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慈幼季刊》161期

■ 理事長的話:學習轉換角度看事態/禪林法師
■ 《優婆塞戒經》研讀班講座(發願品第七-第一講上)/ 心印法師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第十講(下)會性法師講述/文:禪林法師提供
■ 臨濟禪師語錄-(12)-第十五則/清華惟覺禪師遺著
■ 科學闖關遊戲/紀錄:林妙智等6人.整合/林靜宜   
■ 體驗新科技迎向未來世界/李偉銘
■ 關愛成長中的生命/林靜宜
■ 我見.我聞.我思/黃玉雲
■ 知識要在生活中實踐內化/林相岑
■ 光芒再現/蔡宗育
■ 法語分享
■ 向普門菩薩道侶傳送108年歲末祝福/心印法師
■ 普門學苑天空上的彩虹
■ 菜根談講座—評議篇第三十七則/心印法師





您可以繼續閱讀或點此閱讀電子書



■ 理事長的話:學習轉換角度看事態
文/禪林法師

各位普門慈幼慈善會同願同行的志工及捐款菩薩大家年福吉祥:

阿彌陀佛!

    日子悄然的從我的修行歲月流去,又流逝一年的日子,我不禁欣慰著自己仍然擁有因緣,與不離不棄、相依相伴的菩薩道侶們,在普門慈幼慈善會捎來的善緣中,莊嚴修行歲月。

    人生的日子是無常的,在無常的歲月中要如何過著幸福的生活呢?幸福的生活並非來自偶然,也非命中註定,而是在處境上懂得「轉換觀念」看情境,若不懂得「轉換觀念」看情境,就會像一頭牛,被人用繩子穿過鼻子,拴在樹下,不得脫身。

曾經有一戶人家在路邊擺地攤做生意,有一天太太出去照顧地攤的生意,中午的時候先生騎著腳踏車送飯過來給太太吃。

先生一下車,就向太太致歉,笑著說道:『對不起,來遲了,餓了吧?』太太抬起頭,看到先生,眼睛裡閃過一絲幸福的喜悅,也笑著說道:『不急,還早呢!』先生從腳踏車的簍子裡拿出飯盒,坐在太太的身邊說道:『不要讓飯菜涼了,趁熱吃吧!我陪你一起吃。』

    這時,地攤前走來一個中年的胖婦人,她將頭伸向人家的盒飯裡看了一眼,發出驚訝地叫聲,對著吃飯的太太說:『哎喲,你吃的是什麼菜啊!一點油水也沒有,這怎能吃得下去?你可真苦命啊!』說罷,嘴裡還不住地發出嘖嘖的嘆氣聲,臉上露出譏諷的神色,扭著肥胖的身子走開了。

端著飯盒正在吃飯的太太,聽了胖婦人的話,楞楞地望著胖婦人的背影,不知不覺眼睛裡噙滿了淚水,接著眼淚一滴、一滴的滴落到手中的飯盒裡了,他身旁的先生眼圈也紅起來了,剛才倆小口的幸福喜悅一掃而空,周遭的氣氛彷彿頓時凝固似的,讓人透不過氣來。

這對夫妻本來是很幸福的,因為在意那個胖婦人的話,驚動了自己的幸福,像是一頭牛被人用繩子穿過鼻子拴在樹下,失去在草原中享受草根香的幸福了。

「轉換觀念」就是轉換角度看事態,我們來到人間,隨著各人過去世的業力牽引,有的人,人生過得很幸福,有的人,人生過得很坎坷,不管幸福或坎坷,只要你懂得轉換角度看事態,你就能擁有幸福的人生;不懂得轉換角度看事態,就是身在福中也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那麼要如何轉換角度看事態?

有一個台灣人到上海開會,散會時有一個朋友告訴他家的電話,電話的末尾有四個號碼是「一四一四」。大陸人都把「一」唸成「麼」,聽起來就成了「麼四麼四」,好像「要死要死」,大陸人怕台灣人想成「要死要死」的不吉祥諧音,為了討個吉祥,就先向台灣人說明這四個號的另一個諧音意義,他說:『你可別給我想歪哦!我告訴你,我這號碼是特選的吉祥號碼,歌曲的簡譜,1的發音是ㄉㄡ,4的發音是ㄈㄚ,一四一四是唱成ㄉㄡ.ㄈㄚ、ㄉㄡ.ㄈㄚ,所以你記住我的電話號碼末尾四個號碼就是「都發、都發」,總是發財就對了!』

這就是轉換角度看事態,角度轉情境就能跟著轉,所以只要懂得轉換個角度看事態,不幸的處境就有喜悅的情境。

修行也是一樣,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困擾我們的,就是心中的煩惱,這些心中的煩惱,只要有一個世間音聲和它們結合在一起,心中的貪瞋痴煩惱就隨之起舞,成為我們人生中安身立命的絆腳石。

所以當你被人欺辱心中充滿忿怒煩惱的時候,就要趕快轉換角度來度脫自己心中的忿怒煩惱,教自己拿出「慈悲觀」轉換角度看事態,心想:『要修忍辱行,就要接受境界的考驗,可憐他不懂得修行,跟他計較只有加深彼此的惡緣,何必混這種渾水自找煩惱!』就這樣子轉換一個角度看事態,情境就跟著轉了,你就會有寬恕的雅量,把心中的忿怒煩惱給度脫掉了。

貪求財富者、營求名位者,為了金錢東西南北團團轉;為了權利上下左右團團轉;為了名位日日夜夜奔竄團團轉;為了欲望,汲汲忙忙追逐團團轉。金錢是繩條,權利是繩條,名位是繩條,欲望是繩條,塵世的誘惑或牽掛都是繩條,人生皆因牽制的繩條未斷,被這些繩子纏縛牽制住,跳不出誘惑的因緣,就會在業道的生滅因緣中,生生世世團團轉的輪迴下去。

人生總有盡頭,當時刻到來時,你不再有分分秒秒也沒有晨昏晝夜,你一生忙得團團轉所擁有的一切,終將傳讓給他人。所以,要學會轉換角度看人生,在遇見美好的事物時,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才能在美好事物的散播下,緣起幸福的人生。

人生如白駒過隙,在此迎新送舊之際,我們何妨拋開塵世的誘惑與纏縛,抱著分享福祉的愛心,與普門攜手來推動串聯「百年修百福耕福緣幸福之友」的運動,將美好的訊息散播到社會各角落去。

普門在推行的「百年修百福耕福緣」的募緣運動,是串聯幸福的善行。「百年修百福」的意義,即是以一生的歲月每月捐施百元,營建百福功德,自利利人,廣結善緣。

每月的百元捐施,看似沒有力量的小草,但是積沙成塔的資源,經由普門這座「施與受」的橋樑輸送,是可以營造出讓弱勢家庭賴以飽食的大草原,成就自利利人的大功德。參加普門百年修百福耕福緣者,我們尊稱他為「幸福之友」,並且致贈一枚紀念章給「幸福之友」作為一生的「祈福平安香火」,透過普門學苑僧眾每月在佛前為「幸福之友」的善施作迴小向大的祈福迴向,這枚紀念章攜帶在「幸福之友」身上,就是一個佛力加持的「祈福平安香火」。

感恩善施人士及志工們對本會的肯定與支持,本會將轉化同願同行夥伴的愛心,作為服務社會的提攜力量,再接再厲、一步一腳印的為弱勢人家舖造一條幸福的人生跑道。

為源遠流長的弱勢人家營造生活福祉,普門慈幼服務需要不斷的開拓服務社會資源,至誠的期盼菩薩道上的道侶們,一起來開拓本會服務社會資源。相信汗血滴軟石泥時,我們會欣悅著聖賢志業的成果,已經照耀在人性光輝中了。

 敬頌
佛光注照 平安吉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
理事長 釋禪林 合十|一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 《優婆塞戒經》研讀班講座(發願品第七-第一講上)
講述/ 心印法師

甲七、發願品第七
 乙一、品題

  發願品這一品比較重要,整品經文差不多都錄下來了,只有後邊菩薩有二種邪念截略掉二行字,其他都完全照錄。本品在全經二十八品中,排列在第七品,故稱「發願品第七」。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大菩薩,乃至初發心菩薩,沒有一個不是經由發願而修行的。

願有通願與別願,此是:

1.通願:
通願是指「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這四種弘願是通於一切諸佛菩薩的願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地修行,通統都要發這四弘誓願;正在因地修行的菩薩,如果沒有具備這四弘誓願,是不能成就佛果功德的,有四點因素,菩薩一定要發這四弘誓願

(1)菩薩發菩提心,要荷負教化無量無邊眾生的使命,為了要保持度眾生的願力,就要發第一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2)菩薩修證菩提,必須從斷除煩惱下手,因無始一念不覺,緣生貪瞋癡等無盡煩惱,要修證菩提涅槃,就要發第二弘願  煩惱無盡誓願斷。

(3)菩薩即使深知煩惱過患,誓願斷煩惱證菩提,面對根深蒂固的煩惱,要從自度發揮到度人的功夫,也得仰賴佛法行持,才能培養出度脫煩惱的力量,故要發第三弘願  法門無量誓願學。

(4)菩薩要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證究竟涅槃,必定要以欣慕無上佛道的向學心,趣入佛道,為達到成佛的目標,就要發第四弘願   佛道無上誓願成。

2.別願:
諸佛菩薩除了發四弘通願外,都還有自己的別願,別願這是指通願之外的個別願行。諸佛菩薩都是以自己的個別願行,成就其度化眾生的功德勝事。比如: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觀音菩薩的十六大願。上舉這幾位佛菩薩的願行,就是通願之外,個別再發的別願。

課誦本「觀音讚」中有提到「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所以一般都認為觀音菩薩有十二大願,會性長老對這十二大願,曾經做過考據,他說在《大藏經》所有的經典中,他找不到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只有《藥師經》中有提到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所以他認為「觀音讚」中的十二大願,應該是《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所提的十六大願的訛誤。

民國六十三年夏,會公在台中蓮社「明倫講座」講阿彌陀經時,李炳南老人曾向會公提及有人問「觀音讚中十二大願」出於何典?

當時會公向李炳南老人表示,「十二願」可能是「十六願」的字誤。會公認為國字的「六」字,如果缺下面「八」的筆畫,就成為一點一橫的「二」。

後來會公閱《地藏經綸貫》,在「釋名中」這一科,解釋「本願」的文中,有提到「觀音十六願」,更能肯定觀音讚中「十二大願誓弘深」的「十二大願」應該是「十六大願」的訛誤,因為過去的書都是木刻版,年久可能字模殘缺,如果六字脫落掉「八」字的二筆字畫,就成為一點一橫的「二」,今人拿過去木刻版的古書重新排版,翻印課誦本,就將字模殘缺的「六」字看作「二」字,就印成「十二大願」了。

會公認為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應該是《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所提的十六大願的訛誤。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又簡稱《千手大悲咒經》,在這部經中提到的觀世音菩薩的行願,有七言偈十願,又有五言偈六願,合起來剛好是十六願,這十六大願我們平常拜大悲懺時,都會誦念到,其中七言偈的十願是: 

願我速知一切法;願我早得智慧眼;
願我速度一切眾;願我早得善方便;
願我速乘般若船;願我早得越苦海;
願我速得戒定道;願我早登涅槃山;
願我速會無為舍;願我早同法性身;

其中五言偈的六願是: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枯竭;
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七言偈前的長行文末,有提到「先當從我發如是願」;在五言偈的六願文末,又提到「發是願已」,若依經教的前後全文連貫讀下來,合計起來十六大願,很明顯的就看得出來。

  諸佛菩薩的別願,最常見聞的是觀音菩薩的十六願、藥師如來的十二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另外發八願的有「善名稱吉祥王佛、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佛」;發四願的有「金色寶光妙行成就佛、無憂最勝吉祥佛、法海雷音佛、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

諸佛菩薩都是以自己的個別願行,成就其度化眾生的功德勝事,本品是以在家菩薩的立場,提示在家菩薩需要再發的別願,此中當然包含有四弘願的意義在裡面,是將四弘願的意義做多方面的發揮。雖然本品所提的這些願文,是對在家菩薩說,但在出家菩薩的《菩薩善戒經》中,也有說到這些願行,本品只不過再增加一些在家菩薩所應做的願文,所以出家菩薩也應當要學習本品經教所提示的願行。



  乙二、經文
         丙一、請法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業誰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世尊!云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發無上大願,是名智者。』

  經句「誰能作耶」的作,即是修的意思。前品佛說了許多修三十二相業的道理,順前品的法緣,善生又接下來請教佛陀,誰能修三十二相業?

佛回答善生說:『這三十二相的業因,只要有智慧的人都能修。』

善生聽了又進一步再請教佛說︰『怎樣的人才稱得上是有智慧的人?』佛回答說︰『懂得發無上大願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本品就從這一問一答中,揭開經教的說法因緣。


丙二、發願的總義
『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業,願為眾生;將來得果,一切共之。

  這段文是菩薩發菩提心願的根本觀念。菩薩發願修學善業,都要以利益眾生為前題,所修善業,必定要有與一切眾生共同分享的功德。這就是《梵網經菩薩戒經》說的「惡事向自己、好事於他人」的修養,也是《華嚴經》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的修養。凡是有好的、快樂的,都和眾生共同受用,苦的全部自己承擔下來,這種善業的修學觀念,才是菩薩發菩提心願的根本觀念。

  經句「菩薩摩訶薩」,是對初發心菩薩的讚嘆稱呼,不是指已證果的聖位菩薩。經句稱初發心者為「大菩薩」,意思是說,初發心的菩薩,雖然還不是大菩薩,但是以此初發心的願力,不斷的在菩薩道上修證菩提,將來必定能夠成就「菩薩摩訶薩」的功德。

經句「發菩提心已」,是指聽過前面諸品經教道理之後,懂得發菩提心的道理,這樣的發心菩薩,才算是已經發了菩提心的菩薩。

  經句「身、口、意等所作善業」,是說明菩薩修學善業的工具,就是自身的「身口意」行為。

眾生不懂佛法,以身口意行為,造作五逆十惡的大罪過,因知,這身口意行為,不僅可以做為眾生造福的工具,也可以做為眾生造罪的工具。身造「殺盜淫」三惡行為;口造「惡口、妄語、兩舌、綺語」四惡行為;意起「貪、瞋、痴」三惡心念,這就是以身口意造十惡業;菩薩懂得佛法,修學善業,就是身修「不殺、不盜、不邪淫」三善行為;口修「不惡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四善行為;意修「不貪、不瞋、不痴」三善心念。

這十善業其中「不邪淫」是指在家菩薩的善行,出家菩薩修的是「不淫」的淨行。

上舉身口意所修的十善業,如果是修世間有漏法的十善業,所成就的是天上人間果報;若進一步能將十善業迴向菩提心,身口意所修的十善業,即成為出世間的十淨業。

依四諦法修十善,十善業行能成就「不受後有」的阿羅漢果;依十二因緣法修十善,也能成就「不受後有」的辟支佛果;依六度萬行修十善,十善業行能成就菩薩道的究竟佛果。因知,身口意十善業,是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根本行持。

經句「願為眾生」,是提示修出世間十善業,一定要在「為眾生」的軌道上營建十善業的功德,這才是利濟眾生的菩薩道業;菩薩所修的十善業,雖然不是為自己發心,但在利他的功德中,自己必定也能得到利益,獲得殊勝的果報。

  經句「將來得果、一切共之」,是總結發願修學菩薩道的根本觀念。發菩提心的菩薩道行者,一定要將生生世世所修的果報利益,與眾生共同分享,這樣菩薩與眾生的生命才會交融為一體,因為究竟佛果的境界,是「心佛眾生一體」的風光,萬德莊嚴的佛果功德,必然要有「不捨眾生」的功德,才稱得上「萬德莊嚴」。

菩薩道與聲聞道的修證,就是從這個「不捨眾生」的觀念,產生不同的修證果德。聲聞道但求自利的果德,沒有將眾生的生命體回歸到法性中,修證的果德有邊際,不具足「萬德莊嚴」的果德;菩薩道的果德是與一切眾生共享,能將眾生的生命體回歸到法性中,修證的果德無有邊際,就能具足「萬德莊嚴」的果德。

本段向發願修證菩提的菩薩道行者,提示出「將來得果、一切共之」這個發願的觀念,就是要將菩薩道的一切行持,引歸到法性中,使其修證的果德,展現出「萬德莊嚴」的風光。

菩薩摩訶薩常親近佛、聲聞、緣覺、善知識等,供養恭敬,諮問深法,受持不失。

  菩薩要以上舉的發願觀念,做本品經教所提示的一切願行,修證菩提的願行,首先要從本段經教所提示的願行作建立,在這句經教中,有提到二個願行:

    第一個願行是「常親近佛、聲聞、緣覺、善知識」,第二個願行是「供養恭敬、諮問深法、受持不失」。前面已講過,《大莊嚴論》中說「善友第一親」,蕅益大師說「以善友為依」,都是提示修習菩薩道要靠善友互相鞭策、互相勉勵。有關第一個願行「常親近佛、聲聞、緣覺、善知識」的因緣,我向大家略作說明:

   1.親近佛:
親近佛,是所有善知識中,最具足有殊勝影響力的因緣,不過這必須出生在佛住世的時候,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兩千幾百年了,佛法在娑婆世界流佈,已經進入末法時代,現在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在娑婆世界不但沒有親近佛的因緣,也看不到證果的菩薩與聲聞。即使佛菩薩法身遍一切處   無處不在,也是會被我們凡夫的業障所障,見不到法身佛。

在娑婆世界,若希望有親近佛的因緣,就要發願在未來世親近彌勒佛,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人壽減到百歲,又增至人壽八萬歲時,彌勒佛出現娑婆世間教化眾生,我們若發願在那個時候與彌勒佛龍華三會,就有親近佛的因緣。或念佛求生他方佛國,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親近阿彌陀佛;念藥師如來求生東方琉璃淨土,可以親近藥師如來;乃至其他世界的清淨佛國,都可發願往生,求生佛國就有親近佛的因緣。

  2.親近聲聞:

親近聲聞,是指聲聞四果   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證果聖者,不過現在末法時代,可能也沒有證果的聲聞聖者可親近。雖然沒有證果的聲聞聖者可親近,這世間如果有人正在修出世間法,都是值得我們親近的人,因為他們都是修清淨業的行者。

  3.親近緣覺:

親近緣覺,有兩種緣覺人,一種出生在有佛之世,一種出生在無佛之世。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教修十二因緣法,證辟支佛果者,就是出生在有佛之世的緣覺。另一種緣覺人,秋觀黃葉落,春睹百花開,從時序變化現象類推,觀悟世事「苦、空、無常」的虛幻因緣,在修「無我、不淨」觀中,得證辟支佛果者,這是出生在無佛之世的緣覺,這類緣覺人,又稱「獨覺」。

十二因緣法的流轉情形,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樣順著眾生的生死流在流轉的情況,稱為「十二因緣流轉門」。

十二因緣法若由斷無明下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樣逆轉生死流的情況,稱為「十二因緣還滅門」。

有佛之世的緣覺人,是修此十二因緣還滅門,了斷煩惱證辟支佛果的人。

「獨覺」必定是過去生修學佛法的人,最利根的獨覺辟支佛,也要修四生,才能斷盡煩惱證辟支佛果。獨覺因為過去世有修學佛法的因緣,經過四次生死,到第四生雖不值佛出世,但過去世已有修學佛法的道共力,他的善根一經啟發,自己自然就會有斷煩惱了脫生死的定力。不過這種出生在無佛之世的獨覺人不多見,生在與佛同世的緣覺人就比較多。

  聲聞、緣覺雖然是小乘人,但是他們斷煩惱了生死的方法,都是修出離行的自度行持,也是初學菩薩在自度方面要長養的功夫,雖然末法時代,可以說沒有因緣可以親近到這些證果的二乘聖人,不過我們若懂得以小乘經教的出離行,長養自度的出離工夫,那跟親近二乘人修出離行也有異曲同工的妙用。

  4.親近善知識:

這個善知識的範圍很大,上至證果的諸佛菩薩,下至修學佛法的同參道友,或者學養比自己高一點的人,甚至學養不如自己的人,也可做為自己修學的善知識。

儒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這世間,假如懂得以佛法的眼光作觀察的話,就是惡緣也是我們的「逆行善知識」。能以惡逆人事,自我警策、反省,有過錯則改之,無過則自勉向上,就是惡緣,也是可以看做逆行善知識。

不過在通俗觀念中,都不稱惡緣是善知識,因為沒有定力的人,親近惡知識很容易被同化,使人造惡業。

這裡的「善知識」是指修善法方面的同參道友,乃至先知先覺的諸佛菩薩,通統都是值得我們學習親近的善知識。經句「善知識」下的「等」字,是包括其他這裡沒有提到的,只要好的、善的、即使是逆的,只要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都在善知識的親近範圍內。

  第二個願行是「供養恭敬、諮問深法、受持不失」:諮問,就是詢問請教。這個行願是承上面的親近因緣所建立的行願。

初學菩薩道的人,對上面提到的善知識要以恭敬心供養,還要至誠懇切的向他們請教佛法的深意,希望在親近善知識的因緣中,得到善知識的指導,對佛法的體認,能由淺入深,在聞、思、修中受持不失,真實的體悟佛法,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第十講(下)
會性法師講述/文:禪林法師提供

1.本講記初稿文字,由長老皈依弟子龍潭石門國小退休老師智音居士,聽聞錄音、逐句記成文字。輸入電腦,由修德、慧行及智音等三位居士,執行完成。電腦編輯和排版,由修德居士參照 25開菊版格式編排、校對、勘誤,由智音、慧屏、修德、慧祈、誠慶等共同分工完成。最後完稿,由性瀅法師指導、勘定,並付梓、督印。

