相著。這是怨家,這個人的相,是我的親屬,有這樣的分別心,就會有種種的分別相。有分別相,就會執著,生起執著。因此對親屬,特別好,對怨家,特別瞋恨。

「相著因緣,生諸煩惱」。

由這個相,生起執著,這本來是相,讀去聲,執相,著相。或者讀作相著因緣也可以,意思是如果互相生起執著。這樣的原因,有這樣的助緣,那決定就會起種種的煩惱。由這個執相,由此起執著,愛著,由此起分別。

有這種因緣,就會起煩惱。如果讀作相(ㄒㄧㄤ)著因緣,就是互相生起執著。我看你是我的怨家,你看我也是你的怨家,就是互相執著。

有這樣的親因助緣,因,執著的心;緣,遇到的執著的境界,生起執著的念頭。如果沒遇到境界,念頭不會生起來,所以緣是助緣,有這個可以分別,可以執著的境界,就會生起執著的心理來。約其心,一起執著,就是因。

約外境,助其執著的原因,就謂之緣。由互相生起執著,分別,有這樣的原因,助緣,自然而然就會生起煩惱。你是我的冤仇人,我看到你,我就恨死了,我看到你就是我的眼中釘,一下就想要把你打死,我恨死你。這種心理,就是煩惱了。看到你的仇人,這種心就會生起來,不是冤家不聚頭,偏偏會遇到,就是這麼討厭他,煩惱就生起來了。造業要傷害對方,有機會自然就會造業。

  「煩惱因緣,造諸惡業」。

因為互相有執著,這樣的原因,這樣的助緣,就會生起種種的煩惱。想要傷害他,想要報復他,所以生諸煩惱。由生諸煩惱的因緣,就會造惡業。

貪瞋癡等煩惱就是心中的煩惱種子,看到冤仇人,生起瞋恨心,瞋恨心一起,瞋恨心的種子生起現行了,生起現行就會想辦法來報復他,就會造業。

因為冤家,生起所造的業,都是惡業。如果看到冤家得到苦惱,有天災,發生種種的災難,你看到就生歡喜心,幸災樂禍。該死啊!我恨他恨死了,要害他得不到機會。

看到冤家被車撞死,『該死的!我的仇人被車撞死了,該死,我很高興,拍手』。雖然自己沒去害他,可是這個念頭,叫做見殺歡喜,見人受苦,生歡喜心,這就是同樣有壞作用,也是造業。之前有人遇到災難,甚至死去,有人會有那一種心理,甚至生歡喜心,想,你是該死的。

那必定是你過去對這個人也是這樣的觀念,所以又報復回來,自然而然,因果冥冥中就會發生這種作用,不用等到人死,自然而然,他就會有這樣的作用。

不信,你可以細細觀察,每一個人看到種種的人當中,第一次見面,他都會有歡喜、不歡喜的情形發生。有人一見面,一見如故,很歡喜,好像不知在一起多久的親屬一樣,這麼歡喜,那必定是過去生,這個人也是對你那麼好,都是生歡喜心,彼此結緣的,一看到就歡喜。

假定你一看到他,覺得這個人很討厭,不想看他,看到就要離開,我就不要跟他在一起。如果你會生起這樣的心情,必定是那個人過去多生,也是這樣對你,也是你跟他結過冤仇,所以彼此看到都不歡喜,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我,經驗很多,因為我看過佛經,十三歲就讀水懺,到今天算起來,已經五十年了。這個文字我很熟,常常我看到人,我就會這樣去觀察,看到人不歡喜,會想必定是過去結過冤家。

如果你知道這道理,不信你去觀察,你平常觀察自己的心,看到人的印象怎樣,都是緣跟緣,冤親在作怪,都是分別心在作怪。分別心不是今生才有的,多生多劫以來,生生世世就是這樣,所以六道牽連,不會斷絕,仍然在此輪迴。所以起煩惱,就會造業,造到惡業。

「惡業因緣,故得苦果」。

你既然是來傷害冤家,來害死他,甚至看到他死,就生歡喜心。你造了惡業,這樣的因緣,惡業,造業的心,是親因,外境是助緣。惡業因緣成熟了,將來必定得到苦果。

前面講袁盎害死晁錯的歷史,當時袁盎與晁錯二個人,都在朝廷作大官。晁錯在漢景帝時作到御史大夫,等於現在的監察委員。袁盎在漢文帝時作到郎中。郎中是從宰相算下來的第三級,尚書是宰相,下來有侍郎,比方白樂天作到侍郎,宰相下來的一級,侍郎下來就是郎中。漢文帝時,袁盎就作到郎中,等於現在行政院長下來各部會的次長,這麼大的官。

其實漢文帝、漢景帝的時代,袁盎與晁錯常在一起,但他們二人,從來就是冤家,不歡喜見面。袁盎看到晁錯來了,反身就走,不跟他在一起。晁錯看到袁盎來了,也反身就走從來他們二人就有這冤業,就是仇人。

最後因為七國造反,藉這個機緣,因為袁盎做過吳王相,所以漢景帝要尋找解除七國造反的方法;那他就找袁盎,問要怎樣才能消除七國造反,袁盎就想,我要害晁錯,沒機會,現在機會來了。

因為一般人認為七國造反的原因,是晁錯挑起來的,所以袁盎就上奏漢景帝,只要把晁錯殺死,七國就不會造反。當時漢景帝也沒有心緒去觀察,認為趕緊使七國不造反,消除造反的原因較要緊。馬上利用晁錯上朝的機會,騙他說車子會載他,實際上,就把他送到東市的刑場,穿著朝服,就被腰斬掉,大刀攔腰一砍,就斬下來,非常痛苦。

所以晁錯恨意不消,恨袁盎,一直到唐朝僖宗時,他就用人面瘡來報復。假定不是迦諾迦尊者幫他解冤釋結,那冤業沒有了期,越結越重,所以他親身的經驗。

因為起煩惱,就會造惡業,因為惡業因緣,就會得苦果。他會生起人面瘡的苦果,就是因為他害死晁錯,如果他當時沒有害死晁錯,哪會有做到國師,卻害人面瘡的痛苦呢?所以用這他親身經驗的事實,來勸大家,你要求懺悔,先對怨親以平等心看待,不可以造業因,業因造了,卻要求不會結果。

如是因,如是果,絕對正確,一點也不差。因此之故,悟達國師而且在圭峰大師的《圓覺經修證儀》上,就有現成這樣的文字,他就把這七種心按照順序列出來,要發怨親平等心。這樣懺悔,罪業才能夠消滅。

第六念報佛恩者:如來往昔無量劫中,捨頭、目、髓、腦、支節、手足、國城、妻子、象、馬、七珎。為我等故,脩諸苦行。此恩此德,實難酬報!

是故經言: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沙劫亦不能報。我等欲報如來恩者,當於此世勇猛精進,捍勞忍苦,不惜身命,建立三寶,弘通大乘,廣化眾生,同入正覺。

「第六念報佛恩者」。我們心中應當這樣作想,要有這樣的觀念,想佛對我們的恩德,實在十分大啊!釋迦牟尼佛,乃至過去十方諸佛,對我們的恩德十分十分的大。怎麼說佛恩很大呢?如果不是佛說法,我們怎麼會知曉道理呢?但是佛過去歷劫修行,都是為我們大家修行的,所以佛的恩十分大。

要求報答佛恩,下面就說明我們應當要報答佛的恩德,念念不忘佛的恩德。

「如來往昔無量劫中」。

要怎樣念佛恩德。如來,就是佛,指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也是同樣。因為我們娑婆世界,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這個法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所以現在最重要,要先念報答釋迦牟尼佛的恩德。所以這個如來,就是指教主釋迦牟尼佛。

往昔就是過去,以前。往昔,釋迦牟尼佛無量劫前,未成佛以前,行菩薩道。修布施度,怎麼修呢?

「捨頭目髓腦,支節手足,國城妻子,象馬七珍」。

布施有內財施,外財施,身外之物叫做外財施。

現在把身體、生命都拿來布施,那就是內財施。釋迦牟尼佛過去行菩薩道的時候,為了要度眾生,有人要求要他的頭,他就把頭砍下給他;有人要眼睛,他就布施給他;有人要骨髓,他就把骨髓挖出來給他;有人要他的腦,他就把頭剖開,把腦給他。所以捨頭、捨目、捨髓、捨腦。這個捨字,一直貫下去,一直到『象馬七珎』。

佛在過去行菩薩道的原因,像《菩薩本行經》,所有本緣部的經典,講得很詳細。這都是為眾生,否則他不必這樣做。

還有捨支節,捨手足。支節,就是全身的骨節軀分,一節一節,如果須要把你的身體,砍成一節一節的來布施,把手砍下來布施,把腳砍下來布施,都可以。

這身體生命的內財都布施,何況身外的國城?做國王,把國土拿去布施,國城也拿去布施。乃至內外財合一,妻兒子女,拿去布施。

像經上講,佛過去行菩薩道的時候,做須達拏太子,家財布施完了,沒錢可布施,把自己的兒子拿去布施,兒子布施完了,把自己最恩愛的妻子也拿去布施。

當然要經過她的同意,不同意,當然不可以布施。所以他過去生中,行菩薩道的時候,妻兒子女也都是一起行菩薩道的,所以可以滿他布施的心願。這個道理在本緣部的經典很多,這些故事要講起來,要花很多時間,假定你要知道,看《菩薩本行經》、《須達拏太子經》,看本緣部所有的教典,就能明白釋迦牟尼佛往昔行菩薩道的實際情況。

頭、目、髓、腦、妻子,尚且布施,何況身外的物品?像象、馬、七珍。珍,就是寶,七珍就是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或者把身外之物一一拿來布施,只要他有的,都可以布施。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都這樣做過了,為什麼要這樣捨?

「為我等故」。

為,讀去聲。我,是拜懺的人自己這樣想。等者,等於其他一切眾生。心中想,以前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捨頭目髓腦,捨國城妻子,捨象馬七珍,為什麼要這樣?釋迦牟尼佛這樣捨頭目髓腦,這樣行布施,修成佛果,都是為我們大家。

若非如此,他自己求解脫,證涅槃就可以了,何必這樣辛苦呢?佛就是為了我們大家,所以去行菩薩道,「脩諸苦行」。

行,要讀恨,指修成就的功德,讀恨(ㄏㄣˋ)。正在修行,讀行(ㄒㄧㄥˊ)。六度萬行 (ㄏㄣˋ),佛修成就了苦行。

普賢菩薩是大行(ㄏㄣˋ)菩薩,你不要誤會我恨他,恨與行(ㄏㄣˋ),不同一個字。恨,從『心』,從『艮』。功德修成,謂之行(ㄏㄣˋ),就是他修行的功夫成就了。正在修行的時候,叫苦行(ㄒㄧㄥˊ),修成就了,成佛了,叫做行(ㄏㄣˋ)。

釋迦牟尼佛過去行菩薩道,捨頭目髓腦這麼辛苦,為什麼?為我們大家,所以修種種苦行(ㄏㄣˋ)。

釋迦佛過去行菩薩道的時候,修這些苦行,他不是修一次、二次,不知多少千萬億次,修三大阿僧祇劫,時時這樣修,只要有機會,他就這樣做。所以《法華經》講『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一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

《法華經》上對菩薩講,菩薩用我的法眼觀察,我看這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沒有像一個芥菜子。芥菜子,很小粒。

他說我看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像芥菜子那麼小的地方,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沒在那裡捨身命過,沒在那裡布施身命過。

意思就是講,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大地,每一個微塵的地方,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都在那裡捨頭目髓腦,布施過。

所以講:『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一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

是指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事情,用我的法眼觀察,沒有一個微塵,不是釋迦牟尼佛捨身的地方。通通都捨身命過,沒有一粒微塵,沒捨過的。顯示釋迦牟尼佛,捨頭目髓腦,修這些苦行,不止千萬億次,算不出這麼多,微塵就這麼多了。像這樣的苦行,釋迦牟尼佛都是為著我們大家,這個恩德多大呢?

「此恩此德,實難酬報」。

想起佛的大恩大德,眼淚就會流出來,佛就是為了我們大家,修這樣的苦行。這麼大的恩,這麼大的功德,要怎樣才能報答呢?實在難以報答。

酬,報答。釋迦牟尼佛累生歷劫修行,就是為了我們大家,這個恩報不盡啊!即使我累生歷劫來修行來報答,也沒辦法報答到萬分之一,所以我們應當要常常念報佛恩。下面就引證經文來講。

「是故經言,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沙劫亦不能報」。

是故,承上文,啟下文。因為恩德這麼大的緣故,實在要報答,但不容易完全報答,萬分之一也報答不到。所以經文上有講,什麼經呢?

《法華經》卷二第四品〈信解品〉上迦葉尊者親口讚歎佛。

全文原為:『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恒沙劫,盡心恭敬,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養,於恒沙劫,亦不能報』。

現在懺文上是節錄前三句和最後一句。「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恒沙劫,亦不能報」。亦不能報是最後一句,中間還有十二句,就是說明用種種供養,但是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兩肩荷負,頂戴,其他種種的供養,就比較平常,所以從略。

若,假定。假定有人把佛,釋迦牟尼佛,給他坐在頭頂上,將頭頂當作法座給佛坐,就是頂戴釋迦牟尼佛。古人很多用頭頂戴佛像,來用功修行。宋朝明教契嵩禪師平常用功,除了參禪以外,每日頭頂戴一尊觀世音的像。

當然不是大尊,小尊的像。一震動,就會倒下來。他把頭上的法座,用帶子綁住,繞到脖子上綁好,這樣,縱然頭搖動,像也不會掉下來。古人像這樣頂戴佛像、菩薩像行道的很多。現在講頂戴,反而沒人知道。你看古人修苦行的,有這樣的情形,

有人頭上戴佛像,傾不得,傾下來,就不恭敬。搖不得,搖了鬆了,會滑掉。所以頭上戴佛像,就要正身而立,要拜的時候,要把佛像請下來。頂戴佛像、菩薩像,這種修行,古人很多。尤其永明延壽禪師,也曾這樣做過。

所以頭頂,頂戴佛,雖然不可能把佛拿到頭上戴,但拿佛像戴在頭頂上來修行,來用功,那是有的,表示尊敬到至極。

荷,挑,挑擔。兩肩用挑,左肩右肩用挑的,把佛荷在我的肩上,或者用背部背負,把佛拿到背上背著。像這樣辛苦來頂戴,荷負於佛,那不是短時間,不是一天、二天,不是一年、二年,是經過恆河沙劫。

恆河的沙很多,很細。現在交通發達,很多人去過印度,也看過恆河沙。一粒沙就是一大劫,一個世界成住壞空的時間,恆河沙劫這麼長的時間。

劫,就是最長的時間,把佛戴在頭頂,或者二肩荷負,或者背上背負,經過恆河沙劫。用這樣來報答佛恩,也不能報答。中間的文字,沒時間不能細講。

假定你想明白,去看〈信解品〉,就可以知道。

「我等欲報如來恩者,當於此世勇猛精進,捍勞忍苦,不惜身命,建立三寶,弘通大乘,廣化眾生,同入正覺」。

這就是說出最正確的報恩方式。我等,我,指拜懺的人。等者,等於其他的一切眾生。我們如果想要來報答佛的大恩,要怎樣報答呢?應當在這世間上,要以極其勇猛精進的心,努力進修。精者不雜,進者不退,專一修學佛法。捍,本是抵抗意。

什麼再勞苦,我都能忍受,抵抗得了,不畏勞苦,不會懈怠,就叫捍勞。我一定要這樣做下去。忍耐種種的苦境,來弘揚佛法。

努力進修,自利利他,對我自己的身體、生命,我不會加以愛惜,再辛苦,我也會做下去,努力精進,就是為法忘軀,為法忘身,要有這樣的精神。要處處建立佛法僧三寶的組織,處處弘化,每一個鄉村角落,每一個地方,都有佛法僧三寶,都有佛法流通,讓人人知道佛法,這樣才能報答佛恩。

佛法有大小二乘,聲聞、緣覺的小乘法,雖然也是佛法,但他注重自利,並沒注重利他。真正要修行自利利他,究竟圓滿的,只有大乘佛法。

所以要弘揚流通大乘佛法,將大乘佛法,普遍弘揚出去,廣教化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廣流教化,普遍教化,度脫一切眾生。

要怎樣度脫一切眾生呢?最究竟就是要使眾生,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

希望一切眾生同入正覺,同樣都能成就佛果,度眾生的功德,才能達到圓滿究竟。所以古人有一個偈頌講:『假使頂戴恆沙劫,身為堂座遍三千,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則無能報佛恩』。

這就是根據這一段文所作的,前面二句就是頂戴,兩肩荷負。假使頂戴恆沙劫,把佛像戴在頭頂上,佛法僧三寶戴在頭頂上,經過恆沙劫數,來報答佛恩。

或者身為堂座遍三千,假定我有神通,我要把身體變化作很大的身體,周遍到三千大千世界。將把我的身體變作佛的說法的法座,說法的法堂,遍於三千大千世界,給佛來坐臥,給佛受用,這樣做,也不能報佛恩於萬一。

那要怎樣報佛恩呢?下面講,『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則不能報佛恩』。

設若無意說法來度眾生,沒有能夠報佛恩的。上面所講的種種方式,都不能夠報佛恩,只有自利利他,弘揚佛法,說法度眾生,才能夠達到真正報恩的目的。

我曾聽人家說,修密的人,說你們顯教的人,只有嘴巴會講,沒有修行。修密的人專修,要幾十萬遍,幾百萬遍,如何的辛苦。

好像是修密的人才有認真修行,修顯教的人,只用嘴巴講,沒有修行,這種的觀念錯誤。

比方說,經論中明明說十法行,大乘教典講人人有十法行,讀、誦、宣說、書寫,一一都是修行。宣說就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就是修行,怎麼說他講,只是解,沒有修行呢?

講,就是修行。所以智者大師的四教上,圓教一開始的五品位,就是讀、誦、解說、……等這五品位,就得先讀、誦、解說、書寫。讀是修行,誦也是修行,解說也是修行,書寫也是修行,講經說法,當然也是修行。

古人也有講經開悟的,講經一樣也是修行。如果明白這個道理,雖然我在講經說法,一樣是修行。假定誤會他,講經不是修行,那就沒人要講了。

沒人講,想要學的就沒有機會,那你就失去度眾生的機會了。縱然修密、持咒、念咒叫做修行,但若他沒講、沒教,你怎麼曉得怎麼修呢?只是顯教的修法,講得比較多,道理比較詳,教義比較多,所以並不是說顯教只講沒有修,不是這樣的。

顯教的教義、道理多,要解釋,沒經過詳細的解釋,沒辦法體會了解。智者大師在大蘇山,親近慧思禪師。慧思禪師就叫他修普賢道場法,讀誦《法華經》,修法華懺。

他就在讀誦《法華經》到第二個七日,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突然入定,開悟了。親見靈山一會,儼然在前。

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靈山會上說法,由此開悟,而得到初旋陀羅尼。所以後來慧思大師讚嘆他說: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來問你法義,你就能夠一一答覆,不會辭窮。

顯示他得到初旋陀羅尼,說法第一的無礙辯才。所以後來說法,講《妙法蓮華經》五個字,就講了九十天,有名的九旬談妙。

九十日講《妙法蓮華經》五個字,不是只講一個妙字,是解釋一部經的題目,如果沒有無礙辯才,怎麼能講這麼多的道理!

由此可以證明讀誦、講說,一樣是修行。比方說現在大家發心聽經,我講四十五分鐘,你就坐在那裡聽四十五分鐘。你聽經必定要用精神,耳根要很用力聽,才能夠體會,所以你
的六根就清淨了。身,在這裡聽經清淨,不造殺盜淫。

口,要講的人同意才講,聽的人只是念閉口真言,口不造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口業就清淨了。因為沒講話,就不會造口業,口業清淨。專一,專心聽法,意地就沒有貪瞋癡。

聽佛法,求開智慧,愚癡慢慢就會消除。你正在聽法,不會起貪心,對於世間五欲,聽經時不起貪心,對於世間其他的業力,你不會起瞋恨心。在聽經的當下,就得到清淨。

現在坐著聽經的時候,身口意三業清淨,就是修行,怎麼能說聽經不是修行呢?聽經一樣是修行,講經也是修行,所以無論是聽的,講的,一樣都是修行。就在這當下,大家都得到三業清淨。

修行的目標就是希望三業清淨,你在聽經的時候,三業清淨就是修行。明白這個道理,就道聽法一樣是修行。


■ 臨濟禪師語錄-三(第三則至第七則)文/清華惟覺禪師遺著

第三則
乙三、無位真人

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牀,把住云:『道!道!』其僧擬議,師托開,云:『無位真人是甚麼乾屎橛?』便歸方丈。

音義:
○1上堂:上堂是僧團的團隊活動儀式,有二種上堂:一是上法堂,為演法而上法堂說法;此有朔望上堂,五參上堂,九參上堂,謝秉拂上堂,謝都寺上堂,出隊上堂,出鄉上堂等。二是上僧堂(齋堂),為喫粥飯而上僧堂。此處的上堂是指上法堂。
○2赤肉團: 指我人四大假合五尺左右高大的肉身。赤肉團是俗言雜語,有如俗言所謂赤躶躶的肉團身。

○3無位真人:教下小乘行人修證果位分有聲聞、緣覺、辟支佛,大乘行人修證果位分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位,是說完全沒有大小乘行人所執着可以修證的果位財產。真人,不屬於經歷各階行位有修有證之有為行人,而是無修無證、非聖非凡、不來不去之常住無為自性如來。

○4門面出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稱六門、六入、六處,「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亦稱六塵、六入、六處。六境為外六入,六根為內六入。六根六境和合稱為十二入或十二處;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識,三共合稱十八界。無位真人於六根門頭和六境塵緣出出入入,不受一塵也不捨一法。

○5禪牀:禪家昇坐或坐禪的座牀。

○6托開:用手掌抓着東西又再鬆手推開叫托開。問話僧想擬議,即已涉入分別思慮,臨濟禪師這一抓一放,是以動作來截斷當機者的現業識流。

○7乾屎橛:橛字,音掘,注音作ㄐㄩㄝˊ,菊噦切,月韻;小片段的木材,古來更衣(大便)時用以拭乾屎糞者。換言之,即拭乾屎糞用的小木橛,猶之現代人用衛生紙。一落名相即成汙染物,故以穢橛喻之。

○8方丈:僧團住持的住室,有一丈四方大的面積,稱為方丈室,所以亦稱住持為方丈。

譯文:
臨濟禪師上堂說:『在我人肉身上,有一箇無位真人,經常從你們大家的六根門頭和六境塵緣出出入入,還未徹見無位真人者注意看看!』當時有一僧出來問:『怎樣才是箇無位真人?』臨濟禪師下了禪座,出手抓住此僧的胸襟說:『說!說!』問話僧正想思慮擬議時,臨濟禪師突然放手推開,說:『無位真人是甚麼樣的拭屎木橛?』就逕自回方丈室去了。

第四則
乙四、莫探頭
上堂,有僧出禮拜,師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頭好!』師云:『你道落在甚麼處?』僧便喝。又有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便喝。僧禮拜。師云:『你道好喝也無?』僧云:『草賊大敗!』

師云:『過在甚麼處?』僧云:『再犯不容!』師便喝。
是日兩堂首座相見,同時下喝。僧問師:『還有賓主也無?』師云:『賓主歷然。』師云:『大眾!要會臨濟賓主句,問取堂中二首座!』便下座。

音義:
○1莫探頭:探字訓伸。把頭伸出外面叫探頭;莫探頭,即不要出頭。僧出即禮拜,已表知
無一法可問,臨濟禪師一喝,喝出了一箇法塵,所以僧人告訴臨濟禪師不要出頭好嗎!

○2落在甚麼處:停留的地方叫落。此「落」字指對塵境的「執情」而言。臨濟禪師試問僧人先前的一喝,究竟落在何處。

○3僧便喝:此僧這一喝,表達了不落入臨境禪師的陷阱,不食他的釣餌。

○4好喝也無:「也無」,為用於句末之疑問詞。下文勘辨中「還有過也無」,行錄中「曾參問也無」,「臨濟莫辜負他黃檗也無」,「從上古人還有相似底也無」,「還有勝負也無」,可以參照。好字作長有未絕講;好喝也無,謂:還有這一喝沒有?