2.本講記係龍潭華藏寺住持禪林法師出版流通,需求者請向龍潭華藏寺索請。
電話:(03)4795093。



「或因十八界造一切罪」。十八界,即人身的六根、六塵、六識。

十八界: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的作用。比方眼根對色塵,眼根看到色塵,會生起眼的同時意識。第六意識同時起作用,因此會對色塵的好壞起分別,生起貪著,由此去造罪業。

所以十八界是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而造種種罪業。六根是造罪的增上緣,六塵是所緣緣,六識是造罪的親因緣,約四緣講。從唯識家講,六識各各當體就是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各各有所相應的心所。這所有的心,心所法,就是造罪的次第緣,舊譯叫次第緣,新譯叫等無間緣。既然有這樣的道理,六根、六塵、六識,都會造罪業,再加上心王,心所,配合起來,加上四緣的分別,由此就會造起種種的罪業。

「或因二十五我造一切罪」。二十五我,屬印度六大學派之一的數論派。印度的六師,就是指六大學派。

其中有一個叫數論派,數論派的根源,就是從精神和物質的二元論起來的。認為精神和物質配合起來的二元論,有二十三法,加上神我與自性,就是二十五我,也就是二十五諦。這二十五我,都是由神我生起的錯誤的見解,生起的邪執。二十五我的外道、邪執,會造種種罪,現在把名相列出來做參考。

神我與自性平排起來,數論外道認為一切眾生,由精神的原理,建立一個神我。由物質的原理,建立一個自性。把神我和自性建立起來分別,神我和自性混合起來,就會產生覺,覺也是大,大也是覺,表示神我和自性混合起來,就能知萬物,能覺,能知的作用。有覺,就有我相生起,所以講:由覺生我慢,或者由大生我慢。

比方中國的道家,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跟這個情況多少相仿。大等於像太極,由自性生覺,覺生大,由此產生我慢。

所謂慢,認為我有這個身體,有神我,有自性,就是慢。由我慢,會有二方面的情形:在物質方面會生起五唯和五大。五唯就是色聲香味觸等五塵,這是微細的五塵。五大是外界比較粗的五大,地水火風空,我慢生五唯,五唯生五大,這是在物質方面,生起這方面的作用,共有十種。

又從精神方面,由我慢生起五知根,五作業根,心根,共十一種。五知根就是我們身體的眼、耳、鼻、舌、皮等能知的根源,皮膚有神經作用,會感觸,所以身不講身,講皮。身體的外皮會有神經的感覺,接觸到物質會發生作用,故眼耳鼻舌皮這五樣,謂之五知根。五作根,是二隻手,二隻腳,舌,有生殖器,有大小便排泄器,人身就有這五作根。五知根、五作根,是指從精神方面生起的十樣。

心根為總根本,從心理上的操縱五知根,五作根的作用,就謂之心根。所以從身體的我慢,生起物質上的五唯,五大,精神上的五知根,五作根,心根,共計二十一種,加我慢的根本,就是二十二,我慢是由覺或大來,即為二十三,再加上根本的神我和自性,就是二十五種,就是二十五諦。

現在這裏稱為二十五我,就是二十五種的我相,由此生起種種的計執、邪見,會造種種邪見的罪業。這類名詞,只能簡單分別一下,不能細講。細講起來,非常的繁,必定要把《金七十論》搬出來,把外道的邪見,見解,一一研究,才能明白。在這裡簡單把名相分清楚就可以了。

「或因六十二見造一切罪」。六十二見中以斷常二見為根本,不過有二種講法,現在只約斷常二見來講。眾生有斷、常二見,什麼叫斷常二見,斷就是斷見。

中國古時講人死如燈滅,人死了,精神輕清者,往上升,生天。氣之重濁,肉質身體,屬下沉者,都歸於地。認為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就是斷見。哪還有什麼罪福?還有什麼善惡?因此就可以無惡不作,做善何為?作惡何畏?發生這種知見的情況,可見斷見非常嚴重。在中國一向有這斷見,印度也有斷見外道。

第二種是常見,是偏執的常見。認為人的靈魂,死了以後再轉生,仍然做人。雖然有靈魂,有識神,但死了以後,人永久也是人的靈魂,畜生永久是畜生的靈魂,不可能轉生作人。這種常見,也非常的嚴重,既然人的靈魂永久作人,那又何必去造福呢?還有什麼因果呢?人死了,轉生仍然作人,那不必怕造罪惡,或者造善業也沒必要了。

所以常見也是偏邪,也不正確。印度就有常見外道,講人死了,轉生仍然作人,有這偏著的見解,就會生起種種的錯誤見解。

由此世間就沒善惡,沒因果,問題就會很嚴重,會弄得天下大亂。

以這斷、常二見為根本,由此我們人有神知,組織起來成為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身心。五蘊之中,每一蘊各有四句,這第一句就是『蘊大我小,我在蘊中』。

五蘊較大,我的神我較小,我的神我就住在五蘊裡。世俗人往往有這樣的執著,我的心在胸膛裡面,方寸之間。身體較大,蘊大我小,我在蘊中,我的心在五蘊之中。

第二句就反過來說是『我大蘊小,蘊在我中』。我的神我較大,五蘊較小,五蘊被我的神我所包含。我大蘊小,蘊在我中。五蘊身心在我的神我裡面,在那裡活動。

第三句是『即蘊是我』,五蘊當體就是我。第四句,『離蘊是我』,這五蘊當體不是我,離開五蘊之外,另外有一個我的神見,我體的神我,那就是離蘊是我。離開五蘊,另外有我。

每一蘊有這四見,色受想行識各各有這四句,一蘊含四句,成四見,四五成二十見。這五蘊是經歷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二十見、現在二十見、未來二十見,歷三世成六十見,再加上根本的斷常二見,即謂之六十二見。

這名相就這樣簡單分別,容易明白。這是我自己重新改寫,如果照名數的名目列出來,講起來不容易明白,所以用這簡單方式,單約斷常二見講。其他的從略,另外還有一種解釋,現在從略,那種解釋比較難了解。由這有六十二見,有六十二見,就會造種種罪業。

「或因見諦、思惟,九十八使,百八煩惱,晝夜熾然,開諸漏門造一切罪」。這就是講到最多數目字的煩惱。或者因為這九十八使、百八煩惱,會造一切罪。見諦,就是見惑。對於四諦的真理不明白,生起錯誤的見解,即為見諦的煩惱,也是見惑的煩惱。思惟,即是思惑。見惑有八十八使,見惑八十八使保存。思惑有八十一品。

合併起來,成為十使。但是見惑、思惑,兩者合併起來,就成為九十八使。由這樣的緣故,見惑的煩惱,八十八使,就是從十使來的。前面講十種煩惱,就是十使。十使就是五鈍使、五利使。

五鈍使是貪、瞋、癡、慢、疑,由於這五種煩惱,遇到境界就會生起愛著,或者生起厭惡,這種愛著、厭惡的煩惱情況,要消除,要斷除很難,謂之鈍。

眾生貪瞋癡慢疑五種的煩惱,一旦生起愛著或者厭惡,很難消除。比方說,彼此生起感情的恩愛,這個愛非常難斷除,所以世間人往往為此把生命丟掉,這就是因為貪瞋癡慢疑的愛著的心非常嚴重,一旦生起愛著,想要斷除,非常困難。所以世間有生離死別種種的苦惱,就是由愛著的執著,不肯捨離,屬於思惑。因為難斷,所以稱為五鈍使。

同理,憎惡心一旦生起來,要消除也是很難。比方說,惱怒,逆境一現前,生起氣來,脾氣要消也很難。如果心中有瞋恨心,再久都會恨,所以瞋恨心一旦生起來,要斷除也很難,也是屬於五鈍使。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簡單講,通通都從我執上來,有我執的身見,就會有這五種的見。

身見,對身體有我的執著,這身體是我的,有我,有我所,我見就是身見。

邊見,因為身見就生起邊見。邊,偏於一邊的執著,執斷執常,執有執無,謂之邊見,都是不正確的,屬於邪見。但因為從它的斷、常、有、無的偏執講,所以稱為邊見。

邪見,總包含一切不正確的邪知邪見。邪見為總名目。比方說,見取見、戒禁取見,都可以包含在邪見裡面。有的地方就單稱為見,原因在此。

因為邪見是總,可以包含一切見。見取見就是非果計果,不是涅槃之果,妄計為涅槃之果,那就是非果計果,就謂之見取見。

戒禁取見,就是非因計因,持這種戒的禁見,並不能生天,妄執著這種邪因,為生天之因,就謂之戒禁取見。比方講,持牛戒、持雞戒、持狗戒,外道持這些戒,雖然禁止去其他的造作,守這個戒,但這種的執著,生起這種的邪見,並不能生天。

這種不是生天的因,執為生天的因,謂之非因計因,謂之戒禁取見。但這種錯誤的見解,生起來也比較敏利,要破比較容易。比方說,牛戒不能生天,一聽明白,當下你就可以斷除這種見解的迷惘。謂之利使。

邊見以下,要消除比較容易。身見,知易行難。但這個道理容易明白:這個身體不是我的,不要執著,要斷除,難。不是難在身見,難在貪瞋癡慢疑,因為我執斷,難在貪瞋癡慢疑的根本煩惱,所以難斷。邪見易除,只是根本煩惱難除,所以邪見的見解易除。

約見方面,分為五利使,但它執著的種子,就分入五鈍使,彼此都有互相牽連,不是完全分開來。這就是五鈍使、五利使。使者,使眾生輪迴生死,不得解脫,謂之『使』。

使的意義是把十使,對照四諦理,因此這十使煩惱,去對照苦集滅道四諦,衍成八十八使煩惱。含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配合起來,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二十八使,無色界也有二十八使,合併起來,就是八十八使。明明是十使,加苦集滅道四諦,怎麼只有八十八呢?因為這裡有些要除,下面的偈頌可以包含。

『苦下具一切』,這先從欲界講,從欲界迷四諦理的道理講,由此生起的煩惱。苦諦之下起迷惑的煩惱,十使通通具足。『集滅各除三』,集諦滅諦這二諦的迷惑,十使當中個個要除去三種,身見、邊見、戒禁取見。

集諦之下,要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滅諦也要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這樣集諦、滅諦各都只有七使,二個七就是十四,再加上前面苦諦的十使,就是二十四。

『道諦除二見』,欲界的道諦迷惑的煩惱,除去身見和邊見二種見。修道能夠破除戒禁取見,也會生起戒禁取見,所以只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是有的,因為修道的時候,會發生錯誤,邪見會引起戒禁取見,因此道諦的十使之中,除去身見、邊見有八使。

前面的二十四,加上道諦八使,二十四加八,就有三十二,欲界有這三十二使,三十二種煩惱。『上二不行瞋』,色界、無色界,上二界,欲界之上有色界,色界之上有無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之煩惱,十使之中,除去瞋恨。因為上二界的瞋恨種子,都壓伏起來了。

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沒有瞋恨心,這都是靠禪定的力量,所以禪定功夫好的人,不會發脾氣,最低限度要初禪以上,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上二界的眾生,雖然十使具足,但瞋恨煩惱的種子已經壓伏下來了,不會生起現行,只有九使生起現行。上二界苦諦有九使,集滅二諦也要除瞋使,再除身、邊、戒三使,集諦六使,滅諦六使,九加二個六,就是二十一。道諦要除身見、邊見和瞋恨,剩下七使。

二十一加七,就是二十八。所以色界二十八使,無色界二十八使,再加欲界的三十二,就是謂之八十八使。把五鈍使、五利使的名相配起來,再加上這一首偈,八十八使就清清楚楚。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瞋恨心不會生起現行,只有種子,沒有現行。把上二界的瞋恨心除掉了,暫時伏住,不會生起現行,這樣合併起來,就是見惑八十八使。

思惑八十一品,欲界有貪瞋癡慢,欲界有四個根本煩惱。色界無色界瞋恨心的種子暫時壓伏,不起現行,所以色界有貪癡慢三種,無色界有貪癡慢三種,欲界貪瞋癡慢四種,合併起來,謂之思惑十使。但思惑詳細分就有八十一品,怎麼說思惑有八十一品呢?就三界九地論,欲界總合為一地,五趣雜居地。色界有四禪,十八天。

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這是色界四地。

無色界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再加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合併起來,就是九地,叫作三界九地。

早晨的課誦講『四生九有』,九有就是九地,這九地都有輪迴生死,故叫做九有,四生九有。三有是比較粗的分法,分詳細些,約三界分,九有就是九地。

九地每一地有九品思惑,欲界的貪瞋癡慢分九品,見道的初果人,欲界的九品思惑,斷見的初果人,還有七番生死。因為欲界的思惑有九品,前六品潤六番生死。

後三品,下上、下中、下下品,合起來潤一番生死。只斷見惑,未斷思惑,就是證初果。

把欲界思惑斷前六品,上上品到中下品,這六品斷掉,就是把六番的生死去掉了,剩一番生死,所以二果叫斯陀含,翻成中文叫做一來,就是一來人間,一生天上,剩一番生死,就要了生死,出三界了。

三果聖人就是把欲界最後三品的思惑也斷除了,欲界的九品思惑,七番生死,完全消除,剩下色、無色界,七十二品的思惑,欲界沒有他寄居的地方了,不能住欲界,所以三果聖人是住色界五淨居天中居住,就斷煩惱,證阿羅漢果。

所以三果叫做阿那含,不來,也叫做不還,不必再來人間,因為已經證到三果,住在五淨居天,將來進一步修行,可以證到阿羅漢果。

他進一步要把色界、無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斷除,才能證阿羅漢果。

九地各有九品思惑,這就是八十一品思惑的詳細分類。現在這裏把思惑只約根本合併,欲界,貪瞋癡慢,色界貪癡慢,無色界貪癡慢,合併起來,就是十使。

思惑本來八十一品,合併起來不分類,就分為十使。八十八使的見惑,再加思惑十使,就是九十八使。

什麼叫做『百八煩惱』呢?九十八使加上十纏,正好一百零八。九十八使就是現在講的,十纏是前面剛講過的煩惱。念珠為什麼要串成一百零八粒呢?

目標是念一百,有人說另外八粒就是補一百裡面的空的,不是啦!眾生都有這一百零八的煩惱,念珠用一百零八,表示斷除百八煩惱,所以念珠串成剛好一百零八。念佛的目標就是要斷煩惱,念念斷除百八煩惱,所以念珠串成一百零八。有人認為念佛,有精實的,有虛的,去分別。

怕一百聲中,有虛的,八句補足下去,萬一虛的更多,拿什麼去補呢?笑話的說法,會發生反效果。

有一個老太婆,去世以後,去到閻羅王的地方,就問他『你活到那麼老,你在人間做什麼善事』?『什麼善事是沒有,但我有念佛』。『你念佛,把你的佛號拿出來,用風鼓車吹吹看,有幾粒是精實的』。

就把她唸的佛,像穀子、豆子一樣,倒到風鼓車的車斗上倒下去,一搖動,風一吹,全部都是空的,飛出去了。到了最後,有一個是精實的,掉下來了。

『枉費你一生念佛,全部都是空的,只有一個是精實的。那個精實的從哪裡來呢』?

『有一天打雷,雷聲很響,一聽到,就叫一聲阿彌陀佛』。笑話講到這樣,實在好笑,是不是每天坐著等雷聲響?把耳朵摀起來,念阿彌陀佛呢?笑話,乃是一般人開念佛人的玩笑,哪有這樣的事情?念的佛號,無形無相,怎麼可以拿風車去搖動呢?天大的笑話。

如果可以放入風車去搖動,那就真實有形相了。你們念的佛拿出來我看看,多大呢?是精實的,還是空的?拿到念佛法門來講,更是笑話。是開倒車,開玩笑。

若用這個來警策念佛的人,叫人要精進,不可打妄想,那倒是有多少用處。假定念佛有精實,有空的,這樣去分別,等於講小孩的話一樣,不正確。實際上,念佛不管你有妄想,沒妄想,只要努力精進去念,盡量攝心念佛,有妄想也不怕。

只要肯念,念久了,妄想就會少,不必怕以後去閻王那邊,拿風車去吹。現在沒風車了,不必愁,風車都收起來了,根本用不著風車。所以這種笑話,古時通得,現在通不得。實際上古時也不通,這個笑話很早就聽過,甚至有法師講念佛法門也拿這個笑話來講,實際上是錯誤啦!講念佛法門,不能用這樣的笑話來批評。

用這個笑話批評,就是自己批評自己,變成我們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念佛,沒什麼值得的,只有等雷聲響,才有精實的,那不怕雷聲的人就永遠念空佛了。

我不怕雷聲響,那我來念,就完全沒有精實的。這種開念佛人的笑話,不應該拿出來做標準講。念佛精實虛,只是個人妄想輕重的分別,但是你既然是個凡夫,要沒妄想,不可能。到何時才沒有妄想?

證阿羅漢才沒有妄想,還沒證阿羅漢以前,就不念佛,你永久沒有念佛的機會。既然沒妄想,又何必念佛呢?沒妄想,生死了了,念佛目標就是對治妄想,用念佛的正念,來換妄想的妄念,就是甜瓜換苦。

比方小孩子拿到毒樹果,不能吃,吃了會中毒,我拿好吃的甜的糖果給他,跟他交換,所以用佛的正念來換妄念,免不了多少會混雜,只要你努力去念,念得久而久之,妄想就會消除,不要因為有妄想,就不念。

不久之前,有一個人來問我,他說想要等到心靜下來,不會打妄想才來修。我說,那你不用修了,怎麼說呢?何時心才會靜?證阿羅漢果,心才會靜。但你永久都沒有證阿羅漢果的機會,你永久也沒有修行的機會,只有輪迴生死的機會。

天大的錯誤,不要因為怕妄想,就不修行,不管妄想有多少,我只要念,努力念下去,就有成就的日子。

古人有一首偈:『彌陀一句法中王,雜念紛紛也不妨。萬里浮雲遮赫日,人間處處有餘光』。但不能提倡一邊妄想,一邊念佛,那也是錯誤。只要照顧念頭,時時把一句佛號照顧好,無論你念哪一尊佛菩薩,把念頭照顧好,盡量減少妄想,久而久之,就會純一。

晝夜熾然,無論白天晚上。開諸漏門,漏,煩惱的代名詞。只要有煩惱,都很嚴重,日夜都造種種罪業,六十二見、九十八使、百八煩惱的種子,都會生起現行,造一切的罪業。

「惱亂聖賢及以四生,徧滿三界」。使得三賢十聖的果位,被煩亂,不能證到。

不是會去惱亂聖賢,而是惱亂自己將來證等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十地十聖的果位。

因為有煩惱種子,繼續生起現行造業,不修行,所以聖賢位證不到,胎卵濕化四生的眾生,就遭到惱亂,自己造的煩惱,惱亂自己的心地種子,在三界六道,四生之中輪迴生死,不得間斷,沒有停止。處處生死,或生天、或作人、或地獄、餓鬼、畜生。

「彌亘六道,無處可避」。彌就是滿。『亘』,從『一』從『曰』從『一』,才是亘ㄍㄣˋ,這是俗寫,正寫是『亙』,互字內部加一點,讀亙ㄍㄣˋ,意思是延長到很遠的時間和地方。彌滿透徹到六道四生,所有的凡夫界,輪迴生死,不得解脫。

煩惱沒斷,就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因為你不去學佛,不好好懺悔修行,來斷煩惱障,罪業造了,必定要去受報,在無窮無盡的三界六道之中,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今日致禱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發露,皆悉懺悔」。今天至誠懇禱,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及一切的尊法,一切的聖賢、聖眾,發慚愧心,發露求哀懺悔。把前面所有的罪業,一一都懺悔。



■ 臨濟禪師語錄-(12)-第十五則
文/清華惟覺禪師遺著



第十五則
  乙六、明真正見解
丙一、真正見解

問:『如何是真正見解?』
師云:『你但一切入凡入聖、入染入淨、入諸佛國土、入彌勒樓閣、入毘盧遮那法界,處處皆現國土成住壞空;佛出于世轉大法輪,卻入涅槃,不見有去來相貌,求其生死了不可得;便入無生法界,處處游履國土,入華藏世界,盡見諸法空相,皆無實法。唯有聽法無依道人,是諸佛之母。所以佛從無依生。若悟無依,佛亦無得。若如是見得者,是真正見解。

音義:
○1彌勒樓閣: 彌勒,梵語彌帝隸為Maitreya的對音,華譯作慈氏;名阿逸多,華譯作無能勝。亦有謂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者。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之菩薩。先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彌勒因修慈心三昧,故稱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

彌勒樓閣,語出《華嚴經》七十九卷,原經文載曰:『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右繞彌勒菩薩摩訶薩已,而白之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本段經文所示,係取彌勒樓閣喻自覺性地,善財入已還閉喻自覺真如心緣起不住塵緣,樓閣廣博如虛空喻自覺性地徧廣無碍。

○2毘盧遮那: 又作毘盧舍那,為梵語Vairocana的對音,佛真身之尊稱。教相經論家對毘盧遮那註解不一,天臺以「毘盧遮那」與「盧舍那」及「釋迦」如其次第的配為佛的法報應三身。《法華文句會本》二十五曰:『法身如來名毘盧遮那,此翻徧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法華玄義》六曰:『境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智妙究竟滿,名盧舍那。

行妙究竟滿,名釋迦牟尼。』天臺之釋義,以「毘盧遮那」與「盧舍那」分配為法報二身,華嚴則以此二者為梵名之具略,而為報身佛之稱號。《華嚴探玄記》三曰:『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滿,或云淨滿,或云廣博嚴淨。今更勘梵本,具言毘盧舍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毘」者,此云遍,是謂光明遍照也。』密宗以毘盧舍那為理智不二之法身佛稱號,或翻大日或翻遍照,或翻最高顯廣眼藏。《大日經疏》一曰:『梵音毘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闇遍明之義也。』

又曰:『所謂毘盧遮那者,日也,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長一切萬物,成一切眾生事業。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故以為喻也。』

○3轉大法輪: 佛之說法,能摧破眾生之惡念惡行,猶如輪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岳岩石,故喻佛說法為轉大法輪。

○4華藏世界: 釋迦如來真身毘盧遮那佛淨土之名。此淨土最下為風輪,風輪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蓮華,此蓮華中包藏微塵數之世界,故稱蓮華藏世界,略名華藏世界。

○5聽法無依道人: 指出入萬有諸法不染着一塵一法的自內證自覺心。

譯文:
問:『怎樣才是真見正解?』
臨濟禪師說:『你只要入一切境無論入凡入聖、或入染入淨、或入諸佛國土、或入彌勒樓閣、或入毘盧遮那法界,所到之國土處處都見得「成住壞空」相、即見諸法自性空相;佛出現於世說法度眾,却又入涅槃示寂,佛這一生化門接物度生邊事在佛心上是不見有去來的痕跡,所以要在佛心中求一個生死現象也了不可得;認得佛心這就進入了無生法界,可以到處自由無碍的遊歷國土,住在華藏世界中,盡能明見諸法緣起性空相,都沒有一箇實法的存在。

只有這箇聽法而不依著萬法的人,才是諸佛出生的根源。所以佛的顯現是從無所依處出生的。若是能開悟自覺心源無依無作之妙用的道理,也就能明白成佛亦是不可得的道理。能夠有這樣見地的人,才是真見正解。

講話:
無見的真見,無解的真解,是自覺心源自內證的全體現量大用,不是經眼見心思之見解所表現之比量作用。古德云「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這句話即是說明「無見之見、無解之解」的絕對待之現量境,這個絕對待的現量境,不在意識、文字、言句、科學等之比量境得,所以說「語言道斷」;又思知慮得者都是比量境,因此起心動念即非絕對待的現量境,故謂「心行處滅」。三祖僧燦禪師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所以學人能體得自覺心源自內證的全體現量大用的無作妙用,就到達了無我無心、縱橫無碍的自由自在境涯。

《黃檗傳心法要》云:『悟在於心,非關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設使菩提真如實際解脫法身,直至十地四果聖位,盡是度門,非關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

所以道: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故二六時中行住坐臥盡隨一切心現一切國土;穿木履時即現穿木履國土,坐時即現蒲團國土,乃至入凡入聖、入染入淨、入彌勒樓閣、入毘盧遮那法界諸種國土,皆是化門接物邊事。《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入一切國土處處能見「成住壞空」的變化現象時,直下即見「諸相非相」,則在彈指間即一超直入如來地。

若以「形」為分際,在「形而上」的精神領域中,對一切法的思想見解,誠能盡見「生住異滅」之諸法空相、皆無實法,即了知無一切法;在「形而下」的物質領域中,對一切相的存在現象,誠能盡見「生老病死」或「成住壞空」之諸有幻相、皆無實相,即了知無一切相。

如此出入形而上或形而下的諸種國土中,皆不依妄法幻相,則在無量國土中,如來自性佛即從無依自覺心源出生。

古人云「昨夜金烏飛入海、今朝依舊一輪紅」,在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諸種國土中,若住「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四相,則隨四相的變化而迷轉,如同見金烏(太陽)東升西沈有去來之相,而隨之輪迴不息;反之,若不住四相,則無四相之實法實相可依,就如同日輪當空無所倚傍的出入諸種國土遊戲。

教主釋尊的一生,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而後四十九年大轉法輪,縱說橫說化度了無量眾生,八十歲而入涅槃。佛的出世,在世間法上所示的生老病死以及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非關佛心。一般未識本心者,見佛度門邊事,以為實法,於是對佛出現世間的一生化門接物度生邊事作種種評判;若悟識本心者,以慧眼觀之,則佛的一生化門接物度生之事,在自覺佛心上無所增,佛的老病乃至入涅槃示寂之事,在自覺佛心上無所減。總而言之,要在差別中得見平等,煩惱中得見菩提,生死中得見涅槃,這都要去自內證自覺心的無作妙用。本分田地出生萬法,緣生而起,無「佛界、眾生界、淨土界、穢土界」等諸種國土世界可依。《圓覺經》亦言:『恒河沙數的諸佛世界亦猶如空華而亂起生滅。』

恒河沙數的諸佛世界都如空華無可依處,則從差別到平等、煩惱到菩提、生死到涅樂、也一樣無一法可依可得。

「我心空故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所以心本不異、法亦不異,盡十方空界同一心體,此一心體即無依道人獨存之真實,此真實是諸佛之本源   自覺心源的無作妙用。

無依者,是謂無所依止之處,若有依止處,則如獼猴放一提一,無有歇期,總成輪轉。吾人心行若無凡可憎、無聖可愛,無淨土可忻、無穢土可厭,無生死可捨、無涅槃可求,猶如「水鳥去來相、往返跡不留」的這般不落痕跡,則即心即佛,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即能導眾生入佛之覺知見。



      丁一、不得向名句生解

學人不了,為執名句,被他凡聖名礙,所以障其道眼,不得分明。祇如十二分教,皆是表顯之說;學者不會,便向表顯名句上生解,皆是依倚,落在因果,未免三界生死。

音義:
○1表顯之說: 用以表達顯示教外別傳不可說的密付心法之語言文句。

○2依倚: 即依靠。倚音以,注音作ㄧˇ,依比切,紙韻。

譯文:
參學的人所以不能了知真正見解,都因為執著名字文句,被那凡聖的假名給障礙。所以障蔽了他的正見道眼,不能清楚地見著名字文句未彰以前的風光。

就像三藏十二分教,都是用來表顯佛心的語言文句,參學的道流不能領會教外別傳之旨,就在教典上用來表顯心法而假立的名句上生知見,都要依靠這許多名字文句求解脫,於是一切作為都落在所依倚的知見因果囚籠中,難免要在三界中生死浮沉。

講話:
如何是真正的見解,前段已詳述,但對這無作無依的道理,若非真實的體得者,即無法了達無作無依的自在解脫之自受用。

所以學人若只執著在表顯佛心的名字言句,而終日在無用的名字言句中嫌凡愛聖,則被囚於表顯心法的名字言句之對待差別名相中,被那許多表顯心法的名字言句矇眛了生來的道眼。如此聞法而無親證法性分,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解脫境涯,實在可惜之至。

世尊四十九年說法,橫說縱說了十二分教,皆是表顯佛性心法之說。這十二分教的名字文句是從說法者的親證現量境中流出來的,但這名字文句不是說法者的親證當體,也不能作為聞法者的自內證自受用境。

比如看一本醫學參考書《醫宗金鑑》,書中所講的全是著作本身對藥味的效能和人體病理的觀察經驗談,這本書只能供給學醫的人參攷,至於要體認藥味的真正效用和病理的真實徵候,必須經過醫師的一番臨床實驗,或患者的久病自知,才有自受用的親證分。十二分教同樣也只是「標月指」,學人要有「冷暖自知」的自受用親證實驗,才是真正體解無為大道,才能真正的發明無上佛心。

禪門流傳一則野狐求道的故事,這則故事也是一則公案,內情如下:百丈禪師上堂說法時,每次都有一位老人來聽講。

有一天,聽法後這位老人逗留法堂不去,百丈禪師便過去問他是誰?老人說:『我是一隻野狐,在迦葉尊者時,本是山上的方丈,因為有求法的學生問我:「道行很高的人是否仍然會落入因果法?」

我回答他說:「不落因果。」由於答錯了這句話而使我五百世墮作野狐身,現在想請求你指示一個解脫野狐身的方法。』百丈便說:『你要問我甚麼?』老人就把當初學生問他的話重複的說了一遍,百丈回答說:『你應該說不昧因果法。』

老人聽百丈的答語,當時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禮謝說:『我已解脫了野狐身,我就住在山的那頭,請你按照亡僧例把我的野狐狸身埋葬了。』於是百丈就帶人到山中搜查,終於在後山的洞穴中找到了野狐的屍體,便將牠火葬了。

當天晚上百丈說出野狐求道的經過,黃檗禪師便問:『這位方丈因答錯了一句話,墮作五百世的野狐,那麼答對了所有的問題,又將如何?』

百丈禪師說:『你前來,我將這答案告訴你。』黃檗走向前,不待百丈禪師開口,便給百丈一巴掌,百丈被黃檗摑了一掌却拍手大笑說:『我以為你的鬍鬚是赤的,那料更是一個赤鬚的胡人。』

以上這則野狐求道公案,是提示學人「不昧因果」不是要抹煞現象界的因果法則,而是要透視現象界因果法則的變換現象,從透視現象界因果變換的不平衡狀態,去了解超越現象界不平衡狀態的永恒平衡之真境。

墮野狐身的老人「不落因果」一句,是取火葬方式將現象界的因果法則全部抹煞掉了,他把這個答案當是唯一不變的實法,將這火葬過的「空相」當是超越因果的真境,於是將真身囿在火葬過的「空相」中,真性的流通就有了一個「空相」的形碍;因此體認不到「真如緣起性空」這一番「不離因果而超越因果」的遊戲自在風光。百丈禪師答野狐老人「不昧因果」,這句「不昧因果」的答話,也只是用來破當機者的執情而施設的一期醫方,所以這個「不昧因果」的答案只是應病予藥,也不是實法真境。如果百丈把自己的答案看作唯一不變的實法,也難免墮為野狐身。

黃檗問百丈:『答對了所有問題又將如何?』百丈喚黃檗上前聽答案,黃檗上前却給百丈一巴掌,這一巴掌是還它真如緣起性空的全體大用,也是這則公案的核心。

百丈喚黃檗上前聽答案也許要給黃檗一巴掌,否定「不昧因果」這個答案不是根本的本體,但黃檗不待百丈出示答案即先給百丈一巴掌,這一巴掌表示了自覺真身不會死在他的「不昧因果」話下,活埋了百丈的法境,還他百丈所要提示的「超越肯定與否定」的絕對真實的真如真境。所以黃檗的一巴掌交流著百丈黃檗師資間「冷暖自知」的自內證親證分之真如全體大用,成為心心相印的印掌,因此百丈很痛快的給黃檗一個會心的大笑,還印證黃檗不是一個只長有一臉赤鬍鬚的人,而是那個真牌實貨的赤鬚胡人之真身。

宗門公案活殺自在,不會祖師活殺手段的人,便向公案中的名句文字生是非知見,指這個「不落因果」錯,指那個「不昧因果」對,這般的放一倚一的求解脫,這只是妄想加重妄想。譬如離開一個囚籠換進另一個囚籠,畢竟沒有走出囚籠,那來得自在解脫的境涯?

       丁二、識取聽法底人 

你若欲得生死、去住、脫著自由,即今識取聽法底人,無形無相,無根無本,無住處,活鱍鱍地,應是萬種施設,用處祇是無處。所以覓著轉遠,求之轉乖,號之為祕密。

音義:
○1活鱍鱍地: 鱍,同潑。生動不呆滯叫活潑。地,同的;將「活鱍鱍」一詞用作形容詞時所繫之語尾。
○2應是萬種施設: 「應是」,為唐代之俗語,意謂「應是萬種之施設」。

譯文:
你若想得以有超脫生死去住的自由,當下現今就要認得目前聽法的人,這個人沒有形相可見,沒有根本可依倚,也沒有國土住處,能活潑潑地通達貫徹一切法界,應該說是萬種施設之作用,而此施設的用處只是在無事這地方。

所以想覓找這箇聽法的人反而轉加遠離這箇聽法的人,想尋求一箇真境反而轉加乖違真境,這個覓求不得的自覺真如性境中的人,號稱為真境之秘密。

講話:
你當前歷歷聽法的人,應萬緣出生時,即著萬種衣裳遊戲萬種國土;此人隨萬緣入滅時,即捨棄萬種衣裳歸真如常寂光土。所以若以形相見,不能在大小長短、青黃赤白等差別相中識取聽法的人,應從諸相無異相中去識取聽法的人。

《黃檗傳心法要》云:『常人謂法身徧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虛空,虛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虛空。但莫作虛空解,虛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虛空。虛空與法身無異相,佛與衆生無異相,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煩惱與菩提無異相。離一切相即是佛。』

所謂「離一切相即是佛」,離者即離一切「差別相」。若在一切差別相中求覓佛身,無異是從聽法的人應緣所穿著的衣裳中尋出一件佛衣當它是聽法的人。若從衣裳上識取聽法的人,定言穿上佛衣的人才是聽法的人,則聽法的人不能應萬緣穿著萬種衣裳遊戲萬種國土,如此人被衣碍,識取的是那件佛衣,而不是那箇穿著衣裳的人。若離一切差別相,則當下即見萬種衣裳與這個穿着萬種衣裳的人無異相,識取的才是那箇無形無相、無根無本、無住處的聽法無依道人。

一切經教都是佛祖從自內證的自覺性智中說出來的,所以古今佛祖說法皆無所隱,但學人讀經看教,未經一番親證的體認,就無法從經教上體會到佛祖所說之法的自受用現量境。若將法比作一盃水,佛祖是喝過這盃水的人,他們將喝這一盃水的冷暖感受說給還沒嚐過這盃水的人聽,聞者聽到的是喝者自受用的比量言句,而不是喝者的自受用現量境,要感受喝者的自受用現量境,就得自己親嚐過這盃水的冷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說者的自受用現量境。

「冷暖自知」的自內證自受用境,不是比量文字言句所能表顯得到的,這表顯不到的教外心法,稱之為不可說的「秘密心法」。

《六祖壇經》載惠明求法,六祖示以不思善不思惡二法相因中認取本來面目後,惠明言下大悟,復問六祖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有密意否?』六祖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因知「秘密心法」乃指文字言句表顯不到的那一份「冷暖自知」的自覺性智之自內證現量境。

孔子對弟子說「吾無所隱乎爾」,這句話說明其所施之言教完全是取親證境而說教,六祖亦說「與汝說者即非密」,所以古今聖賢說教皆無所隱,「秘密」乃文字言句表顯不出的自受用現量境耳。



    丙二、達四種無相境

道流!你莫認著箇夢幻伴子!遲晚中間便歸無常。你向此世界中覓箇甚麼物作解脫?覓取一口飯喫補毳過時?且要訪尋知識,莫因循逐樂!光陰可惜,念念無常,麤則被地水火風、細則被生住異滅、四相所逼。道流!今時且要識取四種無相境,免被境擺撲。』

音義:
○1補毳過時: 毳字,音脆,注音作ㄘㄨㄟˋ,促銳切, 韻;鳥獸的細毛叫毳。

補毳過時可作二釋,一是將毳當身毛解,意謂:只知求取飲食來補養自己的身毛,如此虛度人生空過時日。一是將毳當毛衣解,意謂:無須貪求錦衣麗裳,有件毛衣可穿就補綴這件毛衣來穿着禦寒過日。

此二釋,若將毳字當身毛釋,則「補毳過時」應連同上句直讀下來,中間不加標點,即「覓取一口飯喫補毳過時」。若將毳字當毛衣釋,則中間需多上一個標點,
分成二句讀,即「覓取一口飯喫」下加個「,」號使上句與下句的「補毳過時」各成一句。

○2因循: 遷延不決,守舊不改的狀況叫因循。
○3擺撲: 謂撲捉塵境隨境擺佈,沒有自主能力之謂。

譯文:

道流!你不要去認取一箇夢幻影子做為終身伴侶,無論那個境法終究都要隨著因緣條件的轉變而歸無常。

你想要在這世界中尋覓個甚麼東西來解脫你的身心呢?人生就只為求取一口飯吃以補養自己的身毛而空過時日麼?應該要去訪尋善知識開導迷情,不要隨境遷延逐樂!

空過光陰實在可惜,要知吾人念念之間都受無常的逼迫,從粗相來說將被地水火風四相的無常變遷所逼,從細相來說將被生住異滅四相的無常變遷所逼。道流!現在應該要去認識四種無相境界,免得被無常變化的幻境給擺佈。』

講話:
有人問黃檗禪師云:『心既無相,豈得全無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度眾生?』師云:『三十二相屬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八十種好屬色,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所以不要誤認一切色相為實有,色相都是夢幻伴子,它沒有永久不變的自主能力,色相成其色相後,只能有短暫的存在時間,它將隨着因緣條件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體相,就是說體會到色相在無常的催逼下不論遲晚中間總歸變壞變空。

吾人四大假合的肉體也是一樣,隨著四大因緣條件的變化也會有生老病死的無常現象,所以切勿執着這個有變異的幻體作為你自己永久的伴侶。

在這個娑婆世界沒有一件東西可以使你得到解脫,你若想得到解脫自在的身心,除了體認佛法以外,別無他道可行。

榮華富貴,錦衣美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若一輩子貪逐世榮世樂而忘却探求那可以使你穩坐的歸家,如此行住坐臥沒能得個安身立命的處所,則一生的奔波徒勞無益。

目下僧團中出家修行的衲子,有不少人都忽略修行是為求了却大事因緣,竟然跟世俗人一般盲目的奔求奢侈的生活,希望自己能獲得美味飲食,希望自己能穿着錦衣新裳,希望自己能有崇高名譽,希望自己能獲得優越利益,如此惶惶的馳求名聞利養而因循過日,連自己為甚麼出家為甚麼學佛的大事因緣都未明,又如何能度生?

歲月催人老,一剎那間就歸無常,一轉念間即要接近人生的終期,切勿虛渡人生!總而言之:生活在這世間,就物界粗相來說,將在地水火風四大的變化中遭受生老病死和成住壞空的逼迫;就心界細相來言,將在心念起落的變化中遭受生住異滅的逼迫。

所以學人切勿馳求外境和紛然心念而為萬境萬念惑亂心性,失却正法眼就被萬境萬念左右擺佈,沒有自己安身立命的立場就枉費了珍貴的人生。


■ 科學闖關遊戲
紀錄/林妙智等6人.整合/林靜宜   

感恩社區民眾禮讓
108年普門中委讀書會戶外教學活動商借了東山高中「風雨藍球場」,舉辦「科學闖關遊戲」,由中委會張永奇委員與倪副主委提供科學遊戲方式,再由活動組組長陳佑榕老師設計整場活動流程,並帶領普青製作比賽道具。

10月27日是一個陽光普照大地的大好天氣,陽光下的萬物都充滿著朝氣。

清早七點未到,我來到東山高中「風雨藍球場」,這是開放式的藍球場,這時已有社區民眾二十多人在球場打球,我向他們遊說著,我們普門即將在此舉辦普恩戶親子戶外教學闖關活動,請他們在九點清場,讓出場地給我們進行活動。

這些喜好藍球運動的朋友,都很配合,看到普門志工們帶領家長與普恩童到來時,就自動結束打球運動,依依不捨的離開藍球場了。

開場暖身動動筋骨
第一個開場的活動是普青團長大昱,帶來的活力早操,大家一起來動一動身體四肢,讓筋骨
活絡暖身一下,以備待會兒闖關活動能大展身手。

本次科學闖關活動共設有六關,每一關都有二位至三位關主,負責說明闖關活動規則,並檢視成員的動作是否符合規則,以裁決過關否?

這六關分別為:第1關  疊疊樂,第2關樂樂投石器,第3關  穿越時空,第4關  空氣炮,第5關 
  步步高升,第6關  怪怪飛行器。哨聲響起,嗶………的一長音,頓時好像大地在震動一樣,各組都跑到各自的關站,捲起袖口、拉起褲管、豎起耳朵,準備奮戰到底。

團結合作關關通過
第一關-疊疊樂(文:林妙智)

遊戲規則說明:用一根筷子將八顆螺帽串起,將螺帽一顆顆疊起,最後又將疊好的螺帽用筷
子一顆顆收回原狀,過程中不能用手去扶螺帽只能使用筷子,如果再疊放過程中不小心倒了則要從頭再來。

這個遊戲的主要目的,是為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專注力,在遊戲過程中可以看到小朋友非常專心的想完成挑戰,年齡比較小的小朋友和家長一起齊心協力去完成挑戰,人人在
神情上都非常的專注,在過程中也許不是那麼的順利,但是小朋友也勇於挑戰,即使是失敗了一、二十次,也願意繼續去嘗試。


關主鼓勵同學:『慢慢來~不急,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方法是自己找出來的!』以安定小朋友浮躁和挫折的心理狀態。

以我的觀察,小朋友對於這關的挑戰有很高的興致,也許在這過程中他們可以得到很高的成就感。雖然是在跟別隊競賽,卻是透過自己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可以說是自我挑戰的競賽,而不是和別人比較的競賽,最終還是要回歸自己的努力,戰勝自己的散亂心,才能獲得成功,沒有誰比較厲害,只要願意自我挑戰都可以成功的。

螺帽排列時從正面去看是直的,但由上往下去看卻是歪的,就像是每一件事情都有一體多面,遇到事情可以多方面思考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這一關遊戲,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在
細心、耐心、恆心和專心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在這個關卡中可以看到每一個小朋友的努力,不管成功與否,我相信在這個關卡中他們能有不一樣的體悟。

第二關:樂樂投石器(文:鄭宗明)
遊戲規則說明:用投石器將瓶蓋投入桶中即算過關。
遊戲開始前,關主在說明和示範時,我心裡想著這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連關主要達成目標都很有困難,更何況是年齡小的小朋友,一定會讓他們覺得十分挫折,我甚至還提出建議是否可以將難度降低一些?但是關主並不認同我的說法,當下對我來說有一些受傷,所以在遊戲開始時,我抱持著看好戲的心態在看成果。

的確在剛開始進行的前幾組,如我預期的不順利甚至是有些小朋友有想要放棄的念頭,但是經過關主和同學之間的互相協調並討論之後,獲得很大的進步,像是國中、高中生力氣比較大,投石距離較長,那就要訓練控制力道,投準度就會提高了,經過多次力道控制的訓練之後,也有人挑戰成功了,當下的我也在心裡為他們喝采年齡較小的則用移動式標靶去追瓶蓋,小朋友非常專心的要去完成目標,看著他們那專注的神情,讓人不禁為他們加油打氣,當成功的那一刻,小朋友的燦爛笑容讓人覺得非常的感動。

這關的挑戰性很大,完成度低,但經過小朋友和關主的努力下也有不錯的成果。這站給我的啟示是:我們不能看到目標過於艱難就想要逃避,要勇於去面對問題,去思考如何度過重重難關,才能得到成功的果實。

    在這群小朋友身上我看到了,勇於挑戰困難的不放棄精神,這也許是我最應該學習的部分吧!