○5草賊大敗:草賊喻如同「探竿影草」之權設方便教。漁夫立探竿佈影草以待魚集一處而後網之。權設的方便教是接引學人的探竿影草,學人若識得是權設之教,不被惑入權設之法塵,如此一點草影也無補於網捕,賊身--譬如漁夫--就自敗了。

○6二堂首座:禪門分有前堂首座與後堂首座,堂中二首座,梵語稱作「悉替那」。二堂首座即指此前後二堂首座。

僧堂之前版謂之前堂,堂前之首座為諸首座中之最上者,居住持之次席,因之而有第一座、座元、禪頭、首眾等別稱,僧堂坐禪號令之權,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謂之禪頭,眾僧皆聽首座之命。

《勅修清規》有載:『前堂首座,表率叢林,人天眼目。分座說法,開鑿後昆;坐禪領眾,謹守條章。齋粥精粗,勉諭執事;僧行失儀,依規示罰。老病亡沒,垂恤送終。凡眾之事,皆得舉行;如衣有領,如網有綱也。』僧堂之後版謂之後堂。《勅修清規》有載:『後堂首座,位居後版。輔贊宗風,規則端莊,為眾模範。蓋以眾多,故分前後。齋粥二時過堂及坐禪,則後門出入。』──(見佛學大辭典)

○7賓主歷然:賓喻方便權教,主喻真如實教。歷然,訓清楚。賓主歷然即「萬行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之謂也。

譯文:
上堂的時候,有一僧出來禮拜,臨濟禪師就喝了一聲。僧說:『老和尚不要出頭好!』臨濟禪師說:『你說先前的一喝落在甚麼地方?』問話僧當即一喝,表示不上鈎。

又有一僧問:『怎樣才是佛法的大意?』臨濟禪師答以一喝。此僧即在喝聲下一頂禮。臨濟禪師說:『你說還有這一喝沒有?』問話僧說:『權設之影草,賊身已大敗!』臨濟禪師說:『那麼我的當過失在甚麼地方?』此僧說:『再犯設權瞞實就容不了你!』臨濟禪師就再喝一喝。

這一天,前後兩堂的首座相見面時,兩人同時互喝一聲。有僧問臨濟禪師:『還有賓主權實立場沒有?』臨濟禪師說:『賓主權實立場清清楚楚。』臨濟禪師接著又說:『各位大眾!若要會得臨濟的「賓主歷然」一句,就向堂中前後二位首座請教!』說完就下座去了。

第五則
乙五、佛法大意
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竪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竪起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
師乃云:『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二十年在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大意,三度蒙他賜杖,如蒿枝拂著相似。如今更思得一頓棒喫,誰人為我行得?』時有僧出眾云:『某甲行得。』師拈棒與他,其僧擬接,師便打。

音義:
○1竪起拂子:拂字,音伏,注音作ㄈㄨˊ,符勿切,物韻。拂子亦稱塵,是現象界具體的用具。禪師竪立拂子是用以提示當機者及時即現象即照得實相,截斷現業識流。歷代禪師常有竪拂問學人道「見麼」?「見箇甚麼」?即是此處竪拂意。

○2僧便喝,師便打:二機相對,一喝一打,此喝意棒意,在「佛性體--無為」,在「直指--印心」。即以喝聲棒觸的猛烈挫折下,發揮其否定或重否定方式的破到徹底,使當機者頓得截斷現業識流,當下發明佛性體;或使酬對者機鋒迅發不落陷穽,言下都在無為現量也。

○3不避喪身失命:古德曾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話是說人要大死一番,然後才有法身復活份。所謂大死是「活埋」不是「火葬」;因為要等着火葬軀殼時才明白現象的虛幻,不如活埋人身當下直見本來不生不滅的面目來得活潑。所以唯有培養不貪生怕死的修養,才能見到不生滅的無位真人--本來面目。

○4賜杖:賜杖就是賜棒。黃檗禪師賜給臨濟禪師三頓棒,一頓為二十棒,三頓為六十棒;但一頓可作二十棒看,一頓亦可作一次講。蓋棒打是重在棒意不重棒數也。

○5蒿枝拂著:蒿,音嚆,注音作ㄏㄠ,呵鏖切,豪韻;植物,多年生草。臨濟禪師說「猛烈的棒打、給他的感受、只是如同被蒿草枝拂著相似」。

○6某甲:用作自己一人的代名詞。在這裏即是該僧之自稱。

○7拈:音輾,注音作ㄋㄧㄢˇ,泥炎切,鹽韻。用手指拿取東西叫拈。

譯文:
上堂的時候,一僧問:『怎樣才是佛法的大意?』臨濟禪師就舉起手中的拂塵子。此僧對之一喝,臨濟禪師對此僧一棒打了下去。

又有一僧問:『怎樣才是佛法的大意?』臨濟禪師也舉起手中的拂塵子。此僧對之一喝,臨濟禪師也對之一喝。此僧想思慮擬議中,臨濟禪師當下一棒打去。

臨濟禪師於是說:『各位大眾!一個求學佛法的人,應該要培養不怕喪身捨命的修養。我二十年前在黃檗先師的道場時,三次請問佛法的大意,三次蒙他賜棒打我,我對棒打的感受只是如同被蒿草枝拂着相似。現在我還再想吃一頓棒打,有甚麼人能為我做到?』當時有一僧從大眾中出來說:『我能做到。』臨濟禪師拿起棒子要遞給他,此僧正想伸手出去接棒時,臨濟禪師就一棒打過去。

第六則
乙六、劔刃上事
上堂,僧問:『如何是劍刃上事?』師云:『禍事!禍事!』僧擬議,師便打。
問:『祇如石室行者,踏碓忘卻移腳,向甚麼處去?』師云:『沒溺深泉。』
師乃云:『但有來者,不虧欠伊,總識伊來處。若與麼來,恰似失卻;不與麼來,無繩自缚。一切時中莫亂斟酌!會與不會都來是錯!分明與麼道,一任天下人貶剝。久立,珍重!』

音義:
○1劍刃上事:古抄上有云:『劍者,是指那一把劍呢?就是能截斷眾生現業知見解會識流的慧劍。這把劍有殺人致死的作用,也有保人活命的
作用,所以又稱殺人刀活人劍。』刀劍能殺人也能活人,則劍刃上的事當然是了斷生死的大事。

○2禍事:災害之事稱作禍事。臨濟禪師說禍事,意謂劍是用來平定災患之事。

○3石室行者:青原行思禪師下三世,有善道禪師者,因在唐武宗(西元八四○年)會昌法難時,遭受流謫而返俗,後不再出家為僧,人稱之為石室行者。此處之石室行者,亦有謂是六祖惠能大師。因惠能到黃梅求法時,五祖差遣他去碓米,六祖因人長得瘦小,體重太輕,所以踏碓時,都要在腰部綁上一塊石頭,增加身體的重量,借以踏動舂米碓。因此有人謂此石室行者是指六祖惠能大師。

○4忘卻移腳:舂米用腳踏碓時移動着的腳步在心念上都沒留着痕跡,猶如主人翁於六處門面出出入入也都沒留着痕跡。

○5沒溺深泉:諭言澈悟了的人,已將對現象的執情給沉溺到深泉中去了,所以腳底下不會去沾黏到本分田地上的泥塵。

○6伊:第三人稱,他或彼或那的代名詞。

○7與麼來,恰似失卻:與麼,同恁麼,作「這樣」講。凡是心落執情,即被執情所拘囚。所以來問法的人,若持有一法可修一境可證的心念而出來,真如心就被其所持的法境奪失了,正如失卻了自己本有的寶藏一樣。

○8不與麼來,無繩自缚:不與麼,同不恁麼,作「不這樣」講。問法的人,心持有法可修有境可證,病在「執有」;若問法的人落到「無法可修無境可證」的執情上,那麼又患上了「執無」的毛病了。這就如同本來身上沒缚繩,而自己去拿一條繩子來自缚一般。

○9莫亂斟酌:度量、考慮叫作斟酌。斟,音偵,注音作ㄓㄣ,支音切,侵韻;酌,音濁,注音作ㄓㄨㄛˊ,職約切,藥韻。經過思慮後所呈現出來的都已非本際真如,所以不要胡亂的去度量推測修證法境。

○10一任天下人貶剝:貶剝者,抑奪、批評之義。謂任由他天下的人對善惡、是非、毀譽、迷悟、聖凡等二邊之事抑奪評論不休,而真如性地上總是二邊俱遣的如如寂滅相。

譯文:
上堂的時候,有一僧問:『怎樣才是劍口上的事?』臨濟禪師說:『災患之事!災患之事!』此僧想言議,臨濟禪師就打上一棒。

又有一人問道:『就像那一個石室行者,在踏碓的時候,移動着的腳步在心念上都沒留着痕跡,那麼他心中到底把腳步移向甚麼地方去?』臨濟禪師說:『把它沉溺到深泉中。』

臨濟禪師於是說:『只要有個來者,我都沒虧欠過他,盡都認得出他的來處。問法的人若持「有一法一境」的心念出來,就如同將自己本有的寶藏給遺失了;問法的人若持「無一法一境」的心念出來,就如同在本來沒有繩缚的身上自己缚上一條繩子一般。在任何一個時候中都不要胡亂的去度量推測修證法境!在會與不會兩頭事上度量思慮,那就全都錯了!真如性體已分明而一點不藏的出示在諸人面前,就任由天下人去評論抑奪兩頭邊上的事,真如性體總是二邊俱遣的如如寂滅相。久立聽法疲勞,應各自珍重!』

第七則
乙七、孤峯頂上
上堂,云:『一人在孤峯頂上無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那個在前?那箇在後?不作維摩詰,不作傅大士。珍重!』

音義:
○1孤峯頂上無出身之路:孤峯頂喻妙明真心之體。在妙明真心本分田地上,是「物我兩忘--無一塵無一法」、「主客不分--無佛無眾生」、「能所盡泯--無菩提涅槃無生死煩惱」的無為風光,猶如維摩詰居士示入不二法門之默然。

無出身之路,是謂妙明真心之體,既是無為的境界,就沒有可給物我、主客、能所現身之立場;也就是說明「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之謂也。

○2十字街頭亦無向背:十字街頭喻妙明真心之用。在妙明真心的孤峯頂上,其體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但妙明真心落草到十字街頭後,其用却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在此有為境中,逢人子說孝,逢人臣勸忠,都能隨當機者之根性而施設權教誘導,猶如傅大士為梁武帝講《金剛經》般的逗機。亦無向背,是謂妙明真心對着有為的境界起用時,其用平等無一法不能行,且不離妙明真心之如如無為體;也就是說明「萬行門中不捨一法」之謂也。

○3維摩詰:梵語Vimalakirti的對音,華譯為淨名。

佛在世時毘耶離城的一位在家菩薩。當釋迦牟尼佛在毘耶離城的菴摩羅園說法時,維摩詰示病,為諸探病的比丘、菩薩說大乘法義。文殊師利菩薩前往探病,與維摩詰對論不二法,維摩詰默然,以「無語」向文殊師利菩薩示入不二法門。

○4傅大士:傅大士,姓傅名翕;大士是菩薩之別稱。齊建武四年丁丑(西元四九七年)生於浙江婺州。自稱善慧大士。曾植二樹在雲黃山,名雙林。

有一次,梁武帝請寶誌講金剛經,誌公薦請傅大士。傅大士為武帝講金剛經,上座後揮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誌公問武帝:『會麼?』武帝答:『不會。』誌公說:『大士講經竟。』傅大士除著有《語錄》外,還有一篇《心王銘》。

譯文:
上堂的時候,臨濟禪師說:『有一個人站在孤峯頂上沒有可以出身之路,又有一個人站在十字街頭上也沒有一條不可行走之路;這兩個人那箇在前頭?那箇在後頭?不可以維摩詰居士的無言為是,也不可以傅翕大士的施教為非。各自珍重!』


■ 閱覽佛教文化與產業文化
場記/張瓊芳

前言

春季旅遊能幫助放鬆身心、充實心靈,因此在這最適合出外踏青的季節,普門嘉委讀書會循例舉辦一年一次的戶外教學活動,讓普兒們能由書本外的世界,獲得更多的知識及見聞。經委員會決議,訂於4月15日(星期六)前往南投縣埔里鎮參觀三處知性景點:

1.中台禪寺—接受佛法淨化心地增強安定的心力,中台世界博物館—觀賞佛教歷史資產及佛教傳統文化;2.廣興紙寮—了解台灣造紙文化歷史;3.欣隆休閒農場—了解菇類生長及健康知識。經由三處知性景點之旅,讓師生同樂共同譜出一段美好的遊學回憶!

這次因有預約導覽時間,所以一早7點整就聚集了雲林區及嘉義區的普兒於嘉委會館,一部遊覽車開始了這次知性之旅。吳金燕主委與兒讀會導讀老師們一路上與普兒聊天互動,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我們這次戶外教學的第一個景點—中台禪寺。

一、閱覽佛教文化
因佛法浩瀚廣大精深,中台禪寺開山方丈惟覺大和尚,擷取佛法精要,親擬「福德、教理、
禪定」三環一體,做為中台四眾弟子迴互用功的修行理念,此是藉教悟宗,立正知見的修行,一方面廣積福德資糧,一方面薰學教理,一方面禪修靜心,以圓滿無上菩提的修證。另訂有「中台四箴行」:

1.對上以敬:以恭敬心降伏驕慢;2.對下以慈:以慈悲心對治瞋恚;3.對人以和:以忍辱心化解粗暴;4.對事以真:以真誠心去除虛偽。

又因應多元的現代社會,中台禪寺以「學術化、教育化、藝術化、科學化、生活化」五化作為弘法標竿,積極推動佛法,攝受不同根基的大眾,淨化心靈,開啟自性本具的慈悲與智慧。中台四眾弟子本著「三環一體」修學理念、四箴行的修行準則,朝著新時代的弘法方向,建立了中台禪寺宗門道風。

    中台禪寺殿堂特色,是其整體建築,遠望恰似一位修行人澄心靜坐於群山之中,散發著包容大千的磅礡氣象。整座建築以相表法,訴說著「頓漸不二」的大乘妙理。從中心主軸三身佛殿直至金頂,象徵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主軸兩側的大、小天梯與菩薩殿,則表徵:菩薩本著不忍眾生苦的慈悲,廣行六度萬行,一步一腳印,終至圓滿佛果。(取材於中台禪寺簡介)

走入寺區,到處可見綠意,是一處令人感到舒適恰意可以放鬆身心的環境。在通往大雄寶殿的路上,有個意境別緻的蓮花池,上面還有拱橋,美不勝收,接著順行步道而上,我們終於來到主殿的位置,也近距離的看到那雄偉、富麗的建築外觀,讓人目不轉睛。

因導覽預約時間已經到了,所以就趕緊到殿堂側邊的知客室那裡報到,並集合整隊,分成兩組,寺方隨即安排兩位導覽人員帶隊進行導覽解說,在她們專業的引導與解說下,我們開始了朝聖之旅。

一開始導覽人員先介紹中台禪寺的興建由來與其宣導的佛教理念,然後才進入內部參觀中台禪寺的建築文化。整棟建築樓層只開放「一樓、二樓、五樓、九樓、十六樓」供給參觀,另外只有一樓及二樓有開放給信眾拍照留影紀念,其餘樓層皆以非常肅靜謐寧的行動進行參觀,所以在整個導覽的過程中,可以非常深刻體悟到宗教信仰的寧靜、安祥與莊嚴的氣息。

沈浸在這寧靜佛殿之中,希望能帶給普兒清淨自在的法喜,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藉由佛法的清淨自在情境,面對人生無常的波瀾,時時保持安定的身心。


參觀「四天王殿」
以下分別介紹各樓層的建築文化:
一進入重達五噸的銅鑄山門內,一樓映入眼簾的是挑高12米半的四天王殿,因建築結構挑

高,感覺氣勢輝宏。天王殿供奉的每尊天王,都各有四個頭,結合建築結構挑高的氣勢,襯托起天王像的威武雕塑藝術,這是中台禪寺獨有的天王像創舉。

在中國的叢林佛寺,第一道門進入都是四天王殿,四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將,「天王殿」猶如現代公寓的「警衛室」,是用來鎮守清淨伽藍而設立的。

四天王分別為:「南方」增長天王:這尊神將的造型,手持寶劍。刀劍出鞘有「風」聲鶴唳之氣,這是以刀劍之氣比喻「風」的威力。「東方」持國天王:這尊神將的造型,手持琵琶。手彈琵琶,有「調」順和協之義,這是以琵琶比喻調整的「調」和情境。「北方」多聞天王:這尊神將的造型,手持一傘。傘蓋是遮雨用具,這是以傘蓋比喻雨淋的「雨」勢威力。「西方」廣目天王:這尊神將的造型,手擒龍身。龍被降伏有「順」從之義,這是以擒龍比喻「順」遂情境,表「五穀豐收、天下太平」的安定現象。

因知四天王鎮守天王殿,還具有「風調雨順」的福澤。當走到殿堂的正中央時,將會發現,四尊天王同時用金剛怒目的眼神俯視著眾生,這是在表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意旨。在四天王殿中,除了四尊天王外,還供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及十八羅漢。




參觀「大雄寶殿」
二樓「大雄寶殿」供奉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佛具大智力,能降伏魔怨,威德高上,故稱「大雄」。佛的容貌端嚴而靜謐,身著右袒式袈裟,衣褶線條流暢簡斂,結跏趺坐於蓮花上,流露出無盡的悲智與願力。殿堂空間以紅、灰為主色,象徵佛陀化現於五濁惡世普渡眾生的世間景色。兩側脅侍殿分別供奉達摩祖師及伽藍菩薩。

參觀「大莊嚴殿」
五樓的「大莊嚴殿」,供奉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仿敦煌石窟圖案彩繪而成的天花藻井,與四周鑲飾銅製的千佛牆,展現出重重無盡、圓滿莊嚴的佛國世界。兩側脅侍殿分別供奉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參觀「大光明殿」
九樓「大光明殿」,全白的殿堂中央供奉端嚴的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象徵人人本具的清淨自性。殿堂天花以光纖模擬星空,訴說著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夜睹明星,頓悟法身實相,圓證佛果的情景。兩側脅侍殿分別供奉大智文殊菩薩與大行普賢菩薩。


參觀「萬佛殿」
十六樓為「萬佛殿」,殿堂四周鑲嵌著萬餘尊手工銅鑄的藥師佛及八十八佛,中心位置矗立以傳統大木作工法、榫接方式構建的藥師七佛塔,塔中供奉七尊藥師如來,塔內線雕天寧寺拓本的五百羅漢聖像,塔外恭刻金剛經經文,透過建築的巧思,使整座塔具足「佛法僧」三寶,處處表現佛法的內涵。

參觀完各殿堂的主建築文化後,因時間的因素,沒有辦法再參觀戶外的園林景觀,所以寺
外的「鹿野園、華林園、菩提公園、叩鐘亭」等景點,就要等以後有機會再來好好欣賞、好好感受林木挺拔,蒼翠繁茂,處處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禪機妙意。

參觀「博物館」
緊接著前往下一個景點「中台世界博物館」。博物館於去年八月落成開幕,館藏珍品豐富,堪稱台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建築組群以「中式西建」手法,呈現華廈建築之美,外觀造型如唐代長安城,有佛教中「嚴護法城」之意。館舍依山而建,與山形融為一體,占地9公頃。館內樓地板面積約2萬坪,珍藏許多佛教文物,如西安碑林博物館致贈的1273種珍貴拓本、寺藏精選大型佛教造像像碑等。展示區分有「碑拓、石經、佛教文物」等三大主題展。


原先博物館的規則,團體參觀導覽須要門票一百元,但經事前的接洽,最後同意免費導覽,讓我們帶領普兒們進入參觀,為了感謝中台世界博物館的慈悲分享,我們特別製作感謝狀,於導覽開始前,先呈送感謝狀給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見迅法師,感謝他們的優惠,同時館方也回贈紀念品,讓我們發給普兒們留作紀念。

接著開始參觀館內文物,一樣分成兩組,由導覽人員帶領大家參觀館內收藏文物,因時間有限無法一一導覽,所以導覽人員就挑館內較著名的文物仔細介紹,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漢白玉雕成的三尊佛菩薩像,年代為北齊,造型體量宏大,整體彩繪貼金,工藝卓絕。主尊佛像身軀修長,如佛宣教,儼然未散,脅侍菩薩,持瓶擎蓮,立於雙樹之下,下刻雙龍,口銜蓮花,宛然生動。

佛像上有六層透雕,象徵大乘菩薩六度之理,百八菩提葉,代表降伏眾生百八煩惱。後刻羅漢兩尊,以相表法,呈現大小二乘,互為表裡之佛法。
瞻仰此一佛像文物,深刻感受到古代雕刻藝術的精妙,又能從整體造型中處處展現佛法的意義,真是匠心獨具的不朽之作,覺得今天進來館內親身閱覽佛教歷史,並且欣賞到精美藝術品,就不虛此行,滿心歡喜。

參觀完館內收藏的珍品文物後,導覽人員還安排我們觀賞`「善財童子」影片,內容以《華嚴經》中所記載善財童子的修行之道為主軸所做成的動畫片。善財是文殊菩薩曾住過的福城中
長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時,家中自然湧現許多珍奇財寶,因而取名為「善財」,不過善財童子卻視財產如糞土,看破紅塵,發誓修行成菩薩。有一回文殊菩薩說法時,善財童子前往請教如何修持菩薩道,在文殊指示下,善財童子開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造就了佛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佳話。並在普陀迦洛山拜謁觀世音菩薩,得到他的教化而示現成菩薩。

欣賞完精彩的影片後,時間已經快接近下午一點了,大家都飢腸轆轆,感謝導覽人員後,趕緊搭車到本日午餐的地點,享用美味的素食餐點,用完午餐後,再度驅車前往下午預定的參觀景點—廣興紙寮。

二、閱覽紙業文化
手工紙的故鄉
來到廣興紙寮是要了解埔里的造紙業文化。埔里的手工造紙業,始於清末時期,以中國傳統的造紙術生產竹紙,竹紙亦稱草紙,主要以竹、稻草原料製造,是一種品質粗糙的普通紙,例如祭祀用的金紙即是竹紙的一種。草紙,即泛指民生、宗教用紙。

日治時期,治台日人發現埔里的水質純淨,適合造高級的「和紙」,於是在西元1935年,由日人橫溝大藏,在烏牛欄橋下(今埔里愛蘭橋)搭建工寮試驗造紙,但這個紙寮未即生產隨即不幸被溪水沖毀。

後來橫溝大藏仍在原地重建紙寮,工寮改建成木造廠房,廠名「埔里製紙所」。後又有岩岸、三宅和內藤、大津山等日人,前來開拓經營,從此改良自中國的日式造紙術開始傳入了埔里。

日人奠定了埔里手工造紙的基礎,直到台灣光復後,經濟日漸發達,國內用紙的需求量大增,因此埔里的手工紙產業開始快速發展。

至民國60年左右,台灣、日本、韓國開始經濟復甦,於是埔里造紙業除了供應台灣內銷外,開始外銷日本、韓國,而且供不應求,當時埔里的紙廠已經增加到50間左右,埔里成為日本及東南亞手工書畫紙最大的供應地,且為埔里紙業在國際間樹立了相當的地位,這段期間可謂是埔里造紙業的全盛時期,埔里也被稱為手工紙的故鄉。

參觀紙文化館


瞭解了造紙的產業文化後,就由預約的導覽人員帶領著普兒們參觀紙寮內部設施及造紙流程,一開始先來到「紙文化館」,裡面都是陳列展示紙做的藝術品還有舊式造紙設備,另外櫥窗內展示了很特別的食用紙,它們是利用柳丁纖維、紅蘿蔔、刺蔥、薑纖維、柚子纖維或辣椒等食物材料做成的,真是非常有意思。參觀紙文化館後,就開始介紹手工造紙的流程:

手工造紙流程
 第一步驟「材料」:首先要了解能用於造紙的樹木種類,因造紙的原理是纖維的重組技術,不同的纖維、也就是不同的樹種,就能造成不同的紙張。

除了樹木可以拿來做紙,很多其他樹種的樹皮也是可以拿來當作造紙材料。明白了造紙材料後,就進入工廠內看看剛剛的樹木如何做成紙張。


第二步驟「浸泡」:將皮料和竹料放進水池浸泡並用人力踩踏。樹皮剝下後,曬乾即可以長時間保存,須使用時就將樹皮放入水槽中浸泡使其軟化,並將黑色的表皮及樹皮的木節、枝節的部分清除後,較乾淨的樹皮即可以作為造紙之原料。

第三步驟「蒸煮」:將浸泡過的樹皮原料經由蒸煮的過程,加速植物纖維分離,以去除原料中的果膠、色素、油脂等雜物。在加熱過程中,要不斷添加柴火,以保持水的溫度。

第四步驟「除雜質」:將蒸煮過的樹皮放入水槽內用清水做初步的浸泡及清洗,再加以挑選樹皮纖維以外的物質並清洗乾淨。皮紙的製作有分原色(未漂白)及白色(漂白)兩種,而白色的皮紙、棉紙及宣紙在製作前,須將樹皮加入適當的漂白劑(一般使用次氯酸鈉及雙氧水做漂白劑)。原料變白之後,經過長時間的洗淨,將殘留的漂白劑去除,再將無法漂白的部分及雜質仔細的去除。

 第五步驟「解纖」:將漂洗後的纖維原料打成漿狀,用打漿機處理,形成纖維漿,即所謂的「紙漿」。打漿的目的是將原料的繊維解纖,纖維經過打漿機解纖,得到所需的纖維長度後,一條條細微如毛般的纖維,就是造紙的基本原料。打漿時並將細微如毛般的纖維羽毛化,可讓纖維重組時,交織出更為完整的纖維,而得到較好的拉力及強度。

 第六步驟「抄紙」:抄紙的原理是將紙漿纖維重組,這是造紙流程中最奇妙的手續。將紙漿溶解於水中並加入懸浮劑(糊) 加以攪拌均勻,透過手工紙師傅的目測經驗感覺,在檜木木框內的竹簾(紙篩)中,端起抄紙簾,放入紙漿槽中,以擺浪式前後左右搖擺撈起。


傳統抄紙法,謂之「蕩料入簾」,依搖盪的紙漿濃度及時間而得到所需要的紙張厚度。經初水、增厚、修飾,使紙張全體的厚度均一時,在抄紙上放進尼龍線,然後再一張一張疊起,形成有如大面積豆腐般的美麗形狀。

 第七步驟「壓紙」:紙漿經過抄紙後,形成紙的形態,再來就是將水份壓榨去除。在壓紙機的紙床上,整齊堆積數千張撈好的紙,經油壓機的加壓,將水分排出脫水。

 第八步驟「烘紙」:一疊疊壓榨後的紙,形成像豆腐的形態,再來就是烘焙成紙。將完成脫水的紙,一張一張細心的以木棍取下,放到乾燥的烘紙台上,用90至100度的蒸氣高溫烘紙,由師傅以松針刷子將紙張平整的貼合於乾燥鐵板上,間接烘乾並刷平。

手抄紙的奧妙,在於一張張重疊加壓過後的抄紙,並不會連結在一起,烘紙師傅手拿長木棍,將木棍放在尼龍線旁,找出最上層的一條線,拉開線時紙張即抬起附在木棍上,一張張很順利的被拉出在烘台上烘乾。師傅刷紙的力道不能太大力,紙會破;太小力,紙會有皺紋折線,都不行,全靠烘紙師傅的經驗使力。

第九步驟「裁紙」:這是最後步驟,就是成紙。紙豆腐經過高溫度的烘焙,就形成一張張珍貴的手工紙了。將完成的紙張計算張數後,放上裁紙機裁成所需的紙張大小,並經包裝,即完成手工紙成品。

環保惜福宣紙
另外廣興紙寮可以利用許多不同的材料做出各式各樣不同用途的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利用筊白筍的筍殼研發出的「惜福宣」手工紙,這種以農產品的廢棄物再加以研製而成的惜福宣,絕對是環保及廢物利用,珍惜大自然給我們的一切,所以特別取名為惜福宣,不僅為台灣的造紙文化開創新的一頁,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與經營樹立新的範例。


手工扇DIY時間
緊接著就到了普兒們期待的DIY創作時刻,這次選「紙扇子」作為DIY的材料。首先由導覽人員介紹整個DIY的作業流程,然後就是普兒們大展身手的時刻來了,大家有條不紊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慢慢將自己所想要的圖案,拓印在紙張上,然後再拿到旁邊小小的烘紙區,將紙張上拓印圖案的墨水烘乾,再到另一個區域,準備將剛剛拓印好的圖案紙,固定在扇子上面,在大家歡欣的氣氛下,普兒們都陸陸續續完成了自己手中的手工扇,每個人一做好扇子,都迫不及待的搧起風來,一副涼爽的樣子,真是開心。

一紙得之不易
在廣興紙寮這邊學到了手工紙的作業方式,並且在參觀完整個手工造紙流程後,除了對於造紙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外,也覺得手工造紙這種行業,真的是很辛苦,冬天裡,抄紙師傅的雙手全天候浸泡在只有五度的水溫中工作;炎熱的夏日,烘紙的鐵板平台邊是高達四十度的室溫,置身其間揮汗做烘紙工作,辛勞可想而知。在造紙的過程中,都
是心力和汗水的投注,一張紙的產生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我們在使用紙的時候,怎可不善加珍惜呢?