第三關-穿越時空(文:鄭峻圯)

遊戲規則說明:全體成員手牽手,將呼拉圈從第一位成員身子穿過,再一個個的穿傳到最後一位成員,穿傳過程中不能將互牽的手放開,如果不小心放開則要從頭開始。

國中、高中組,由於年齡較長,在聽規則時比較容易明白,但身形比較壯碩會增加穿傳呼拉圈的困難度,第一次操作十個人花費將近三分鐘的時間,相較於其他年齡層所花費的時間還要多,因第一次花費時間較長,他們即刻就聚在一起研究要如何才能更快通過呼拉圈?

經過關主的引導,在人員高矮上做了些調整,高的人和比較豐腴的人排在前面,瘦小的人排在後面,調整過後再操作一次,就有明顯的進步,加快過關的速度了。

國小組、幼稚園組,由於年齡層較為不均,關主需要花費較多心力去解說,在實際操作上也花費較多的時間,但是在愛心媽媽的協助帶領下他們也願意進入討論,這些幼齡小朋友也越來越進入狀況,也懂得要讓比較高的人先穿越圈圈,這樣後面就會比較容易通過。

玩過穿越呼拉圈後,關主來個加碼時間,教大家手牽手圍圈坐下,同時又再站起來,看看怎樣的力道會輕鬆一點。第一次實驗時,是讓大大小小身型的小朋友參雜在一起,手牽手的牽在一起,圍圈坐下,同時又再站起來,大家非常輕鬆地坐下又站起來了;第二次實驗時,
就讓身型相近的小朋友手牽手圍圈坐下來,同時又再站起來,這回要站起來就不輕鬆了。

然後關主讓小朋友去討論為什麼二次實驗會呈現不同的力道?剛開始小朋友都想不出是什麼原理,然後關主便跟小朋友說明原理:那是因為大小身型參雜在一起的力道差異較大,一起站立起來時,拉力就會比較大,所以會比較容易站立起來;若是身型相近的人,一起要站立起來,拉力會降低,這就不容易站立起來了。

從一開始學員不知如何是好,到同儕之間的互相討論,讓小朋友學會願意花時間互相討論,從中去瞭解合作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遇到困難不用怕,身邊一直都有可以互相提攜的人,只要你願意謙虛的去跟別人討論,事情都可以獲得解決的。我相信學員在這關的操作過程,都有得到一些體悟,但是在操作的流程上,如果可以事先依身型做好分配,換關的時間可以再長一點,我相信操作上會更加順暢。

第四關:空氣炮(文:陳羿霏)
  遊戲規則說明:1.讓參與的人員排成一排。2.由第一位使用空氣炮重複發炮,將障礙物(寶特瓶杯底)從起點開始打向規定的終點,並從終點折返回到起點。3.以接力的方式,交給下一位闖關者。4.直到最後一位結束。

關主會先跟每次換關過來的人員,進行規則說明,遊戲開始前視年齡層而將來回間的距離調長或調短一點,然後開始進行遊戲。以下是我觀察到的狀況:

(1)由於當天風太大的關係,容易將障礙物吹走,需要關主重複將吹走的障礙物放回跑道上並以身擋風。
(2)由於關卡的遊戲,難易度較為簡單,往往會遠比吹換關哨
之前提早結束遊戲,讓闖關者在原地乾等下一組來換關,所以關主就提高了遊戲的難度。
(3)年齡層低的孩童比較有熱情,容易投入在活動中,雖然也有部分孩童太過興奮,卻影響到闖關的進行。
 (4)空氣炮製作較為簡易,但容易發生毀損,要重複去黏貼,而且有些空氣炮的氣力太小,有時會吹不動障礙物,所以需要大家齊心努力想方法闖關囉!

總體而言,大都玩得起勁,每人都聚精會神的投入闖關遊戲中,可以看孩子們玩的非常開心。透過這樣的戶外教學,除了能運動身體外,還能讓小朋友動動腦去解決問題,成功的營造出寓教於樂的效果。謝謝普門讓我們有這個機會投入活動中,嘗試深入觀察平常不曾細心去觀察的遊戲意義。


第五關:步步高升(文:宋明珠)
遊戲規則說明:每個人各握住手中的一條繩子,繩子中間可以套住一個杯子,過程中不能鬆
手,大家要把杯子從起點運到終點,並疊成一個金字塔。

分三次進行遊戲,第一次是由小朋友們獨力操作;第二次則是家長與小朋友們一起玩,促近親子間的互動,增長彼此的感情;第三次是把難度加深,讓大家運用智慧去完成任務。


這關的遊戲,有幾點學習層面:1.要先思考如何運用最佳方法,讓繩子可以緊緊圈住杯子而不掉落,然後將想出的方法向同隊的成員說明,讓大家在操作上都有基本的共識。2.藉由小朋友
們齊心協力的把杯子疊成金字塔,可以讓他們在每次失敗中吸取經驗去修正策略,使遊戲可以更有效率的達成目標。3.讓小朋友們從中獲得成就感,更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及默契。4.經由一起玩遊戲也可以促進大家的情感,更熟悉彼此。

在過程中我看見大家都很有耐心也很有活力的去玩遊戲,每個人臉上都充滿著開心的笑容,即使困難度加深也不畏懼,因為他們相信集思廣益一定可以解決問題!

最後要謝謝照應遊戲的關主哥哥們,因為他們精心設計這個關卡,並花了時間做好道具,而且不厭其煩的講了好多遍的規則說明,也很有耐心的教我們小訣竅,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也不斷地給予加油打氣,讓闖關者更有信心去挑戰這個遊戲。

還得謝謝所有的志工叔叔阿姨們及普青哥哥姐姐們的付出,讓我們可以體驗很棒的遊戲,也藉由遊戲去學習到這個遊戲所要帶給我們的知識。


第六關:怪怪飛行器(文:陳煒昌)
遊戲規則:這關的遊戲道具有兩個塑膠杯,四條橡皮筋。先將杯底碰杯底,用膠帶繞黏一圈,將兩個塑膠杯黏起來。左手按住橡皮筋,右手從左手按住的支點,將橡皮筋往後拉繞
,繞緊後,左手放開支點、右手往下,這時兩個黏在一起的塑膠杯飛行器,就會往前在空中飛行一下下。
除了規則所說的玩法,還有第二種玩法:橡皮筋往前繞著,繞緊後,一樣的手法,左手放、右手往下,飛行器就會往前飛出去,這種玩法,飛行器還會往回飛回來。一開始大家都搞不清楚要怎麼玩這個遊戲,經由兩位隊輔關主的指導下,許多位小朋友、志工、家長、老師都得心順手的玩起來了!

歡樂拉拉隊的使命

看完了每關的活動狀況,也來欣賞我們普恩戶家長拉拉隊的活力與朝氣,由我這位號稱最可愛、最活潑的普門1號   家長班的手語老師,帶領我們這群老而不老、弱而不弱的普門拉拉隊,到每一關去加油打氣,這群拉拉隊是由阿公、阿嬤、阿爸、阿母所組成的,他們因身體不方便而無法參加闖關活動,這時他們抱著鼓勵的使命,雙手用力比著手勢,腳也用力的踏步,來到每一關前喊著口號:『大家好!我們是普門家長班,加油!加油!加油!讚!讚!讚!』這群普門拉拉隊也為活動帶來歡樂的氣氛,為氣餒受挫的參賽者注入愛心與力量。

孩子需要親人鼓勵
今年的親子戶外教學收穫,增進了老師與家長間的相互了解,藉此溝通教育心得;另外活動的運作過程,增強了孩子們的能力並發揮了團隊精神。

這樣的親子活動,是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的。為了強調孩子需要親人鼓勵,我藉此活動的現場情境,向家長提示說:『不知各位家長們是否有注意到,當您在觀摩我們的教
學活動時,您的孩子往往表現特別出色!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這樣一種心理,希望有人看著他,希望自己是親人視線的焦點。父母鼓勵的目光是孩子們不斷進取的動力,也往往能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每個孩子都希望在親人面前表現一把,讓親人為他們驕傲!而這也正是我們舉辦親子活動的目的之一!它能使您的孩子更優秀、更上進,最終成為真正的新世紀人才。親子活動對孩子與家長而言是有百益而無害的活動,並且也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重視的教育方向。』

善心冰淇淋愛之味
今年某善心人士,贊助了六桶冰淇淋,提供本次參與闖關活動的獎勵品,由於數量多,所以
大家通通有獎。經過了緊張刺激的闖關競賽,賣力的完成活動後,孩子們正需要甜美的點心補充體力,並滿足他們心靈的喜悅。

冰淇淋是小菩薩們的最愛,一聽到獎品是冰淇淋,心中蠢蠢欲動,馬上衝奔到冰淇淋攤位,當下都把剛才緊張的情緒拋到腦後了, 只想舐著美味的愛之味,看著志工叔叔、阿姨們挖取冰淇淋時,還不忘要求多挖取一些給他,個個滿面笑容的迎接志工叔叔、阿姨們遞過來的冰淇淋,幸福滿滿的舐著他們的最愛。

看著孩子吃著冰淇淋的快樂模樣,真是可愛!而這六桶冰淇淋足夠無限量供應,讓大夥吃得幸福快樂又滿足。

香積送來幸福佳餚
每次活動的午餐,都是普門中委會香積組的志工菩薩們精心準備的,今天的主食是普門阿來招牌炒麵、大瓜圓滿湯、酸甜幸福拌黃瓜、五色新鮮水果,長桌上擺滿了這些美味可口的菜餚,飢腸轆轆的大小菩薩,都耐不住這香味四溢的食物誘惑,但我們還是要先感恩食物來之不易,用餐前由林玄通委員帶領大眾念簡化的供養偈,同時為方便吃飽的人先賦歸,又再帶領大眾餐前先結齋,念簡化的結齋偈後,大家才一起享用美味可口的午齋。

善緣眾聚圓滿活動
因為募款不易,為了節省經費,普門中委親子生命教育讀書會戶外教學,今年以「科學闖關遊戲」方式舉辦活動,透過闖關遊戲,增進親子關係、強化普恩童克服困境的毅力、學習挫折的忍受力、接受挑戰的勇氣,這樣的闖關遊戲亦有異曲同工的遊學意義。

本次活動能順利圓滿,感謝東山高中願意配合活動讓普門借用風雨藍球場,感謝提供科學童玩資訊的張永奇委員,感謝副主委引進嶺東中學夢翔家族校友會童軍團的支援,感謝善心人士冰淇淋、麵條等食物的贊助,感謝普門志工伙伴共同參與活動的協助熱忱,感謝普恩戶大小菩薩參與活動的學習精神。

今天在眾緣和合下,大家共譜出這一曲愛的交響曲,為活動喝采!

本會結合熱心公益的人士,共同在推展社會教育與慈善社會服務,需要熱心公益的善行人士加入志工行列共襄善舉,您的愛心是我們所祈盼的愛心,歡迎您將愛心跟普門結合在一起!


■ 體驗新科技迎向未來世界
文/李偉銘

好個天涼秋遊日子
108年11月3日星期日艷陽高照卻涼風徐徐,是個秋意稍濃的好天氣,普門高委讀書會在這天舉辦秋遊戶外教學活動,參觀科學工藝博物館新設場館。鄭碧華主委、蔡宗育副主委、法性法師及志工夥伴們,還有許多普恩戶親子檔,一起約定在九點各自到達科學工藝博物館集合,準備參觀新設場館,一窺現代科學工藝的新樣貌!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應用科學博物館,位於高雄都會區,而高雄為工業匯集地區,希望能在工業型態的社區中注入文化教育氣息,所以建館目的是以蒐藏及研究科技文物、展示與科技相關主題、推動科技教育暨提供民眾休閒與終身學習,做為建館的主要功能。

包場3D銀幕電影院
    九點集合時間還沒到,大家早已經來到科學工藝博物館售票口集合,向珠惠師姐報到了,可見大家都嚮往著今天的戶外教學活動。人員到齊後,蔡宗育副主委很快的將參觀成員分成A、B二隊,A隊由朱華趾師兄帶領,昶志、又銘擔任小隊輔;B隊由陳淑慧師姐領隊,隊輔士山協助。然後拍一張歡樂大合照,隨後即進館參觀。

    第一站行程是小孩子的最愛   3D大銀幕電影院,今天播映的是「達文西   蒙娜麗莎任務」。一進到觀賞廳,才發現整廳院幾乎被我們包場了,似乎是專為我們播放的呀!

    影片故事敘述擁有平靜生活,終日埋首發明的達文西,意外得知了寶藏的秘密,因此與好友麗莎一起踏上尋寶的旅程。

途中,他們遇見了喜歡觀察星象的尼可洛,以及流浪街頭的安格妮絲。達文西巧妙的發明、麗莎的絕妙點子、尼可洛豐富的天文知識,再加上安格妮絲的機警伶俐,他們想出一連串瘋狂計畫,終於擺脫海盜的威脅,一步步朝著寶藏前進,但就在他們看似成功之時,卻發現一切都是海盜設下的圈套,他們是利用尋找寶藏誘引尋寶者進入他們所設下的陷阱,但是最後達文西與他三位夥伴,靠著機警勇氣與知識一舉打敗了海盜。

    影片中幽默有趣的對白與精彩劇情,讓孩子們隨著劇情的起伏,時而交頭接耳細聲的討論,時而看的哈哈大笑,真是值得觀賞令人一再回味的影片。

體驗創新科技生活    
電影觀賞長達40分鐘,之後隨即有親切的科工館導覽人員來帶領我們,前往第二站    新場館,就是這次要參觀的最主要目的地「啟動創新實驗場」。

新場館顧名思義是要讓參觀者能實際體驗創新科技,現場展出工研院多重領域的創新科技,並結合現代科技,以「手持平板」化身為「先進研發記錄簿」,作為參觀者與展品互動的媒介,讓觀眾在互動過程中更深刻體會創新科技的內涵。

    觀眾可以在展區內自由探索,或與其他觀眾協力通關,讓科技知識成為豐富有趣的體驗。全場的體驗設計,是以生活化的角度切入,讓民眾認識創新技術如何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同時記錄著臺灣產業成長與技術發展的重要歷程,顯示臺灣所擁有的優秀研發人才與環境。
    巨大銀幕電影院包場之後,創新實驗場也幾乎讓我們普門包場了。
從第一個實驗基地為出發點,在這裡大家聽從技術人員的解說,把平板放置在平台上,「啟動」手上的平板,讓人感受到彷彿置身在未來時空一般,一下子就讓大家開始著迷。實驗場的設施,從早期拉拉桿、按按鈕,平淡無奇甚至一碰就壞的展示設備,進化到全新科技人手一平板的互動方式,真不愧是國家級的科技工藝博物館呀!

    新場館將先進科技發展分成「循環天地」、「機關密室」、「星際廣場」、「時空航
站」、「健康視窗」及「科技家居」等六個空間,參觀者可按照平板的指示或按照自己喜歡的主題去闖關解題完成指定任務。

完成探索任務之後,就回到場館中央,要等六個空間的探索夥伴都回到場館中央時,才「啟動未來」區。習慣3C產品的孩童們,對這些平板及觸控方式遠比大人熟悉,很快就找到操
作模式,分散到六個空間去探索了。

    在「啟動未來」區展場,設置了一座LED立體矩陣光柱,以15,750顆LED組成176條LED光條,由創新小尖兵齊步發送的能量,帶出環場特效,象徵創新能量向下紮根,向上茁壯!參觀者完成12項指定任務,便可獲得啟動LED光柱,參與啟動的人數越多,累計的積分越高,產生能量就越大。


大家一起闖關後再將平板置放在平台上,神聖的啟動燈光秀。真是用心又令人期待的設計啊!

    為了能達成任務,順利啟動最後的科幻燈光秀,學員及大人們都很努力的解題,遇到棘手問題,也不斷的尋求服務人員的協助,除了了解場地及設備的操控之外,對六個實驗空間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學員們更專注在各個有趣的設備前不斷的探索,專注之餘才感受到時間真是不夠用啊!一下子就接近中午了,導覽人員為了體恤無法在時間內完成任務的我們,直接開啟燈光秀撫慰一下我們緊張的心靈,奇妙的光影變化加上歡迎英雄出場般的配樂,頗讓大家真有一絲英雄歸來般的感受。

    在不到二小時的有限時間內,只能算是初步認識「啟動創新實驗場」的規劃目的與感受其展出內涵之深刻,似乎也在考驗一般民眾平時對現代創新科技是否有更多的關注與認識。實驗場幾乎將近代創新科技都收納在場館中,透過新的體驗方式與民眾互動,非常值得日後再度回來繼續的探索。

享用餐點自由參觀
    接近用餐時間,導覽人員帶領我們到五樓用餐休息區,這裡的休憩區不但提供大量的桌椅讓團體們使用,更安排多位清潔人員不停的清潔與垃圾分類服務,清潔人員全程站著沒有片刻休息的為使用者服務,真是令人感動與讚嘆啊!

中餐除了點心餅乾之外,蔡宗育副主委更特別訂了好吃的披薩吐司當午餐,不但美味也更方便食用,免除湯湯水水造成的麻煩。

    難得來一次科工館參觀,在此悠閒的空間休息之後,館內還有台灣職棒30周年特展以及
莫拉克風災體驗館等許多場館,值得大家把握時間去參觀與體驗,因此下午就開放讓大家自由的參觀,預計在下午三點結束豐富的戶外教學活動。

體驗學習活化知識
   一年一度的戶外教學是為普恩戶親子共遊而設計的活動,期許普恩童能將書本知識運用於生活之中,所謂行千里路勝過讀萬卷書,今年的科工館之行,格外有教育意義,讓孩童體驗課本立體化,並連結了學校教育,館內精心設計150道以上結合國教課綱的科技題庫作為闖關任務,藉由觀察探索、感官體驗、經驗累積、團隊遊戲、獎勵回饋等方式,透過互動學習,刺激孩童的想像、增進學習效能。

從廣義來看,這是帶領民眾認識與運用人類未來息息相關的展新科技。

    感謝鄭碧華主委與蔡宗育副主委用心規劃這一趟科技之旅,還有志工與普恩戶親子的踴躍參與,讓這個周末假日大家都能體驗到新科技,懂得跟著時代的腳步迎向未來世界呀!

■ 關愛成長中的生命
志工成長教育訓練之反思/林靜宜

感謝委員們的指教
一年一度普門慈幼慈善會全國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營,今年由普門嘉義志工委員會承辦,地點選在阿里山二萬坪青年活動中心。

初夏時,我與嘉委會前主委吳金燕老師,討論有關課程規劃與活動流程,經過我們多次的討論與調整,我才擬定計劃書送衛福部核定,申請補助。

之後嘉委會又有委員提供課程資訊,由於計劃書已送衛福部,不便再調整課程的規劃,所以沒有採用後來所提供的課程。感謝委員們的指教,在此向嘉委會委員們躹躬致歉,也感恩委員們的包容。

一個活動能順利的圓滿完成,都是眾善因緣和合所成就的,感恩諸上善人的熱忱參與,阿彌陀佛!