三、閱覽菇業文化

最後一個景點—欣隆休閒農場,首先由導覽小姐簡單介紹一些菇類的種類及其營養價值後,然後帶領我們參觀菇類生長的地方,裡面比較特別的是播誦佛經來薰陶菇蕈的成長,感覺真不錯呢﹗最後來到休息區,裡面準備著一大鍋由各種菇類煮成的湯及一盤快炒綜合菇,讓大家免費來品嘗美食,順便推銷菇類相關產品,吃完美食後就準備搭車回嘉義了。


結語

吳金燕主委在回程的遊覽車上,準備了一些有獎徵答的題目,贈送博物館的精美資料夾,其題目都是上午在中台禪寺參觀時所獲知的佛教知識,例如東西方淨土的教主分別是哪位?等等與佛法相關的問題,既能贈給資料夾又幫普兒們加深佛教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時間很快的流逝,大約下午5:30遊覽車抵達了普門嘉委會館,就在普兒們感謝導讀老師及志工們的聲音中劃下了這次戶外教學的美好遊學句點。

此次戶外教學,參訪了中台禪寺,讓普兒們在莊嚴清淨的建築裡,透過解說導覽,使普兒如沐佛法甘露,對於佛教歷史、莊嚴佛像及佛法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增長普兒們對佛教與佛法的認知,進而能讓他們的學佛意識落實於生活中,讓自己的人生旅途上能更加清淨自在。

廣興紙寮的參訪使普兒們瞭解造紙文化、經濟背景、造紙過程、體驗手作DIY紙扇,除了帶給普兒們休閒娛樂之喜悅外,普兒更能清楚明白造紙師傳的辛勞,珍惜每一張紙,愛惜天然資源。透過欣隆休閒農場的參訪,普兒增長了見聞,不但知道菇類的營養價值,還見聞到菇類的特殊培育是運用佛法的薰陶,才能讓菇類長得好、長得更有質感。

普門長期以來,本著佛法的慈悲精神,服務社會弱勢兒童,除了滿足普兒基本生活需求,更以佛法來孕育普兒,又以遊學式的教學,增加普兒見聞,期許普兒們在生活中面對逆境時,能發揮佛法的智慧,遠離煩惱,身心清淨自在,進而轉化他們的遊學見聞,創造未來事業,成為國家的優秀棟樑。

■ 佛恩母愛交響曲
場記/社工師 林靜宜

*志工的熱忱
百鳥爭鳴百花盛開的初夏帶來了殊勝的節日,4月16日一個莊嚴又溫馨的感恩活動在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前展開了,這是106年度普門中委讀書會慶祝,佛誕暨母親節的活動。

一大清早志工菩薩們都齊聚在會場上,一起為會場「補妝」,有些師兄師姐忙碌著排列會場上的座椅,有的忙著佈置臨時佛案上的燈爐與供品,禮賓組的志工們為傳供品現場彩排,香積組的志工們則在大寮忙著準備中午供應大眾的美味佳餚。

現場志工菩薩們忙了一陣子,交通組的志工才陸續將普恩戶的親子從他們的家接到會場,慢慢會場的人潮越來越多了,看著家長及小朋友歡聚一堂,一時莊嚴又具感恩的會場上洋溢起溫馨的喜樂氣氛了。


*回憶的淚水
今天我帶著多重的心情來到會場,看到「母親節」三個字,想念、悔悟、感傷、溫馨的多種情緒一時交錯於心裡……,拉拔我長大的祖母,生前的點點滴滴湧現在我腦海,在憶念中一絲絲的悔悟一絲絲的感傷都讓我咀嚼到辛酸的滋味。

祖母含辛茹苦的撫育我長大,她呼叫我的聲音依然在我耳際迴盪,漸漸的眼睛不聽使喚了,淚水盈滿眼眶,皺紋滿佈臉頰的祖母容貌,在我懷念的淚珠中晃動著,接著祖母駝著背走路、彎著腰工作的背影,伴隨著她的慈愛,在我的回憶中映出我童年的幸福溫馨畫面………想著、想著,不覺活動即將開始了。

*浴佛的意義
浴佛慶典主持人林美招師姐,遠從嘉義住家,趕回來中委會歸隊,參與本次活動,其精神可敬讓我感動萬分。在主持人恭請下,首先由普門創辦人心印法師為我們開示浴佛的意義: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在二千五百六十年前的四月八日出生在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嵐毘尼花園,所以每年國曆與農曆的4月期間,佛教團體都會佈置花亭或花園,代表佛陀誕生地點「嵐毘尼花園」,舉辦慶祝佛誕的浴佛活動。

有關佛陀誕生的故事,有「七步成蓮」的故事,也有「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故事,我從網路下載一張「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浴佛造景,這張浴佛景觀,悉達多太子像站在浴盆中的蓮華上,盆的週圍有九個龍頭從口中吐出淨水到浴盆裡,這樣的浴佛景觀,因為龍頭吐水的造景不容易呈現,所以比較少看得到,普遍看得到的浴佛景觀,都是佈置花亭或花園代表佛陀誕生地點「嵐毘尼花園」的這個造景。

不管是「七步成蓮」的故事,或「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故事,這都是法的比喻故事,用以表顯佛陀降世,即使出入種種業道、種種法界教化眾生,心地都不會沾染到塵緣的污垢,始終都保持著尊貴的自覺尊嚴。

有關「七步成蓮」的法喻意義,我年年都在講,大家多少也有概念了。今年我要講的是「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法喻意義,要讓大家了解「九龍」的代表法義之前,我必須先為大家建立佛法的十法界概念。

我又從網路下載一張「十法界圖」,在這張「十法界」圖的中間有一個心字,代表法界的「本來面目」,心的周圍劃分成十個法界,這十法界包括四種聖賢道的法界及六種凡夫道的法界。

上面寫紅字的部份,是屬聖賢道的法界,有:佛道法界、菩薩道法界、緣覺道法界、聲聞道法界。下面寫黑字的部份,是屬凡夫道的法界,有:天道法界、人道法界、阿修羅道法界、畜生道法界、餓鬼道法界、地獄道法界。這十道法界的生態現象,都是中間這顆心應緣變現出來的生態現象,如果心念不去執著塵緣的各種生態現象,十法界的現象就會在緣盡時清失掉,回歸法界的本來面目,這個法界的本來面目,就是指自覺心地的尊貴「佛性」。

我再換另外一種方式來說明,大家會比較容易切入法界的本來面目。

法界的本來面目,就如同一張白張紙,在這張白紙上,畫有十個法界的圖景,這十個圖景,不只「佛道法界」的圖景擁有站在白紙的立場,其他九道法界的每一道法界的圖景,同樣也擁有站在這張白紙上的立場,所以「白紙」就是十個法界圖景的共同「本來面目」。如果把塗抹在白紙上的色彩清除掉,十道法界的圖景就會消失掉,顯露出來的就是十法界圖景的共同本來面目,也就是「本來無一物」的白紙,這個本來無一物的「本來面目」,就是指自覺心地的尊貴「佛性」。

覺林菩薩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這個本來無一物的自覺「佛性」,應緣起用,就如同一個工畫師,能在本來無一物的心地上畫出種種的世間現象。因為佛陀降生世間的因緣,工畫師在心地上畫出了「佛道法界」的生態現象;因為眾生對塵緣的種種執著因緣,工畫師在心地上畫出「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九法界的生態現象。這十法界都有共同的立場,就是「自覺心地」,所以不只「佛道法界」擁有自覺心地的尊貴「佛性」,其他九法界的每一法界也都擁有自覺心地的尊貴「佛性」。

有了上述十法界的概念以後,要瞭解「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代表意義就容易切入了。「龍」有「尊貴」的意義,「九龍」是以「龍」的「尊貴」意義,比喻「佛道法界」以外的九個法界也都擁有「尊貴的佛性」。「九龍吐水沐浴佛身」是在彰顯佛陀降生世間教化眾生,不管歷經那一道法界,都有自覺心地的淨水,可以洗除掉法界的塵緣污垢,使自覺心地始終都顯露出「尊貴佛性」的尊嚴。

總之,不管是「七步成蓮」或「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故事,都是在表顯佛陀降世,在塵不染塵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尊貴自覺尊嚴。

那麼塵緣是怎樣變現出法界現象的呢?我來講個故事,大家就可以從中體會到塵緣的變現因緣:

有一位宰相請教一位高僧:『和尚,我向您請教,《普門品》經文中有一句「黑風」,請問什麼是黑風?』高僧不屑的回答說『你身為一國宰相,連「黑風」是什麼也不懂,當什麼宰相!』宰相聽了當下怒髮衝冠的說:『我謙虛的向你請教,你這麼傲慢的回答我,真是目中無人啊!』高僧微笑的說:『我現在就看到一陣「黑風」從你的心中飄過去了。』當下宰相頓然領會出什麼是黑風了。

故事告訴我們,一念瞋心起就捲來一陣「黑風」的塵緣覆蓋在心性上,如果瞋心不除,又不斷的再捲來塵緣,擱置在心中執著不捨,累積到最後自覺佛性的光輝,就會埋沒在塵埃中,變現出無明的生態現象,這個無明的生態現象,在十法界中是屬「阿修羅道法界」的生態,所以常常生氣的人,就會為自己營造出活在阿修羅道的生活情境。

今天我們舉辦浴佛法會,就是要藉著浴佛的行儀來共勉淨除我們自己心中的塵垢,讓尊貴的自覺佛性發露出光輝,呈現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自覺尊嚴。最後祝福大家蒙佛灌頂,福慧增長,家庭生活平安喜樂。

聽完創辦人的開示,我們得以明白浴佛的意義。「在塵不染塵」我們該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是應該深思的課題!處在社會的善惡因緣中,我們常因外在的情境,束縛了自心的超越能力,這些情境影響了我們的情緒、認知,進而產生不當的行為舉止,這些不當的行為又去影響了周圍的人心,重重疊疊的塵緣干擾,讓我們陷入五濁惡世中沉淪,若要淨化心地,平日就要不斷的省思與懺悔,藉由佛法的體悟,洗滌自身貪瞋癡的煩惱習性,內心才能出離外在情境的干擾,擁有「在塵不染塵」的尊貴自覺尊嚴。

*莊嚴的慶典
創辦人的法雨甘露,灑遍了會場裡大小菩薩們的心地,洗滌了我們被塵染的心靈。接下來,我們將藉由浴佛的行儀來學習洗滌心中的塵垢,主持人先請二位禮賓志工,示範浴佛典禮中的一些行儀動作,然後再請前主委林玄通居士帶領普青們前往會館內,恭迎法師們進入會場主法。

主法師父們就位後,舉揚梵唄,梵音裊裊,縈迴會場,穿透我們的身心靈,為會場營造出莊嚴的恭敬情境。

    「浴佛偈」的梵樂,猶如一泓清流,緩緩的流入每一位浴佛者的心中,師父們、普恩戶的家長與小朋友們、志工們、來賓們依續前往浴佛臺前浴佛。


看著小菩薩跪在浴佛臺前浴佛,天真無邪的臉龐,甚是可愛;老菩薩們雖是駝著身軀在浴佛,當他們緩緩舉起水勺的那一刻,恭敬的神情流露了他們的虔誠。此刻人人如蒙佛陀灌頂,相信在佛力加持下,人人都能獲得淨化心地的因緣。

*獎助的鼓勵
慶祝佛誕典禮圓滿,休息10分鐘,然後進行慶祝母親節活動。首先是頒發「獎助學金」,鼓勵普恩童力求上進。

普門慈幼慈善會,本著菩薩的慈悲心,關懷弱勢家庭兒童的成長教育,經由一學年二次「獎助學金」的鼓勵,為社會注入培育英才的善緣。有關普恩戶子女的獎助學金申請辦法,除了成績之外,品德也很重要,申請條件有下列三點:

第一、操性沒有重大不良記錄者。
第二、學習心得要寫三百到一千字。大專生還要有一學期擔任本會志工十二個小時的記錄。
第三、各學年級的獎助學金標準:

1.國小的學生,成績要甲等以上,操性不能有重大不良紀錄,獎助學金五百元。
2.國中生,成績需達80分以上,智育科不能低於60分,操性不能有重大不良記錄,獎學金一千元。
3.公私立高中職含五專一到三年級,成績要有80分,其四育成績要達75分以上,智育每科不能低於60分,操性不能有重大不良記錄,獎助學金三千六百元。
4.公私立大學專科四五年級,學期成績要達75分以上各科目不能低於60分,不能有操性重大不良記錄,獎助學金六千元。


獎項先頒大專院校的獎學金,後面依序是高中職、國中、國小。由現場的師長頒給受獎普恩童,給予鼓勵。


*母親節祈願
接下是恭請普門大家長心印法師,帶領著普恩童,跪在佛前,為家長以及關心照顧他們的善施人士祝福祈願。今天的會場是利用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前的馬路搭棚設置的,所以場地比較
窄小,大家長心印法師視力糢糊,看不清楚現場有多少小菩薩,把現場小菩薩召集到台前列隊,因台前空間不多,小菩薩全部出列在台前集合,排列起來有點零亂擁擠,不過小菩薩們跟隨著師公的引導,念起「祈願文」時,也都能用心的祈求,佛陀定能聽到他們的祈願心聲﹗

*親情的交流
溫馨的時刻來了,美招師姐將主持人的棒子,移交給仁美國小氣質高貴又美麗的謝婉妮老師主持「親子感情交流互動活動」。


這場活動設計有「頌善揚孝」與「迷途知返」二種籤,放在一個小紙箱中,另有一個小籃子放的都是今天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名條,謝老師請在場的貴賓隨意拿取籃子裡的名條,被抽到的小朋友,要帶著家長到台前,然後親子推舉一人,隨意從小紙箱中抽取一支捲筒籤,假若抽到的是「頌善揚孝」的籤,則由父母或長輩分享孩子孝順體貼的孝行;若是抽到「迷途知返」的籤,則是由孩子說出自己的過錯行為,並向父母或長輩道歉,懺悔自己的不好行為。

第一個被抽到是彭冠予小朋友,他請媽媽抽籤,抽到「迷途知返」,由冠予小朋友說出自己
的過錯,冠予說他自己總是要依賴媽媽叫他起床,而且常常賴床叫不起來,上課遲到。然後向媽媽道歉,懺悔自己的過錯。



第二個被抽到的是賴佩茹小朋友,她和媽媽一起出場抽籤,也是抽到「迷途知返」,是由佩茹說出自己的過錯,當佩茹想說出口時,淚水忍不住已奪眶而出,哽咽的說著:『我想買玩具,媽媽不肯買,我生氣也惹媽媽生氣。』


佩茹的媽媽聽到,也忍不住淚水,用著印尼的腔調哭著說:『她很乖,功課很好。』母女抱在一起哭成一團。看到此幕,我眼裡的淚水也在眼眶中打轉,鼻是酸的、心是顫動的﹗

接著張珈慈與張珈熏二姐妹連續被抽到名條,珈慈抽到「迷途知返」,她也是未說出口就先流淚,難過的說著自己不做家事,惹媽媽生氣。珈慈的媽媽安慰著說:『珈慈很體貼,會照顧弟妹,只是偶而不做家事。』姐姐珈熏則是抽到「頌善揚孝」,媽媽說:『珈熏的爸爸不在以後,珈熏是我的支柱,三餐都是珈熏煮的,為了節省家中開銷,會去全聯買折價的食品回家準備早餐給弟妹們吃。』

主動要分享的有陳俊儒小菩薩,他抽到「迷途知返」,就說出自己的過錯,他說:『曾經因為功課沒有寫,媽媽叫我寫,我生氣的跟媽媽吵架,向媽媽說了不好聽的話,這是我的過錯。』然後向媽媽道歉,懺悔自己的不好言行。

此時俊儒的媽媽也有話要說,她說:『其實俊儒是個貼心孝順的孩子,他生病的時候,跟我說他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叫我去工作賺錢,因為他知道我要負擔他爸爸的醫療費,不能不賺錢,所以叫我不用照顧他。我生病的時候,他要照顧我,他自己生病的時候,卻是自己照顧自己。想到別人家的孩子生病了,有家人照顧,而我的孩子要自立自強,假日還要去打工,幫忙家計,真的對兒子虧欠太多了!兒子,我愛你﹗』

忽然間,我感到天地在轉動,這是多麼憾動人心的一幕親子感情交流的互動情境啊!



*溫馨的句點
最後由手語歌志工獻上「哈囉」與「讓愛傳出去」二首手語歌分享大眾,同時普青捧著康乃馨花,伴隨著「讓愛傳出去」的音樂,將康乃馨花獻給每位家長,象徵把母愛傳出去………
愛是看不見的語言,愛是摸不到的感覺,愛是我們小小的心願,希望你平安快樂永遠;愛是仰著頭的喜悅,愛是說不出的感謝,愛是每天多付出一點點,雙手合十不在乎考驗。


讓愛傳出去,它像陽光溫暖我和你,不管有多遙遠,總有到的那一天;讓愛傳出去,那前方漫漫人生路,有你的祝福,沒有過不去的苦。………柔和又充滿慈愛的歌詞,一時將母愛的溫馨傳遍會場,為普恩童前方漫漫人生路,注入愛的祝福,讓他們沒有過不去的苦,也為今日的活動畫下了溫馨的句點。

*深化與期許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普恩童們都知道感恩回饋,可見普門每月舉辦的親子讀書會,都能深化孩子們的內心,讓他們明白是非善惡,知道孝順父母長輩,友愛兄弟姐妹。

期許在佛菩薩的加持下,孩子們的未來都能在逆境中向善發展,不畏困境毅然活出自己的一條路來,成為國家棟樑,也祈求諸佛菩薩賜予他們智慧、信心、讓他們能勇敢的面對生活中所有的困境,平安長大。

■ 親情交流的祝福
場記/曾瀅潔

五月適逢「佛誕節」與「母親節」的節慶之期,高委會循例要舉辦一場「浴佛典禮暨感恩家長活動」,這是一場大型活動,場地設在興仁國中禮堂,在佈置上比較費心,在前張主委敏章居士的動員下,全體志工集思廣益分工合作,興仁國中的禮堂,終於被佈置成
「莊嚴佛堂」了。

*影片欣賞
五月七日這一場大型活動啟動了,報到時,會場播放〈佛陀的一生〉與〈母愛集〉影片。〈佛陀的一生〉是偉銘老師從卡通動畫影片中,擷取人物鮮明故事淺顯易懂的情節播放,讓觀眾能立刻從故事中體會到佛陀一生教化的願行與悲智。

另因應母親節活動,偉銘老師特別找了一些感恩家人的相關影片,讓普恩童在觀看影片當下,能感受到家人養育他們的壓力與辛苦。

*法語啟蒙
在司儀偉銘老師恭請下,今天的活動在普門創辦人心印法師致詞聲中,拉起序幕,創辦人開示法語恭錄於下:

記得歲末的時候,南下高雄在這裡跟大家共渡歲末聯歡活動,一眨眼又到五月佛誕與母親節的慶典活動了,我還有因緣站在這裡跟大家相聚一堂,滿心歡喜。
我們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在二千五百六十年前的四月八日出生在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嵐毘尼花園,所以每年國曆與農曆的四月期間,佛教團體都會佈置花亭或花園代表佛陀誕生地點「嵐毘尼花園」,舉辦慶祝佛誕的浴佛活動。因國曆與農曆的四月期間,又適逢國曆五月母親節,所以我們又結合了母親節一起舉辦慶祝活動。

有關佛陀誕生的故事,有「七步成蓮」的故事,也有「九龍吐水沐浴佛身」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都是法的比喻故事,用以表顯佛陀降世,即使出入種種業道、種種法界教化眾生,心地都不會沾染到塵緣的污垢,始終都保持著尊貴的自覺尊嚴。因為安排給我講話的時間不多,所以沒時間深入為大家分析法喻故事的代表意義,今天我就藉用這點時間與大家共勉淨化心地的修行。

佛誕的慶祝是以「浴佛」方式進行,這是要藉用「浴佛」的行儀共勉淨除心垢的修行,因為我們人人皆有佛性,這個佛性被心念所執著的妄想塵緣污垢給蓋覆著,發露不出佛性的光輝,才藉用「浴佛」行儀,讓信眾在浴佛中蒙受佛力加持,獲得淨化心地的因緣,將蓋覆在自己佛性上的塵垢清除掉,讓本自具有的佛性光輝發露出來,人人都擁有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自覺尊嚴。

什麼是我們心念上的妄想塵埃?如果你將一件事耿耿於懷,放捨不下,讓自己無法看清楚真相,這個執著就是妄想塵埃。

我來講個故事,大家就容易體會出來:
有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女孩,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內心很自卑,所以總愛低著頭走路。

有一天,她到飾品店看到一只綠色的蝴蝶結,非常喜歡,就拿起蝴蝶結,戴在自己的頭上,飾物品店的老闆看了,不斷的讚美珍妮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的,於是珍妮就把蝴蝶結買下來了。

第二天,珍妮戴上蝴蝶結去上學,她想飾品店的老闆讚美她戴上蝴蝶結時挺漂亮的,今天自己一定會變得很漂亮,不用再低著頭走路了,於是他抬起頭來,想讓大家看看她變漂亮的臉,因為高興著自己變漂亮了,出門時與人撞了一下也都不在乎。

這天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老師看到本來總是低著頭走路的珍妮,今天昂起頭走進教室,就拍拍珍妮的肩膀鼓勵她說:『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這是蝴蝶結的功勞,放學回家後,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鏡子的前面,想再看看自己戴上蝴蝶結的漂亮姿態,當她往鏡子裡一照時,發現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她疑惑著自己頭上的蝴蝶結怎會不見了呢?在什麼時候弄丟的呢?想呀想,後來想到早上出門時撞到一個人,蝴蝶結可能在相碰撞的那個時候弄丟了。

這麼說今天受到那麼多人的贊美,跟蝴蝶結完全沒關係囉!原來自己就有天生麗質,只要抬起頭來走路,人家就看得到她的天生麗質了。從此她不再自卑了,每天都抬起頭來走路,天天都過得很自在很快樂。

過去的珍妮,因為有個期待別人稱讚的妄想執著,這個妄想執著,就成為她心中的塵埃,蓋覆了她的自尊,讓她看不清楚自己本來就擁有天生麗質的真相,每天都在自卑中過生活。後來她發現自己本來就擁有天生麗質時,過去她心中的妄想執著,脫落掉了,蓋覆在她心中的塵埃清除掉之後,有了自尊的尊嚴,天天都過得很自在很快樂了。 

所以今天我們用「浴佛」的方式來慶祝佛誕,就是要藉著浴佛的行儀來跟大家共勉淨除自己心中所執著的塵垢,讓本自具有的尊貴自覺佛性發露出來,擁有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自覺尊嚴。最後祝福大家蒙佛灌頂,福慧增長。

創辦人的一席話,相信對孩子的童稚心靈會有啟蒙作用,只要懂得脫落心中的妄想執著,心中的陰霾就會消失掉,讓自己天天都過得很自在很快樂的生活。

*家教宣導
會場的貴賓興仁國中徐東弘校長,是推動家庭教育的專家,凡有親子活動的場所,徐校長都樂於參與,藉此因緣推動家庭教育的理念。

今天徐校長應司儀偉銘老師的邀請致詞,也提供給現場家長寶貴的家庭教育資訊,他說: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模式,不宜在不適當的時機教訓孩子,這樣反而讓孩子更反感。我國明代思想家呂坤在《呻吟語》中提到的「愛子七不責」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傳承文化。

所謂七不責是:

第一、對眾不責:在大眾的面前不要責備孩子,因為孩子有自尊心,家長務必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尊嚴。沒有什麼比一個孩子失去自尊更可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將導致孩子的墮落。

第二、飲食不責:在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因為在這時責備孩子,極其容易導致孩子腸胃消化不良。

第三、睡前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容易讓孩子帶著壓力入夢中,對明天會有不良的影響,讓明天為今天的過失去埋單,這個不是明智的選擇。

第四、生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千萬不要責備他。因為生病的時候是人的身體最脆弱之時,承受不了打擊,此時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溫暖和關懷,這比任何其他藥物都更加有效。

第五、悲憂不責:當孩子哭的時候也不要責備他。哭本來就是情緒的一種宣洩,應該安慰孩子,好讓孩子把情緒好好的釋放出來。

第六、愧而不責:倘若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和後悔了,那麼大人就不要再喋喋不休的責備孩子,要給予孩子冷靜反省的空間。

第七、喜泣不責:在孩子心情興奮喜極而泣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因為人在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在此刻被責罵,經脈就會立刻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對孩子的關懷,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評估對方的需求,才能給對方滿意的關懷。
有一個人要買鞋子,到了A店,店員表示這款鞋子的尺寸已經沒有了,請問可以挑選別款嗎?客人轉頭就走了,又到B店買鞋子,B店的店員便用電腦迅速查尺碼,告知客人目前這款的尺碼已經缺貨,但其他分店還有庫存,請問是否需要幫他調貨?因為B店店員很積極的在為他服務,並且很貼心的要幫他調貨,客人就跟B店訂貨了。

又有一對夫妻,認為夜市是很熱鬧的地方,兒子一定喜歡那個地方,就帶著他們五歲的兒子去逛夜市,想不到下次再要帶兒子去逛夜市時,兒子搖頭不想去了,不過兒子最後還是跟著父母去逛夜市,但是很快的就吵著要回家了,這時爸爸就蹲下來哄兒子,當爸爸蹲下來時,他所看到的都是人群的屁股,當下爸爸知道兒子不想逛夜市的原因了,因為兒子看到的不是夜市的熱鬧光景,而是觸目皆是人群的屁股,難怪兒子不想逛夜市。

所以家庭教育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評估孩子的需求,才能給孩子滿意的關懷。

徐校長期望透過故事,能讓家長了解,家教應該用什麼態度什麼方式去處理。就以鞋店店員的處理方式來說,A店與B店的店員,因為處理的方式不同,客人的回應也不盡相同,B店店員因此獲得一個顧客,A店店員則損失了一個顧客。可見方式應用得當,就能獲得成果。同樣的道理,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評估對方的需求,就不會帶著孩子到夜市看人群的屁股了。

*驗收成果
活動進行至此,我們高委會的大家長鄭碧華主委,上台驗收聽講成果了。溫和又親切的主委,非常喜歡與小朋友互動,在旁的我都可以感受到,主委看到普恩童的眼神是充滿著慈悲的愛,就像是一位慈祥又熱情的媽媽。

驗收成果是以「有獎徵答」的方式進行,她徵求普恩童主動上台分享聽講心得,也透過發問方式讓普恩戶親子搶答,加深普恩戶親子對創辦人心印法師及興仁國中徐校長的指導效果。

普恩童都很踴躍的舉手發言,雖然上台都很害羞,在主委親切的鼓勵下,也都能大聲的說出答案來,幼幼班的小朋友,也會跟著搶答,卻答得文不對題,於是主委就親切的抱著她,把正確答案告訴她。一場「有獎徵答」不但驗收到集思廣益的效果,也給現場帶出溫馨的喜樂。

*青春活力
接下是「青春活力無比」的表演,這是由興仁國中李老師及林老師帶領「活力表演社」與「童軍團」的學生,一起準備的表演節目,期待能將最好的表演,在此節慶活動,獻上一份喜樂締結善緣。

*親情交流
下面是播放高委會普青們在讀書會共同策劃錄製的「你是我的天使、我是你的唯一
影片,這是一系列的親子感情交流活動,其流程設計如下:

1.撰寫真情告白小卡片:
在4月9日的親子讀書會活動課程中,普青將「真情告白小卡片」發下給普恩童及家長,撰寫自己想要表達的真情告白,用圖畫來表達也可以,準備在今天感恩家長的時間,親子互相交換卡片。

2.錄製影片:
在4月9日親子讀書會活動課程中,普青們同時也作了錄影,將普恩童感謝家長的話,及家長勉勵普恩童的話,錄下影音鏡頭,在錄影的過程中,甚至有一位家長禁不住紅了眼眶,哽噎到無法言語。然後將這天所錄的鏡頭彙整,編輯成一部「你是我的天使、我是你的唯一」影片,準備在今天感恩家長活動會場上放映。

3.交換真情告白小卡片:
今天感恩家長的時段,首先是放映「你是我的天使、我是你的唯一」影片,在影片放映過程中,透過親子的感情交流,不免感到溫馨、溫暖,甚至感動流淚!
影片放映結束後,請普恩童將自己所寫的卡片,交到家長手中,家長也把自己所寫的卡片交到孩子的手中,在卡片交換的過程中,親子互相擁抱的情境,讓會場呈現出一幅天倫樂的甜蜜畫面。

4.有愛大聲說:
最後鼓勵普恩童自願上台,藉由麥克風講出對家長的感謝,會裡也準備一份小禮物,贈與普恩戶,由普恩童交至家長的手中,並在台上互相擁抱,當中有家長拿起麥克風,表示非常感謝普門對他們的照顧,也有家長利用這個機會,訴說出對子女的祝福,令人非常的感動。

親子感情交流活動進行到此,畫下句點。最後的壓軸就是今天的莊嚴慶典「慶祝佛誕浴佛典禮」。

*浴佛祝福
感謝興仁國中給予我們一個很棒的場地,並提供給我們辦活動的許多方便,讓我們擁有莊嚴的慶典會場。

浴佛慶典是慶祝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的誕生,今天創辦人心印法師雖然沒有提及佛陀降生法喻故事的意義,但從他往年的開示法語錄中,我們知道佛陀降生腳踏蓮華,是在比喻佛陀擁有清淨不染的自覺尊嚴。

佛陀降生「七步成蓮」法喻故事的全幅法喻圖像中,第七步法像的後頭,還有六朵蓮花,這六朵蓮花代表「佛陀」出入六道塵緣化度眾生的「清淨身心」。

「六道」也就是眾生的六種生活環境,佛經稱這六種生活環境為「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釋迦牟尼佛降生娑婆世界,從眾生的六種生活環境踏行過,身心都沒有沾染到六道的塵緣,如同「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故以六朵蓮花,代表佛陀出入六道塵緣化度眾生的清淨身心,因為佛陀出入六道有跳脫六道塵緣束縛的本事,才會有第七步「唯我獨尊」的尊貴立場。

浴佛慶典,是以「七步成蓮」法喻圖像的第七步法像,給大家沐浴,這是要引導大家,學習清淨自己的念頭,增長自覺智慧,才會有「唯我獨尊」的自覺尊嚴。所以浴佛行持不是只在佛誕慶典時舉水勺浴佛的行儀上,真正的浴佛行持,是在生活所經歷的每一件人事物的接觸當下,學習跳脫塵緣的牽制,不讓自己的念頭掉落在塵緣中打滾由不得自己,才會有「唯我獨尊」的尊貴立場。

在主委的禮請下,佛誕慶典的主法師父們步入浴佛壇場主持慶典法儀了,大眾跟隨師父們
的領導誦經念佛,一時會場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氣氛。
法儀流程進行到「浴佛」時,大眾在「浴佛偈」的梵樂聲中,依序相續步上法壇浴佛,不少普恩戶及師兄、師姐們,將一年來儲存在福田筒的零錢,帶到會場來,在此刻供佛稙福。

「浴佛」行儀結束,維那師父繼續帶領著大眾三皈依與迴向,在迴向前,主法和尚示意全體長跪,領眾於佛前為生身父母祝福祈願,宣讀「母親節祈願文」,隨著主法和尚的帶動朗讀,虔誠的祈願心聲,撼動了與會大眾的心靈。祈願完畢,維那師父再領大眾迴向,圓滿了這場浴佛慶典活動。


*音樂餐廳
香積組志工菩薩們,在興仁國中烘焙教室烹調的餐點料理,早就排好在禮堂後方的餐區,大家長心印法師帶過午齋供養後,大眾就依序前往餐區打菜取餐。

此時「那卡西樂團」來為我們演奏一些歌頌母愛的樂曲,這是經由普青蔡峻傑的協助,邀請到的專業級樂團,每一個演奏者各個技藝精湛,他們演奏時都把自己融入音樂節奏中,隨著音樂節奏搖擺身體,讓樂曲更加有音韻的情境,此時大眾彷彿來到音樂餐廳,享受著悠閒的時光!