教育訓練提升信譽
機構成立的組織宗旨,是全體同仁遵循的服務指標,普門慈幼慈善會組織章程第二條提到:『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社會團體。

以搭建施受橋樑,為苦難家庭兒童及急難人家謀求生活福利,並教他們播種為服務宗旨。』這就是創辦人心印和尚尼經常提到的那句「給普恩戶糧食還要教普恩戶播種」的服務內涵。

社團既是非營利組織團體,組織下的成員必然是志工,所以志工是本會的重要人力資產。

志工教育訓練,目的是在提供本會各地區志工委員會的志工菩薩們,提升服務社會的專業能力,建立本會服務社會的信譽。非營利組織的信譽也如同企業的商譽一般的重要,培育志工服務社會的專業能力,即是在打造本會信譽的金磚。

回顧普門慈幼慈善會創立的緣起因緣,是來自劉桂枝女士的遺願,劉女士從小失怙恃,在隔代教養的家庭中成長,深刻的體會到孤兒孤立無援的處境,是需要愛的關懷與陪伴的,所以發願未來想照顧跟她同樣命運的孩子們,期待孤苦無依的孩子們,能在愛的環境中成長。

為了讓孤苦中的孩子仍然有「家」的歸屬感,普門慈幼善會以家扶服務方式圓成劉桂枝女士的遺願,搭建「施與受」的橋樑,串聯善心人士照顧苦難人家的善緣,將與普門同願同行的十方善士善款,輸送到苦難家庭中照顧普恩童,期許能將每一分善款的輸送,都能達到雪中送碳的服務績效。

普門慈幼是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信願,在世間尋聲救苦,孩子是苦難人家未來脫貧的希望,所以志工在服務普恩童的過程,要多一些思考的脈絡,不但要從服務孩子的角度也從服務家長的角度,去瞭解他們背後的目的與需求,就如同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度脫眾生的苦難,不是只觀外在的求救音聲,而是深透到求救眾生的內心,觀出他們的痛苦因緣,示現契合救渡的種種現象,度脫眾生的苦難。

今年度志工成長教育訓練,主題「關愛成長中的生命」是依循著普門慈幼的服務宗旨而設計,期許志工的服務,能以關懷、陪伴、同理,協助普恩戶親子在困境中迎向未來脫貧的希望,多一份關愛的支持力量,就能讓孩子與家長們能勇敢邁向無限可能的前途。

課程設計思考引導
    「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這堂課,心舜法師從人的出生說到念頭的影響力,我們的念
力是會影響著整個宇宙的,所以要時時內觀自我的情緒與念頭,這些情緒與念頭的波動力
,是有撼動整個宇宙大地的磁場氣勢。

因此當我們與人互動時,彼此都會有相互影響的磁場,善惡的意念都會隨著人的脈動而流串在彼此的身心靈中,若時時觀照自我的起心動念,讓善的意念,在人際互動中流串在彼此的身心靈中,就會創造出祥和的社會。

普門服務社會守則第一條「從信仰中啟發悲心」,這是要和志工夥伴,共勉以信仰觀世音菩薩的信願,啟發慈悲心來服務社會,所以課程的安排,除了提供提升服務社會的專業知識外,也加入了普門精神的信仰元素,先以佛法滋潤志工的身心靈。

「看懂孩子的行為藝術」這堂課,由劉完利老師授課,劉老師的引導,是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行為目的。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是觀人們內心裡的痛苦原始點,透視了求助者表面行為的背後內在需求與目的,然後才能以相應的辦法,協助求助者從根本的原始點超脫苦難,達到究竟的安樂。

孩子是普恩戶未來脫貧的希望,這堂課的目標,是希望讓志工們有更多的角度可以看見與反思,以便採用相應的辦法幫助普恩戶脫離痛苦的磁場。孩子成長的家庭氣氛、家庭手足間的競爭關係、出生排序,這些都會影響著孩子的心理成長,可以做為服務者的評估工具,要從這些關鍵處,觀出受助孩子的成長脈絡,才能以相應的辦法,協助求助者從根本的原始點,超脫苦難。

「協助弱勢家庭邁向勇氣之路」這堂課,是由黃金發老師授課,以薩提爾模式觀點來說明如何幫普恩戶親子賦能。賦能﹙Empowerment﹚一詞是來自於社會工作的專有名詞,當權利分配不均時,社會工作者,就要藉由發現受助者的個人優勢,或透過社會所倡導的種種資源福利,利用受助者的優勢與社會的種種資源福利,增加案主的權益能源,目的是要讓案主擁有更公平的資源與權益分配。

若從服務普恩戶的角度來說明,就要從普恩戶親子現有的資源,來協助他們找到自我優勢的能源,增加普恩戶親子的自信心,讓問題只是問題,不致於因為問題又再喪失原本擁有的自我優勢能源。所以要從案主的困境中,引導他們發現原本就擁有的自我優勢能源,啟發案主發展個人優勢,來面對所遭遇的困境。

在《華嚴經》裡,有一段為人熟知的偈語: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既然是「一切唯心造」,心性就是我們原本就擁有的優勢能源,引導案主開發心性的優勢,才是我們應該要去引導的能源開發問題。

「家庭、兒少保護與權利」這堂課,是由本會嘉委會的委員,也就是本會的法律顧問蕭敦仁律師來授課。

蕭律師從兒童權利公約立法,是從一個小國家     波蘭所緣起的,談到今年3月29日修法通過的「兒童與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加重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說明以及案例分享,透過案例分享,來增加志工們認識暴力的現象,有時是會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或許我們自己也有可能會不由自主的成為暴力的加害者。

檢視反思感恩相挺
每一場活動後的檢視,是為了下次的活動能更圓滿。今年是以「關愛成長中的生命」為主題設計課程,用佛法灌溉志工的心靈,勉勵志工從本身做起,才能進而提升服務普恩戶的品質。雖然我們個人的能力都是微不足道,但受我們向善德行所影響的無數「一個人」的善心力量,卻可凝結成一股扭轉人間惡緣的力量。所以大家要把善的意念都串聯起來,就會形成一股強而有力的善緣氣流,然後實踐之所見聞的專業知識,將之內化成為自受用能力,以提升服務普恩戶的專業能力。

來到世界級的阿里山,在優美的山林中上課,是要讓志工們輕鬆的放下平日緊張忙碌的心情,徜徉在充滿芬多精的空氣中。這樣的課程設計,不但要不離主題的來設計課程,而且又需兼顧讓志工有漫遊阿里山的時間,實在讓我絞盡腦汁,一修再修,努力的在調整課程,讓我深刻的體悟到「世間法難得有兩全其美」的立場。

雖然課程圓滿順利的進行,但是密集的上課也累壞了志工們,讓我感到心疼不捨。夥伴們的學習心態,都呈現出精進的精神,讓我感到欣慰;承辦活動的嘉委會,在張聰定主委的帶領,加上多屆前主委的相挺下,大家事前都上山細心的勘察場地,做好場地的使用配置,並洽遊山的一些細節,讓團隊活動能很順暢的進行。

這兩天一夜的遊學,大家過得並不輕鬆,但沒有聽到任何一句怨言,因為大家都有為普門這個大家庭的家業而努力的共識,雖然辛苦,卻甘之如飴啊!

緊湊的課程安排,第一天上課到晚上九點三十分,隔天早上有部份志工,3點多即起床準備集合上祝山觀日出,並漫遊阿里山森林,相約在中午回到二萬坪青年活動中心用午齋,午齋後接著又再展開下午一點三十分的法律課程。如此滿滿的遊學行程,看似多元豐富,但我也是要作深度的思考,究竟志工菩薩們在這麼緊湊的遊學中,到底能吸收多少?

在自我檢討中,我也觀察到志工菩薩們都表現了真誠的包容熱忱,雖然看似有讓志工菩薩們在山林中放鬆緊張的忙碌心情,事實上身子疲累了,大家還得打起精神配合活動,堅持的走完訓練課程,這也不輕鬆啊!

在普門這個大家庭中,總是能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慈悲的愛護,感恩志工菩薩們的相挺,讓活動圓滿順利落幕!阿彌陀佛!


■ 我見.我聞.我思
場記/黃玉雲


愛心相繫之專業理念
早在十一個月前,張聰定主委即帶領多位委員多方尋覓,為承辦今年度的志工成長教育訓練而奔波,的確費了不少心力,終於物色到名聞遐邇、風光明媚的阿里山二萬坪青年活動
中心為營地。

11月9日清晨六點半,我們嘉義區的志工夥伴即齊聚會館,目標阿里山,要展開兩天一夜的營隊行程。一路山路蜿蜒,讓人有點身心不能適應的難受,但為尋求「佛法資糧」,為「慈悲喜捨心薪傳生命光輝、愛心相繫締造社會福祉」,並尋找卓越的心靈意境,也就不以為意了。

    三寶歌頌後,創辦人心印法師講述,英國人認為死後能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墓碑林站有一席墓地,是至高無上光榮的一塊墓誌銘的故事,墓主不留名只留碑文:『年少輕狂時夢想改變世界,青壯沉穩時夢想改變國家,隨著歲月的更換,縮小志趣只圖改變家人。直到行將就木時,頓悟如果自始立志改變自己,而後家庭、國家,逐步進展,終可改變世界。』南非曼德拉總統曾到此瞻仰,過後修正自己以暴制暴念頭,從改變自己的思想與處世風格下手,心平氣和的面對南非種族歧視問題,終而撫平南非種族歧視鴻溝,讓他在全世界倡議「種性平等」運動上,占有一席地位。

普門舉辦年度志工成長訓練,用意即在宣導專業理念與服務技巧,意欲志工們在訓練課程中,尋求提升「自我心靈」的改進工夫,將所學內化成為自己的想法,在實踐中改變處事態度,展現親和力於自己家庭與案戶中。

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
    無獨有偶地,心舜法師授於我們的「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的四堂課,正好承接創辦人所引導的尋求提升「自我心靈」改進工夫的理念。法師藉由影片,剖析憨山大師「愛是輪迴根本」精義,告訴我們人類是帶著一念無明入胎出胎至老死。所以就是胎兒,也有喜怒哀樂情識,加上後天環境的熏陶,七情六慾就萬般複雜了,但並非不可教。

法師提出科學界英國病理學家李斯特、德國量子力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等,均有「境隨心轉」、「心識是一切物質基礎」的研究報告,可見後天的環境會隨心識轉變不無可能。淨空老和尚據此研究報告做為「念力」的力量依據。看修藍博士華嚴實驗室「零極限」的修行實驗,處理過阿良、小涵、阿仁等多人多次的水晶實驗,果真心念改善了思惟,思惟形成了行為、習慣,終成性格,決定了他們日後的命運,最後改善了腎臟功能的缺失,中風不遂等種種的毛病也去除了,證明了「放下一切妄念能修復本能」。

法師最後播放泰國孝子,從軍中回家供養祖母、父母的紀錄片,提醒大家百善孝為先的孝,是與案戶長期互動中要教導的首要課題,再歸納出修藍博士的「對不起、請原諒、感恩您、我愛您」做為「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的迫切實踐動力。

看懂孩子的行為藝術
九日下午,兩堂「看懂孩子的行為藝術」,劉老師首先秀出漂亮的非洲堇苑葉照片,告訴我們此等植物只要一片葉片即可繁衍無數。言下之意,是在指上完她的課,將之運用於案家的服務上,即可衍生無數的向上向善的孩子。

劉完利老師任教高職英文,是台灣   北美阿德勒協會認證親師教練、督導。為我們傳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一些原則:

1.從自卑到超越,我們天生具有努力克服、及補償的創造性能量,2.人的成長須要鼓勵有如植物需要空氣、陽光、水分和土壤,3.人需要有勇氣接受不完美,4.人是「身、心」,「認知、情緒、行為」不可分割的整體,5.人所有的行為都具有社會目的,6.人生的意義在於為所隸屬的家、學校、社會有所貢獻,7.人的生命風格,和早期經驗及家庭氣氛,有密切的關聯。
    為此,老師從她帶領與教學經驗中,設計了幾個問題讓我門分組討論。

一之1.孩子有這些錯誤,孩子可以得到什麼?一之2.孩子為何會變這樣子?二之1.義工理解有關於孩子行為投影片內容,對於義工訪視普恩戶可能的協助是什麼?二之2.如何運用?三之1.體驗讚美與鼓勵的差異。三之2.鼓勵的好處,作用有哪些?四之1.今日課程的學習,妳可帶走的能力是什麼?四之2.對自己的期許是什麼?四之3.相關於今日課程疑問或提問?

    短短一百分鐘想學會老師全盤「看懂孩子的行為藝術」,實在有些困難。但諄諄解說並輔以影片,於諮商門外漢的我是有些助益的。至少我了解孩子們怪異、偏差的行為,是其來有自,是尋求他們的隸屬關係,是因為他們的出生序別,原生家庭的氣氛、環境、文化、價值認同、父母婚姻關係等等的緣故。

所以善用讚美與鼓勵,提昇其本有的勇氣,協助他們以建設性的方式,找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那麼孩子的行為就會改變。那麼如何讓他們對你言聽計從呢?

五R的家庭關係:
1.Respect(相互尊重) ,2.Routine(作息正常) ,
3.Rules(明定規矩) , 4.Rights(人人有權) ,
5.Responsibilities(人人有責),將之運用在與案戶建立良好關係上,是有用的。

困境中邁向勇氣之路
    用完晚餐,晚上還有九十分鐘黃金發老師「協助弱勢家庭邁向勇氣之路」的課。黃老師是專業的社工師,與他的夫人完利老師一樣,也是台灣北美阿德勒協會認證師教練。

    上了一天的課,還要接受陌生的SATIR模式。真的是挑戰!但身為普門志工,就是要學會如何「協助弱勢家庭邁向勇氣之路」。老師跟我們簡介了薩提爾後,揭示了薩氏的四大目標:1.高自我價值,2.更多選擇,3.為選擇負責,4.更一致性。五大要素:1.體驗性,2.系統性,3.正向導向,4.聚焦改變,5.運用自己。

    老師為我們釐清了薩提爾成長模式的13個信念的過程時,善用角色扮演,深入淺出地讓我們在助人之前,先跟自己連結、跟自己一致,才能把握案主的信念,內化於自我,行之於協助弱勢家庭邁向勇氣之路。協助改變弱勢家庭邁向勇氣之路是有可能的,即便外在受到限制,但內在的改變依然是有可能的。所以如何協助他們抱持希望,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讓他們肯定自己所擁有的內在資源,是可以圓滿地應對生命中的種種狀況並從中成長。

但要切記的是,若要使他們的希望完整,就要引導他們從思慮、感受、期待、渴望與靈性的連結去體驗「不完美是常事」的事實。

漫游阿里山清淨吾心
    隔天清晨,兵分兩批,66名於清晨四時許集合上祝山觀日出,33名於八時許遊園阿里山風景區。雖然居住在嘉義,幾度遊賞過阿里山,卻仍然還是喜愛在觀賞中捕捉旭日初出的彈跳喜悅的一族,始終都懷抱著上山後「日出、日落、雲海、森林與鐵路」的觀賞,一個也不能少的情懷徜徉於森林中。

多虧楊哲銘師兄精準的抓住時間與報名人數的掌握,在一修師兄、甘瑛師姐的帶領下,我們都能如願地搭上全世界碩果僅存的高山鐵路火車之一。

朦朧中雲海在旁翻滾,相伴著坐在火車上的我們,森林則在兩旁若隱若現。九公里路20多分鐘抵達祝山站,登上觀日平台,人們早已找好最佳地點架好相機等候著,小分貝的人語聲襯托出山中的寧靜。

微光、微亮、晨曦、淡橘光、紅光、6點12分,旭日在「哇!哇哦!好美啊!」聲中彈跳而出!氣象台估算得真準!之後,一行人選擇徒步平坦的馬路遊森林,沐浴在芬多精的周邊樹林間,要倒退走或橫著走都可以,因為人跡少,馬路是我家,好愜意的人生啊!

    走著走著,走向林務局新闢的巨木群景觀,那是嘉義縣指標    阿里山神木    消失後的新景點,與神木同在是我的最愛。不約而同地會聚了20來位伙伴走進了慈雲寺。

濃濃的咖啡香、氤氳著師父閉關情結,加上慈雲寺監製唯里仁有販售的胚芽餅乾,讓我們泛起幸福感,早在十五、六年前,阿里山慈雲寺即占有我一心房地位。今天在中委會師兄的禮請下有幸聆聽到照性法師的開示。

法師叮嚀我們一門深入的必要性,或持名念佛,或持誦經典,長此以往,歷久不衰,彼岸就
在眼前。一席話聽來都是我這個有歲數的人當頭棒喝!慈雲寺啊!又在我心頭上鏤刻一道記憶!

家庭兒少保護與權利
    遊山歸來,還有「家庭、兒少保護與權利」的一堂重要課等著!雖是午睡小憩時間,但在蕭敦仁律師充分的準備下,我們打起精神約略了解,何謂家庭暴力?型態如何?成因與迷思。所以,家暴成員不僅是配偶、前配偶等親屬,曾經是直系親屬今已非關係親子都是。

律師告訴我們,家庭暴力不只發生在低收入戶;不只是偶而發生即惡化;不只是起因於受暴者的挑釁;也不只是一時忍耐即可改善家暴;更不是只發生一次,而是循環發生。

    接著蕭律師為我們簡介兒童權利公約的由來與原則,因為1989年波蘭提案於聯合國,生效於隔年,締約國196國,獨美國未加入等等的緣由,台灣在關懷一區的民間團體敦促下,才有民國92年5月28日公布的兒童及少年褔利與權益保障法,共75條的公布並施行(雖民國13年、民國48年已有類似的呼籲,但未正式立法)。隨後幾近年年修改,也有經公布過後五年才施行的修改案。

足見國人對於未滿18歲的兒童、少年的關心是與時與事件的發生而日增的。

譬如說今年3月29日三讀通過的修正,即明定了「托嬰中心應裝設監視錄影設備」;建立「加害人資料庫」等。如今法條已增至118條,雖如此,此一法規部分或全部條文尚未生效,最後生效日期是109年12月16日。

不問如何,兒童的利益宜最佳、兒童是禁止歧視的;兒童的生存權及發展權須重視、兒童更有表達意見的權利。為此手冊第31頁的保護傘,標示了生存權、健康權、保護權、參與權、遊戲權、身分權、表意權、發展權等等,真的是片語不能遮的!

蕭律師雖是法律人,最後卻語帶真情的要大家告訴大家,我們要透過欣賞、感恩、尋找家庭生活情趣。一旦碰到問題,宜速速解決,或溝通或尋找彼此信任的第三人居間處理,絕不能放任累積怨恨,而一發不可收拾,如此同一屋簷下的子女才能快樂健康地長大。

實務中領悟教外別傳
結業式中,心印師父以普門創辦人愛深責切的諄諄情意,語重心長地跟我們解釋祖師禪「教外別傳」的含意。意即禪師傳授的是經過自己實踐領悟的法,學子聽聞到的則是有別於禪師親證的內涵,要等到學子內化成為自己親證心得,才算傳承到禪師所傳授的法。

師父又以蝌蚪為例,蝌蚪要感受青蛙媽媽所形容岸上情境,要等到四肢長來蛻變成青蛙跳上岸後,才會領受到和煦陽光的溫暖、微風輕拂的涼爽情境。所以,兩天一夜的成長營,講師們的講述或許抽象,但當大家回到本位,面對普恩戶,即可化理論於實踐,有了親證的心得時,才算接到法的傳承,嚐到法喜了。

綜觀今年度的志工成長研習,我是坐享其成的,我真的是有所得的,因為可以用於普恩戶。在此感恩課程的編排設計、講師群的無私傾囊、手冊的美編無瑕、司儀的時段掌控得體、食宿的舒適豐腴、水果點心的充實可口,幕前幕後多少人的盡心盡力啊!在此一併感謝!期待明年再相會啊!


■ 知識要在生活中實踐內化
志工成長教育訓練心得/林相岑

孩子的成長是古今為人父母所關心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古今為人父母對兒女的期望。心舜法師的影片中「水的結晶」證明了念力的重要;所以孩子的念頭,是家長不可忽視的輔導教育,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家庭、國家、宇宙。又影片「生的由來」讓我們了解一念「愛染」緣起了生死輪迴,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有堅定的信念,就不會錯失成長的機會。

生命的成長,是我要給生命什麼?而不是生命能給我什麼,就在堅定的信念中成就生命的能量!

劉完利老師「看懂孩子的行為藝術」課程,提到阿德勒親子教育的三點原則:1.協助覺察,
2.鼓勵孩子,3.看懂孩子的行為。

    從孩子的表面行為中,我們可觀察到幾種現象:(1)表現脆弱的放棄狀態, (2)用生氣、可愛、壞脾氣、撒嬌的態度來控制操縱別人, (3)用一定要人認定,他是對的態度,來操控家長。 (4)為博取關注,討人歡喜,表現出自己是個好孩子的形態。 (5)講求完美,無法接受挫折。 (6)批判別人,用來提高自己的優越。 (7)表現自以為是的反叛行為,以博取他人的注意。

    父母教養孩子所營造的家庭氣氛,孩子們手足間的互動以及出生的排序,這些因素都會在家教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所以個體心理學強調用5R來教養孩子,此即:1. Respect互相尊重 2.Routine規律的作息 3.Rules明確的規定 4.Right人人有權 5.Responsibilities人人有責。

    個體心理學原則有提到: (1)從自卑到超越的人,天生具有努力克服並補償缺憾的創造性能量。(2)要有勇氣成長的人,要能接受不完美,所有的行為都要具有社會目的。 (3)要有歸屬感、鼓勵、給予勇氣的人,要透過鼓勵的方法,讓孩子提升自我價值,其方法:

○1看重努力與進步:向孩子傳達接納與認可, ○2指出貢獻:向孩子表達感謝,增長孩子的信心。鼓勵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提升自我概念、提升挫折容忍度、增加孩子的耐性、促發內在動機、讓孩子有能力感、價值感。

    以上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觀點,用來傳達親職教育方法。上了這堂課,我還得期許自己是個實踐者,才會有受用的心得。

    黃金發老師「協助弱勢家庭邁向勇氣之路」課程,所提的SATIR模式,讓我感受到,要駕馭自己,「希望」是重要的構成因素,利用案家的優勢,試著應對案家的問題,能力的優勢會帶出正向的影響。

協助弱勢家庭,欣賞、肯定、感謝的心態,是我們志工要努力的方向。

蕭敦仁律師「家庭、兒少保護與權利」課程,著重在家庭暴力的防範,因為這是會週而復始的連續行為,保護與權利的立法目的,是為了阻止暴力在家庭中連續發生,但孩子適宜性的管教,在家庭中是必須要有的家教。

父母與子女的人權是平等地位的,身教重於言教,家長要求子女的態度,要以自身的行為做榜樣,孩子才有學習的脈絡可循。

    誠如創辦人心印師父說的,學習再多的知識,都是要經由實踐,才能成為自己的自受用心得,我們還需要帶著這兩天所學習到的學理知識,在生活與服務中實踐、應用,將它轉化為自己的自受用心得,處理人事才會表現出獨特的風格。


■ 光芒再現
志工成長教育訓練心得/蔡宗育

最期待的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營終於到來,這兩天一夜的訓練,隨著溫度下降的冷空氣與新鮮的芬多精而開始。

早晨三點起床,四點從高雄啟程。到了目的地二萬坪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迎面而來的是都市沒有的新鮮空氣,還有志工夥伴師兄、師姐們的親切問候聲。

教育訓練活動從唱頌三寶頌的梵樂開始,久違聆聽創辦人心印法師的開示,開訓詞句句照徹我們的心靈,法師的慈悲、無私,再再啟發我們助人的善念。

心舜法師所講的「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談到的是現代人,在忙碌的社會中,遺忘的真善美。從題目就已經能看出這世界要和諧,就是要從自己的心念做起,人人有真善美的心念,這世界自然就會善/美。

    下午聽劉完利老師的「看懂孩子的行為藝術」課程,才了解要懂孩子的行為,還真是要有心思去體會孩子的言行,一般人不經意的回答孩子發問的問題,是會有後遺症的。所謂「慎言敏行」,是教人要以拘謹的、謹慎的、完整的用心去做任何一件事,即使對小孩說話的模式也是要如此用心,因為行為模式是會有深遠影響力的。

翌日三點起床,四點集合,我們要去看日出。這一天是個很棒的天氣,雖然有點冷,但還可以接受,站在祝山上面對玉山主峰,可清晰的見到玉山主峰。當陽光破曉而出,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是如此的強烈刺眼,讓人睜不開眼,如同正義使者出現來保護美麗寶島台灣,這是上天的恩典「再現光明」。

    下午蕭敦仁律師「家庭、兒少保護與權利」課程結束,即進行結業式。訓練課程充實,收穫滿滿。

普門三區志工一年一次的相聚、訓練,意義非凡,受益良多。感恩心印上人全程參與的陪伴,感恩普門嘉委會承辦這場活動的用心,感恩夥伴們的相互鼓勵。

明年輪到普門高委會承辦,期待明年在「走馬瀨休閒農場」相會。
■ 法語分享

編者按:本會創辦人心印和尚尼,是志工的精神領導人,全程陪伴志工上課,示範「團體活動只有團體的自由、沒有個人的自由」之精神。

和尚尼的開示法語,向來就是志工所珍惜的甘露,特別錄音做下語錄,分享於下:

 ***    ***    ***
◎開營詞
    (108年11月09日    星期六 10:10)

各位志工菩薩,大家阿彌陀佛! 