*眾緣恩典
感謝師父們遠道前來支援活動,感謝興仁師生共襄善舉,感謝志工們的用心協助,讓活動順利圓滿。

這次慶典活動對我來說,就像歷經一場完美的心靈饗宴,創辦人的開示啟蒙、徐校長的家庭教育宣導、鄭主委驗收成果的用心、動感滿點的勁歌熱舞、普青策劃的親子感情交流撼動、浴佛灌沐的喜悅、感念親恩的祝福、那卡西樂團的演奏分享、僅僅四個小時的活動,卻帶給我身心靈的成長收穫,感恩眾緣和合賜給我的恩典!



■ 看看父母、想想自己
場記/張瓊方

一、五月的盛大活動
    普門嘉委會對偏遠地區的雲林沿海弱勢人家,三十年來從未間斷過關懷,尤其是每年五月份的兒童讀書會教化活動最為盛大,另外每月發放家扶金及資糧還有常態讀書會的活動,更是不曾有間斷的關懷行動。

自96年起前主委黃玉雲老師建議在雲林兒童讀書會中,再加入「浴佛」暨「母親節」的教化活動以來,每年雲林地區的五月份兒童讀書會,便轉型成為以「親子」作為教化主軸的教孝活動,期許這場活動,能讓平日較無因緣接近佛法的僻鄉人們,能夠有機會進一步接受佛法的薰陶,也藉此因緣,教導普兒認知親恩的偉大,讓回饋感恩的觀念在孩子們的心中產生催化作用。

十年來沿海地區參與這場活動的普恩戶親子,越來越踴躍,同時生活改善的普恩戶家長的回饋,更為普門雲林地區的社會服務,注入了更多的原動力。

    已經連續兩年在台西崙豐國小的禮堂舉辦「浴佛」暨「母親節」的教化活動,因禮堂的場地動線順暢,能讓整個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所以今年的活動地點還是決定在崙豐國小禮堂舉辦。

這次因為12號星期五上午崙豐國小禮堂有舉辦母親節活動,因此無法於11號星期四提前過去佈置會場,改在12號下午過去台西佈置會場,但12號當天晚上7點,嘉委會館另有一場嘉義區的志工「浴佛法會」,於是大夥志工趕忙合力將所有結緣物資及佈置物品搬上二部公務車,匆匆的前往台西崙豐國小禮堂佈置會場。

嘉委會的委員們考慮周詳,每年都為參與這場活勳的普恩戶親子,準備一些洗髮精、沐浴乳、冷洗精及洗面乳等生活必需用品,贈送結緣,12號下午就先把這些結緣的物資運送至會場,然後合力快速的將莊嚴的浴佛壇場佈置起來,又再匆匆的趕回嘉委會館進行嘉義區的浴佛活動。志工們辛勤的奉獻出心力,就是為了使活動更臻圓滿,讓參與的普恩戶親子都能感受到普門所傳送的溫馨關懷。

二、風塵僕僕為教化
    
普門總會大家長心印法師率領圓禎法師、見哲法師及林靜宜秘書長,於12號下午趕到嘉委會館支援嘉義及雲林這二場浴佛活動,運作過嘉義區晚上這場浴佛活動後,當晚先行將法器及浴佛花台還有鮮花、水果、壽桃、壽麵等供品,先搬上公車上, 13日星期六清晨6點半志工集合到齊後,即刻從普門嘉委會館出發,一路風塵僕僕,約莫7點30分到達活動會場—台西崙豐國小禮堂。

一到會場大家就趕緊將所有物品就定位,8點左右普恩戶親子陸續來到活動會場,張坤連前主委的音響設備安裝好後,隨即播放起母親節的應景歌曲,現場開始瀰漫著母親節的溫馨氣氛了。

    所有參與成員到齊後,由司儀陳正如老師正式拉開序幕,一開場先來段暖身操,並引導大眾跟師父們問聲好,鼓勵大眾已經來到這邊,就要拋開所有煩惱,懷抱著快樂的心情,來接受師父們給予大家的祝福。

然後邀請嘉委會主委吳金燕老師致詞:

*吳主委的歌謠祝福
    吳主委先向創辦人心印法師及諸位師父問好,然後面對大眾說:

 大家阿彌陀佛!今天很高興來到雲林參加一年一度的雲林區浴佛暨母親節慶祝活動。每年國曆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即是母親節,同時農曆的四月八日是佛陀的誕辰,所以將佛誕節及母親節結合在一起舉辦慶祝活動,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我們先來感受一下母愛的溫馨,大家先跟我唸首歌謠:『嬰仔的時候,我在媽媽的肚子裡,媽媽妳是我的世界。從小開始,在我的心肝裡,媽媽妳是我的最愛。』今天我就以這首歌謠祝福全天下母親「母親節快樂」!

*大家長的教孝宣導

    在展開浴佛活動之前,司儀陳正如老師先恭請普門大家長心印法師,針對今年的教化主題「看看父母、想想自己」做教孝宣導。

普門大家長的開示法語恭錄於下: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在4月8日出生在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嵐毘尼花園,所以每年國曆與農曆的4月期間,佛教團體都會佈置花亭或花園代表佛陀誕生地點「嵐毘尼花園」,舉辦慶祝佛誕的浴佛活動。因農曆的4月期間,又適逢國曆5月母親節,所以我們又結合了母親節一起舉辦慶祝活動。

    今年我們的活動主題是「看看父母、想想自己」,有一句話說「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這是說為人子女的人,平常都沒有去觀察父母的勞碌到底是為誰辛苦為誰忙,所以感受不到父母疼愛子女的那份愛心,必需要等到自己手抱孩兒為人父母的時候,才知道天下父母的勞碌,都是為子女辛苦為子女忙。

   如果你平常看得到父母為你辛苦為你忙的這份愛心,你就懂得做一個乖巧的孩子。

   我們普門台中地區服務的個案,有一個名叫陳俊儒的小朋友,目前已經是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在他學步的年齡,父親就中風成為植物人,到現在還躺在病床上不醒人事。他父親中風成為植物人以後,很多親友認為一個女人,要負擔一個病人的長期醫療費用,還要撫養一個幼子,這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都勸陳俊儒的媽媽將孩子送給別人,陳媽媽說她再怎樣吃苦,也不可能將親生子送給別人養。

    為了母子二人的生活費以及一個病人的長期醫療費用,陳媽媽開始做一個流動攤販,去批購一些各種口味的粿,利用機車做他的流動攤位,去各市場做生意賣粿,所賺的錢很有限,所以沒辦法送陳俊儒去讀幼稚園,在陳俊儒讀小學以前,陳媽媽出門做生意,機車的前面是載幼子,後面是載貨,母子一起出門做生意。

    陳俊儒小朋友長期跟隨媽媽在市場賣粿,五歲就學會招呼客人買粿,陳媽媽看到兒子會招呼客人做生意,靈機一動,就去找一塊硬紙板寫上各種粿的價錢,結上一條繩子,把紙板掛在兒子的胸前,又用一個小籃子放一些粿,讓兒子提著在市場內穿梭招呼客人買粿。俊儒是個胖體型的孩子,在市場上做買賣的人,看到一個可愛的胖小弟在招呼客人買粿,有人就會走過去逗著他玩,要求俊儒搖搖屁股才要給他買粿,俊儒就應客人的要求,搖搖屁股,真的給他做到一筆生意了;有的客人會要求他唱歌,俊儒也應客人的要求唱首歌給客人聽,又做了一筆生意。

    在俊儒讀小學之前,他們母子就這樣過著苦中做樂的生活。

    有一回中委讀書會舉辦一場分站教學,其中有一站是教小朋友摺衣服,那時候陳俊儒才只有六歲,有些比俊儒年紀大的孩子,都不會摺,俊儒卻能摺得好好的,問他誰教的,他說在家裡跟媽媽學的。

   陳媽媽每星期都會撥出一天,帶著兒子去安養院探望不醒人事的老公,每次去陳媽媽都會為他的老公按摩身體,陳俊儒也跟著學按摩,後來去探望爸爸,為爸爸按摩身體就是他的工作了。中委讀書會舉辦活動時,都會讓小菩薩講一些感念親恩的話,陳俊儒每次都是講同樣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我感恩媽媽沒有聽別人家的話將我送給人家養。

    台中有一家基督教的教會,有一大塊廢耕田地,後來教會將這塊廢耕田地,開墾成為種菜的菜圃,一股菜圃一年以二千元的租金,租給人家種菜。基督教台中家扶中心,為了要鼓勵他們的案家,過著自強的生活,就去輔導他們的家扶家長,租菜圃種菜、賣菜,增加家庭的收入。

   陳媽媽也是家扶中心的案戶家長,她以一萬元,租下五股菜圃,種植一些蔬菜,從此陳媽媽的生活更加忙碌了,俊儒看媽媽忙進忙出的,為了減輕媽媽的工作負擔,放學後或放假日,也會撥出一點時間,去田裡幫媽媽拔草或採收蔬菜。有了蔬菜可以收成,陳媽媽的機車後面又多一台小拖車用來載菜,她的流動攤位又多了賣菜的生意。

   上國中以後,俊儒更加懂事了,為了減輕媽媽的經濟負擔,放假日他自己會去找一個臨時工打工。前年他學會做鳳梨酥,便開始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在家裡製做鳳梨酥,用禮盒包裝起來,讓媽媽載到市場賣。

    今年中委會舉辦佛誕與母親節活動,有設計二種籤作為親子感情交流的互動媒介,抽到「迷途知返」的籤,就由小菩薩說出自己的過錯並向家長道歉;抽到「頌善揚孝」的籤,就由家長說出孩子的孝行。

這天陳媽媽母子出來抽籤時,抽到「迷途知返」的籤,這是要小菩薩說出自己的過錯並向家長道歉的感情交流,俊儒就說,他曾經功課沒有寫,媽媽叫他寫,他生氣的和媽媽吵架了,這是他的過錯,然後向媽媽道歉。

這時候,陳媽媽也有話要表達,陳媽媽說:『俊儒是個很貼心的孩子,有一次生病住醫院治療,我想放下工作在醫院照顧他,想不到俊儒卻很堅強的對我說:「媽,您不用擔心我,現在我已經懂得照顧自己了,您安心去市場做生意,爸爸需要醫療費用,我們不能不賺錢!」我聽俊儒說這些話,想到別人家的孩子生病都有家人陪伴在身邊照顧,自己的孩子卻是不能得到這份溫暖,感覺對俊儒有太多的虧欠!』

    我們從陳俊儒這一些貼心的孝行,就感受得出,他從小就懂得「看看父母、想想自己」,因為他看得到父母辛苦的一面,所以懂得想要做一個乖巧的孩子。

    我們一般人對人情的觀念,都認為親情才是真情,有一個大學老教授卻是認為「有行動的愛」才是真情,怎麼講呢?因為他有三個兒子,到了晚年的時候,他卻是過著孤獨老人的生活。

    這位老教授很有錢,身邊收集很多珍貴的古董,他的老伴早死,留下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長大以後,都移民去外國定居,不在老教授的身邊,所以老教授雖然有三的兒子,兒孫都住在國外,到了晚年就成為一個獨居的孤獨老人。

    老教授有一個學生,知道自己的老師是一個獨居的孤獨老人,就時常去陪伴老教授,伺候老教授的生活,有一些老教授的親友看到這種情形,都認為這個學生對老教授好,這是有企圖的,有可能是為了要騙老教授的錢,他那三個在外國的兒子,也認為這個學生,在他們老爸的身邊跟進跟出,一定是不存好心,就時常從國外打電話,提醒他們老爸說:『啊爸!你身邊那個學生對你好,可能是有企圖的,您要小心提防,不要被你的學生騙去。』老教授總是回答說:『我當然知道!我又不是傻子!』

    就這樣,師生相處十六年,後來老教授往生了,他往生之前,有寫一份遺囑,委託律師在他往生以後代替他宣讀遺囑,律師要宣讀老教授遺囑那一天,他三個住在外國的兒子都趕回來要聽遺囑的內容,律師也邀請那位學生到場聽遺囑的內容。遺囑宣讀完的時候,老教授的三個兒子臉色都變了,因為他們老爸竟然糊塗到把大多數很有價值的珍貴古董都留給那個學生。
    老教授在他的遺囑後面有寫一段他的人生感言,他說:『很多人都認為我的學生對我好,是有所貪圖的,但是真正陪伴我晚年生活的人卻是這個學生,就算我的兒子真的是愛我,說在嘴裡、掛在心上,卻沒有伸手出來照顧過我的晚年生活,這麼說真愛也成了假情。反之,就算這位學生對我的照顧都是假情,用假情照顧我十幾年,連句怨言都沒有,假情應該也算是真情了!』

    故事告訴我們,沒有行動的愛不是真情!有行動的愛才是真情!各位小菩薩,你們要知道,父母和長輩為我們辛苦為我們忙,付出的都是「有行動的愛」,這是真情啊!大家是不是要好好想一想,也要拿出有行動的真情去孝順父母和長輩,回饋父母和長輩給我們的愛,你們說對不對?

佛經說「父母是一塊福田」,老教授的三個兒子,如果有拿出行動的愛,付出真情照顧他們老爸的晚年生活,就不會折損自己的福報。希望大家每天都要去「看看父母和長輩」為你辛苦為你忙的真愛,「想想自己」要如何拿出真情的行動去孝順父母和長輩,懂得用真情的行動去孝順父母和長輩,就是在耕作福田,會為你們自己的人生帶來很大的福報。

    等一下我們就要進行慶祝佛誕浴佛典禮,佛陀是眾生的父母,所以在浴佛的當下,我們也要「看看佛陀、想想自己」,我們要看看佛陀為什麼能自由自在的出入塵緣教化眾生?我們要想想自己為什麼會被塵緣束縛不得自在?如果你看得到佛陀「在塵不染塵」的本事,你就懂得要去學習佛陀「在塵不染塵」的工夫!我在這裡祝福大家在浴佛當下,得蒙佛陀的加持灌頂,人人獲得淨化心地的因緣,學會放下心中的種種塵緣執著,擁有自在安樂的生活。

    師父分享這兩個故事用以指導普兒如何學會「看看父母、想想自己」的孝行,希望普兒皆能用心體會故事所要傳達的深意,並且懂得用有行動的真情來孝敬父母與長輩,做個乖巧的孝順孩子。
    
*頒獎表揚雲林志工
    接下來邀請雲林地區志工林世朗師兄、丁榮國師兄、林添福師兄、黃寶珠師姐到台前接受表揚。為感念他們不辭辛勞在雲林地區,不間斷的替普門關懷案戶的生活狀況及讀書會的授課,今天恭請創辦人心印法師,頒發獎狀表揚他們無私的奉獻心行。

寶珠師姐從普恩戶家長蛻變成為志工,是給現場普恩戶親子現身說「看看父母、想想自己」的真愛行動,所以師父頒獎後,特別鼓勵普恩戶家長,他日家庭生活若改善了,要記得學習寶珠師姐蛻變成為志工,轉而服務人群,修德修慧。
    
*淑霞老師闡釋母愛
    頒完獎後,緊接著由陳淑霞老師來幫大家講解何謂「看看父母、想想自己」的真諦。陳老師是以放映影片的方式上課,然後以影片內容設定問題,以互動方式,引導大眾深入感受父母恩的真情,一步一步讓大家體會父母恩的偉大。

其設定的問題,分別為:

1.生病時,是誰無微不致的照顧你?
2.任性時,是誰始終不變的在教導你?
3.遇到挫折時,是誰全心的支持與鼓勵你?
4.成長的路途上,是誰給予你永不枯竭的愛?
5.與父母相處過程中,有那些最難忘的畫面? 
6.看到父母有錯時如何處理?
7.歌頌父母親的詩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以上這些問題,比較難以作答的是「看到父母有錯時如何處理」?


陳淑霞老師提示說:父母有其權威,為人子女者很難去改變父母的過錯,所以要避免自己跟父母犯同樣的錯,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問題提問互動過後,開始分享《父母恩重難報經》短片,一部值得親子讀誦的新版傳家佛典,內容為:

    小時候,父母帶著你踏出人生的第一步,教你吃飯、教你穿鞋、教你穿衣服,含辛茹苦的教育你,為你無私無悔的付出,忘了自己,只要你溫飽。病在兒身,痛在母心,不管經歷多少風雨,父母總是保護著你。少年不識親恩重,回頭是岸,永是父母寶。

父是天、母是地,滋養你長大,婚嫁營謀,望你成龍鳳。當你懷胎,為人母,生兒痛苦徹心腸,懷抱孩兒知親恩。母血為乳令兒飽,洗滌不淨不畏髒,貼心呵護怕兒冷,兒能安穩,父母即忘憂,人間至情此最真。當你成家生子,父母漸衰老,仍然不捨兒女出遠門,髮白父母倚門日日望,掛心祈求兒女外出人平安。父母的行動遲鈍了,甚至無法自己穿鞋子,他們一生為兒女流盡眼淚,最後記憶退化到連兒女的名字也忘記了。

行孝須要及時,勿待子欲養而親不在,現在你是兒女的榜樣,耐心扶著衰老的父母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步。父母對兒女的愛到老都不變,兒女只要一通電話的問候,他們就滿足。這時,如果父母在你身邊,請給他們一個擁抱;異鄉遊子,請給故鄉父母一通電話,父母已往生,請與你的子女恭誦一部《父母恩重難報經》。祝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淑霞老師另外又選了余光中母難日詩詞共三篇,於分享完《父母恩重難報經》短片後,透過投影片,將三篇詩詞內文,放映出來跟大眾分享,摘錄於下:   

 母難日三題之一「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您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您說的,第二次,您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有無窮無盡的笑聲,一遍一遍又一遍,回盪了整整三十年,您都曉得,我都記得。

    母難日三題之二「矛盾世界」:『快樂的世界啊!當初我們見面,您迎我以微笑,而我答您以大哭,驚天、動地。悲哀的世界啊!最後我們分手,我送您以大哭,而您答我以無言,關天、閉地。矛盾的世界啊!不論初見或永別,我總是對您以大哭,哭世界始於您一笑,而幸福終於您閉目。

    母難日三題之三「天國地府」:『每年到母難日,總握著電話筒,很想撥一個電話,給久別的母親,只為了再聽一次,一次也好,催眠的磁性母音,但是她住的地方,不知是什麼號碼,何況她已經睡了,不能接我的電話。「這裡是長途臺,究竟你要接哪一個國家?」我該怎麼回答呢?天國,是什麼字頭?,地府,有多少區號?那不耐的接線生卡撻把線路切斷,留給我手裡一截,算是電線呢?還是若斷若連的臍帶?就算真的接通了,又能夠說些什麼?世界從您走後,變得已不能指認,唯一不變的,只有對您永久的感恩。
    
   最後陳淑霞老師提醒大家,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應及時行孝,請把你自己內心的感恩心聲,向最疼愛你的人,及時的表達出來吧!

三、浴佛內化淨心地
    教孝的引導,畫下句點後,慶祝佛誕浴佛典禮正式展開了,由心印法師主法,圓禎法師、見哲法師帶動梵唄唱誦,莊嚴肅穆的氣氛,隨著大眾誦經讚佛的虔誠,瀰漫在會場的各個角落。繞佛後,浴佛偈的梵樂響起,大眾依序到浴佛台前獻燈供佛,然後手持勺子,搯起淨水沐浴悉達多太子像,內心祝禱: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願證如來淨法身。

藉由外浴佛身的行儀,引導信眾內淨自心,並將佛法的修養,透過身、口、意實踐在生活中—只做善事、不做惡事;只講好話、不講壞話;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法儀進行到三皈依後,主法師父帶領與會大眾跪立佛前,虔誠的為生身父母及長輩祈願祝福,最後迴向,圓滿浴佛慶典。

浴佛的真正意義,是要引導人們學習淨化身心,從而培養慈悲心、智慧心、禪定及福報,讓社會隨著人心的淨化,慢慢成為人間淨土,這也是普門嘉委會迢迢到雲林與普恩戶親子締結法緣共植福田的初衷。

四、夏令營召生宣導
      每年的七月,普門都會舉辦一場極具意義的大型教學活動,那就是「小菩薩學佛夏令營」
的活動,前主委黃玉雲老師,藉此聚會因緣,向普恩戶親子宣導夏令營的教學內容,告知今年夏令營的活動日期自7月6日至9日,由普門中委會承辦,地點選在埔里正醒禪苑,主題是「知足‧感恩‧慈悲」,這是一場注重孩童道德品格教育的生命成長進修活動,可以藉由宗教的感化力量,淨化學童的心靈,並教導學童學習應對進退之禮。

這是提供給普兒做為生命成長的進修園地,免費接受普兒報名參加,目前還有名額,歡迎踴躍報名參加此一難得的生命成長進修活動。

五、溫馨的分享畫面
    為了感恩普門大家長的慈悲關照,在場的一位小菩薩,代表大眾獻上一束康乃馨花,向心印法師表達感恩之意,師父又藉花獻佛,於佛前為天下父母祝福,祈求:生存者健康長壽,歡喜自在;往生者得蒙佛力加被,超生淨土。此刻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氣氛溫馨感人。
  

    配合慶祝母親節活動,普門嘉委會特地訂製了二個大蛋糕,由三位師父邀請數位母親一起許願,一起切蛋糕,在祝福聲中,志工們忙碌的穿梭在會場中,將一盤盤的蛋糕,端送給大眾分享,蛋糕的甜蜜滋味,猶如甘露般的珍貴,傳達的是普門的用心和愛心。
    
    歡樂時光已近尾聲,大家依序的走到師父們的面前,逐一向師父們告假;然後領取「便當、豐盛的結緣、佛前供品壽桃、壽麵」等,滿心歡喜的踏上歸途,期待明年再會,再度為這場活動共同彩繪溫馨的畫面。


■ 分傳愛心火燭

第一階段:
我們的理事長禪林法師,今天早上在太平慈恩精舍當戒師,為信眾授八關齋戒,大概要到10點才能趕來會場,交代我先代理主,進行會議,我依囑咐奉行主持本次會議,在此感謝大家撥空回來參加會員大會。

我們的會員大會,是結合表揚大會一起舉辦的,首先要進行的是表揚活動。表揚是分傳善心燭光的因緣,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盞向善的心燈,這盞心燈一旦點燃起來,就會散發出光芒,猶如一支被點燃的蠟燭,它就會散發出光芒,不過這一支蠟燭火固然有光,它的光芒卻是極為有限,如果我的向善心燈已經點燃了,我又把自己的微弱燭火拿去點燃一百支或一千支或一萬支尚未被點燃的向善心燈,我自己的微弱燭光並不會消失掉,依然還是保持原來的光芒,但是我自己極為有限的微光,卻能與我分傳出去的百千萬支的向善心燈的燭光,光光相照,產生更強大的能量,散發出更明亮的光芒,讓照明的空間更加的廣闊,緣生出更多的生活福祉。

在表揚大會中,我們要把志工與會友的善心燭光彰顯出來,讓這些善心燭光,再分傳出去,點燃更多尚未被點燃的向善心燈,使善緣的能量散發出更大的光芒,緣生出更多的社會福祉。

在去年的會員大會,我有向各位菩薩報告過了,有關本會服務社會資源的尋求,將朝著「百年修百福耕福緣」的募緣運動去開拓,從去年到現在,我們理監事都不斷的在做「百年修百福耕福緣」的募緣宣導,本會各地區志工委員會也努力的在尋求「百年修百福耕福緣」的幸福之友,所以參加幸福之友的人數月月都有在提升,這過程本會三區志工委員會,以中委會張主委最積極在開拓「百年修百福」的資源,他還在去年歲末冬賑聯歡活動致詞時,發願在今年要尋找百位「百年修百福」的幸福之友,當場不但感召了曾朝榮市議員一家人加入「百年修百福」行列,也感召了溪陽國中黃森明校長發心要協助推展我們普門「百年修百福耕福緣」運動,更難能可貴的又感召了一位普恩童陳俊儒小菩薩,拿他自己製作鳳梨酥賣出賺得的錢,來參加「百年修百福」。

為了推展本會「百年修百福耕福緣」的募緣運動,今天我站在這裡我想要向大家再次做個宣導的呼籲:

「百年修百福」的意義,百年代表一生,就是以一生的歲月每月捐施百元,修植百福功德,自利利人,廣結善緣。尋募每月百元的捐施,看似沒有力量的小草,但是積沙成塔的資源,經由本會這座「施與受」的橋樑輸送,是可以營造出讓弱勢家庭賴以飽食的大草原的,這是成就自利利人的大功德因緣。

參加普門百年修百福耕福緣者,我們尊稱他為「幸福之友」,並且致贈一枚紀念章給「幸福之友」作為終身的「祈福平安香火」,透過普門學苑僧眾每月在佛前為「幸福之友」的善施作迴小向大的祈福迴向,這枚紀念章攜帶在「幸福之友」身上,就是一個佛力加持的「祈福平安香火」。

期盼現場的每位伙伴,抱著分享福祉的愛心,同心協力一起負起推展本會「百年修百福耕福緣」募緣運動的使命,讓普門的「百年修百福耕福緣」的愛心花朵,遍地朵朵開,為社會營造更溫馨的福祉。

除了以「百年修百福耕福緣」募緣運動來尋求本會服務社會資源外,另外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我們普門慈幼慈善會都有啟建一天「尋聲救苦冥陽兩利點燈功德法會」,這場法會也是開拓本會服務社會資源的活動,這一天信眾參加法會所敬獻的功德金,扣除法會消費,悉數轉為本會服務社會資源。

目前我和理事長都還有因緣照應法會,上午由就我主法佛事,下午由理事長主法佛事,其餘悅眾師父普門學苑僧眾人力若不足,才向外界聘請僧眾過來幫忙,所以法會消費可以降低到最低的開銷。今年法會啟建的時間是在5月28日,就在下個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我們已在3月份出版的季刊發布文宣,個別傳單也準備要寄發了,在此呼籲大家共同來為這場法會護法,努力的在親友之間,徵尋敬獻點燈功德的功德主,為本會開括服務社會資源。傳單文宣隨時可向總會工作人員索取。

有一句話說「有願才會有力」,我們要尋求社會資源,就要拿出願力來面對,把腳步跨出去,才有因緣串聯起善施人士把愛心跟普門結合在一起,如果自我設限一個困難的門檻,把腳步封鎖起來,募緣運動就推動不起來了。

當初我創辦普門慈幼社會服務時,是個沒有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貧僧,要在社會上為普恩童尋求家扶認養人的資源,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我始終都是以盡力而為的腳步,走一步算一步的在開拓本會服務社會資源,皇天不負苦心人,從本會草創期到現在,我們照顧的家扶普恩童,編號已經將近四千號了,而且服務層面從「為普恩戶爭取糧食」的家扶服務,發展到每月「還教普恩戶親子學習播種」的社教服務,資源的取得都是在年年難過年年過的情況下,在為弱勢人家建立福祉。

為了源遠流長的為弱勢人家營造生活福祉,我們就要不斷的去開拓服務社會資源,雖然我們個人的能力都是微不足道,但受我們向善德行所影響的無數「一個人」的善心結合在一起,卻可凝結成一股扭轉人間惡緣的力量,猶如一盞微弱的燭火,分傳給百千萬盞燈的燭火,在燈燈相傳、光光相照的因緣中,就可以產生無盡燈的強大照明能量。今天我就以分傳愛心燭火的觀念,跟各位菩薩共勉抱著分享福祉的愛心,一起負起開拓資源的使命,同心協力跨出尋求普門服務社會資源的腳步,緣起善施人士把愛心跟本會串聯在一起,為社會營造更溫馨的福祉。

最後再次的感謝大家回來參加會員大會,並虔誠的祈求佛光加被大家前途光明,生活平安喜樂,阿彌陀佛!