    看到大家抱著學習精神,聚會在這裡接受成長教育訓練,感到很欣慰。

我們的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營,有點遊學的性質,都是要找有休閒情境的地點來辦活動,其實人生的許多尋找,不在於千山萬水,而在於方寸之間,真正的成長力量,終究還是要在「心靈軸點」下功夫。

    英國倫敦「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設置有墓碑林,供奉顯赫一世的英國前國王們的墓碑,也有狄更斯、達爾文等世界名人們的墓碑,這些都是質地上乘、做工精細的優良墓碑,唯獨有一塊做工普通質地粗糙的花崗石墓碑,在這塊墓碑的碑文裡,沒有墓主的姓名及生卒年月日,甚至連墓主的介紹文也沒有,但是,這樣的一塊無名氏墓碑,卻成為名揚全世界的著名墓碑。

聽說到過「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拜謁墓碑林的人,可以不去拜謁英國前國王們的墓碑及世界名人們的墓碑,卻沒有一個人不去拜謁這一塊普通的墓碑,他們閱讀過這塊墓碑文之後,有人說這塊墓碑文是一篇人生的教義,也有人說這是靈魂的自省,他們都從碑文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心靈軸點」了。

在這塊墓碑上,刻著這樣的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來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一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之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我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或許甚至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就這樣的一段碑文,讓它成為名揚全球的著名墓碑。

據說已逝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先生,年輕時到英國倫敦拜謁墓碑林,閱讀過這篇碑文,頓然有如醍醐灌頂,聲稱自己從中找到了改變南非甚至整個世界的金鑰匙。回到南非後,這個志向遠大、原本贊同以暴制暴,填平種族歧視鴻溝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變了自己的思想和處世風格,他先從改變自己著手、然後再改變自己的家庭和親朋好友,經歷了幾十年,終於改變了他的國家,填平了南非的種族歧視鴻溝了。

    所以在志工成長教育課程中,即使專業講師能提供給我們許多知識性的學理及服務人群的互動技巧,你若是要去影響別人,終究還是要從自己的「心靈軸點」下功夫,從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處世風格著手,人際互動才會有深入人心的親和力。

今天我就以從「心靈軸點」下功夫的理念,跟大家共勉學習改變自己發揮服務人群的親和力。最後深深的祝福大家在學習中,法喜充滿,福慧増長。阿彌陀佛!

◎座談會談話
  (108年11月 09日 星 期 六20:30)
    剛才林秘書長有向大家說明本會組織架構與人事配置,有個問題我須要向大家說明一下:

    社團都是非營利組織,所以社團是屬於志工機構,本會的組織,上自理監事會下至基層的地區志工委員會的組織成員,都是無給職的志工,每一位志工都還有他個人的本業,所以需要雇用專職人員來處理業務。

我們基層的地區志工委員會,有台中、嘉義、高雄三地區,因總會要管理地區志工委員會鞭長莫及,所以每一地區都有設置主委1人、副主委2人,委員若干人,用來管理自區的人事,地區專職人員遇到問題,就要先向主委、副主委報告,聽命於主委、副主委的指示行事,不能直接越級請示總會裁決人事,總會都還沒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要怎樣裁決?

所以要先向自區的主委、副主委報告,必要時主委就會再召開委員會議討論決策,然後專職人員才將會議記錄上呈總會審核,事態若還需要在理監事會議中討論議決,總會就會批示上呈到理監事會議討論議決之後,再下達地區志工委員會執行。

我說話的表達能力極差,為我只有初中畢業,說的又是「林洋港的國語」,現在會說這種國語的人越來越少了,難得一聽,不聽就越沒有機會了,漸漸就要

被打包送進故宮焚化走入歷史了,此時相信大家聽起來會倍加有親切感的。因為我語言的組織能力遲鈍,若要我演講,我都要先準備講稿,事前努力的背記講稿,到時候上台就背講稿給大眾聽,往往都會被講稿綁住思路,所以要演講一堂課是很辛苦的。

像現在這種具有變化性的座談會,沒有給我準備講稿的機會,我只好毫無組織的隨性發揮,我發現沒有被講稿綁住思路的談話,我也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只是要表達事理,語言上的組織就比較零亂一點。
    世間法是相互緣起的現象,有此就有彼,隨著對待因緣在變化,所以世間法是沒有完美立場的。

「完美」是「絕對」的境界,那是要超越對待的情境,才會有完美的立場。所以說世間法沒有絕對的立場,因此每一個團體都有它的正負面,我們到其他團體去互動,只看正面就可以,拿人家的長處回來學習,不要拿人家的短處回來說是非。在人際互動中即使吃了虧也會有佔便宜的立場,經驗就是收穫。

我過去曾經被案家騙了不少的錢,才讓我知道在善行中也要提防被詐騙。當然我們也要懂得尊重案主的尊嚴,曾經有一位認養人來電話說他們的神廟建醮,家家戶戶都在宴客,要我們安排他的認養童去他家中作客吃宴席。

可想而知,認養人是要向親友炫耀他的認養善行,但是這樣是會傷害到案童尊嚴的,我們就要有保護的措施,為了保護案童的尊嚴,我編個方便語,打電話跟認養人說:『真的很對不起,你的認養童全家都吃長素,不方便去吃您的宴席。』

就這樣把它打發掉了。世間法沒有絕對完美的立場,在生活中不要去強求完美,想在世間的生滅因緣中尋求完美的人,是自尋煩惱的呆子!

你若想要有完美的立場,就要有超越對待情境的本事,也就是要擺脫掉比較與計較的對待情境的束縛,進入超對待的無分別心境中,才有不增不減的完美立場。

    剛才秘書長說大家是她的觀世音菩薩,現在我也要說大家是我的觀世音菩薩,我也是大家的觀世音菩薩。

我們服務社會守則第一條就是「從信仰中啟發悲心」,要信仰的就是觀世音菩薩的信願,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普門示現」願行,就是我們要信仰的信願。

《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應以「佛身、辟支佛、聲聞身、梵王身、宰官身、婆羅門、婦女身、童男童女身……乃至非人身」等等得度者,即皆現之而度脫之,這一段經文所舉的「三十二化身」只是例舉的引言,在這段經文的結語有提到一句:『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這句經句,才是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應化身」的重點,只要可以契應當下救助機緣的現象,世間「種種形」都可以成為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包括你、我、他,乃至無情物體,都可以成為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

    譬如:有一個人掉落海中,心中緊張的祈求觀世音菩薩來救他,突然在大海中飄來一塊浮木,讓他依靠這塊浮木飄流到岸上得救了。在這個故事中大家有沒有看到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那塊「浮木」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契應當下救助機緣的應化身。

過去我在佛學院,曾聽過師長講一個觀世音菩薩示現應化身救人的故事:有一個礦場,有個礦工天天都持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下礦窯採礦,有一天他最後進入礦窯,在進入礦窯前,突然發現前方溪流中有個裸體的女人在洗澡,再仔細一看,那個裸體的女人竟然有白色的長鬍鬚,這是很奇特的現象,他急忙呼叫進入礦窯中的伙伴快快出來看奇景,當礦窯的礦工都出窯要看奇景時,礦井坍塌了,礦工們驚愕之下再轉身要看溪流中的奇景,奇景不見了。

這樣的場合,觀世音菩薩要救出礦窯裡的礦工,什麼力量才能誘導礦工出礦窯呢?「奇景」最有力量,故事中的「奇景」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契機應化身。

    所以說,大家是我的觀世音菩薩,我也是大家的觀世音菩薩。這是說,我創辦「普門慈幼」社會服務,需要志工協助推動業務,大家看到我的需求,將愛心跟普門結合在一起,讓普門的業務得以推展,對我來說,大家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來幫助我的契機應化身;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讓大家有機會在悲田中修福慧,對大家來說,我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來引導大家修福慧的契機應化身。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普門示現」神通,就是透過重重無盡的信仰因緣,交織成「普門示現」神通網絡的。

    我們五條服務社會守則,還有不懂的地方嗎?(有人問:要如何「實現抱負」?)

哦!這是第五條守則「從奉獻中實現抱負」,要在奉獻中實現抱負這是不容易的修行,你必須從自度行持學起,修學轉觀自己心中的世間音聲,度脫自己心中的貪瞋癡煩惱,才拿得出奉獻的心。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困擾我們的,就是心中的貪瞋癡煩惱,這些心中的煩惱,往往是阻礙我們奉獻的絆腳石。

家庭、社會、感情這些塵緣所緣起的「世間音聲」,錯綜複雜的交流在我們的心中,只要有一個世間音聲和我們心中的貪念或瞋念或痴念結合在一起,心中的貪瞋痴煩惱就隨之起舞,成為阻礙我們奉獻的絆腳石。如何搬開阻礙你奉獻的絆腳石呢?

就是要修「觀音」法門的自度行持,觀出自己被世間音聲所束縛的是什麼塵緣,然後轉換正向的角度,將自己內心裡的那些私情私欲的貪瞋癡煩惱度脫掉,你就拿得出奉獻的心,踏上實現抱負的征途。我就是這樣修的,才拿得出奉獻的意志力,面對實現抱負的付出。

    好,秘書長在向我示意時間不早了,最後我帶領大家將今天的學習做個迴向:『學佛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佛力加被我平安,佛光普照我前程,貪瞋癡念皆遠離,戒定慧力得增長,願學菩薩慈悲心,服務眾生結善緣。』

◎結營詞
  (108年11月10日 星 期 六15:00)
    在星期六上午10:00來到阿里山二萬坪青年活動中心的會議室報到,到現在星期日下午15:00即將結營的這一刻,我們在法喜中油然生出依依不捨情緒。

    佛教禪宗分有「如來禪」與「祖師禪」其中「祖師禪」是中國佛教禪學的一大修持特色,在祖師禪中有一句「教外別傳」的禪語,這句禪語大家有沒有聽過?(只一、二位回應有。)好,現在我要向大家說明「教外別傳」的意義:「教外別傳」不是世俗所說的「留後步」,民間的工藝師傅收徒弟教工夫,工藝技術的傳授,都會藏一步「撇步」,這步「撇步」,要等到最後看學徒的表現如何?才決定是否把「撇步」另外傳授給他。

「教外別傳」這句子不是這個意思哦!它的意義是說:「教」,是指從經典的「文句」以及師長的「語言」所教授的知識;「外」是另外;「別」是指有別於語言文句所教授的知識;「傳」是指經由自己實踐之後,傳承過來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自受用心得。

這是說,凡是語言文句所教授的知識,都只是概念上的比量情境,我們對這種情境的感受,如同隔鞋抓癢,沒有親切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種有親切感的自受用現量心得,是語言文句說明不出來的層面。

所以大家在課程中從講師所教授的語言文句上,獲得的是抽象比量知識,這是沒有親切感的概念,一定要再經由大家實踐過後,才會親證到「教外別傳」的自受用現量心得。

    譬如:蝌蚪在還沒長出四肢之前,只能在水中生活,要等到四肢長出之後,才會成為青蛙,才有能力跳到岸上,享受到岸上的生活情境。有一天一隻青蛙媽媽從岸灘上回來水池邊,對一群只能在水池中過生活的小蝌蚪說︰『孩子們呀!媽媽跟你們分享岸上的風光,生活在岸上,陽光照射下來非常溫暖舒服哦!微風吹拂過來非常涼爽哦!』

小蝌蚪們體會不出青蛙媽媽所形容的「舒服涼爽」的情境,就吵著要青蛙媽媽將「舒服涼爽」的感受,解釋得更清楚一點,可是青蛙媽媽用盡他所能想像得到的形容詞,也無法使小蝌蚪感受到牠生活在岸上的真滋味,一直要等到小蝌蚪自己長出腳來,有能力跳上岸時,才真正感受得到青蛙媽媽所形容的「舒服涼爽」情境。

    就以我的念佛行持來說,在僧團的早晚課中或佛七中或自修行持中或生命終極的助念中,已經念了半世紀以上的無數佛號了,過去我從來沒有感受到佛號帶給自己心境上的庇護,一直到眼睛發生病變,沒有視力可以閱讀摺疊本經文的時候,在整天無所適從的徬徨心境下,我才親切感受到祖師創下念佛行門的修持,對徬徨心情的安定力量,現在我在一句佛號的陪伴下,不管是經行或靜坐,都能讓我親切的感受到活在安詳的情境中,這種自受用的情境,就是念佛行者在念佛行持中親證到「教外別傳」的自受用現量內涵。

所以祖師禪又拿出「語言道斷」、「心行處滅」兩句禪語來說明「教外別傳」的內涵,提示真道的內涵不在文字、言句、科學等比量境中得,一旦涉及語言文句所描述的情境,就會產生真道的自受用斷層,所以說「語言道斷」;即使在起心動念的當下,真道的自受用現量境也是會消失不見的,思知慮得者都是比量境,因此起心動念當下就不是絕對待的現量境了,所以說絕對待的現量境「心行處滅」。

    大家在課程中語言文句獲得的知識,若要有親證「教外別傳」的自受用心得,就要再經由自己的實踐,才會像小蝌蚪長出四肢跳上岸時,親切的感受到青蛙媽媽所說的「舒服涼爽」的真滋味;才會像念佛行者在念佛中親證活在安詳情境中的親切感受,願共勉在實踐中親證「教外別傳」的自受用心得。

    下面請大家給我一點打廣告的宣導時間。目前普門學苑正積極在推動的是「義賣咖啡」的關懷善緣,這是要借用義賣咖啡的流通因緣,散播「拋磚引玉」的關懷善緣,串聯十方善信來關懷贊助普門學苑的重建經費。

    普門學苑舊舍是我母親買給我安居的民房式房舍,我以這個地方作為「普門慈幼慈善會」
的創業基地。後來遇到第10期市地重劃,因普門學苑舊舍座落在市地重劃的住宅區,而且房舍前面又有一條既成道路,聽別處重劃區的人說,這樣的條件,可以不用搬遷,只要不去領取重劃搬遷費,市府不會來拆房子,最後就會原地分配。

所以市府逼遷時,我沒有去領取重劃搬遷費,最後市府原地分配給我,但要再繳交公共設施地以及吸收與普門學苑舊舍連結的畸零地的地價差額,繳了千萬元給市府。因普門學苑舊舍於921地震受損,人要居住有危險,必定須要重建,要重建就得儲備建築經費,我們出家人的本事就是「誦經拜懺」,這是我們的「飯碗」,為了儲備建築經費,我每月啟建一次「大悲懺功德法會」,從每次至誠的拜懺中,緣起用來儲備建築經費。

市府重劃分配既定後,有一天我的師長來普門學苑,發現普門學苑斜對面有一塊建地豎牌要出售,建議我要把那塊建地買下來,先在那塊地建棟房子,搬過去住之後,再營運普門學苑殿堂的重建經費,這樣日後要照應主體建築才會方便。所以將十多年的儲備款,用來買地建屋提供給慈善會與道場使用。然後又繼續勤轉法輪儲備重建普門學苑殿堂的建築經費。

    我們普門嘉義志工委員會的辦公室,原租在嘉委創會主委吳清林居士的中藥店鄰舍,吳居士熱衷慈善事業,每天都坐鎮在嘉委會辦公室策劃慈善服務業務,自己的中藥店都沒心照顧,吳太太沒有辨法接受吳居士不顧自己事業的作為,我每次到嘉委會時,吳太太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向我述說苦衷,我聽了也很難過,所以向我出家常住道場清華山德源禪寺租了一間客寮,將嘉委會遷到清華山去,因地處偏僻的山區,志工要上山聚會不方便,不到三年志工幾乎都流失掉了,讓我警覺到需要再把嘉委會遷回市區去,於是在市區租了人家蓋好要出租的鐵皮屋二樓整層樓層,加以裝潢,作為嘉委會館,又將嘉委會遷回市區了。

後來地主把土地連同地上物賣掉了,嘉委會又要再面臨搬遷的困擾,我們天真的嘉委志工,為了要有一個固定的窩,沒有跟總會協商就自己去募了二百多萬元,要去買一棟六百多萬元的透天房子做為會館,錢不夠才向總會陳情請求協助。

慈善會的資源有限,我每年都還要為慈善會服務社會的資源,啟建一場「尋聲救苦冥陽兩利點燈功德法會」募款來補貼收支差額的,慈善會哪來的錢協助嘉委會購置會館?可是我也很天真,把嘉委會的陳情接下來了,想盡辦法要圓嘉委志工的夢。

首先我在普門學苑執事會議建立「購置普門學苑嘉義分苑」方案,然後以問卷方式,個別詢問那二百多萬的捐款者,是否同意讓我將他的捐款轉作普門學苑在嘉義購置「分苑」的捐款?以此問卷的回函,作為會計轉款憑證,將那二百多萬從慈善會轉到普門學苑,並將「嘉義分苑」產權登記為普門學苑寺廟財產,這樣我才會有立場撥用普門學苑重建儲備款,幫嘉委志工圓夢。

房子買下來了,我把後院的小空地加蓋起來,並裝置電梯,同時室內格局也再加以改造裝潢,搞到最後共發了一千多萬元,連信徒還沒捐出,準備要捐給普門學苑建寺的捐款,我都跟信徒協商把捐款給挖出來用,終於幫嘉委志工圓夢了,嘉委會有了一個窩了,我也樂見嘉委會能穩定的推動社會服務。

    因嘉委會購置會館的因緣出現,普門學苑重建儲備款又打散了,工程不得不往後延宕,繼續勤敲法鑼儲備重建普門學苑的經費。由於每年為了暑期夏令營及大型活動的場地,志工總是要疲於奔命覓租活動場地,這過程要面對不少的困難和挫折,我看到志工如此勞累,真的感到心疼。

為了解決營地以及大型活動的場地問題,普門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固定大型活動場所,提供給普門地區志工委員會做為輪辦小菩薩學佛夏令營的固定營地,以減輕志工的奔波,所以雖然經費拮据,普門學苑道場殿堂也不得不啟動重建工程。

我志不在蓋大廟,只求減輕志工菩薩們的負擔,目前已建到五樓,承包工程的朱哲正居士是佛教家庭長大的孩子,父母都是佛門的皈依弟子,他知道普門學苑道場建築經費有困難,為了要協助道場尋求建築經費,幫我們接洽「OKLAO」的咖啡廠商,向他們批發咖啡義賣,開發出義賣咖啡的資源,目的是要借一杯咖啡的流通之緣,散播「拋磚引玉」的關懷善緣,串聯十方人士贊助護持普門學苑重建經費。

在這裡我要敬邀各位志工伙伴,能夠同心協力來參與散播「拋磚引玉」的關懷善緣宣導活動,擴大善緣的漣漪,這是普門學苑道場急在眉睫盼望護持的關懷。

    一個因緣的成熟,我總是要盡力去宣導推動,所以我也很天真的藉用各種活動的聚會場合,不斷的打廣告宣導義賣咖啡散播「拋磚引玉」的關懷善緣訊息。咖啡是10小包裝一袋,附有一份文宣,用來說明敬邀參與散播「拋磚引玉」關懷善緣的意義,每袋義賣200元。

你分享一杯咖啡跟親友結緣,或許能夠緣起有心人隨喜贊助普門學苑道場重建經費,這就引出一塊「玉」的效應了,就是沒「引玉」的效應,緣起你們的親友買我們的義賣咖啡,也能夠積聚小小的利潤做為建築經費。

發心參與散播「拋磚引玉」關懷善緣的菩薩,如果需要袋內的文宣,做為宣導的媒介,隨時可以向普門服務人員索取文宣。如果你為宣導須要「牆上咖啡」分享親友品嚐的話,可以向普門服務人員詢問還有「牆上咖啡」否?有就可拿出去宣導。

    所謂「牆上咖啡」就是指「結緣咖啡」,這是歐美咖啡店創作出來的一種善行,在歐美地區有些咖啡店,為了要關懷弱勢族群,有在向店中的消費者宣導布施一杯咖啡與弱勢族群結緣,有意願想要結緣的消費者,他點咖啡時就會多點一杯咖啡,店家就會把這一杯結緣咖啡公告在牆上。弱勢人家若想喝一杯溫暖的咖啡時,可以像一般消費者大方走進咖啡店,看過「牆上咖啡公告」之後,如果有結緣咖啡的訊息,他就會向櫃台服務生表示要喝「牆上咖啡」,服務生就會像在服務一般消費者,親切送上一杯溫暖咖啡給他飲用,他喝完咖啡後可以不用付錢,就直接離開咖啡店。

    我們普門的「牆上咖啡」也是用來散播善緣的「結緣咖啡」,信徒供養我的紅包,我會轉去買普門義賣的咖啡,做為結緣的「牆上咖啡」,提供給宣導者拿出去結緣,散播「拋磚引玉」的關懷善緣,擴大善緣的漣漪,串聯十方人士護持贊助普門學苑重建經費。歡迎惠顧並參與宣導,感恩!

***    ***    ***

    編者按:廣告宣導過後,即進行頒發結業證書。

明年志工成長教育訓練是輪到普門高委會承辦,接著是進行「使命移交」儀式,由創辦人心印法師授旗給高委會主委與副主委,並勉勵三區志工說:『去年參與訓練的志工約有80多人,三區主委都承諾今年要再提升人數,果真增加到近百人的人數,明年的人數也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哦!』

最後由普門高委會蔡宗育副主委,帶動伙伴們為明年的成長加油,共勉一句:『好!而且還會更好!』為今年的志工成長教育訓練活動畫下圓滿句點。


■ 向普門菩薩道侶傳送108年歲末祝福
創辦人/心印法師



■ 普門學苑天空上的彩虹

內政部與台中市政府為宣導宗教團體捐資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每年都有宗教團體績優考核表揚,108年度普門學苑以創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的事業營運,向內政部與台中市政府提報「公益慈善事業、社會教化事業」內容如下:

1.「在公益慈善事業」方面提出的有「兒童福利、少年福利、婦女福利、老人福利、社區福利、一般福利」。

2.在「社會教化事業」方面提出的有「家扶兒童讀書會活動、兒少小菩薩學佛夏令營活動、戶外教學活動、社區教室瑜珈教學活動、社區宣導講座、頒發家扶普恩童獎助學金活動」等社教活動業績報告。

上提報的兩大類業績.經評審單位考核評選,普門學苑榮獲108年度宗教表揚團體績優獎,頒獎日期,內政部與台中市政府分別報導於下:

(1)內政部:
於108年8月30日(星期五)上午10時整假台南市晶英酒店舉行。活動流程:8:30—報到→10:00—開場表演→10:10—主持人開場→10:20—部長致詞→10:25—市長致詞→10:30—貴賓致詞→10:40—頒發宗教公益深耕獎→10:05—10:50中場表演→11:00—頒發宗教公益獎(一)→11:25—終場表演→11:35—頒發宗教公益獎(二)→12:00典禮結束     餐敘。是日普門學苑推派監院圓禎法師代表領獎。

(2)台中市政府:
於108年11月13日(星期三)上午9:30,假新天地崇德旗艦店5樓凱薩廳舉行。活動流程:9:30—報到→10:30—頒獎程序彩排→11:00—民政局局長吳世瑋致詞→11:10—頒獎→11:40→政令宣導—12:00—意見交流與聯誼餐敘。是日普門學苑推派監院圓禎法師代表領獎。

    以「入世」的慈善服務造福眾生,這是學佛者的本份事;以「出世」的佛法行持造福眾生,這是水月道場中的空華佛事。

榮獲政府績優表揚,猶如天空上的一道彩虹,空華底事,空中不見空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紅。



■ 菜根談講座—評議篇第三十七則
講述/心印法師

【評議篇▕ 第三十七則原文】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
粟喜堆山,金誇過斗,臨行時還是空手。


【音義】
    噬臍:噬,音讀若世,注音作ㄕˋ,咬義。臍,音讀若奇,注音作ㄑㄧˊ,腹部的中央,即嬰兒初生時脫去臍帶的地方。成語「噬臍莫及」比喻後悔不及的意思。

【本講座譯文】
    駕車在險道上爭行,不知迴避險境又再快馬加鞭的奔馳,等到出了禍害再來後悔已來不及了。歡喜粟穀堆積如山,即使誇張金子多到用斗衡量如此富有,臨命終時還是兩手空空離開世間。 

【講話】
人生的掂量,有道是:處事要三分為己,七分為人;對朋友要三分認真,七分寬容;對家庭要三分愛,七分責任;看文章要三分在看,七分在品;喝酒要到三分醉,七分醒,做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

人生有此三分與七分的掂量,才能看到十分圓滿的人生;否則,不懂珍惜,再多福報也會消殞;不懂寬容,再多朋友終將離去;不懂感恩,再優秀也難以成功;不懂行動,再聰明也難以圓夢:不懂合作,再拚搏也難以大成;不懂滿足,再富有也難以幸福。就如本則菜根談提到的,不知迴避險境,等到出了禍害,後悔已來不及了;再富有,臨命終時還是兩手空空的離開世間。

好事莫占盡,「吃飯七分飽,三分救人好。」凡事留個餘地,才有趨吉避凶的空間。清朝伺候慈禧太后的太監李蓮英,在宦途得寵,當上太監大總管,他在宦途伴君如伴虎,最終能全身而退,就是因為他有「好事莫占盡」的修養,所以能夠明哲保身。

在他的宦途生涯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清朝到慈禧太后的時候,頤和園裡有兩個膳房,一個是御膳房,那是給光緒皇帝做飯的膳房;還有一個是壽膳房,是給慈禧太后做飯的膳房。

壽膳房裡,有一種太監,叫「家法太監」,顧名思義,這個差事是要來執行家法的。慈禧太后吃飯,每頓都是一百多道菜,菜擺上來,慈禧太后隨意挑,如果她嘗了某道菜點了點頭,侍膳的就再舀一次,隨後就得把這道菜往下撤,絕不能再舀第三匙,若是舀了第三匙,家法太監就要說話了,喊一聲「撤」,這道菜起碼半個月不能露面,慈禧太后就是想吃也不行,這就是皇室的祖宗家法。

為什麼?因為舀第三匙的菜,准是太后喜歡吃的,如果下面有人居心不良,想謀害慈禧太后,就會在這道菜裡下毒,所以,再好的菜也不能吃第三匙,說白了,就是為了免遭毒害。

據說清朝末年的時候,蘇北贛榆老街上,就出過一個家法太監,這太監名叫王福,王福還真有福,九歲入宮,進門就遇上了貴人。清宮裡,有好些年長的太監身邊都會帶個剛進門的小太監,一方面教他學規矩,另一方面,也算找個人伺候自己。

當時,李蓮英還不是大總管,尚未得到重用。李蓮英見王福這孩子模樣俊俏,眼明手快,很討人喜歡,便把他收在身邊。後來,李蓮英逐漸高升,就把王福特意安排進了壽膳房,成了家法太監。

這個差事,王福起先還覺得頗有新鮮感,聽聽人家稱呼他「家法太監」,頂是有氣派的,可是他幹了幾年,就膩了,因為這差事是外面好看裡頭空。恰好在這時候,他的師傅李蓮英得了寵,成了慈禧太后身旁的紅人,於是王福就去找李蓮英,想請師傅幫他挪挪地位。

李蓮英問王福:『那你想幹啥麼?』王福支支吾吾的說道:『我、我想傳膳……』傳膳太監是做什麼差事呢?「傳膳太監」是壽膳房裡最肥的差事,壽膳房是個大機關,三百多號人,一百多個灶,三人一灶,灶灶有號,哪個菜是哪個人洗的、哪個人配的、哪個人炒的,都記得明明白白,為的是賞罰時有個著落。

每次傳膳太監一聲令下,這一百多道菜便陸續擺在桌上,這些盤盤碟碟擺出來,一眼都看不到邊!這時候,哪個菜靠前,就離慈禧太后近,容易被她看上、吃上。慈禧太后最喜歡吃,也最講究吃,吃得高興,一定會犒賞廚子,因此御廚們要想讓自己的菜靠前一點,就得給傳膳太監「意思、意思」,因為上菜的順序,就是傳膳太監在安排的。

李蓮英聽王福這麼一說,眉頭一皺,啥麼也沒說就走了。王福心裡有數,這年頭求人辦事哪能光動嘴皮子?於是,王福給他師傅送了些銀錠,李蓮英收是收了,可是他還送給王福一個禮,是一個和田玉蜘蛛,這比王福送的還貴重多了!這一下,王福反而不踏實了,他搞不懂李蓮英葫蘆裡賣的是啥麼藥?

不久,壽膳房人員調整,傳膳太監這位子另有其人。王福失落之餘,猜想一定是自己打點的不夠,不然,憑他李大總管的權力,給自己弄一個傳膳太監還不跟玩戲似的?有好處,不想著徒弟,算個什麼師傅?從此,王福心裡頭對李蓮英很有看法。

一年後,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駕崩,緊接著,李蓮英上書請求離宮,理由是「為太后守孝」。臨走時,李蓮英來找王福,想讓王福和他一起離宮。王福心想,李蓮英無兒無女,他這樣安排,無非是想找個知根知底的人服侍他。當時王福面無表情,心想:『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后死了,你失了寵,才想起我,去你姥姥的!』

想到這裡,王福的表情,就像當年自己去求情時李蓮英的那個模樣,眉頭一皺,啥麼也沒說,走了。李蓮英望著王福的背影,搖頭歎道:『阿福啊、阿福,見好就該收了……』

數月後,傳膳太監病死,王福使出了他察言觀色的拍馬屁功夫,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傳膳太監。這時候的朝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反而是袁世凱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強。當時,宣統皇帝還小,隆裕太后又弱,這對孤兒寡母時常得看袁大頭的臉色。

有一天,隆裕太后和袁世凱商量事情,隨後便留袁世凱吃飯。那天臨近元宵節,上菜時上了一盅湯圓,王福身為傳膳太監,他瞄了一眼,也沒多想,照例拖著長長的腔調,精神抖擻地喊了一聲菜名「太—平—元—宵」!不料袁世凱聽了,臉色大變,他狠狠的瞪了王福一眼,啥麼話也沒說,啥麼菜也沒吃,放下筷子,匆匆告辭了。

隆裕太后不解,問旁邊的近侍,近侍和隆裕太后小聲嘀咕了幾句,隆裕太后頓時大驚失色。原來,這「元宵」諧音就是「袁消」,太平袁消的意思,不就是在說:一旦消滅了袁世凱,天下就能太平了。

袁世凱一向多心,聽了這話就不開心了,他甚至還懷疑是不是有人在飯菜裡下了毒,於是趕緊走了。

隆裕太后平日裡忌恨袁世凱,卻也怕他,她一面派人給袁世凱送了不少稀世珍寶,予以安撫;一面發布禁令,禁止京城百姓把「湯圓」叫成「元宵」。

一切穩妥之後,她回過頭來故意尋了王福一個不是,把他關進了內務府慎刑司,並準備等宣統皇帝過了生日,就把王福給「暴斃」了。

李蓮英知道後,托關係來到牢裡探望王福。那時的王福,早沒了傳膳太監的威風,蓬頭垢面,沒了人樣。王福沒想到師傅會來,一時間,委屈、羞愧、悔恨……什麼樣的心情都有,不禁號啕大哭起來。

畢竟是師徒一場,那天,一貫謹言慎行的李蓮英和王福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他告訴王福:『我伺候慈禧太后幾十年了,這麼多年裡,慈禧太后殺了多少太監,數都數不過來,我為什麼能全身而退?是因為我時時記著一句話「好處莫占盡」。

這些年來,巴結我的那些大臣,給我送的金銀財寶能堆成一座山,可是我每次都只拿一兩成,退八九成,為什麼?好處莫占盡!其實,我若想讓你當個傳膳太監,還不是一句話就成了嗎?可是,歷朝歷代,哪個主子不是老虎猛獸?離虎越近,好處撈的越多,危險也就越大。

我之所以送給你一個玉蜘蛛,就是想告訴你要「知足」啊!』說到這裡,李蓮英瞟了王福一眼,又說:『你以為我真的像外面說的是,因為失了寵、幹不下去才離宮的嗎?』

王福張大嘴巴,一時不解其意,李蓮英接著說道:『我離宮,是因為聽說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人在駕崩前都叮囑隆裕皇后,要她重用我,凡事都找我商量。我當時想,若再不收手,就晚了。』王福沉思片刻,終於恍然大悟,可是為時已晚。

王福被殺之後,李蓮英很快便封了朝廷賜給他的宅院,住進了白雲道觀,並將慈禧太后所賜寶物陸續上繳朝廷。據說,那些奇珍異寶,足足裝了幾個大箱子啊!
懂得留餘地就有趨吉避凶的空間,上述李蓮英「好事莫占盡」的修養就是一個實例。心靈作家何權峰的《微笑,當生命陷落時》一書中,對人生的禍福際遇有很寫實的探討,我摘錄於下,作為「好事莫占盡」的心行引導:

  ***    ***    ***    ***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總是有一得必有一失。

愛情能夠給你歡樂,但它同時也給你痛苦;財富可以給你享受,但它也會帶來苦惱;成功使你快樂,但是當失敗之後,痛苦將變得強烈而無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東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種快樂。然而相對地,當你失去的時候也會感受到等量的悲傷。得到時是八分快樂,失去也會有八分的痛苦,那個總數幾乎是一樣的。
有人得到了財富,卻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業和成就少了三分,則在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或時間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

有些東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細想下去,其實是公平的。

有人認為有錢人比較快樂,這是錯的。當你錢越多,那些錢的價值就越小。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給你一顆饅頭那是美味,但當你吃了五顆饅頭,你就會食不知味。一個窮人用幾百塊就能得到的快樂,等他有錢後,可能要花幾萬塊,甚至幾十萬才能得到同等的快樂。

錢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搶;房子太大的怕打掃;吃太多的怕胖;吃太好又怕死。你看,現在有錢人都吃些什麼?都在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莖五穀類,在喝牧草、小麥汁,這些其時都是以前窮苦人家或給動物吃的。

這讓我想起一則故事:

有一隻狐狸,看見圍牆裏有株葡萄,枝上結滿了誘人的果實,狐狸垂涎欲滴,牠四處尋找入口,終於發現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牠的身體無法進入。於是,牠在圍牆外絕食六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後來牠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讓牠無法鑽到圍牆外,於是,又絕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穿過了小洞出去了。

所以我說,那個總數是一樣的,不是嗎?
鼴鼠是一種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隻在大河附近,天天飲滔滔江水的鼴鼠,和一隻在下水道飲水的鼴鼠,並沒有兩樣。事實上,一隻小鼴鼠的腹中又容納得了多少水?飲水過量,除了撐死之外,又有何益?

當你錢越多,那些錢的價值就越小,即使我們擁有了全世界,我們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擁有一百張床,你也只能睡一張床;就算你擁有一千雙鞋,你也只能穿一雙。就算你可以點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撐飽一個胃,不是嗎?

人來到人世,本來就是來體驗的,每個人的財富地位或許有高低之分,但對快樂和幸福的體會並沒高低之別。只是有錢人的快樂比較複雜,窮人快樂比較單純,就只是這點差別。

同時擁有幾個男人或女人,並不會比較單純一個的人還幸福。當你是快樂時,悲傷便在一旁窺視;而當你是痛苦時,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歡樂。每一種痛苦與快樂,好的與壞的,到了最後,你仔細去算算看,加加減減之後,那個數字將會是一樣的。或許有人早一點得到,有些人晚一點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個總數將會一樣。

到了最後,你會發覺,每一樣都配得好好的,你曾經有多少快樂,當你失去就會有多少悲傷。不會說,有錢人死的比較舒服,窮人死的比較痛苦。死亡會顯露全部,它一直都是。

有人得到十分,到他離開時候,他就必須失去十分,那將是「十分的痛苦」,這是絕對公平的。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樂;得到七的,擁有七分幸福,卻只能得到三分快樂。有人先得到,有人後得到,有人什麼都沒得到。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後得到的後失去,沒得到的就不會失去,那個總數是一樣。

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計較、不必刻意去算計,只要去體驗就好。

***    ***    ***    ***   


身在福中的人要如何承受福祉?身在禍中的人要如何挽救禍害?願以摘文的寫實探討,共勉在「不計較」的生活中,體驗「好事莫占盡」的平安與幸福!



幼人之幼

普家扶字第一七三一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父母離婚,案父照顧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王頃哲等五人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盧瑞貞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駱韋辰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曾義哲、曾揚傑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七三二號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母未婚生子,獨自照顧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陳厚任、陳妍汝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顧素銀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邵海瑋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七三三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父母離婚,案母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洪敏瑜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無名氏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陳振宣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林盈利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盧逸蓁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七三四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父往生,案母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孫中文、孫中彥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壹仟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楊永輝、廖橋語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鄭玉文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七三五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母往生,案祖母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周裕婷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薛逸聖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林財欽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普家扶字第一七三六扶助戶
扶助因由:
案父往生,案祖父母扶養案童,生活困苦,故須予家扶。

協助本案會友: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洪憲忠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常嚴法師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楊福海會友:認養案童。每月認養伍佰元。認養期限起于民國一0八年十一月至生活改善。


頌善

普門學苑感謝各界護法善信.披露芳名敬致謝忱頌揚善德

敬愛的護法菩薩!阿彌陀佛!
  余有幸忝為衲子,在台中建立普門學苑道場,四十多年來在道場中修行,亦不忘衲子弘法利生的本份,不斷的利用道場環境,在推展佛教文化法輪。雖說為故友的遺願,創辦了「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亦不忘善導眾生開佛知見,不斷的結合教化人力,在為苦難人家開發佛光普照的加被因緣。

  民國八十三年,臺中第十期市地重畫工程動工,普門學苑道場得視因緣,配合重畫遷建或原地重建。因道場僧眾平日都投入「普門慈幼雜誌社」的文化工作,以及「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中,除了一年一度啟建「祈安觀音法會」,為道場籌募常年人事消費的經濟外,沒有其他的經費來源,為籌備建設工程費,余發心為道場護法,於民國八十三年八月起,每月啟建一次「大悲懺功德法會」,至今每月都親自主持懺儀,所得功德金,悉數轉作普門學苑道場的重建經費。

  民國91年臺中第十期市地重劃分配,市府原地分配給普門學苑土地,確定可以原地重建,目前第一期工程「普門學苑社教會館」已完工,並提供作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的台中總會會館,第二期工程「道場殿堂」建設,因建設經費不足,已在興建中。

茲因道場原地分配,還需負擔重劃公共設施地近千萬的土地差額,工程建設費仍是困難重重,故設定建寺護法金每坪二萬元,徵善信捐獻護法。

  多一份關心,就多一分護法力量,祈盼佛門善信護法,將普門學苑急在眉睫的建設經濟困境,轉告您們的親友,為普門緣起更多的護法力量。余對每一份關懷,都永銘在知足與感恩的心中,在修行歲月裡,為善信們的護法而祝福。發心為普門學苑建寺護法者,請利用電話(04)24364053索取徵募普門學苑「建寺建坪暨捐建寺大悲懺功德主」緣簿,利用緣簿勸募,所勸募的建寺護法金或大悲懺功德金,可利用郵政劃撥22476620號戶名「普門學苑」劃寄,並於通信欄註明善款用途。本苑接收到功德金後,不但於每月 「大悲懺功德法會」中,為捐款善信迴向祝福,並將於《普門慈幼季刊》的「頌善」專欄,公佈捐者芳名,以徵信社會。

今將各界一0八年九月份至一0八年十一月份贊助普門學苑「建寺經費」護法暨參加「普門大悲懺功德法會」功德主芳名披露於下,藉此頌揚善信之護法善德,並申致無限謝忱!
    耑此致謝,敬頌
布施波羅蜜!
 普門學苑住持  釋心印 合十