第二階段:
人民社團的組織是以「會員大會」為最高單位,由「會員大會」選出理監事,平日社團業務是交由理監事會作管理,所以每年理監事會要召開一次「會員大會」,向會員報告業已審理過的業務,經由「會員大會」追認通過,才算完成行政管理手續。

本會理監事任期四年一任,今年召開的是本屆最後一次「會員大會」,明年就要進入第八屆理監事改選的任期了。105年度的業務和往常一樣,都執行得很圓滿,下面就要向大家報告105年度理監事會業已審理過的業務,由大家來審議追認,以完成本屆最後一次行政管理手續,請司儀往下進行會議流程。

結語
去年的歲末活動,高雄那一場活動,興仁國中徐東弘校長致詞時,說了一個故事,我感覺很有意義,現在我借用徐校長的故事,跟大家共勉負起維護普門社會服務的使命:

有一位大學教授在上課時,有位學生向他提出一個問題:『教授,請問您,台灣未來會有希望嗎?』教授覺得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就肯定的回答學生說:『台灣未來是有希望的!』這時另外又有一位學生起來問:『請問教授,台灣未來的希望是依靠什麼?』

教授回答:『台灣未來的希望就依靠在我的身上。』教室的學生聽到教授這句話,當下哄堂大笑起來。

   教授要大家肅靜用心聽他解釋,接著教授說:『台灣就像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必需要有柱子來支撐它,才會有屹立不搖的立場,我們上一代的長輩,他們的每一個我,都是支撐台灣的一根柱子,雖然老舊的柱子總有一天是需要淘汰掉的,不過老一輩的長輩,已經把我們這一代的每一個我,培育成棟樑了,當老舊的柱子要淘汰時,台灣這棟房子已經另有新棟樑可做為依靠了。

我們這一代的每一個我,現在正肩負著支撐台灣這棟房子的使命,同時也正在培育你們這一代成為他日汰舊換新的新棟樑,所以你們當中的每一個我,同樣也是台灣未來希望的依靠,大家不能小看自己的存在價值,因台灣未來的希望不僅依靠在我們這一代的每一個我的身上,也依靠在你們這一代的每一個我的身上。』

徐校長用這個故事跟會場的每個人,共勉將建設社會福祉視為自己的使命,讓社會處處充滿溫暖,給弱勢人家帶來安定的生活希望。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我借用來跟大家共勉,肩負起維護普門這座「施與受」的橋樑,讓它源遠流長的造福社會,成為社會上弱勢人家安定生活的希望依靠。

最後深深的祝福大家,福慧增長,家庭生活平安吉祥如意!

■ 端午粽香菩薩情
文/林靜宜

「端午節」是華人三大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民間過端午節有兩項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划龍船」和「吃粽子」。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在五月初五時就舉行祭圖騰的典禮,祈求來年能夠風調雨順、農作大豐收,他們的祭典是把食物裹在樹葉上,投到江裏去。後來他們又會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慢慢的演變成為華人過端午節的習俗,所以民間過端午節時,就會有「划龍船」和「吃粽子」的民俗活動。

普門學苑護法菩薩陳合妹阿婆,願力深切,為協助普門學苑籌募建寺經費,每逢過年過節,就緣起製作年節的應景食品義賣,例如農曆春節,就製作「甜粿、發粿、菜頭粿」義賣,端午節就「綁粽子」義賣。

後來又有黃品慈與林秀賢兩位菩薩、於中秋節緣起製作「中秋月餅」義賣,其義賣所得都是要轉作普門學苑建寺經費,雖然後來因緣不具足不再製作中秋月餅,普門學苑也以向廠商批購中秋月餅方式,繼續維持月餅義賣活動。雖說義賣月餅是為籌募建寺經費,若逢普門慈幼慈善會服務資源短缺時,普門學苑就會義不容辭的轉月餅義賣所得,支助慈善會的服務經費。

可不要小看這些義賣資源,即使是車薪杯水的支助,也是普門學苑照顧弱勢人家的悲心流露。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除了每月為家扶普恩戶爭取家扶扶助金外,每個月親子讀書會的場地租借費、文具用品費、印刷費、雜支費、辦理戶外教學活動的普恩童參訪費……等等,可是一筆龐大的消費,所以普門學苑時常會運用道場的法緣,為慈善會解決困境。

端午節的應景義賣食品,當然就是粽子囉!陳合妹阿婆是位七十多歲的精進學佛老菩薩,發心為普門學苑籌募建寺經費,十五年如一日的緣起製作甜粿、發粿、菜頭粿、包粽義賣,不但負責採購材料規劃工作程序,還親自下廚指導志工伙伴作業。

今年五月初,前秘書長鄒采芳老師開車載合妹阿婆前往建國巿場,採購包粽子的餡料,每一種餡料都是經過合妹阿婆精挑細選出來的特級品質食材,包粽子的前置作業,在採購餡料的工作上就耗費半天的時間了。

國曆5月22日這一天,開始進行今年包粽子的工程,一群年約六、七十歲的老菩薩們,清晨5點就來到普門學苑大寮,他們捲起衣袖、圍起廚房圍裙,開始清洗粽餡材料:香菇、菜脯、素料、花生……,每一種餡料,志工菩薩都很認真、仔細的洗得很乾淨,然後切餡料,菜脯剁得剛剛好,素料和香菇也是切得很「嘟嘟好」。

喔!這些餡料切好後,還需要有一手好功夫的大廚,來把它們炒香、併料,在併料時鹹淡的味道要放到洽當,粽子包起來才會好吃,這可是素粽好吃的重要因素喲!另一方在清洗粽葉的菩薩們,可是一片一片慢慢地用菜瓜布把它洗乾淨的,她們一邊工作,一邊念佛,有時會說著伙伴們的趣聞,當笑話助興。雖然她們滿身是汗水,沒有人抱怨太熱太累,個個臉上都泛著愉快的笑容。

餡料和粽葉都準備好了,接下來的工作是綁粽子,這個階段是粽子「好呷」的非常重要關鍵工程喔!二片竹葉頭尾相互對疊,然後從五分之三的位置折成一個三角斗的樣子,先放入一湯匙糯米,再放入一些炒好的香菇等餡料後,又再放入一湯匙的糯米,將三角斗的尾端粽葉折蓋在三角斗口,即成為漂亮的立體三角形粽,接下來是用綿繩綑綁粽子,最後這一步,是很重要的步驟,要用力把粽子綁緊,煮熟後粽子才會香Q香彈且糯米不會沾黏在竹葉上。

粽子成形後,要把它變成可以入口的粽子,最後一道程序是要把它煮熟,把一串串綁好的粽串,放入大鍋裡的滾滾熱水中,用中火煮到快熟時,再把半成品的粽子,用長木筷從大鍋裡一串串的撈起,再放入蒸籠裡蒸個幾分鐘,哈哈﹗好吃的素粽就成品了。煮粽時廚房裡的溫度可是比體溫還要高上一、二十度,菩薩們還是照樣要靠近一百多度的滾燙熱水,去撈起煮熟的粽串,看她們汗水如雨,真是辛苦啊!

連續做了三天包粽子的工作,老菩薩們每天清晨5點來到普門,下午約莫6點才能回家休息,中午吃飯時間,還要留意粽子熟了否?總是要一邊吃著飯一邊留意時間,累了偶而坐一下子,再繼續埋頭苦幹工作,雖然辛苦,志工菩薩們卻高興的說著:『來普門工作,還沒有作事,師父就拿大餅並煮咖啡來慰勞、工作了一會兒,師父又會送水果來給我們吃,每次來普門幫忙工作,體重就胖了二、三斤。』可見她們樂在其中,在辛苦工作之餘,仍然是很開心的,她們的愉快情境讓我感覺猶如在開同樂會,也因為這樣的聚會,增進了普門志工菩薩們的凝聚力。

若是您會包粽子,就能明白這份工作是很累很辛苦的,菩薩們不畏辛勞,用一顆赤子之心,快樂的包粽子,這份護法情,將隨著粽香飄送到每位分享者的心中。

    因為有因緣讓我再度回歸普門當職工,今年我串場跟著老菩薩們一起包粽子,感覺跟她們一起工作,實在三生有幸啊!心裡好感動!包粽子的工作是如此的繁瑣辛苦,她們清晨三、四點起床打理好家務,騎著機車趕來普門工作,這麼早起床又這麼累的包粽子,下午又要到五、六點才能回家休息,隔天又是清晨三、四點起床,五點報到開始工作,連續三天都是這麼辛苦,她們依然滿心甘願、滿心歡喜、不因汗水如雨珠的滑落下來而減少付出的熱情,手酸、腳酸、肩膀酸,她們的臉仍然是愉快的、散發著慈悲的熱忱。

    普門端午義賣的粽子,吃起來就是好吃,吃在我的嘴裡內心裡都是滿滿的感動,願把普門的端午粽香菩薩情,藉著本文傳達給普門菩薩道侶分享。


■ 母親與我
文/連品昱

作為媽媽的兒子,我感到非常的幸福。

從小我的個性就比較「盧」,每當媽媽帶姊姊或哥哥去買東西,我一定要跟去,也一定要買一份我的。長大之後,上高中就讀立志中學商資科,現在要升高三了,正面臨升學與就業的抉擇,我想上職場工作,分擔家計,但媽媽鼓勵我繼續升學,她說只有讀書才能「脫貧」,她不想我們窮二代,趁著還有補助的身分繼續讀,金錢的事她會想辦法不讓我擔憂。雖然媽媽不辭辛勞的養育我們,讓我們過著幸福的日子,而我希望做到兩全其美,可以兼顧學業又可以分擔母親的辛勞。

在我的記憶中,每當我做錯事,媽媽總是好言勸說。但有次媽媽很生氣說了重話,我把自己關在房裡生氣,氣媽媽說的重話,事情過後我很後悔,感到很對不起媽媽,之後我就下定決心不再讓媽媽傷心難過。

我要感謝媽媽養育了我,從我出生到現在,媽媽不知為了我操了多少心,媽媽的辛勞和汗水滋潤我健康成長。媽媽教導我很多有用的知識、以及人生的道理,是她讓我懂得「節儉是光榮、浪費是可恥」的道理;她還教會我如何去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有時候我跟朋友、同學發生不愉快,媽媽教我「要用一顆包容的心還有同理心去對待朋友」,並且學著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哪裡做不對了?

我從來沒有寫過信給我的媽媽,我想藉著這篇文章向她表達我對她的感激之情,母愛如山高如海深,媽媽給予我們子女的愛,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她的愛溫暖無私,如冬天裡的太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渺小如小草的我,是永遠也報答不了她如冬陽溫暖大地萬物的恩情。

我現在已經開始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自從打工了之後,才知道媽媽在外面賺錢的辛苦,她每天回家總是連吃飯洗澡的力氣也沒有,累得先癱在床上休息。有時我出去打工還沒回家,她總會擔心著我,倚門望子歸。

因為有媽媽的愛,陪伴我成長,讓我有勇氣面對任何挑戰,即使我會遍體鱗傷也不怕,因為在那漫漫的人生路上,沒有受過傷怎麼會蛻變?浴火才能重生成鳳凰,有媽媽的愛,沒有過不去的苦,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她的愛,我會積極向上,為自己爭取一個美好的前途,讓我的母親感到安心,也對得起自己。

媽媽的身教,影響著我,那些美德是她送給我的禮物,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達到她的期望,堅持自己成為她的驕傲、她的肩膀,讓她看到自己愛的付出並沒有白費。

    感恩媽媽的培育、感恩媽媽的付出與犧牲,千言萬語,也道不盡我內心對媽媽的感激!
最後,我祝福媽媽的身體健康,希望我們這個家越來越幸福。

■ 大篆:福
書法/鄭文禮老師

菜根談第二十七則 
講述/心印法師


評議篇∣第二十七則
古人間適處,今人却忙過一生;古人實受處,今人又虛度一世。
總是躭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譯文】
古人有閒適的生活,今人則是忙忙碌碌的過一生;古人有真實受益的人生,今人卻是在虛浮中晃過一世。這都是沉迷虛幻的事物、追逐妄執的情境,對這個萬象的幻化色身看不破,才認識不出法身的真相啊!

【講話】
古代人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在天涯海角而讓我朝思暮想!現代人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只低著頭看著手機!這就是古人濃厚人情的交流生活與現代人沉迷物慾的虛晃生活寫照。

那麼要怎樣在虛幻的事物中領悟生活真諦呢?有個「孫悟空問如來佛五個問題」的寓言故事,可以引導我們在虛幻的事物中領悟生活真諦,故事內容敘述於下:

1.悟空的第一個問題:
有一天,悟空問如來佛:『什麼是愛情?』
如來佛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悟空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卻空著手回來了。如來佛問他:『怎麼空手回來了?』
悟空說道:『當我走在田間的時候,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於是沒有摘;但是,我繼續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後什麼都沒有摘到……』
如來佛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愛情。』

2.悟空的第二個問題:
又一天,悟空問如來佛:『什麼是婚姻?』
如來佛說:『我請你穿越這片樹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結實的樹回來放在屋子裡做菩提樹,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於是悟空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帶了一棵並不算最高大粗壯卻也算是不賴的樹回來了。
如來佛問他:『怎麼只砍了這樣的一棵樹回來?』
悟空說道:『當我穿越樹林的時候,看到過幾棵非常好的樹,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麥穗的教訓,看到這棵樹還不錯,儘管它並不算我碰見的最棒的一棵,我怕我不選它,就又會錯過了砍樹的機會空手而歸,就選它了。』
這時,如來佛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婚姻。』

3.悟空的第三個問題:
還有一次,悟空問如來佛:『什麼是幸福?』
如來佛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悟空去做了。許久之後,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
如來佛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嗎?』
悟空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並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當我後來又看見很多美麗的花時,我依然不動搖自己的信念,堅持著我這朵才是最美。所以把最美麗的花摘回來了。』
這時,如來佛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

4.悟空的第四個問題:
悟空又有一天問如來佛:『什麼是外遇?』
如來佛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摘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又充滿信心地出去。兩個小時之後,他精神抖擻地帶回了一支顏色艷麗但稍稍開透了的花。
如來佛問他:『這就是最好的花嗎?』
悟空回答道:『我找了兩個小時,發覺這朵盛開的花最美麗,但我採下後在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了。』
這時,如來佛告訴他:『那就是外遇。』

5.悟空的第五個問題:
又有一天,悟空又問如來佛:『什麼是生活?』
如來佛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摘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有了以前的教訓,又充滿信心地出去。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如來佛只好走進樹林裡找他,最後發現悟空已在樹林裡安營紥寨。
如來佛問他:『你找著最好看的花了嗎?』
悟空指著邊上的一朵花說:『這就是最好看的花。』如來佛問:『為什麼不把它帶出去呢?』
悟空回答道:『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很快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這時,如來佛告訴他:『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

從這五個寓言故事的問題,你是否也學會看破虛幻的事相,懂得了「悟空」的生活真諦?

認識不出「法身」的真相,就是沒有「悟空」的慧眼,心中有箇看不破的妄執情境,才會終日為境所乘。「法身」是個獨脫真淨的「無依道人」,沉迷在虛幻事物追逐妄想情境的人,往往一聞是「何物」的名句,就在「何物」的名句上認真,當然認識不出「無依道人」的法身真相。

獨脫真淨的「無依道人」,對一切境不依這邊也不依那邊,因境雖有萬般不同,却只是無依道人乘境法現形的幻相,無依道人不會在幻相上認真。

譬如明月當空,同樣的一輪明月,杯中現即為杯中月,盆中現即為盆中月,池塘現即為池中月,千江有水千江月,不管是杯中月或盆中月或池中月或江中月,都只是相似月,切莫認此相似月為真月,應在當下了知映在法境上的相似月,都是同那一輪明月應境緣所現之形,不可在法境上幻相認真。古人說:『心隨萬境轉,轉處得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真正的自由是不被境所牽制,做個乘境底人,才有自在的境涯。如果心隨萬境轉,本身不能隨流認得性,而終日為境所牽制的話,又那來的「無喜無憂」的大自在境涯?

達摩大師從西天來到東土,祗要覓一箇「不受人惑」的人,這箇不受人惑的人,即是指能「隨處作主、立處皆真」的「無依道人」。

因「無依道人」的法身是現量境,一落比量,即見不到無依道人的現量境法身。所以本則菜根談提示說:沉迷虛幻的事物、追逐妄執的情境,是對這箇萬象的幻化色身看不破,才認識不出法身的真相。

誦經拜佛的行持也是如此,行持無過,並不障人修行,只因本身執著行相,不能做個乘境底人,反被行持之境所牽制,沒有將行持轉化成自受用功德。《六祖壇經》中記載法達向六祖惠能大師請教《法華經》義,當時法達因自恃念誦《法華經》已有三千遍數之多而起憍慢心,所以六祖向他開示說:『你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就可以與我同行。』

然後又再引導他說:『你若勞勞執念,以為這是功課的話,跟犛牛愛尾有何不同?』法達不解「執念為功課」之病,又問六祖:『這麼說,只要能了解經義就好了,無需勞累的誦經了嗎?』六祖指正說:『經有何過?豈障你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並說偈語:『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以上所引這段六祖與法達的師資機緣告訴我們,若只是執取誦持經文遍數之多以為勝,反被誦經行持的執情蒙蔽了法境的現量境,因為再多的經文也只是法境的比量境,在比量境上是見不到法身的現量境。誦經必須「心行體會」經旨,悟見無依道人的覺地法身,才識得法身真相,而轉經旨為自受用功德。

馬祖道一禪師與衡嶽懷讓禪師,在唐朝時是很有名的高僧。道一禪師為了專心修學禪定,在衡嶽傳法院旁邊的一間茅寮,每天用功打坐。懷讓禪師經過茅寮看到道一禪師如此精進用功打坐,想幫助他超越事障的藩籬,於是上前問道一禪師說:『你打坐求做什麼?』道一禪師回答:『想求作佛。』

懷讓禪師聽他這麼說,第二天開始,每天見道一禪師在打坐時,就拿了兩塊磚頭,坐在茅寮外磨磚。第一天還未引起道一禪師的注意,第二天、第三天………數天下來,道一禪師對懷讓禪師磨磚的行為感到疑惑了,最後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去問懷讓禪師:『你磨磚做什麼?』 

懷讓禪師回答:『我要把磚頭磨成鏡子。』道一禪師疑惑的反問:『磚頭怎麼能夠磨成鏡呢?』懷讓禪師聽到他這樣問,就趁機奪殺道一禪師「打坐求作佛」的執情,反問道一禪師:『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

道一禪師被懷讓禪師這句「雙關語」點醒了,頓然超越了理障的藩籬,向道一禪師作了一個會心的法悅微笑。又向道一禪師請教說:『那我該如何做?』

懷讓禪師向他開示說:『牛拖牛車,牛車不走,是要打牛車?還是打牛?』道一法師聽了之後,若有所悟,卻無言以對。於是懷讓禪師又進一步向他開示說:『你是為學坐禪?還是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不在坐臥的行相上;若學坐佛,佛也沒有一箇定相。修學無住法,不應有取捨的執著,你若執著在坐佛之相,即是殺佛。所以修行若執著在坐相上,是不能通達法理的。』

道一禪師聞懷讓禪師的示誨,如同醍醐灌頂,即起身禮拜並請教說:『那麼我要如何用心修行才合於無相三昧?』懷讓禪師開示說:『我說法如同天上的雨露,你聞法如同大地的種子,時機因緣成熟時,法水自然會滋潤菩提種子萌芽成長』。道一禪師聽後,法喜充滿,便決定離開茅寮,下山去教化眾生了。

這個禪門公案有二個引導重點:第一個引導重點:牛車不動時,是打牛車?還是打牛?
「牛車」是牛的工作工具,「坐禪」是學習禪定者的修學工具,使用工具的是「牛」與「禪修行者」,打牛車?還是打牛?著力處要正確,修學才能事半功倍。

佛經將「法」比喻做「筏」,筏是過渡河流的工具,到岸時就要棄筏登陸,若再背起筏來走路,反成障礙。這個公案的第一個引導重點,是要修學者看清楚修學的「正確著力處」。

第二個引導重點:我說法如同天上的雨露,你聞法如同大地的種子,時機因緣成熟時,法水自然會滋潤菩提種子萌芽成長。

學佛者聽經聞法或做行門修持,都如同大地的種子在接受天上雨露的滋潤,有一天因緣成熟時,法水的滋潤就會啟發菩提種子的生機,讓菩提種子萌芽成長起來。所以學佛尚未獲得法益者,就是他的菩提種子接受法水滋潤程度還不夠,在修學上有待加強,有一天時機成熟時,菩提種子萌芽了,成長就會速如破竹。這個公案的第二個引導重點,是要修學者不斷的接受「法水滋潤」,等待「因緣成熟」。

願以上舉禪門公案,共勉在修學路上多與良師益友切磋「無住」法義,這是促進心智成長的重要因緣,時機因緣契合,一句法語就能啟動慧命的成長。


幼人之幼
普家扶字第一六七0扶助戶
扶助因由:案父中風,案童由案母照顧,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許晉瑄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三月至生活改善。
童珉禎、童珉瑜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三月至生活改善。
陳美蓁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三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六七一號扶助戶
扶助因由:案父母離婚,案童由案爺爺及案奶奶照顧,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李偉華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三月至生活改善。
林李麗玉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三月至生活改善。
李帛瑜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三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六七二扶助戶
扶助因由:案母未婚子,案母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陳淑娥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五月至生活改善。
張道明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五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六七三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父母離婚,案母獨自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邱秀華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五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六七四扶助戶
扶助因由:案父母離婚,案母獨自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郭增君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六年五月至生活改善。


頌善
普門學苑感謝各界護法善信.披露芳名敬致謝忱頌揚善德

敬愛的護法菩薩!阿彌陀佛!
  余有幸忝為衲子,在台中建立普門學苑道場,三十多年來在道場中修行,亦不忘衲子弘法利生的本份,不斷的利用道場環境,在推展佛教文化法輪。雖說為故友的遺願,創辦了「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亦不忘善導眾生開佛知見,不斷的結合教化人力,在為苦難人家開發佛光普照的加被因緣。

  民國八十三年,臺中第十期市地重畫工程動工,普門學苑道場得視因緣,配合重畫遷建或原地重建。因道場僧眾平日都投入「普門慈幼雜誌社」的文化工作,以及「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中,除了一年一度啟建「祈安觀音法會」,為道場籌募常年人事消費的經濟外,沒有其他的經費來源,為籌備建設工程費,余發心為道場護法,於民國八十三年八月起,每月啟建一次「大悲懺功德法會」,至今月月都親自主持懺儀,所得功德金,悉數轉作普門學苑道場的重建經費。

  民國91年臺中第十期市地重畫分配,市府原地分配給普門學苑土地,確定可以原地重建,目前第一期工程「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已完工,並提供作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的台中總會會館,第二期工程「道場殿堂」建設,因建設經費不足,尚未鳩工興建。

茲因道場原地分配,還需負擔重畫公共設施地近千萬的土地差額,工程建設費仍是困難重重,故設定建寺護法金每坪二萬元,徵善信捐獻護法。

  多一份關心,就多一分護法力量,祈盼佛門善信護法,將普門學苑急在眉睫的建設經濟困境,轉告您們的親友,為普門緣起更多的護法力量。余對每一份關懷,都永銘在知足與感恩的心中,在修行歲月裡,為善信們的護法而祝福。

發心為普門學苑建寺護法者,請利用電話(04)24364053索取徵募普門學苑「建寺建坪暨捐建寺大悲懺功德主」緣簿,利用緣簿勸募,所勸募的建寺護法金或大悲懺功德金,可利用郵政劃撥22476620號戶名「普門學苑」劃寄,並於通信欄註明善款用途。本苑接收到功德金後,不但於每月 「大悲懺功德法會」中,為捐款善信迴向祝福,並將於《普門慈幼季刊》的「頌善」專欄,公佈捐者芳名,以徵信社會。

今將各界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 年五月份贊助普門學苑「建寺經費」護法暨參加「普門大悲懺功德法會」功德主芳名披露於下,藉此頌揚善信之護法善德,並申致無限謝忱!
耑此致謝,敬頌 布施波羅蜜!
普門學苑住持  釋心印 合十

★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年五月份贊助普門建寺護法芳名:
施 壹 銘  陳有熙 陳利妹 王萬禮  林麗櫻  王徽慈  王柏菁  王徐貴英 
林張素娥  林錦緞  金中田  金冠霖  金景玉  張清麟  張仲毅  張 兆 均 
張吳玉美  金景莉  王煌江  張輝煌  張邱壽  廖一竹  廖又竹  釋 圓 融
江 清 寶  江  笑  江正姞  賴鈺婷  賴佩基  詹美鳳  謝松谷  謝 佳 蓉 
小野寺麻櫻  小野寺孝太郎  羅士寶  徐秀瑾  張詠婷  王智儒  羅 旻 皓
羅 婕 恩  林瑞璘  林瑞真  林佑澤  林宛儀  高千景  林豐銘  林魏斑斑
林魏阿爽  林冠鈴  林福生  邱新福  林裕萍  邱語涵  邱崇智  邱 玟 詠
張 瀞 月  陳志忠  陳泉浪  陳盈達  許庭芳  陳思齊  陳品睿  陳 世 原
陳 惠 貞  王志豪  王思憓  王悅齡  王氏歷代祖先  陳氏歷代祖先 陳成安
陳 芳 慧  陳思傑  釋開賢  陳松益  陳威宇  賴鎔伊  陳姵云  陳 渘 媗
陳 裔 喬  黃璽任  黃璽叡  林彩蓮  鄭杰祥  鄭紫絜  鄭聰銘  鄭 林 鑾
鄭 妘 蓁  鄭子芸  廖俊銘  廖泓鈞  蔡燕卿  邱皇裕  林文萍  邱 玉 欣
邱 妤 庭  釋修光  吳碧香  賴敦哉  賴文進  賴奕翔  賴文斌  何 俊 杰
賴 美 華  羅秋梅  王志寧  王宇庭  王耀福  伍冠聰  葉玉霞  李 文 達
幸福家電器行 李毓庭 李俊泓 李昇峰  廖麗娥 莊其達  楊欣樺  莊 碧 欣
胡 育 璞  劉金貴  林麗睸  劉奕成  劉宣妏  陳亮華  林錫禎  林 煒 城
余 芃 葳  戴順利  戴翊光  謝復華  黃如雲  謝一鋒  謝佩娟  周 育 惠 
謝 福 財  謝佩娟  謝佩岑  謝佩涵  黃智揚  呂漢森  李珠鳳  呂 孟 軒
呂 孟 釗  呂孟暐  謝文淵  黃秀妹  謝佳宏  謝和全  張登程  張 淑 茹
林 傳 順  江敏瑄  林詮偉  廖靜茹  詹閔勝  詹世吉  賴威凱  賴 昱 欣
黃 愛 玉  商新宗  王秀鸞  莊瑞東  林麗華  賴國勇  蕭憶惠  賴 帝 霖
賴 昱 勝  賴昱廷  林  番  鄭進川  廖英傑  陳煥鈞  陳泱羽  陳 柔 安
陳 柔 伊  郭英傑  吳瓊如  郭彥廷  郭彥承  張家毓  游貞賢  陳游萬明
侯詹阿雙  黃淑麗  陳春燕  吳渭川  吳昭德  侯慶財  釋圓學  釋 法 性
秉倫興業有限公司 全家旅行社 林秉毅 葉玫纓 張佳純  賴昱承  賴 錦 鳳 
林鄭彩雲  張宗生  戴宜郡 黃雪玉  淨蓮念佛會 竹林禪寺 林坤山 陳秀麗
林陳玉蟬  林振成  蔡佳美  林冠佑  林冠勛  林景文  楊輝斌  曾 雅 敏
楊 輝 雙  曾筱慧  楊宇樂  楊輝煌  王雅香  楊鈞淏  楊國忠  張 淑 靜
張謝運妹  張基灝  江敏源  薛卉涵  江昱頡  楊天平  薛伊淳  楊 鈞 翔
賴陳敏嬌  楊承曄  高關掌  高韻雅  賴秀芳  黃華明  林東榮  林 美 湘
楊 棋 閎  楊棋崴  楊明賢  賴秀政  張鴻琪  張劉省  張建堂  張 建 斐
張 建 智  賴芹如  溫柒零  張銘國  張劉錢  何宇庭  許欣怡  張 俊 雄
江林寶琴  陳雅慧  賴銘傳  關  怡  黃奧招  林瑞章  莊瓊蘭  林鄭麗凰
林 武 德  張紫渝  張美琪  林家伶  林佑瑋  林佩瑤  楊淨觀  楊 淨 福
莊黃玉樹  莊坤城  童連桂  林武賢  陳金梅  張家銘  黃于瑞  張    辰  
張 智 程  陳夢琦  張碩涵  張碩昕  張紫茵  趙羿瑄  趙羿丞  張 靜 芳 
曾 梓 洋  曾宥銓  曾宥鈞  陳鄭悅  陳永富  藍素年  陳冠宇  陳 惠 音
簡 芳 伶  葉元英  葉思辰  簡德銘  簡秋華  陳東遙  廖郁錦  陳 盈 臻
陳 俊 諭  陳靖雅  徐祐程  李月玲  徐雅娟  徐昱翔  徐亞妤  林 銀 霞
許張春燕  許春生  許長興  許力松  許凱柏  林陳吻  張于亞  張 藝 瀚
張 慈 明  張宏佑  潘玉月  朱政國  朱連才  羅德山  盧秀雄  盧 國 弘
盧黃貴蘭  盧子健  盧安昭  陳希文  林孟樟  陳世微  陳春金  陳劉月華
陳 樹 明  江  愛  陳衍昊  陳衍伯  陳思佳  林江香  林美玲  林 瑞 輝
林 芷 妤  林美瑤  林瑞文  薛金明  蕭麗君  林子權  林瑋軒  林 楊 幸
林莊水花  魏銘駿  魏翔安  魏文宗  林靜美  林家輝  江怡樺  江 國 豪
林 淑 芬  江啟忠  賴金地  林淑珍  賴佳瑋  賴佩瑜  賴世泓  盧 瓊 媚
龔 麗 香  李卉軒  李宏偉  李正榮  呂芳昌  葉碧燕  呂理德  富野鐵板燒
曾徐玉蘭  呂理忠  呂理國  呂毓雯 陳曉萍  呂櫻鎂  曾進寬  趙 涪 淇
楊 秉 晟  曾景明  李正晴  劉希明  劉唐毓  廖阿粉  蔡世兩  林羅淑女
林 益 福  林月娥  謝金江  盧阿蔭  謝東穎  謝裕絜  謝佩妤  劉 武 慶
鍾 玉 秀  劉家翔  劉家維  林榮周  林謝笑  林玄通  劉秀鴻  林 雅 婷
林 媺 芸  林郁樺  劉宬佑  湛宏政  林媺娸  湛祐程  廖惠美  林龍之助
楊 淑 玲  陳阿玉  林淇達  林淇宏  徐淑麗  黃貴堂  黃郁涵  黃 子 謙
黃沈桂蘭  黃坤秀  劉滄棋  黃木蘭  劉懋霖  劉姿宜  李莉平 詠昌彩劵行
劉 品 妤  劉武周  許金鳳  劉貴英  劉芸珊  何素蓮  李秉登  李 昭 男
劉 家 蓁  姚盈伃  何蔡菊  高銘章  高榮吉  鍾藤原  鍾淑貞  鍾鄧秋益
高李素玉  高欣儀  高旻駿  蔡青育  林上震  林家宏  蔡佩諭  林 建 鋕
林 岳 進  林家華  林佑勳  林侑璇  楊凱程  林于珊  楊皓崴  何 素 麗
金台企業社 張永霖 黃玉答  林濬宏  陳煥鈞   史吉福  徐瑞琴  史   潔
史    敏  史  軒  徐鴻耀  董芳美  徐嘉佳  徐億佶  徐楷迪  陳 合 妹
徐 鴻 鈞  林麗蘭  徐聖淵  徐婕琳  賴秀琴  鄭楷翰  賴金木  鄭 政 雄
賴黃碧桃  鄭江霞  鄭溪明  陳益昌  陳益烈  鄭茂廷  鄭麗容  陳張秀鑾
賴 韋 禎  陳靖莉  陳石井  陳福智  蔡志逸  陳淑姿  賴明進  廖    秋
張 美 恕  張長林  林益宏  林峰生  林盈榛  林城緯  林城瑀  賴 森 彬 
賴 仲 恩  李豐昌  李勝雄  李宗憲  錢威仁   宋慶雲  賴素雲  宋 明 蒼
宋 荃 甄  宋明燦  黃彥盛  紀春梅  林紀鳳  沈慶興  沈平茂  阮 滿 枝
阮 正 義  阮正枝  劉天祥  羅洪亮  詹秀琴  羅世杰  羅元志  羅 世 章
羅 景 文  羅韋侖  羅姷欣  羅明堂  羅韋淞  羅尹汝  張騰文  楊 婉 甄 
張 榮 勳  張榮德  張莉敏  吳永裕  張馨文  林子鈞  林子淇  曾 麗 玉
陳 敬 堂  陳瑞瑛  林培陽  林慶昇  賴柏桃  黃素蘭  吳  滿  楊 舒 閔
羅 崚 賓  張學舉  吳金燕  張芳珩  張芳珩  張芳宇  張芳薇  黃 陽 彰
陳 雅 玲  黃國維  黃于庭  張西鎮  溫閔凱  溫閔勝  吳澤裕  羅 四 維
羅劉菜蕊  高美惠  羅元俊  羅郁雅  羅元彥  羅文彥  羅逸琁  陳 奕 樵
羅 五 湖  黃秀琴  羅玉涵  羅健禎  羅福生  黃惠如  劉志源  陳 潓 婷
黃 啟 章  黃凱威  陳正如  黃郁升  黃昱豪  呂政融  呂亭臻  張 學 樵
張 耀 元  羅文瑛  張逸筑  張逸柔  王怡雯  張美華  沈月櫻  張 豐 宇
林    謹  李進育  李啟銘  李泓勳  沈簡甲  沈淑梅  沈怡慧  沈 孟 欽
陳 重 光  林淑惠  陳聖淵  陳薏如  陳吳娥  陳慧錚  陳慧珍  陳 淑 霞
林 燕 鳳  盧永祥  盧伯璋  蕭景如  盧序品  盧琤茹  黃建勳  黃 崇 祐
黃 屏 慈  楊秋雨  釋開果  釋開哲  釋心佑  釋心弘  釋心玄  釋 心 悟
釋 心 妙  釋心彬  釋心和  釋心得  釋圓承  釋法箴  陳鄭惜  黃 豐 昇
李 鴻 賢  吳  愛  吳家琪  錢宜蓁  陳麗燕  陳怡惠 林  銅  林陳玉
★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年五月份建寺坪數功德主芳名:
林番、鄭進川捐建坪一坪。
吳家琪捐建坪一坪。
★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年五月份總懺功德主芳名:
釋 開 雲  黃文峰  杜炤志  黃秀華  林進福  陳益忠  陳鄭悅  謝 偉 棠
陸    扇  普門學苑潭子信眾學佛共修會暨護持會友 陳禹卿  釋圓融 林雅婷
謝莊秀枝  林佳譽  魏子超  瑞億機電有限公司  瑞豐機械有限公司
★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年五月份副懺功德主芳名:
林 榮 吉  林宗謀  張錫總  王亮晴  李炯煜  李鳳美  王俊鴻  朱林阿菊
黃陳玉鳳  王雅琪  謝偉棠  黃玉治  張聰定  黃宗禮  謝光榮  廖 翊 廷
廖 培 吟  王欽左  王欽右  
 ★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年五月份隨喜功德主芳名:
張 義 雄  張能傑 周雪芬  張翊芸  張育嘉  張碩傑  林珏君  張 栢 榕
張 文 演  陳燕玉  黃國彰  簡水連 張繼仁  莊宜芳  莊信政  莊 旻 修
莊 旻 倫  盧源隆  黃金實  盧薏安  盧忠良  黃文峰  黃月芬  黃 月 姬
黃 名 賢  史吉福  徐瑞琴  徐鴻鈞  徐鴻裕  詹春盛  江皓月  詹 佳 諭
江蔡彩碧  詹佳勳  向武雄  羅淵洲  羅勻男  李榮財  高永富  高 彩 萍
高 儀 芳  謝秀蘭  高華山  高嘉君  黃朝南  林進福  林秉毅  葉 玫 纓
陳 狄 成  黃傳案  蘇秀卿  洪雪免  杜育珊  白進強  白羽瑄  白 璟 翰
白 璟 霖  白璟諺  張鐘文  黃彥盛  林錦緞  金冠霖  陳永華  陳 梓 明
陳劉月華  林成杰  盧皆遁  陳世微  沈嘉倫  林秀英  林江棗  劉 蛤 笑
鄭柯秀珠  張火炎  盧瑞英  鄭良益  鄭筑穗  張家柔  鄭筑升  鄭 碧 華
簡 嘉 佑  簡婉如  簡綺徽  簡有孟  楊介芬  簡厵徹  簡厵賢  簡 厵 德
簡 安 心  鄭偉成  鄭碧櫻  李依真  李勇利  陳映君  蔡旻修  蔡 麗 娟
邱 振 昌  林相岑  劉林蜜  葉家龍  蕭  珠  賴炯彰  林俊廷  黃 瓊 瑤
黃 冠 儒  邱雅琪  黃楊言  劉貞秀  邱一修  李嘉敏  簡有傳  廖 向 宸
陳 德 文  廖慧如  林育勳  何昀瑾  何宜鍀  林怡珊  何沅達  何 昱 傑
何 昱 霖  何元祐  羅振豪  羅苔瑄  何春枝  曾寶淑  戴上傑  陳 盈 彰
蔡 玫 玲  蔡佳伶  陳姿利  釋心佑  洪見旺  吳淑蘭  林盈欽  劉郭月見
李高玉英  楊金豪  蔡玉香  莊禎祥  莊宗霖  莊佳倫  莊智博  陳 宗 揚
陳 俊 豪  朱麗琴  劉秦瑋  王富生  王致傑  王賴粉  黃淑慧  宋 慶 雲
林施鑾桂  陳榮宗  林馮愛  邱鏡如  李政杰  鄭月霞  陳益添  花 慧 秋
賴熊暨賴氏歷代祖先 饒阿然  洪文樹  陳熙森  陳吳雪  劉華東  林鄭彩雲
劉氏歷代祖先  周廖良 陳寶玉  李惠鈴     

      普門慈幼雜誌廣受讀者歡迎.感謝助印善施共襄出版因緣

《普門慈幼雜誌》為人們提供正信佛法信息,也為人們點燃生命的愛心火燭,懇盼關心佛教文化工作的善施人士,隨緣隨力提供助印善款,協助本刊出版贈送流通經費。在此謹將一0六年三月份至一0六年五月份助印本刊善施人士芳名披露於下,以頌揚其關心佛教文化的善德,並致最崇高的敬意與無限的謝忱。

●一0六年三月份
伍佰元:(黃邱細妹 林威宇 林安安 黃有妹) 賴建彰 張定來
參佰元:陳麗美 
  壹佰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 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張晴晴 謝明真)
●一0六年四月份
壹仟元::(黃邱細妹 林威宇 林安安 黃有妹) 
伍佰元:賴建彰 
壹佰貳拾元:洪千翊
●一0六年五月份
壹仟元:(黃邱細妹 林威宇 林安安 黃有妹) 林玲純
參佰元:賴建彰
壹佰元:(張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張晴晴 謝明真)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急難服務
一0六年三月至一0六年五月普門所處理的急難系列個案報導於下:
【新個案】
▲一0六年三月辦理二件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二九號。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三0號。
▲一0六年四月辦理一件
施棺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三一號。
【舊個案】
一、長期醫療照顧專案戶共二0件
1普急字第二四七0號。
2普急字第二四七五號。
3普急字第二六三一號。
4普急字第二六四七號。
5普急字第二六五六號。
6普急字第二六六六號。
7普急字第二六六七號。 
8普急字第二六七九號。
9普急字第二六八三號。 
10普急字第二六八七號。
11普急字第二六九五號。 
12普急字第二六九七號。 
13普急字第二七0一號。 
14普急字第二七0七號。 
15普急字第二七0八號。
16普急字第二七0九號。 
17普急字第二七一八號。 
18普急字第二七二二號。 
19普急字第二七二三號。 
20普急字第二七二六號。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
10603月至10605月新增會友一覽表
10603月份
會員類別
會員姓
 
     

會員類別
會員姓
 
     
榮譽會友
章民嘉 章民睿
 
家扶捐款者

榮譽會友
張絜雯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張秀琴
 
家扶捐款者

家扶會友
鄭淑娟 張剛銘
 
家扶捐款者
榮譽會友
吳逢明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雪滿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江雪麥
 
愛心捐款者





10604月份
會員類別
會員姓
 
     

會員類別
會員姓
 
     
榮譽會友
魏麗琴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黃筠婷
 
愛心捐款者
永久會友
葉光惠
 
永久捐款者
榮譽會友
林詩婷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許木榮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方志城 藍英綢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淑娥
 
愛心捐款者





10605月份
會員類別
會員姓
 
     

會員類別
會員姓
 
     
榮譽會友
王聖瑞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福順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東義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蔡佑東 蔡昀瑾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劉政雄 黃淑珠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盧坤寶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建和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黃秀鳳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文芳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洪秀玲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黃凱辰 李晨瑜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廣利工業社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白佳玲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王培軒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林松濱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王秀美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鄭福全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王翠金
 
愛心捐款者

收支徵信錄
106年03月份徵信
基本會費
6000元:黃杏 王秋對 5000元:金景莉 4500元:(張有錦 白桂蓉 張原賓)
3000元:林榮吉 2500元:張玉慧 顏福南 2000元:董添富 張朱菊英
1500元:胡玉蓮 (李文和 魏慧萍 李珮聞)
1000元:王萬禮 陳金梅 黃玉嬕 林月燕 許吉進 郭崑隆 張碧芬 朱華趾 張志宏 陳茂振 葉青峯
鄭偉成 鄭愛英 孫道順 葉玉燕 (吳清林 陳彩霞) (吳金燕 張學舉) (陳素卿 林盛聰)
(張再發 王碧霞) (林玄通 劉秀鴻)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500元:林麗櫻 王徽慈 施宜礽 何婉喬 郭碧蓮 賴建彰 陳佑榕 劉素戀 林靜宜 洪木興 潘美仙
洪泰良 梁平恭 柯淑昭 賀素蘭 林永杰 沈禮賢 陳麗華 龔明騰 吳美瑛 侯淇家 丁榮國
張雯峰 吳水龍 陳清燃 張聰定 奚淑芳 許三益 李佳樺 龔育瑧 周英富 蕭敦仁 陳正如
陳春雪 黃宗禮 邱一修 羅麗雲 張坤連

愛心捐款
20000元:(葉志勇 簡秀美) 19000元:簡婉如 5000元:(劉希明 劉唐毓) 4154元:無名氏
4000元:賴麗容 賴麗珠等10人 3300元:游貞賢等11人
3000元:彭裕誠 (張世弦 張芷瑜 張金瑞) 2500元:李信雄 2400元:(鄭淑娟 張剛銘)
2000元:劉建龍 吳淯暄 仇海珍 柯旭娟 邱瑞榮 (達昌鋁業有限公司 陳宗樑) 劉素戀等20人
(張寶香 高炳福 高嘉隆 高銘聰) 1935元:王時成
1800元:呂芳昌合家 1500元:鄭慈澤 鄭智文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啓瑞 黃葉若 黃文道)
1200元:張金寶 曾國華 林淑齡 曾靜盈 曾靜芃 曾珠惠 王峻 謝受新 謝啟明 賴榮坤 李世慶
(華 宸 華宏原)(胡晉誠 蔡易靜 胡哲瑋 胡玳瑋) 1100元:詹秀琴等11人
1000元:羅秋梅 吳逢明 陳雪滿 林欲創 張峻斌 朱華趾 鄭桂英 林立坪 林晉弘 林立益 林立修
林立章 翁政弘 張雅欣 張心怡 (張君瑜 張智鈞)(葉麗卿 林佑生 林佑民 林信良 林甄敏)
(黃鴻源 吳家宥 劉育婷 黃玉宣 黃懷毅) (林芳雄 林蔡碧蓮) 和風股份有限公司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陳玉鳳) (林宗鋒 顏雅玲 林旻靚 林姿淳)
898元:陳惠慈 800元:(陳明銅 陳思宇 陳鵬文 陳翁碧蘭 陳亞瑟)
700元:郭碧蓮等7人 張定宇等7人 嘉義義工補貼行政費用
600元:賴威凱 張靜芳 張紫茵 陳品存 賴怡如 賴怡華 賴美辰 賴重光 賴炎輝 李心平 陳美英
(黃麗子 陳火鍊 陳燕柔 陳柏升 陳弘景 陳盈穎) (何恭銘 陳秀碧 何信忠) 陳松益等6人
(李大卯 周麗敏 李宜臻 李佳霖 周 弄 吳順發) (曾進財 曾進寬 徐玉蘭) 詹雅名等6人
(顏沛紜 謝奕濡 李綉哖 郭清香 謝學銘 謝佳男) (林憲君 林青駿 林育嫺) 莊旻修等6人
(侯李絹 侯志和 侯志成 侯淑芬 侯秀玲 盧致妤) (林憲君 林青駿 林育嫺)
(郭麗華 蘇語涵 蘇俊銘 蘇子翔 郭添財 潘秋美) (張美雲 陳建志 陳建村)
515元:(朱修慶 朱修賢)
500元:吳麗珠 謝佩璇 鐘燕喜 張肇榮 賴奇宏 郭憲龍 洪泰良 潘美仙 方岳泉 沈仕發 蘇周月卿
蔡淑惠 陳文香 黃欣善 郭寶蓮 四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楊碧雲 王彥珹)(楊碧雲 王彥珹)
(林佳佑 林祈承 張莉苓 林威綸 林依潔) (周育惠 謝福財 謝佩娟 謝佩岑 謝佩涵)
(陳世修 黃美環 陳晉隆 黃愉倫 陳 任) (江皓月 詹春盛 詹佳諭 詹佳勳 蔡彩碧)
(郭文祿 張素未 郭思慧 郭俊良 郭采瑩) (林佳佑 林祈承 張莉苓 林威綸 林依潔)
(鐘祈竣 洪惠卿 鍾佳怡 鐘丞逸 賴玉換) (吳水龍 吳 季 吳涂圓 羅樹蘭 吳佩珊)
(江盈蓁 陳郁樺 江彥政 江彥霖 江文騫) (吳森和 林春華 吳姿穎 吳欣怡 吳沛宣)
(洪明月 鄭貴蓮 洪玉婷 洪瑞鴻 洪誌遠) (余天津 張美華 余姿瑩 余柏宏 余佩霖)
(陳榮琪 羅傳宗 羅義霖 羅雅容 羅詩韻) (周淑裡 周 束 吳霈瑀 呂維哲 呂佳謙)
(陳瑞益 塗謹秀 陳俊凱 歐依靜 陳誼蓁) (陳東遙 廖郁錦 陳盈臻 陳俊諭 陳靖雅)
(陳清泉 陳健福 陳重任 鐘柯桃) (陳喜堂 丁美華 陳慈峰 陳高榜) 嘉委會瑜伽班
(陳柏舟 李宜庭 陳昱瑋 陳俊融)
400元:(林俊昌 許綉線 林郁婕 林巧旻) (鄭健全 黃美秋 鄭惟駿 鄭婉瑩) (游仁宏 游朝傑)
(吳美利 朱慶培 朱容瑾 朱容霆) (黃莉玫 何金章 何昱瑢 何昱陞) (林樹壇 陳正氣)
(黃士豪 莊淑玲 黃昱翔 黃子睿) (傅再養 傅正典 傅正欣 蔡素津) (林樹壇 陳正氣)
(杜佳蓉 呂國忠 呂昊宸 呂紜彤) (杜育真 陳恆毅 陳昱綺 陳昱安) (李芳森 黃秋梨)
(陳亭蓁 沈建城 沈建良 沈勝約) (張勝傑 林美麗 張詠然 張又文) (許智惟 許嘉玲)
(王火生 王稜琪 王宣翔 李麗玉) (李榮華 黃金女 李建成 李坤洲) (楊岳峯 蘇稼蓉)
(林鈺家 林鈺淇 林鈺貞 林鈺婷) (鍾治忠 鄭蕙蘭 鍾孟璇 鍾孟辰) (徐偉強 徐培碩)
許信仁 陳勇位 鄭佑勇 鄭佑威 王月麗 王麗茗 李英明 王昱婷 王郁凱 張碧芬
(方建智 方建中謝大耕) (胡仁智 胡瑞瑞)
300元:陳泯諺 楊阿密 楊阿密 廖富英 李碧珠 (賀士琪 賀任阿蜜) (蘇碩凱 蘇碩偉 李秀梅)
(張吟柳 張培芸 吳碧瑤) (楊德勝 楊舒敏 何香蓮) (杜長青 杜禹呈 杜禹羲)
(吳澤裕 吳添富 黃碧蓮) (吳科穆 沈思妤 吳芷靚) (吳宗翰 洪孟羽 吳宸萱)
(邱俊圜 邱惟馨 邱惟真) (蕭學寬 王榮蘭 蕭鼎祐) (張榮通 許麗華 張羽溱)
(鄭鉦耀 張雅琪 鄭均緯) (鄭信義 江彩糧 方文賢) (林劉貞 林庭輝 廖奕旋)
(莊啟東 蔡惠如 莊博淵 莊于賢 莊韻靜 莊馥鰴) (蘇祐楷 蘇祐聖) (鄭宜瑾 方姵甯)
250元:(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陳慶霖 蔡秀緞 陳彥逢 陳俞任 陳思璇)
(吳漢文 黃麗玲 吳嘉展 吳佩容 吳佩君) (劉清山 康 論 劉信男 劉家男 劉貞秀)
(侯振芳 侯明秀 方 珪 林秀盆 江曉芸)
210元:(許聰敏 洪瑞玉 許明盛 許芝菱 許雅鈞 許芝瑋)
200元:張繼仁 陳素緞 廖喬茵 張言存 謝佳宏 宋新見 陳華松 張敏萍 楊巧伶 沈素蘭 賴 貴
陳景來 張絜雯 陳慶隆 陳乙溎 陳沛語 洪榮錦 陳淑慧 蘇葵羚 無名氏 蕭富晉 許 象
潘陳勤 吳金龍 蔡怡婷 李振頡 林碧娟 蔡佳芳 蔡靜穎 (羅淑如 羅文吉 陳明月 羅雅婷)
(孫岱澤 孫嘉茵) (劉哲文 劉奕利) (莊雅淇 莊雅茜) (鄭登貴 李文麒) (陳志瑋 陳憶萱)
(洪勝豊 何巧櫻) (鄭佩瑩 鄭妙果) (胡慶忠 陳秀英) (張豐宇 丁羿禎) (鄭信義 江彩糧)
(丁湘芸 丁浩展) (魏家稘 魏采翎) (許鈞澤 許鈞泰) (王萬禮 王柏菁) (賴美華 何俊杰)
(賴美華 何俊杰) (許翰翔 侯麗香) (蘇楊武 劉淑玲) (蕭金海 蕭李會) (丁榮國 林秋蓮)
(蔡明珠 王維綸) (葉家和 何振南) (盧文欽 盧文釧) (蘇淵源 黃招有) (張菽安 張亮云)
(杜松輝 何玉珠) (林 謙 李秋華) (蘇秋香 林金印) (陳修立 石淑娟) (李淑薇 張永菖)
(施耀鵬 王美惠 施隨益 施騌穎) (吳昌容 吳映萱 朱嘉儀) (侯瑞堂 侯麗貞 方菊 侯世詮)
張忠和 石月琴 張惠蘭 張銘仁 張銘輝) (魏源榮 方玉秀 魏雯琪 魏文瑜)
150元:(方文賢 鄭宜瑾 方姵甯)
120元:(呂發財 呂林怡秀 呂宥翰 呂宜) (呂育俊 呂穎臻 蘇湘博 呂允翔)
100元:王徽慈 黃世穎 謝勇毅 柯淑菁 王保淇 賴惠美 陳彥廷 連育漢 張仲杰 林玉玟 陳玉玲
楊振興 曾獻能 曾昱麟 曾昱麒 黃美香 陳冠文 陳家穎 潘文仁 陳文正 周益全 黃瑞麟
呂俊廷 蔡侑原 潘淑親 楊佳美 張博翔 鐘鳳妹 吳孟修 吳俊緯 陳怜灯 賴怡蒨 林富源
陳賀祥 羅春庭 許三益 陳梅鳳 許瓊尹 許朝堂 許修彰 黃品勛 賴克明 周秀梅 李怯四
徐芊惠 溫逸蓁 成宜容 溫天興 溫家緯 關耀宗 陳喜堂 郭珏妤 謝水趁 陳春雪 董素綾
黃振嘉 李旻熹 李春慶 車欣哲 林國仁 蔣文洲 蔡宜廷 盧秀鑾 謝俊男 呂 維 羅莉嫻
黃欲織 彭坅鑾 黃惠如 林石金 張秀香 陳春緞 陳又嘉 洪盈盈 徐乃立 張育豪 傅凰觀
蘇東亮 洪華玫 吳文玉 洪霈瑩 楊金永 呂秀鳳 劉智凱 張月清 蔡金地 陳奕廷 羅並南
蔡美蓮 蘇金鳳 丁宏宗 池依蒨 張學文 張學友 蔡其芸 蔡其真 蔡其昌 蔡美鶯 蔡佳紋
(林 銅 林陳玉) (馬獻誠 陳梅桂) (盧長銘 盧建志) (王承嘉 王承達) (蔡秀滿 楊宏霖)
(黃玉堅 仕女服裝工作室)
90元:(呂珈佩 官秉政 官叡妤) 50元:鄭清松 30元:陳振成 林峻逸
家扶認養金收入
36000元:黃杏 20000元:鐘宸瑄 11500元:許晉瑄 10000元:陳昶豪
7200元:柯秀儒 6000元:張秀琴 張文英 圓融法師 (翁啟豐 吳淑味 翁琟恩 翁妤甄)
5000元:社團法人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會 4000元:施宜礽 蔡寶春 林雪華 葉玉燕 洪敏瑜
3000元:陳木江 高坤暉 唐廷銓 王天仁 游貞賢 駱韋辰 駱韋翔 郭仕翰 彭裕誠 林耿徽 黃啟昌
盧屏伊 盧威任 盧楊秀美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啟惠 柳瓊珠)
2500元:(許淑珍 吳朝仁 吳欣穎 吳佳樺 吳佳勳)
2000元:劉安祥 劉長江 劉錦桐 王靜悅 唐達興 沈永欽 黃素足 謝鳳珠 陳狄成 王榮富 彭素貞
周金益 無名氏 (劉棟樑 劉秀千) (江梅雪 張佩瑜) (張峻愷 張瑋庭) (陳志成 鄧雪娥)
(邵漢武 邵海瑋 邵海葳 廖孝瑜) (童王民禎 章王民瑜 章王民嘉 章王民睿)
(李佳芬 李佳政)
1500元:陳秀美 陳秋愛 柯福焜 賀素蘭 陳綵捷 王大義 (李 萬 林菊美) (林李麗玉 林家賢)
(張再發 王碧霞)
1000元:劉錦池 王李笑 宋美惠 林美圓 盧秀湄 莊信政 李昭興 鄭琪樺 柯學穎 陳麗容 陳洪英品
莊雅雯 劉金貴 李馥蓉 林文斌 詹淨雲 彭如菁 林勇助 楊素珠 呂世明 劉利盛 李信賢
李帛諭 李菘珀 周芳嬃 周鈺萍 周寶珍 姚天賜 朱婉怡 朱美秀 郭仕翰 葉青峯 楊敦翔
廖晉祥 林育德 曹祖佑 曹傑漢 張雯峰 林 美 饒阿然 曹祖恩 曹祖瑋 陳彥良 黃家榆
張定宇 陳柏鍠 黃俊鈞 薛逸聖 黃俊傑 洪憲忠 陳依琳 陳郁筑 徐芊慧 蔡淑卿 陳淑英
王幼芬 林樹發 (黃真真 陳震沅) (林大碩 黃莉珀) (阮慧貞 吳宏彬) (賀士琪 賀任阿蜜)
(周裕婷 周思妤) (黃蔡語 黃山籠) (余麗娟 徐國勝) (方昱閎 許淑如) (周珊如 曹佩芬)
(周建森 周純卉) (洪溪遠 黃玉梅) (龔玹嶠 李菘銘) (陳松益 陳威宇) (李宗諭 李婉綾)
(謝寶賢 廖家誼 謝硯如 謝沛岑) (盧素靖 陳耀漢 陳宗郁 陳羿伶) (簡意文 施良坤 施盈盈)
(鐘彩月 魏生松 魏維遠 魏愷言) 600元:(張富翔 張凱傑 張博雄) 李淑薇
500元:張繼仁 黃朝南 吳勇箴 謝和全 楊素珠 陳芳惠 林思妤 林沛妤 林原甫 葉昱勝 蔡林秀美
賴惠玲 吳富月 李仁耀 廖美涵 張彩原 陳人慈 許富元 黃蘭惠 蘇雅芳 黃美香 蔡賴顯榮
陳冠文 陳家穎 廖秀玉 林玲敏 陳賀祥 汪艷嬌 翟慧瑛 黃重源 蔡宗諺 蔡宗叡 陳曾瑞華
羅朝昌 林淑鶯 歐美婕 謝美玉 魏慧萍 陳正如 黃柏翰 李孟儒 顧芯榆 許雪芳 陳守立
陳美蓁 侯盈竹 周月珍 黃鳳英 黃柏涵 葉麗敏 李文琮 王清風 謝進賀 劉麗華 周君育
陳振宜 顧素銀 章平祥 余靜雅 林文峰 何嘉欽 施素珍 黃弘茂 林美霖 林展瑞 江苑菱
蔡崑凉 黃春蓮 陳科華 陳凌賢 許紋魁 陳鎮琨 許榮峰 陳蘭花 侯裕仁 李秀清 吳暉萱
吳亭憶 許日盛 蔡長宏 羅麗雲 陳宥任 林盈利 楊富任 楊褔海 郭 葉 謝秀綿 郭玉蘭
王惠玲 林依穎 林秀敏 鄢領悌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許家瑜 許家偉) (呂芳評 呂炳煌)
(王詩雅 王志文) (陳厚任 陳妍汝) (高美蕙 洪滉全 洪培慈 洪培瑄) (邱盈齊 邱奕駿 邱奕騰)
急難救助款收入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元:黃文波 姜松鑑 (張傳壽 張黃勸)翁嘉松 王楚筠
700元:(蔡姿慧 洪婉靈 洪辰諭 洪國樺 洪承宏 法拉園民宿) (許春妹 張棠恭 張哲輔 張怡婷 張嫆欣)
500元:張又仁 張文珊 張雯峰 吳水龍 張熒珊 奚淑芳 劉淑玲 陳淑霞 陳俊雄 李昭瑜 呂妙燁 吳慧敏
黃陳隨 立行文理補習班 (鄧雪卿 楊東明 楊藝霖 楊琇卉 楊證凱) (許博堯 許琇鈞 許琇涵)
(鐘紫綺 周坤山)
400元:(吳厚德 吳柳儀 姚鳳珠 吳厚生) (姚器 姚登山 姚國榮 吳明坤) (黃裕豐 黃玉甄 黃永山)
300元:陳美杏 (李耀宗 李郭碧香 李嘉福) (張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許易民 阮小巾 許正偉)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200元:(李秀梅 黃柏盛) (姚秀卿 黃永勝) (黃昱豪 黃凱威)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蘇英 黃資佑 許玉萍) (許倉民 蔡淑貞 許佩諭 許柏昇) (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謝明真)
黃一彥 洪琼紅
150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龍)
(張晴晴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謝明真)
100元:劉淑梧 蔡忠明 蔡忠明 黃郁升 洪朱桃

社教活動費
20000元:蔡賴顯榮 10000元:林添財 3000元:鄭偉成 2000元:柯淑昭 1300元:王奕君
1000元: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 梁平恭 林世原 630元:柯淑昭
600元:吳水龍 (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500元:陳怡君 汪艷嬌 吳添富 (郭雲嫦 陳沅鎂 陳釔茜 陳燕昕) (賴健民 賴盈璋 蔡瑞菊 賴怡如)
300元:黃傳案 (陳永華 陳梓明) 廖如珮 王大義
200元:陳景來 洪漢濱 (羅超群 羅智翔) 陳泱羽 (黃培偉 黃培倫) 楊惠如 (黃琇美 傅國柱)
100元:陳清燃 黃群友 黃礦衛 黃礦瑩

助印書款
500元:(黃邱細妹 林威宇 林安安 黃有妹) 賴建彰 張定來 300元:陳麗美
100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龍)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張晴晴 謝明真)
預收款項
2000元 (黃玉雲 曹江河)
400元 (張嘉霖 梁婉琦 張嘉褔 吳曉雯) (張詠森 張喬甯 張閔勛 張緁芸)
200元 (吳水龍 羅樹蘭) (陳賀祥 涂玉杏) 100元 陳春雪 陳春緞
3月收入合計721,041元

【實物捐贈】
無名氏等人捐白米5公斤60包。林淑宜:香皂禮盒、手工編制盒子各1個。嘉雲地區共捐白米5公斤101包。本月份共發於普恩戶白米5公斤161包。累計白米5公斤裝1655包於嘉義志工委員會。以上物品發放於普恩戶。

19603月份支出
薪餉
163,758元
津貼
79,879元
勞保、健保費
25,406元
退職金
14,408元
文具、書報費
,115元
郵電費
43,459元
水電費
,123元
租賦費
,406元
旅運費
0元
交通費
,986元
修繕維修費
25,700元
印刷費
259,000元
公共關係費
0元
伙食費
,800元
劃撥手續費
,610元
其他人事費
0
急難救助金
82,150元
家扶金支出
400,900元
年節禮金支出
0
社教活動費
26,365元
年節禮品支出
0
產物保險費
0
雜項支出
,449元
各項設備
0
繳納其他團體會費
,200元


本月支出合計
,152,714元
收支相抵餘絀數
-431,673元


106年04月徵信
基本會費

12000元:(林彩鑾 陳聰明) 6000元:林宗德 曾珠惠 3000元:林家纓 陳江煜
2500元:簡婉如 2000元:黃滿珠
1500元:翁玉枝 (李文和 魏慧萍 李珮聞) 巫碧珠
1000元:劉素戀 許吉進 陳金梅 張美齡 林月燕 李偉銘 鄭偉成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吳清林 吳陳彩霞) (吳金燕 張學舉) (陳素卿 林盛聰) (林玄通 劉秀鴻)(張再發 王碧霞)
500元:賴建彰 郭碧蓮 林麗櫻 王徽慈 施宜礽 林靜宜 何婉喬 陳佑榕 吳碧娟 郭崑隆 胡玉蓮
林永杰 沈禮賢 陳麗華 龔明騰 吳美瑛 侯淇家 洪木興 潘美仙 洪泰良 柯淑昭 梁平恭
賀素蘭 丁榮國 張坤連 張雯峰 吳水龍 陳清燃 張聰定 奚淑芳 許三益 李佳樺 龔育瑧
周英富 蕭敦仁 陳正如 陳春雪 黃宗禮 邱一修 羅麗雲

愛心捐款
35000元:(周國盛 顧小薇) 25000元:李毓庭 19000元:鄭偉成 10000元:禪林法師
7000元:趙敏男 黃秀華 仇海珍 6000元:林宗德 鐘宸瑄 5000元:吳碧香
4000元:陳春金等3人 郭碧蓮 劉素戀等20人 周廖良
3600元:(魏志全 傅淑華 魏宏洲) 江啟忠 林萃華 3000元:謝陳素枝 謝松谷 林蔡玉雪
2500元:陳江煜 2400元:(周大同 黃淑貞)
2000元:王萬禮 黃秀花 張淑娜 何素蓮 李淑嬌 劉武周羅秋梅 張峻斌 台鹽慈愛社 開賢法師
(李營典 許惠貞 李炘芸 李宜靜 李鴻緯) (達昌鋁業有限公司 陳宗樑)
1800元:(蘇楊武 劉淑玲)
1600元:(李月淑 陳群樺 陳苡辰 陳秉頤)(陳俊男 李宜芳 陳正庭 陳明汶)
1500元:林家纓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啓瑞 黃葉若 黃文道)
1400元:(胡正潔 林淑蓮 胡家瀞 胡家瑜 胡家馨) 1200元:葉光惠 1100元:詹秀琴等11人
1000元:陳雪滿 劉千華 林靜宜 林麗櫻 陳俊儒 沈麗清 藍素年 曾惠玉 林靜宜 周廖良 李怡靜
利怡瑩 張雅欣 張心怡 嘉委會發票中獎 和風股份有限公司 (方志城 藍英綢)
(葉麗卿 林佑生 林佑民 林信良 林甄敏) (黃鴻源 吳家宥 劉育婷 黃玉宣 黃懷毅)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黃陳玉鳳) (林宗鋒 顏雅玲 林旻靚 林姿淳)
900元:呂芳昌合家 (許哲豪 許博翰 許文彥) (黃俊發 黃靜瑩 黃靜儀) (魏碧慧 魏聰哲 蔡絑琴)
(鄧金鳳 沈佩盈 沈鴻源) 810元:普門高雄義工委員會
800元:(陳明銅 陳思宇 陳鵬文 陳翁碧蘭 陳亞瑟)(陳恩鎮 吳淑哖 陳萱瑜 陳稚縈)
700元:賴美芳 郭碧蓮等7人 (王耀慶 王誠正 陳秋菊 王泰權 王福世 王鄭合春 王淑慧)
嘉義義工補貼行政費用 張定宇等7人
600元:鄭李雀 張靜芳 張紫茵 郭凱恩 李心平 何婉喬等6人 詹雅名等6人 陳松益等6人
(江文啟 湯梅春) (林茂杞 江靜姬) (呂益同 呂玉燕) (黃鈺亭 黃浩銓) (劉孝忠 蕭梅聲)
(楊和雄 郭麗玉) (賴俊逸 蔡水蓮) (曾華本 曾台群) (許烟霖 蔡佳靜) (林信川 趙富美)
(張峻瑋 張烜睿) (曾佩詩 蔡綉蓮) (侯李絹 侯志和 侯志成 侯淑芬 侯秀玲 盧致妤)
(黃天來 蔡翠英) (黃幸原 黃張桃) (陳品存 賴怡如 賴怡華 賴美辰 賴重光 賴炎輝)
(郭麗華 蘇語涵 蘇俊銘 蘇子翔 郭添財 潘秋美) 515元:(朱勇嘉 朱修賢)
500元:張玉慧 林詩婷 羅秋梅 江珮妤 賴奇宏 謝佩璇 蔡水波 王耀德 潘美仙 洪泰良 方岳泉
蔡淑惠 陳榮琪 黃欣善 沈仕發 陳文香 洪郭寶蓮 四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吳水龍 吳 季 吳涂圓 羅樹蘭 吳佩珊 吳俊諭) (鐘祈竣 洪惠卿 鍾佳怡 鐘丞逸 賴玉換)
(余天津 張美華 余姿瑩 余柏宏 余佩霖 王怡婷) (江盈蓁 陳郁樺 江彥政 江彥霖 江文騫)
(顏沛紜 謝奕濡 李綉哖 郭清香 謝學銘 謝佳男) (吳森和 林春華 吳姿穎 吳欣怡 吳沛宣)
(洪明月 鄭貴蓮 洪玉婷 洪瑞鴻 洪誌遠) (陳喜堂 丁美華 陳慈峰 陳高榜) 嘉委會瑜伽班
(羅傳宗 羅義霖 羅雅容 羅詩韻 周淑裡) (陳柏舟 李宜庭 陳昱瑋 陳俊融) (賴貞伃 賴正元)
(周 束 吳霈瑀 呂維哲 呂佳謙 吳泰票) (陳瑞益 塗謹秀 陳俊凱 歐依靜 陳誼蓁)
(陳東遙 廖郁錦 陳盈臻 陳俊諭 陳靖雅) (周育惠 謝福財 謝佩娟 謝佩岑 謝佩涵)
(江皓月 詹春盛 詹佳諭 詹佳勳 江蔡彩碧) (陳世修 陳黃美環 陳晉隆 黃愉倫 陳任)
(郭文祿 張素未 郭思慧 郭俊良 郭采瑩)
400元:(鄭健全 黃美秋 鄭惟駿 鄭婉瑩) (吳美利 朱慶培 朱容瑾 朱容霆)(廖偉富 廖珮鈞)
(林俊昌 許綉線 林郁婕 林巧旻) (黃莉玫 何金章 何昱瑢 何昱陞) (洪于珺 洪崇軒)
(傅再養 傅正典 傅正欣 蔡素津) (杜佳蓉 呂國忠 呂昊宸 呂紜彤) (楊岳峯 蘇稼蓉)
(杜育真 陳恆毅 陳昱綺 陳昱安) (陳亭蓁 沈建城 沈建良 沈勝約) (方建智 方建中)
(張勝傑 林美麗 張詠然 張又文) (王火生 王稜琪 王宣翔 李麗玉) 黃士豪 張春枝
(李榮華 黃金女 李建成 李坤洲) (林鈺家 林鈺淇 林鈺貞 林鈺婷) 蘇月姿 侯雯雯
(鍾治忠 鄭蕙蘭 鍾孟璇 鍾孟辰) 360元:蘇永芳
300元:(王萬禮 王徽慈 王柏菁) (何恭銘 陳秀碧 何信忠) (林劉貞 林庭輝 廖奕旋) 廖富英
(曾瀅潔 張婉娟 陳文利) (張吟柳 張培芸 吳碧瑤) (楊德勝 楊舒敏 何香蓮) 陳美英
(杜長青 杜禹呈 杜禹羲) (吳澤裕 吳添富 黃碧蓮) (吳科穆 沈思妤 吳芷靚) 黃鉑皓
(吳宗翰 洪孟羽 吳宸萱) (邱俊圜 邱惟馨 邱惟真) (蕭學寬 王榮蘭 蕭鼎祐) 李碧珠
(張榮通 許麗華 張羽溱) (鄭鉦耀 張雅琪 鄭均緯) (蘇碩凱 蘇碩偉) (蘇祐楷 蘇祐聖)
李秀梅 黃錦棟 蔡瑞國 劉美美 羅火生 黃郁雯 黃俊鈞 黃俊傑 洪憲忠 黃庭宜 羅吉盛
黃文達 林芳宇 陳世賢 施能勇 王春色 黃柄錩 王政詠 張秝梃 張桂森 蘇淑岑 林嚴咱
康憲卿 黃蔡媛子 曾徐玉蘭等3人 (莊啟東 蔡惠如 莊博淵 莊于賢 莊韻靜 莊馥鰴)
(賀士琪 賀任阿蜜) 280元:(陳達人 江昱慧 陳瑛旼 陳恆裕)
250元:(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陳慶霖) (蔡秀緞 陳彥逢 陳俞任 陳思璇)
(吳漢文 黃麗玲 吳嘉展 吳佩容 吳佩君) (劉清山 康 論 劉信男 劉家男 劉貞秀)
(侯振芳 侯明秀 方 珪 林秀盆 江曉芸)
240元:(陳鵬吉 陳立耿 陳妍熙 許騏麟) (陳瑛君 陳志宏 陳如筠 陳立耿)(賴振能 賴政維)
210元:(許聰敏 洪瑞玉 許明盛 許芝菱 許雅鈞 許芝瑋)
200元:謝佳宏 張淑娜 張絜雯 廖珮吟 賴秀圓 李英明 蘇葵羚 蕭富晉 潘陳勤 吳金龍 賴 貴
蔡靜穎 蔡怡婷 蔡佳芳 李振頡 林碧娟 (張忠和 石月琴 張惠蘭 張銘仁 張銘輝) 許象
(胡慶忠 陳秀英) (張豐宇 丁羿禎) (鄭信義 江彩糧) (丁湘芸 丁浩展) (魏家稘 魏采翎)
(許鈞澤 許鈞泰) (蕭金海 蕭李會) (徐偉強 徐培碩) (胡仁智 胡瑞瑞) (丁榮國 林秋蓮)
(蔡明珠 王維綸) (葉家和 何振南) (盧文欽 盧文釧) (蘇淵源 黃招有) (張菽安 張亮云)
(孫岱澤 孫嘉茵) (杜松輝 何玉珠) (林 謙 李秋華) (劉哲文 劉奕利) (莊雅淇 莊雅茜)
(鄭登貴 李文麒) (陳志瑋 陳憶萱) (洪勝豊 何巧櫻) (鄭佩瑩 鄭妙果) (蘇秋香 林金印)
(陳修立 石淑娟) (李淑薇 張永菖) (羅淑如 羅文吉 陳明月 羅雅婷) (吳昌容 吳映萱 朱嘉儀)
(侯瑞堂 侯麗貞 方 菊 侯世詮)(施耀鵬 王美惠 施隨益 施騌穎) (魏源榮 方玉秀 魏雯琪)
150元:楊基宏 (方文賢 鄭宜瑾 方姵甯)
120元:(呂發財 呂林怡秀 呂宥翰 呂宜芯)(呂育俊 呂穎臻 蘇湘博 呂允翔)
100元:王保淇 謝勇毅 柯淑菁 陳奕溱 陳彥廷 李俊毅 許木榮 連育漢 張仲杰 林玉玟 黃筠婷
陳玉玲 賴惠美 陳華松 陳景來 陳慶隆 陳乙溎 陳沛語 洪榮錦 沈素蘭 徐璋文 楊佳美
曾獻能 曾昱麟 曾昱麒 張博翔 鐘鳳妹 黃美香 陳冠文 陳家穎 潘文仁 陳文正 周益全
黃瑞麟 呂俊廷 蔡侑原 潘淑親 曾瀅潔 吳孟修 吳俊緯 陳怜灯 賴怡蒨 林富源 陳賀祥
羅春庭 許三益 陳梅鳳 許瓊尹 許朝堂 許修彰 黃品勛 賴克明 周秀梅 李怯四 徐芊惠
溫逸蓁 成宜容 溫天興 溫家緯 關耀宗 陳喜堂 郭珏妤 謝水趁 陳春雪 董素綾 池依蒨
黃振嘉 李旻熹 李春慶 車欣哲 林國仁 蔣文洲 蔡宜廷 盧秀鑾 謝俊男 呂 維 羅莉嫻
黃欲織 彭坅鑾 黃惠如 林石金 張秀香 陳春緞 陳又嘉 洪盈盈 徐乃立 張育豪 傅凰觀
蘇東亮 楊金永 呂秀鳳 劉智凱 張月清 蔡金地 陳奕廷 羅並南 蔡美蓮 蘇金鳳 丁宏宗
廖偉茹 (盧長銘 盧建志) (蔡秀滿 楊宏霖) (黃玉堅 仕女服裝工作室) (王承嘉 王承達)
(劉益昌 劉陳秀) (林銅 林陳玉) (馬獻誠 陳梅桂)
90元:(呂珈佩 官秉政 官叡妤) 50元:鄭清松 30元:陳振成 林峻逸

家扶認養金收入
36000元:張惠琦 30000元:張道明 12000元:陳宏嘉 陳冠嘉 10000元:鐘宸瑄 陳昶豪
6000元: 張嘉澤 郭淑珍 張宸邠 蘇永芳 5000元:社團法人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會
4500元:陳文宗 陳秋愛 4000元:施宜礽
3000元:陳春金 陳木江 江素雲 李慧容 方淑娟 莊麗煌 楊岳都 何雨軒 陳穗斌 林耿徽 楊儒斌
林宜臻 郭坤海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義哲 曾揚傑)
2500元:(許淑珍 吳朝仁 吳欣穎 吳佳樺 吳佳勳)
2000元:鄭月霞 鄭月英 王靜悅 唐達興 黃素足 張美齡 唐達興 李偉銘 彭素貞 沈永欽
(邵漢武 邵海瑋 邵海葳 廖孝瑜)(章王民禎 王民瑜 章王民嘉 王民睿) (陳志成 鄧雪娥)
(張翊芸 張育嘉) (劉棟樑 劉秀千) (張奕涵 張奕臻)(賴國賓 賴白櫻) 1800元:游莉麗
1500元:陳秀美 柯福焜 賀素蘭 陳人慈 許富元 王怡雯 楊哲優 楊謹瑜 葉懸策 (張再發 王碧霞)
(林飛帆 賴怡文 林渝喬) (林李麗玉 林家賢) (梁華天 沈素雲 梁嘉玲 梁慧欣)
1000元:張定宇 莊雅雯 唐廷銓 王李笑 盧秀湄 莊信政 鄭琪樺 柯學穎 陳麗容 林美圓 宋美惠
林文斌 詹淨雲 林勇助 彭如菁 楊素珠 李馥蓉 陳淑娥 楊子漪 林芳如 呂世明 廖晉祥
李菘珀 劉利盛 李信賢 李帛諭 曹祖佑 曹傑漢 張雯峰 林 美 饒阿然 曹祖恩 曹祖瑋
陳彥良 黃家榆 洪英品 陳柏鍠 黃俊鈞 薛逸聖 陳依琳 李昭興 陳郁筑 徐芊慧 蔡淑卿
陳淑英 王幼芬 林樹發 黃俊傑 洪憲忠 (鐘彩月 魏生松 魏維遠 魏愷言) (黃真真 陳震沅)
(林大碩 黃莉珀) (阮慧貞 吳宏彬) (陳松益 陳威宇) (周裕婷 周思妤) (黃蔡語 黃山籠)
(余麗娟 徐國勝) (李宗諭 李婉綾) (劉益昌 劉陳秀) (林金龍 劉美宏) (周珊如 曹佩芬)
(周建森 周純卉) (劉建男 林映呈) (郭碧真 林怡芳) (方昱閎 許淑如) (賀士琪 任阿蜜)
(洪溪遠 黃玉梅) (龔玹嶠 李菘銘) (謝寶賢 廖家誼 謝硯如 謝沛岑) (盧素靖 陳耀漢 陳宗郁)
(簡意文 施良坤 施盈盈 施盈睿)
600元:(張富翔 張凱傑 張博雄) 李淑薇
500元:吳勇箴 謝和全 楊素珠 陳芳惠 張淑娜 黃朝南 吳碧娟 林思妤 林沛妤 林原甫 蔡林秀美
廖美涵 葉昱勝 賴惠玲 吳富月 李仁耀 張彩原 黃蘭惠 蘇雅芳 黃美香 陳冠文 蔡賴顯榮
陳家穎 廖秀玉 林玲敏 陳賀祥 汪艷嬌 翟慧瑛 黃重源 蔡宗諺 蔡宗叡 陳美蓁 陳曾瑞華
林淑鶯 歐美婕 謝美玉 魏慧萍 陳正如 黃柏翰 李孟儒 顧芯榆 許雪芳 陳守立 侯盈竹
周月珍 黃鳳英 黃柏涵 羅朝昌 葉麗敏 李文琮 王清風 謝進賀 劉麗華 周君育 陳振宜
顧素銀 章平祥 余靜雅 林文峰 何嘉欽 施素珍 黃弘茂 林美霖 林展瑞 江苑菱 蔡崑凉
黃春蓮 陳科華 陳凌賢 許紋魁 陳鎮琨 許榮峰 陳蘭花 侯裕仁 李秀清 吳暉萱 吳亭憶
許日盛 蔡長宏 羅麗雲 陳宥任 林盈利 楊富任 楊褔海 郭 葉 謝秀綿 郭玉蘭 王惠玲
林依穎 林秀敏 鄢領悌 (許家瑜 許家偉) (王詩雅 王志文) (陳厚任 陳妍汝)
(呂芳評 呂炳煌) (高美蕙 洪滉全 洪培慈 洪培瑄) (邱盈齊 邱奕駿 邱奕騰)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急難救助款收入
3000元:余永健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元:溫春月 郭曉琪 翁嘉松 王楚筠 (張傳壽 張黃勸)
700元:(蔡姿慧 洪婉靈 洪辰諭 洪國樺 洪承宏 法拉園民宿) (許春妹 張棠恭 張哲輔 張怡婷)
600元:達禎法師
500元:張又仁 張文珊 劉繼誠 張雯峰 吳水龍 張熒珊 奚淑芳 劉淑玲 陳淑霞 陳俊雄 李昭瑜
呂妙燁 吳慧敏 黃陳隨 立行文理補習班 (鄧雪卿 楊東明 楊藝霖 楊琇卉 楊證凱)
(鐘紫綺 周坤山)(許博堯 許琇鈞 許琇涵 )
400元:(吳厚德 吳柳儀 姚鳳珠 吳厚生)(姚 器 姚登山 姚國榮 吳明坤) (黃裕豐 黃玉甄 黃永山)
300元:洪明當 洪千翊 黃鈴娥 陳美杏 (李耀宗 李郭碧香 李嘉福) (許易民 阮小巾 許正偉 許雅嵐)
200元:洪琼紅 黃昱豪 黃凱威 (李秀梅 黃柏盛) (姚秀卿 黃永勝) (蘇 英 黃資佑 許玉萍)
(許倉民 蔡淑貞 許佩諭 許柏昇)
100元:劉淑梧 蔡忠明 黃郁升 洪朱桃
社教活動費
10500元:簡婉如 9100元:台中義工委員會 4000元:(黃寶珠 林添褔) 3000元:鄭偉成
2610元:彭政堂 2600元:(曾宥銓 曾宥鈞) 陳金梅 2130元:林秀賢 2000元:魏麗琴
1500元:(張瑞漢 林陳省) 1300元:張詠婕 葉思辰
1125元:陳武昌 1000元:陳連珠 潘玉月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梁平恭
980元:吳金燕 900元:(陳世微 陳劉月華)
600元:(吳水龍 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普門嘉義義工委員會520元:巫碧珠
500元:陳怡君 汪艷嬌 (郭雲嫦 陳沅鎂 陳釔茜 陳燕昕)(賴健民 賴盈璋 蔡瑞菊 賴怡如 賴玫如)
400元:侯碧嫦 侯心而 郭奇煌 郭順妹 郭家蓁 陳簡心 林麗櫻
300元:(陳永華 陳梓明) 廖如珮 楊岳都 260元:黃玉雲 龔育瑧 張聰定 陳淑霞
200元:梁梅章 洪漢濱 王耀慶 陳瑞昌 朱華趾 羅超群 羅智翔 陳泱羽 黃培偉 黃培倫 楊惠如
黃琇美 傅國柱 100元:陳清燃 黃群友 黃礦衛 黃礦瑩

助印書款
1000元:(黃邱細妹 林威宇 林安安 黃有妹) 500元:賴建彰 120元:洪千翊

預收款項
2000元:(黃玉雲 曹江河)
400元:(張嘉霖 梁婉琦 張嘉褔 吳曉雯) (張詠森 張喬甯 張閔勛 張緁芸)
200元:(吳水龍 羅樹蘭) (陳賀祥 涂玉杏) 100元:陳春雪 陳春緞

4月收入合計856,210元

【實物捐贈】

無名氏等人捐白米5公斤60包。嘉義市生命線協會志工團:雙人床包組四件(加大)。嘉雲地區共捐白米5公斤111包。本月份共發於普恩戶白米5公斤185包。累計白米5公斤裝1581包於嘉義志工委員會。以上物品發放於普恩戶。
10604月份支出
薪餉
168,500元
津貼
81,715元
勞保、健保費
27,846元
退職金
14,408元
文具、書報費
郵電費
,439元
水電費
32,034元
燃料費
344元
會議費
32,243元
交通費
,600元
旅運費
租賦費
56,807元
印刷費
伙食費
,800元
修繕維修費
,060元
年終考核獎金
產物保險費
家扶金支出
412,900元
劃撥手續費
,470元
社教活動費
209,246元
急難救助金
104,150元
年節禮品支出
雜項支出
19,064元
年節禮金支出
其他人事費
各項設備
0元
本月支出合計
,191,626元
收支相抵餘絀數
-335,416元


106年05月份徵信
基本會費

6000元:李正慧 4000元:黃滿珠 3000元:黃玉治 鄧甘瑛 2000元:林孟宗 董添富 張永奇
1500元:(李文和 魏慧萍 李珮聞) 1000元:(林玄通 劉秀鴻)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廖一竹 鄭愛英 張碧芬 朱華趾 張志宏 陳茂振 葉青峯 鄭偉成 葉玉燕 黃玉嬕 王萬禮
(吳清林 吳陳彩霞) (吳金燕 張學舉) (陳素卿 林盛聰) (張再發 王碧霞)
500元:吳碧娟 施宜礽 何婉喬 林靜宜 郭碧蓮 賴建彰 陳佑榕 張美齡 胡玉蓮 郭崑隆 洪木興 潘美仙
洪泰良 梁平恭 柯淑昭 賀素蘭 丁榮國 張坤連 張雯峰 吳水龍 陳清燃 張聰定 奚淑芳 許三益
李佳樺 龔育瑧 周英富 蕭敦仁 陳正如 陳春雪 黃宗禮 邱一修 羅麗雲

愛心捐款
39000元:心印法師 20000元:賴素珠 (葉志勇 簡秀美) 16000元:發一崇德文教基金會
12000元:張錫總 (林進福 林秉毅 林鄭彩雲 葉玫纓)(黃金峰 黃文峰) 11000元:向施來好
10000元:謝極星 張坤榮 禪林法師 張蔡碧珠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8000元:陳亮華 杜炤志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7000元:徐春田
6000元:何婉喬 林彩蓮 謝偉棠 黃益利 張金瑞 陳金檃 錦程電機有限公司 泰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六翊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建豪工程有限公司 吳金燕全家褔 曹雅祐全家褔 江啟忠
5000元:劉秀媛 林相岑 許勝文全家褔 普門學苑潭子信眾學佛共修會暨護持會友
4500元:陳志忠 4070元:邱聖幃 4000元:陳惠貞 賴麗容 莊瓊蘭 林春美 張連生 薛卉涵
張有錦 葉玉燕 黃玉雲 褔世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3600元:(林省 戴宜郡 戴育宗)
3500元:廖郁錦 大徹法師 (張宗生 賴錦鳳) 3200元:邱鈺茹 3010元:邱瑞榮
3000元:劉桂芳 林鋒昇 林玄通 林榮吉 黃捷頎 廖一竹 黃玉治 賴聖元 (張瓊云 蕭涵文 蕭婷文)
賴文龍 蘇竣良 2500元:陸 扇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黃陳玉鳳)
2400元:林得松 林邱美佐 (劉政雄 黃淑珠) (林金成 陸小沙) (黃凱辰 李晨瑜)
2000元:林美招 陳芳慧 陳金梅 范良輝 賴麗珠 鍾玉秀 鍾文龍 江正姞 廖昱婷 黃傳案 蕭 珠
張峰禕 羅麗雲 林美鈴 施阿誠 林阿綿 楊仁岡 楊淑朱 吳水龍 林燕鳳 林秋蓮 丁 華
丁吳珠 張肇榮 葉美玉 蔡茂寅 陳阿玉 陳美惠 惠群護理之家 常中法師 賣蛤蜊人家
台中市私立惠群老人養護中心 (梁劉美智 劉陳戍妹) (達昌鋁業有限公司 陳宗樑)
(張寶香 高炳福 高嘉隆 高銘聰) (許春生 許長興) (張瑞漢 林陳省) 1800元:曾素娟
1500元:陳鄭悅 林美湘 蔡燕卿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啓瑞 黃葉若 黃文道)
1400元:張定來 胡玉蓮 (胡正潔 林淑蓮 胡家瀞 胡家瑜 胡家馨) (黃淑慧 黃淑華)
1200元:楊美華 江雪麥 陳東義 陳建和 陳文芳 白佳玲 陳福順 范欣岑 翁辰瑋 湛宏政 林佳譽
陳合妹 王培軒 王秀美 黃順德 陳亮君 李明吉 鄭梅玉 李宜修 李宜珊 李宜憲 何敏娜
劉協鑫
1100元:詹秀琴等11人 王信傑 陳家振 王瀞葦 (郭文祿 張素未 郭思慧 郭俊良 郭采瑩 郭佳宜)
陳泓睿陳珮翎 普門信眾 1030元:楊秀雅
1000元:周立淇 王樹波 張靜芳 張紫茵 陳永富 陳雪滿 盧秀雄 吳麗珠 江俊岳 廖英傑 張林竹青
羅士寶 徐雲海 林欲創 洪秀玲 鄭國年 劉林蜜 謝金江 劉武吉 徐阿香 徐淑麗 張白幸枝
黃禮靖 盧坤寶 黃彥鳳 謝育容 黃木蘭 林松濱 劉貴英 詹宏洋 郭容如 林德川 魏林玉枝
羅秋梅 呂芳昌 江玉霞 鄭福全 陳明雄 施漢亭 吳孟儀 陳景楠 蔡健明 林秀賢 陳亮君
陳春金 陳朝豐 王淑瑾 陳美玉 鄭桂英 朱華趾 胡仁智 林立坪 林晉弘 林立益 林立修
林立章 翁政弘 胡玉貞 張碧芬 張雅欣 張心怡 饒阿然 饒阿然 陳聖淵 魏慧萍 魏 群
張聰定 陳冠儒 潘玉月 巫碧珠 江勝利 釋自慶 鄭嘉南 羅莉嫻 呂維 李淑旗 陳秀鳳
陳彥良 薛逸聖 楊宸穎 黃玉雲 蔡秉勳 吳清林 周育霈 杜華美 翔允貿易有限公司
華美理髮廳 廣利工業社 統一發票 和風股份有限公司 (林宗鋒 顏雅玲 林旻靚 林姿淳)
(鐘燕喜 陳清泉 陳健福 陳重任 鐘柯桃) (王楊碧雲 王彥珹) (林芳雄 林蔡碧蓮)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黃陳玉鳳) (黃鴻源 吳家宥 劉育婷 黃玉宣 黃懷毅)
(黃蔡媛子 黃國雄) 900元:呂芳昌合家
800元:(陳明銅 陳思宇 陳鵬文 陳翁碧蘭 陳亞瑟) (鄭佑威 鄭佑勇) 廖阿粉
700元:(張定宇 陸鑫 陸景琳 陸景文 陸鴻 陸昀 許玉惠) 郭碧蓮等7人 嘉義義工補貼行政費用
(王耀慶 王誠正 陳秋菊 王泰權 王福世 王鄭合春 王淑慧) 黃玉答 679元:黃品勛
600元:徐月季 張靜芳 張紫茵 李心平 陳品存 賴怡如 林玄通 賴怡華 黃文寶 賴美辰 賴重光
賴炎輝 楊阿密 陳松益等6人 莊旻修等6人 詹雅名等6人 (張美雲 陳建志 陳建村)
(侯李絹 侯志和 侯志成 侯淑芬 侯秀玲 盧致妤) (胡晉誠 蔡易靜 胡哲瑋 胡玳瑋)
(黃麗子 陳火鍊 陳燕柔 陳柏升 陳弘景 陳盈穎) (郭麗華 蘇語涵 蘇俊銘 蘇子翔)
(李大卯 周麗敏 李宜臻 李佳霖 周弄 吳順發) (林憲君 林樹壇 陳正氣)
500元:蕭宗坡 林靜宜 施宜礽 王李笑 江珮妤 謝佩璇 謝婉莉 簡文祥 陳雪瑕 許張春燕 王翠金
賴奇宏 李怡靜 利怡瑩 賴月嬌 潘美仙 胡玉蓮 徐培碩 方岳泉 沈仕發 陳文香 黃欣善
陳榮琪 陳俊伸 黃玉堅 黃陽順 邱麗月 黃葉若 黃啓瑞 蔡淑惠 梁華天 龔育瑧 黃文道
王怡雯 劉承軒 洪泰良 陳永文 洪郭寶蓮 世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嘉委會瑜伽班
(陳東遙 廖郁錦 陳盈臻 陳俊諭 陳靖雅) (周育惠 謝福財 謝佩娟 謝佩岑 謝佩涵)
(林佳佑 林祈承 張莉苓 林威綸 林依潔) (江皓月 詹春盛 詹佳諭 詹佳勳 江蔡彩碧)
(陳世修 陳黃美環 陳晉隆 黃愉倫 陳任) (林月燕 陳萬益 陳昶志 陳俊享 陳冠吟)
(鐘祈竣 洪惠卿 鍾佳怡 鐘丞逸 賴玉換) (江盈蓁 陳郁樺 江彥政 江彥霖 江文騫)
(吳森和 林春華 吳姿穎 吳欣怡 吳沛宣) (洪明月 鄭貴蓮 洪玉婷 洪瑞鴻 洪誌遠)
(羅傳宗 羅義霖 羅雅容 羅詩韻 周淑裡) (余天津 余姿瑩 余柏宏 余佩霖 王怡婷)
(周 束 吳霈瑀 呂維哲 呂佳謙 吳泰票) (陳瑞益 塗謹秀 陳俊凱 歐依靜 陳誼蓁)
(吳水龍 吳季 吳涂圓 羅樹蘭 吳佩珊 吳俊諭) (張耀宗 涂玲華)(張君瑜 張智鈞)
(陳喜堂 丁美華 陳慈峰 陳高榜) (陳柏舟 李宜庭 陳昱瑋 陳俊融)
(呂政融 呂亭臻) (羅宥昇 羅子雅)
400元:陳詠紳 陳勇位 張碧芬 黃士豪 許信仁 (吳美利 朱慶培 朱容瑾 朱容霆) (林青駿 林育嫺)
(林俊昌 許綉線 林郁婕 林巧旻) (林鈺家 林鈺淇 林鈺貞 林鈺婷) (許翰翔 侯麗香)
(黃莉玫 何金章 何昱瑢 何昱陞) (傅再養 傅正典 傅正欣 蔡素津) (方建智 方建中)
(杜佳蓉 呂國忠 呂昊宸 呂紜彤) (杜育真 陳恆毅 陳昱綺 陳昱安) (楊岳峯 蘇稼蓉)
(陳亭蓁 沈建城 沈建良 沈勝約) (張勝傑 林美麗 張詠然 張又文) (游仁宏 游朝傑)
(王火生 王稜琪 王宣翔 李麗玉) (李榮華 黃金女 李建成 李坤洲) (洪于珺 洪崇軒)
(鍾治忠 鄭蕙蘭 鍾孟璇 鍾孟辰) (廖偉富 廖珮鈞)(鄭健全 黃美秋) (鄭惟駿 鄭婉瑩)
(許智惟 許嘉玲) (李芳森 黃秋梨) 389元:陳威津 370元:吳碧香
300元:陳麗美 廖奕旋 廖富英 廖家玉 江東溪 李淑嬌 陳美英 徐璋文 釋圓融 林窈妙 賀任阿蜜
黃玉嬕 黃芯綺 曾瀅潔 曾珠惠 李碧珠 (王萬禮 王徽慈 王柏菁) (何恭銘 陳秀碧 何信忠)
(曾瀅潔 張婉娟 陳文利) (張吟柳 張培芸 吳碧瑤) (楊德勝 楊舒敏 何香蓮) 王峻
(杜長青 杜禹呈 杜禹羲) (吳澤裕 吳添富 黃碧蓮) (吳科穆 沈思妤 吳芷靚) 夏匠
(吳宗翰 洪孟羽 吳宸萱) (邱俊圜 邱惟馨 邱惟真) (蕭學寬 蕭王榮蘭 蕭鼎祐)
(張榮通 許麗華 張羽溱) (蘇碩凱 蘇碩偉 李秀梅) (鄭鉦耀 張雅琪 鄭均緯)
(林劉貞 林庭輝 廖奕旋) (曾進財 曾進寬 徐玉蘭) (徐偉強 徐培碩) (林劉貞 林庭輝)
(莊啟東 蔡惠如 莊博淵 莊于賢 莊韻靜 莊馥鰴) (蘇祐楷 蘇祐聖)
291元:(張菽安 張亮云)
250元:(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陳慶霖 蔡秀緞 陳彥逢 陳俞任 陳思璇)
(吳漢文 黃麗玲 吳嘉展 吳佩容 吳佩君)(劉清山 康 論 劉信男 劉家男 劉貞秀)
(侯振芳 侯明秀 方 珪 林秀盆 江曉芸)
210元:(許聰敏 洪瑞玉 許明盛 許芝菱 許雅鈞 許芝瑋)
200元:張淑娜 陳素緞 黃世穎 林佳萱 林佳儀 謝佳宏 張敏萍 袁章升 廖造亨 張瀞月 宋新見
王麗茗 王月麗 徐若梅 陳詠紳 鄧甘瑛 蘇月姿 楊巧伶 劉穎謙 李英明 蘇葵羚 蕭富晉
蔡靜穎 蔡怡婷 蔡佳芳 張絜雯 李佳靜 李振頡 林碧娟 鄧甘瑛 潘陳勤 吳金龍 賴 貴
(丁榮國 林秋蓮) (蔡明珠 王維綸) (葉家和 何振南) (盧文欽 盧文釧) (蘇淵源 黃招有)
(張菽安 張亮云) (杜松輝 何玉珠) (林 謙 李秋華) (蘇秋香 林金印) (陳修立 石淑娟)
(李淑薇 張永菖) (孫岱澤 孫嘉茵) (劉哲文 劉奕利) (莊雅淇 莊雅茜) (鄭登貴 李文麒)
(陳志瑋 陳憶萱) (洪勝豊 何巧櫻) (施耀鵬 王美惠) (施隨益 施騌穎) (鄭佩瑩 鄭妙果)
(胡慶忠 陳秀英) (張豐宇 丁羿禎) (鄭信義 江彩糧) (丁湘芸 丁浩展) (賴美華 何俊杰)
(廖喬茵 張言存) (許鈞澤 許鈞泰) (魏家稘 魏采翎) (蔡麗美 錢奕甄) (賴美華 何俊杰)
(蕭金海 蕭李會) (胡仁智 胡瑞瑞) (周大同 黃淑貞) (陳景來 郭春月) 許 象
(吳昌容 吳映萱 朱嘉儀) (侯瑞堂 侯麗貞 方 菊 侯世詮) (魏源榮 方玉秀 魏雯琪 魏文瑜)
(張忠和 石月琴 張惠蘭 張銘仁 張銘輝) (羅淑如 羅文吉 陳明月 羅雅婷)
150元:(方文賢 鄭宜瑾 方姵甯)
120元:(呂發財 呂林怡秀 呂宥翰 呂宜芯) (呂育俊 呂穎臻 蘇湘博 呂允翔)
100元:謝勇毅 柯淑菁 王保淇 陳奕溱 蔡韙駿 李佳樺 陳彥廷 張仲杰 林玉玟 李俊毅 連育漢
許木榮 黃筠婷 李祐昇 陳華松 賴惠美 賴惠美 張淑娜 賴錦鳳 賴秀圓 楊振興 沈素蘭
曾獻能 曾昱麟 曾昱麒 陳景來 洪榮錦 陳沛語 陳乙溎 陳慶隆 黃美香 陳冠文 陳家穎
潘文仁 陳沛語 陳乙溎 陳慶隆 陳文正 周益全 黃瑞麟 呂俊廷 蔡侑原 潘淑親 楊佳美
張博翔 鐘鳳妹 吳孟修 吳俊緯 陳怜灯 賴怡蒨 林富源 陳賀祥 羅春庭 許三益 陳梅鳳
許瓊尹 許朝堂 許修彰 黃品勛 賴克明 周秀梅 李怯四 徐芊惠 溫逸蓁 成宜容 溫天興
溫家緯 關耀宗 陳喜堂 郭珏妤 謝水趁 陳春雪 董素綾 池依蒨 黃振嘉 蔡美蓮 李旻熹
李春慶 車欣哲 林國仁 蔣文洲 蔡宜廷 盧秀鑾 謝俊男 呂 維 羅莉嫻 黃欲織 彭坅鑾
黃惠如 林石金 蘇金鳳 丁宏宗 黃秀蓉 張秀香 陳春緞 陳又嘉 洪盈盈 徐乃立 張育豪
傅凰觀 蘇東亮 楊金永 呂秀鳳 劉智凱 張月清 羅並南 (王承嘉 王承達)(林銅 林陳玉)
(馬獻誠 陳梅桂) (盧長銘 盧建志) (蔡秀滿 楊宏霖) (黃玉堅 仕女服裝工作室)
90元:(呂珈佩 官秉政 官叡妤) 50元:鄭清松 30元:陳振成 林峻逸 5元:黃品勛
家扶認養金收入
18000元:(陳聯輝 王惠芬 陳姿蓉) 12000元:夏瀛洲 10000元:陳昶豪
6000元:湯宗平 陳亮瑄 賴昭蓉 李偉華 黃雯麗 何敏娜 吳昌暉 李淑旗 紀淑貞 黃毓儷
(蔡宛珍 陳進紘) (陳耿鍠 陳耿明)
5000元:黃琬瑂 社團法人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會
4000元:施宜礽 陳世義 周雪芬 (韓嘉澤 韓嘉澔) (葉玉燕 洪敏瑜)
3000元:林旻萱 林亭君 陳木江 王瑞萍 林耿徽 黃啟昌 賴西美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啟惠 柳瓊珠) 2500元:(許淑珍 吳朝仁 吳欣穎 吳佳樺 吳佳勳)
2000元:劉安祥 劉長江 劉錦桐 王靜悅 黃素足 郭彥呈 唐達興 廖晉祥 周金益 無名氏 沈永欽
謝鳳珠 鄭月英 洪新凱 呂凱惠 (劉棟樑 劉秀千) (江梅雪 張佩瑜) (張峻愷 張瑋庭)
(胡晉誠 蔡易靜) (傅家平 何雪盆) (陳志成 鄧雪娥) (邵漢武 邵海瑋 邵海葳 廖孝瑜)
(章王民禎 章王民瑜 章王民嘉 章王民睿) (李佳芬 李佳政 李佳怡)
1500元:陳秀美 曾文佑 柯福焜 賀素蘭 蔡欣辰 陳宥霖 王春菊 (林李麗玉 林家賢)
(李 萬 林菊美) (張再發 王碧霞)
1000元:劉錦池 王李笑 盧秀湄 林美圓 林雪華 宋美惠 鄭琪樺 柯學穎 陳麗容 何婉喬 陳洪英品
劉金貴 張定宇 莊雅雯 唐廷銓 林文斌 詹淨雲 彭如菁 林勇助 陳淑娥 楊素珠 張美齡
呂世明 李馥蓉 李菘珀 朱婉怡 朱美秀 郭仕翰 葉青峯 楊敦翔 周芳嬃 周鈺萍 周寶珍
曹祖佑 曹傑漢 張雯峰 饒阿然 曹祖恩 曹祖瑋 陳彥良 黃家榆 陳柏鍠 黃俊鈞 薛逸聖
陳依琳 李昭興 陳郁筑 徐芊慧 蔡淑卿 陳淑英 黃俊傑 洪憲忠 王幼芬 林樹發 林育德
(周珊如 曹佩芬) (周建森 周純卉) (黃真真 陳震沅) (林大碩 黃莉珀)(阮慧貞 吳宏彬)
(周裕婷 周思妤) (余麗娟 徐國勝)(方昱閎 許淑如) (陳松益 陳威宇) (李宗諭 李婉綾)
(洪溪遠 黃玉梅) (張奕涵 張奕臻)(賴國賓 賴白櫻)(龔玹嶠 李菘銘) (鐘彩月 魏生松
魏維遠 魏愷言)(謝寶賢 廖家誼 謝硯如 謝沛岑) (盧素靖 陳耀漢 陳宗郁 陳羿伶) 林美
(簡意文 施良坤 施盈盈 施盈睿) (黃蔡語 黃山籠 黃弘其)
600元:(張富翔 張凱傑 張博雄) 李淑薇
500元:吳碧娟 張淑娜 黃朝南 吳勇箴 謝和全 楊素珠 陳芳惠 林原甫 林沛妤 林思妤 蔡林秀美
廖美涵 葉昱勝 賴惠玲 吳富月 李仁耀 張彩原 楊子漪 林芳如 黃蘭惠 蘇雅芳 賀任阿蜜
黃美香 陳冠文 陳家穎 賀士琪 林玲敏 陳賀祥 汪艷嬌 翟慧瑛 黃重源 蔡宗諺 蔡賴顯榮
蔡宗叡 陳美蓁 羅朝昌 林淑鶯 歐美婕 謝美玉 魏慧萍 謝進賀 劉麗華 陳正如 陳曾瑞華
黃柏翰 李孟儒 顧芯榆 許雪芳 陳守立 侯盈竹 周月珍 黃鳳英 黃柏涵 葉麗敏 李文琮
王詩雅 周君育 陳振宜 顧素銀 章平祥 余靜雅 林文峰 何嘉欽 施素珍 黃弘茂 林美霖
林展瑞 江苑菱 蔡崑凉 黃春蓮 陳科華 陳凌賢 許紋魁 陳鎮琨 許榮峰 陳蘭花 侯裕仁
李秀清 楊富任 楊褔海 謝秀綿 郭玉蘭 王惠玲 林依穎 林秀敏 鄢領悌 吳暉萱 吳亭憶
許日盛 蔡長宏 羅麗雲 郭葉 (高美蕙 洪滉全 洪培慈 洪培瑄) (邱盈齊 邱奕駿 邱奕騰)
(陳宥任 林盈利) (王志文 王清風) (陳厚任 陳妍汝) (許家瑜 許家偉) (呂芳評 呂炳煌)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急難救助款收入
8000元:夏瀛洲 4000元:吳大鈞 2000元:鄭福興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元:黃文波 (張傳壽 張黃勸) 翁嘉松 王楚筠
700元:(蔡姿慧 洪婉靈 洪辰諭 洪國樺 洪承宏 法拉園民宿) (許春妹 張棠恭 張哲輔 張怡婷 張嫆欣)
600元:林明錦 500元:張又仁 張文珊 (黃梅園 姜松鑑) 張雯峰 吳水龍 張熒珊
奚淑芳 劉淑玲 陳淑霞 陳俊雄 李昭瑜 呂妙燁 吳慧敏 黃陳隨 張耀仁 立行文理補習班
(鄧雪卿 楊東明 楊藝霖 楊琇卉 楊證凱) (鐘紫綺 周坤山) (許博堯 許琇鈞 許琇涵)
400元:(吳厚德 吳柳儀 姚鳳珠 吳厚生) (姚器 姚登山 姚國榮 吳明坤) (黃裕豐 黃玉甄黃永山)
300元:(李耀宗 李郭碧香 李嘉福) (張 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許易民 阮小巾 許正偉 許雅嵐)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陳美杏
200元:(蘇英 黃資佑 許玉萍)(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謝明真) (許倉民 蔡淑貞 許佩諭 許柏昇)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李秀梅 黃柏盛) (姚秀卿 黃永勝) 陳芳質
(黃昱豪 黃凱威)
150元:(張 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 (王梅吉 謝明真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100元:劉淑梧 黃郁升 洪朱桃
社教活動費
16745元:普門高雄義工委員會 12000元:吳重雨 曾昭玲 3000元:鄭偉成
2840元:陳武昌 2000元:盧瑞英 1500元:楊佳勳 黃靜茹 劉銘桀
1349元:普門高雄義工委員會 1300元:柯至謙 王參賢 籃珮云 徐淑麗 賴安綺
1200元:無名氏 1000元: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簡婉如 梁平恭 林世原 張美華
600元:吳水龍 (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500元:吳添富(陳怡君 汪艷嬌 賴健民 賴盈璋 蔡瑞菊 賴怡如 賴玫如)
300元:(陳世微 陳劉月華) 黃傳案 (陳永華 陳梓明) 廖如珮
200元:梁台仙 朱華趾 王耀慶 陳瑞昌 洪漢濱 陳景來 楊惠如 陳泱羽 (羅超群 羅智翔)
(黃培偉 黃培倫) (黃琇美 傅國柱) 100元:陳清燃 黃群友 黃礦衛 黃礦瑩

助印書款
1000元:林玲純 (黃邱細妹 林威宇 林安安 黃有妹) 300元:賴建彰 陳麗美
100元:(張 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王梅吉) (張晴晴 謝明真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預收款項
2000元:(黃玉雲 曹江河)
400元:(張嘉霖 梁婉琦 張嘉褔 吳曉雯) (張詠森 張喬甯 張閔勛 張緁芸)
200元:(吳水龍 羅樹蘭) (陳賀祥 涂玉杏) 100元:陳春雪 陳春緞

5月份收入合計1,309,711元

【實物捐贈】
賴榮凱捐高級食用油140罐。莊麗君捐埔里米粉140包。吳麗美捐醬油140罐。無名氏等人捐白米5公斤150包。(林麗蘭 徐瑞琴)合捐舒跑18箱、維他露P18箱。楊美智捐餅乾140包。(吳麗珠 賴彥寧 賴誠宏)合捐意麵150包。黃玉雲:好神拖1組。余麗娟:鉛筆包2個、側包1個。嘉雲地區共捐白米5公斤119包。本月份共發於普恩戶白米5公斤165包。累計白米5公斤裝1535包於嘉義志工委員會。以上物品發放於普恩戶。
10605月份支出

薪餉,
168,500元
津貼
78,775元
勞保、健保費
27,819元
退職金
14,578元
文具、書報費
390元
郵電費
12,130元
水電費
,066元
燃料費
旅運費
0元
交通費
,201元
印刷費
0元
租賦費
,401元
產物保險費
0元
伙食費
,800元
劃撥手續費
,665元
修繕維護費
25,882元
年節禮品支出
0元
家扶金支出
416,000元
年節禮金支出
社教活動費
66,476元
急難救助金
44,150元
其他人事費
0元
雜項支出
109,327元
其他辦公費
0元
本月支出合計
980,160元
收支相抵餘絀數
329,551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輸入您的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