★一0八年九月份至一0八年十一月份贊助普門建寺護法芳名:
施 壹 銘 陳有熙 陳利妹 王萬禮 林麗櫻 王徽慈 王柏菁 林錦緞 金中田 王徐貴英
金 冠 霖 金景玉 張清麟 張仲毅 張兆均 金景莉 王煌江 張輝煌 張邱壽 林張素娥
廖 一 竹 廖又竹 張錦蓮 江清寶 江  笑 江正姞 賴鈺婷 賴佩基 詹美鳳 張吳玉美
謝 松 谷 謝佳蓉 羅士寶 徐秀瑾 張詠婷 羅勻男 羅淵洲 王智儒 羅旻皓 羅 婕 恩 
林 瑞 璘 林瑞真 林佑澤 林宛儀 高千景 林豐銘 林冠鈴 邱新福 林裕萍 小野寺孝太郎
邱 語 涵 邱崇智 邱玟詠 張瀞月 陳志忠 陳美秀 陳泉浪 陳世原 陳盈達 小野寺麻櫻
許 庭 芳 陳思齊 陳品睿 楊國忠 陸  扇 楊輝斌 楊輝雙 楊輝煌 釋開賢 陳 松 益
陳 威 宇 賴鎔伊 陳姵云 陳渘媗 陳裔喬 林彩蓮 鄭國棟 鄭紫絜 鄭聰銘 鄭 林 鑾
鄭 妘 蓁 鄭子芸 廖俊銘 廖泓鈞 釋修光 吳碧香 賴敦哉 賴文進 賴奕翔 賴 文 斌
何 俊 杰 賴美華 廖阿粉 蔡世兩 林芳瑜 林翊婕 陳欣慈 胡育璞 劉金貴 林 麗 睸
劉 奕 成 劉宣妏 陳亮華 林錫禎 林煒城 戴順利 余芃葳 戴翊光 周育惠 謝 福 財
謝 佩 娟 謝佩岑 謝佩涵 張家綺 盧宏富 張錦華 羅世杰 汪秀蓮 鍾孝婷 了凡學會
黃 勝 智 釋圓賢 林焜洲 游貞賢 黃淑麗 陳春燕 侯慶財 詹阿雙 黃新纮 陳游萬明
黃 雯 慧 張登程 張淑茹 林傳順 陳怡惠 江敏瑄 林詮偉 廖靜茹 陳柔安 陳 柔 伊
張 家 毓 李慧娟 李宜家 李仁豪 李峻豪 張淑娜 張瀞文 釋見哲 林致均 詹 雅 名
張 棋 欽 張耀仁 黃緯虹 張恩隆 張恩惠 張恩玲 張馨文 張騰文 楊婉甄 張 榮 勳
張 榮 德 張莉敏 吳永裕 吳永良 吳陳蒙 吳烏水 張鐘文 林育德 林子鈞 林 子 淇
林 宥 杉 謝文淵 黃秀妹 謝佳宏 謝和全 釋圓融 黃河珣 詹世吉 賴威凱 賴 昱 欣
詹 閔 勝 吳渭川 吳昭德 釋常嚴 釋演上 林陳玉 林  銅 陳連珠 杜炤志 蕭 淑 珠
杜 瑋 忠 任麗美 杜育仁 杜育誠 杜育喜 杜秀瑛 林泰農 杜秀玉 秉倫興業有限公司
李 炯 煜 李伊正 杜育珊 白進強 莊瑞東 林麗華 竹林禪寺 丞衣服飾國際有限公司
釋 天 音 釋天信 徐雲海 楊福海 楊卓穎 董聿珠 張國壹 李坤金 陳永昌 王廖碧霓
王 文 龍 王鴻洲 王凱玄 王美麗 黃愛玉 商新宗 商振標 商秀米 王寶鳳 王 鈺 欣
王 仁 宏 王伯宇 洪慶隆 林宗德 江於暖 江正媛 魏素引 鄭阿勉 陳明雄 林 燕 賀
黃 錫 傳 林燕鳳 林政嶧 林湘玲 林以婷 釋性瀅 釋性悟 洪秀絹 陳宗儁 釋 蓮 舍
凃 春 美 黃錦堂 洪添泉 葉彩芳 查世慶 查姬嬕 郭賴葉 陳玉英 釋常中 陳江雪霞
陳 則 丞 釋常修 釋傳玄 釋傳明 林  彬 釋理光 詹秀霞 蘇金鳳 陳玉華 林陳秀鸞
陳 國 揚 羅永福 陳重男 林明傑 林芝伃 林桀逸 李美欣 林豈鋒 林映扦 陳劉綉嬌
劉 曉 璇 塗信眾 邱秀妹 覺元寺 念恩寮 蔡宗憲 葉蓮修 釋宏音 釋普暉 余游秀峰
余 新 置 釋性慧 林秉毅 葉永松 葉俊賢 葉信典 葉月紅 黃秀花 廖郁錦 向施來好
陳 靖 雅 馮阿妹 陳永任 陳雅妏 湯智宇 徐秋傑 江環玲 徐來娣 頡榕賁業有限公司
徐 若 梅 王科文 徐郁華 馬偉哲 馬壬鈺 林碧麗 張美琳 吳碧娟 林耀光 陳游永澤
簡陳玉愛 林彩霞 釋依戒 李春福 王麗華 李美鳳 吳文遠 凃含光 吳氏歷代祖先
林 秀 英 張耿嘉 林振源 林恕德 林聰儒 林宜親 周宏達 周恩朵 王氏歷代祖先
陳 惠 貞 王志豪 陳芳慧 張思傑 張淑靜 高關掌 高韻雅 林東榮 陳氏歷代祖先
林 美 湘 賴芹如 溫柒零 張銘國 何宇庭 許欣怡 陳雅慧 關  怡 金台企業社 
張 永 霖 黃奧招 張瑛珍 林明錦 羅秀潤 賴棋模 陳旭潔 賴冠禎 洪雅妮 賴黃寶珠
許 芷 榳 許芷瑄 莊勝宇 莊譽蓉 許凱然 賴月嬌 邱逢進 邱江暖 佳大體育用品社
潘 德 文 蕭  萬 王塗甚 邱瑞欽 邱逸姍 邱智斌 邱雅雯 陳佩怡 邱品瑜 邱 浩 展
蕭 素 妹 葉政和 蕭佳宜 郭哲瑋 江玉玲 郭大明 周  憶 汪美玲 周宏宇 張 敬 彬
汪 小 玲 汪義台 汪以庭 陳素蝦 汪辰翰 汪鳳來 黃民瑜 許春長 林瓊珠 八卦禪寺
劉 妍 希 劉承易 湯孟涵 陳敬璋 徐春田 魏家稘 魏采翎 黃玉嬕 王松寶 莊 阿 足
王 欽 左 王欽右 楊慧鈴 王紹宇 王宇希 楊美鳳 楊美英 林郭品 王玉欣 謝吳金治
李 愛 唯 郭清陽 釋照智 吳淑美 羅濟巧 張龍山 陳文和 王惠美 黃滿珠 王楊美華
陳 政 吉 賴耀謀 謝金江 盧阿蔭 謝東穎 謝裕絜 謝佩妤 劉武慶 鍾玉秀 劉 家 翔
劉 家 維 林榮周 林謝笑 林玄通 劉秀鴻 林郁樺 劉宬佑 湛宏政 林媺娸 湛 祐 程
湛 詠 媗 林雅婷 林佳譽 王培軒 林媺芸 徐淑麗 黃貴堂 黃郁涵 黃子謙 詠昌彩劵行
黃沈桂蘭 黃坤秀 劉滄棋 黃木蘭 劉懋霖 劉嘉讌 李莉平 劉品妤 劉氏歷代祖先
劉 華 東 劉武周 許金鳳 劉貴英 劉芸珊 何素蓮 李秉登 李昭男 李正晴 鍾鄧秋益
劉 家 蓁 姚盈伃 何蔡菊 高銘章 高榮吉 鍾藤原 鍾淑貞 高欣儀 高旻駿 高李素玉
林 家 宏 蔡佩諭 林建鋕 林岳進 林家華 林佑勳 林侑璇 楊凱程 林于珊 楊 皓 崴
李 淑 嬌 潘冠銘 潘世偉 潘岑恩 富雅惠 黃淑鳳 蘇志成 蘇志豐 蘇秀娟 蘇 碩 宥
廖 惠 美 詹永康 陳吟禎 林明俊 林桀逸 林映扦 林豈鋒 曾寶淑 林進元 謝陳素枝
陳劉秀桃 李翰庭 劉李罔 陳柏均 何岡陵 蔡賴重 蔡宗叡 李愛唯 魏文宗 蔡賴顯榮
林莊水花 林靜美 魏銘駿 魏翔安 江啟忠 林淑芬 江怡樺 江國豪 林家輝 林 淑 珍
賴 金 地 賴佳瑋 賴佩瑜 賴世泓 林賴盡 林汝泗 盧瑞德 盧建佑 盧楷翔 張林竹青
林    螺 黃進堂 黃秋涵 黃莛芝 林文筆 林愷程 潘玉月 釋蓮舍 曾金助 劉 育 丞
張 有 錦 黃捷頎 楊繼鈞 陳簡心 楊松儒 李美燕 楊炎堂 林瑞章 莊瓊蘭 林鄭麗凰
林 武 德 張紫渝 張美琪 林家伶 林佑瑋 林佩瑤 楊淨觀 楊淨福 林武賢 莊黃玉樹
陳 金 梅 張家銘 黃于瑞 張  宸 張智程 陳夢琦 張硯涵 張碩昕 張紫茵 富野鐵板燒 
趙 羿  瑄 趙羿丞 趙涪淇 張靜芳 曾梓洋 曾宥銓 曾宥鈞 陳鄭悅 陳永富 藍 素 年
陳 冠 宇 陳惠音 簡芳伶 葉元英 葉思辰 簡德銘 簡秋華 許春生 許長興 許張春燕
許 力 松 許凱柏 林陳吻 張于亞 張藝瀚 張慈明 張宏佑 盧秀雄 盧國弘 盧黃貴蘭
盧 子 健 盧安昭 陳希文 林孟樟 陳世微 陳樹明 江  愛 陳衍昊 陳衍伯 陳劉月華
陳 思 佳 陳春金 林江香 林美玲 林瑞輝 林芷妤 林美瑤 林瑞文 薛金明 蕭 麗 君
林 子 權 林瑋軒 林楊幸 陳靖莉 陳石井 陳福智 陳淑姿 賴森彬 賴仲恩 錢 威 仁
阮 滿 枝 阮正義 阮正枝 劉天祥 紀春梅 林紀鳳 紀廖敏 謝碧珠 黃秀華 全家旅行社
林 家 纓 黃滋語 史吉福 徐瑞琴 史  潔 史  敏 史  軒 徐鴻耀 董芳美 徐 嘉 佳
徐 億 佶 徐楷迪 陳合妹 徐鴻鈞 林麗蘭 徐聖淵 徐婕琳 鍾木勝 謝婉莉 釋 智 嚴
釋 傳 弘 賴秀琴 鄭楷翰 賴金木 鄭政雄 鄭江霞 鄭溪明 陳益昌 陳益烈 賴黃碧桃
陳張秀鑾 鄭茂廷 鄭麗容 賴韋禎 黃素蘭 吳  滿 楊舒閔 林玲敏 鐘祈竣 鐘賴玉換
洪 苡 恩 鐘佳怡 鐘丞逸 羅崚賓 張學舉 吳金燕 張芳珩 張芳宇 張芳薇 饒 阿 然
林 濬 宏 黃玉答 王志鋒 沈月玲 王芮忞 王伯凱 張西鎮 溫閔凱 王氏歷代祖先
溫 閔 勝 吳澤裕 羅麗雲 周坤山 鐘紫綺 周裕婷 周思妤 羅玉涵 羅健禎 羅 福 生
黃 惠 如 劉志源 陳潓婷 黃啟章 陳正如 黃郁升 黃昱豪 黃凱威 林燕鳳 盧 永 祥
盧 伯 璋 蕭景如 盧序品 盧琤茹 黃建勳 黃崇祐 黃屏慈 呂政融 呂亭臻 張 學 樵 
羅 文 瑛 張逸筑 張逸柔 張耀元 王怡雯 張美華 沈月櫻 張坤永 張豐宇 林    謹
許林金桔 許甲申 許清松 鄭金豪 陳重光 林淑惠 陳聖淵 陳薏如 陳吳娥 陳 慧 錚
陳 慧 珍 張坤榮 吳清林 巫碧珠 魏慧萍 蕭敦仁 吳水龍 李詩涵 林勇助 詹 淨 雲
林 玉 梅 陳春雪 呂  維 段麗虹 鄭榮昌 陳春緞 陳俊伸 黃重源 黃柏涵 彌陀助念團  
翟 慧 瑛 蔡欣蓉 李佳樺 蔡宗諺 鄭宇涵 謝琇霞 劉娜娜 劉莎莎 許淑賢 蕭 登 祐
簡 木 生 劉奕鍊 羅素貞 陳昱志 釋天誠 釋天音 陳美惠 林幸三 釋印定 翁羅桂英
陳 宜 祥
★一0八年九月份至一0八年十一月份總懺功德主芳名:
釋 開 雲 杜炤志 林郭珠 陳秀麗 林彩霞 普門學苑潭子信眾學佛共修會暨護持會友
倪劉瓊蘭 林秀英 陳劉月華 謝莊秀枝 魏子超 瑞億機電有限公司 瑞豐機械有限公司 
★一0八年九月份至一0八年十一月份副懺功德主芳名:
朱林阿菊 林榮吉 林宗謀 張錫總 王亮晴 李炯煜 李鳳美 王俊鴻 王雅琪 謝 偉 棠 
盧黃貴蘭 黃玉治 張聰定 黃宗禮 林郭珠 謝光榮 廖翊廷 郭玹君 廖培吟 陳劉月華
王 欽 左 王欽右
★一0八年九月份至一0八年十一月份隨喜功德主芳名:
簡 水 連 張繼仁 莊宜芳 莊信政 莊旻修 莊旻倫 盧源隆 黃金實 盧薏安 盧 忠 良
史 吉 福 徐瑞琴 徐鴻鈞 徐鴻裕 詹春盛 向武雄 張文演 林欲創 林百佑 江蔡彩碧
劉 素 戀 劉蛤笑 李榮財 高永富 高彩萍 高儀芳 謝秀蘭 高華山 高嘉君 黃 朝 南
黃 力 均 林進福 林秉毅 葉玫纓 林宥妤 黃傳案 蘇秀卿 洪雪免 陳寶玉 尤 群 燁
張 火 炎 陳永華 陳梓明 徐世杰 白進強 杜育珊 白羽瑄 白璟霖 白璟翰 白 璟 諺
張 鐘 文 林成杰 林進元 鄭良益 鄭筑穗 張家柔 鄭筑升 鄭碧華 簡嘉佑 鄭柯秀珠
簡 婉 如 簡綺徽 簡有孟 楊介芬 簡原徹 簡原賢 簡原德 簡安心 鄭偉成 鄭 碧 櫻
李 依 真 李勇利 鄭良傑 陳映君 蔡旻修 蔡麗娟 林相岑 邱振昌 劉林蜜 蕭    珠 
賴 炯 彰 陳阿玉 林淇宏 林俊廷 黃瓊瑤 黃冠儒 羅振豪 林育勳 林淑娟 陳劉月華
林 佳 譽 林雅婷 黃楊言 林姿岑 林美臻 蔡沛芠 劉貞秀 邱一修 張金寶 盧陳夏雨
林 坤 山 彭宇琦 盧皆遁 陳碧英 曾寶淑 黃玉嬕 陳狄成 戴上傑 釋心佑 劉郭月見
洪 見 旺 吳淑蘭 林盈欽 楊金豪 蔡玉香 莊禎祥 莊宗霖 莊佳倫 莊智博 李高玉英
朱 麗 琴 劉秦瑋 王富生 王致傑 王賴粉 陳鄭惜 陳連益 陳榮宗 邱鏡如 林鄭彩雲
邱 柏 璋 林馮愛 林江栆 陳益添 詹秀琴 黃秀華 洪文樹 黃莊免 王李笑 謝林正詩
陳 世 微 江瑞芳 林振旺 蔡文燒 小  乖 李鴻祥 張純貞 詹慶周 李翰庭 林施鑾桂
林龍之助 尤氏歷代祖先

普門慈幼雜誌廣受讀者歡迎.感謝助印善施共襄出版因緣

      《普門慈幼雜誌》為人們提供正信佛法信息,也為人們點燃生命的愛心火燭,懇盼關心佛教文化工作的善施人士,隨緣隨力提供助印善款,協助本刊出版贈送流通經費。在此謹將一0八年九月份至一0八年十一月份助印本刊善施人士芳名披露於下,以頌揚其關心佛教文化的善德,並致最崇高的敬意與無限的謝忱。

●一0八年九月份
壹仟元:徐淑麗 
參佰元:(許正偉 許柏昇 黃資佑) 
壹佰元:朱素慧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張 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張晴晴 謝明真)
●一0八年十月份
參佰元:(許正偉 許柏昇 黃資佑)
壹佰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張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張晴晴 謝明真)
●一0八年十一月份
參千元:陳壽印  (許正偉 許柏昇 黃資佑)


急難救助

一0八年九月至一0八年十一月普門所處理的急難系列個案報導於下:
【新個案】
▲一0八年九月辦理三件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八八號。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八九號。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九0號。
▲一0八年十月辦理二件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九一號。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九二號。
▲一0八年十一辦理三件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九三號。
  施棺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九四號。
  施醫一件:普急字第二七三四號。
  【個案】
  ▲ 長期醫療照顧專案戶共二五件
1普急字第二四七0號。
2普急字第二四七五號。
3普急字第二六三一號。
4普急字第二六四七號。
5普急字第二六六六號。
 6普急字第二六六七號。
 7普急字第二六七九號。
 8普急字第二六八七號。
 9普急字第二六九七號。
 10普急字第二七0一號。
 11普急字第二七0七號。
 12普急字第二七0九號。
 13普急字第二七二六號。
 14普急字第二七三六號。
 15普急字第二七四三號。
 16普急字第二七四七號。
 17普急字第二七五二號。
 18普急字第二七五九號。
 19普急字第二七六九號。
  20普急字第二七七六號。
  21普急字第二七七四號。
 22普急字第二七七七號。
 23普急字第二七八三號。
 24普急字第二七八五號。
 25普急字第二七八四號。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普門慈幼慈善會
10809月至10811月新增會友一覽表
10809月份
會員類別
會 員 姓 名
   
     

會員類別
會 員 姓 名
屬   區
     
榮譽會友
達志法師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楊永輝 廖橋語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啟禎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謝佩伶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馮綠黛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王頃哲等5
  
家扶捐款者
10810月份
會員類別
會 員 姓 名
屬   區
     

會員類別
會 員 姓 名
  
     
榮譽會友
賴明慧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謝侑成 彭瑞翎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錦華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李欣芳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瓊梅 陳永定
  
愛心捐款者





10811月份
會員類別
會 員 姓 名
  
     

會員類別
會 員 姓 名
屬   區
     
榮譽會友
徐惠鈴
台中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藍麗娟等4
  
受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劉光復 信義堂
台中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陳布川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何翠珍等4
台中
愛心捐款者

榮譽會友
顧秦蓉
  
愛心捐款者




收支徵信錄





一o八年九月份捐贈者

基本會費

25000元:簡婉如 2000元:鄭寶塔 賴建彰 陳佑榕 1500元:翁玉枝 (李文和 魏慧萍 李珮聞) 1000元:何婉喬 林家纓 陳江煜 胡玉蓮 張敏章 朱華趾 張志宏 陳茂振 葉青峯 孫道順 葉玉燕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林玄通 劉秀鴻) (吳金燕 張學舉) (陳素卿 林盛聰) (張再發 王碧霞)

500元:施宜礽 黃河珣 郭碧蓮 廖一竹 劉素戀 張美齡 梁平恭 柯淑昭 林永杰 沈禮賢 龔明騰 吳美瑛

吳定緯 侯淇家 丁榮國 張坤連 張雯峰 吳水龍 陳清燃 張聰定 奚淑芳 李佳樺 龔育瑧 周英富 蕭敦仁 陳正如 陳春雪 黃宗禮 邱一修 羅麗雲 林鈺家 許三益

愛心捐款

20000元:(葉志勇 簡秀美) 12000元:碩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0元:王義良

9000元:(鄭洲鵬 游紅玉 鄭欽原 鄭惠方 鄭惠菁 鄭宜樺) 5000元:曾淑玉 4000元:賴麗容

3000元:無名氏 林萃華 2500元:(吳文賢 陳美玉 吳豐任 吳盈慧 吳豐旭)

2000元:林小珍 (達昌鋁業有限公司 陳宗樑) 1685元:王志豪 1600元:莊信政等8人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啓瑞 黃葉若 黃文道) 1334元:普門高雄志工委員會

1200元:楊翠齡 吳瑞標 翁銘銓 王沛清 (華 宸 華宏原)

1000元:張鐘文 張莉敏 林小珍 林立坪 林立益 林立育 林立修 林立章 朱華趾 達志法師 林蔡碧蓮

和風股份有限公司(周育惠 謝福財 謝佩娟 謝佩岑 謝佩涵) (謝益琛 謝獻誼 余淑霞 謝淳如)

(張雅欣 張心怡)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黃陳玉鳳)

800元:(黃鴻源 吳家宥 劉育婷 黃懷毅)

700元:郭碧蓮等7人 (張定宇 陸鑫 陸景琳 陸景文 陸鴻 陸昀 許玉惠)嘉義義工補貼行政費用

(胡晉誠 蔡易靜 胡哲瑋 胡玳瑋)

600元:李英明 李心平 陳勇位 張靜芳 張紫茵 陳美英 洪 杞 林蔡玉雪(張美雲 陳建志 陳建村)

(徐璋文 徐萬欉 李欣儒 徐培碩) (翁苑娟 李依庭 宋其龍 宋原良 宋旻珉 宋旻灃)

(侯李絹 侯志和 侯志成 侯淑芬 侯秀玲 盧致妤) 515元:(朱修賢 朱修慶)

500元:(胡正潔 林淑蓮 胡家瀞 胡家瑜 胡家馨) (鐘祈竣 洪苡恩 鍾佳怡 鐘丞逸 鐘賴玉換)蔡雪

(江盈蓁 陳郁樺 江彥政 江彥霖 江文騫) (吳森和 林春華 吳姿穎 吳欣怡 吳沛宣) 陳月春

(洪明月 鄭貴蓮 洪玉婷 洪瑞鴻 洪誌遠) (余天津 余姿瑩 余柏宏 余佩霖 王怡婷) 賴月嬌

(羅傳宗 羅義霖 羅雅容 羅詩韻 周淑裡) (林 惜 林鈺家 林鈺淇 林鈺貞 林鈺婷) 吳麗珠

(周 束 吳霈瑀 呂維哲 呂佳謙 吳泰票) (吳水龍 吳 季 吳涂圓 羅樹蘭 吳佩珊 吳俊諭)

(陳喜堂 丁美華 陳慈峰 陳高榜) (王勝忠 柯孟君 王斯瑜) (王楊碧雲 王彥珹) 利怡瑩

(陳素緞 劉虹余 劉盈岑 劉韋均) (世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陳永文)普門高雄志工委員會

賴奇宏 李怡靜 陳啟禎 周柳金 陳文香 蔡麗華 沈明珍 林義雄 陳榮琪 張雅伶 黃聖翎

蔡金柱 方岳泉 洪郭寶蓮 嘉委會瑜伽班

400元:(林俊昌 許綉線 林郁婕 林巧旻) (何恭銘 陳秀碧 何信忠 柯宛伶) (鍾治忠 鄭蕙蘭 鍾孟璇)

(鄭健全 黃美秋 鄭惟駿 鄭婉瑩) (吳美利 朱慶培 朱容瑾 朱容霆) (李榮華 黃金女 李建成)

(黃莉玫 何金章 何昱瑢 何昱陞) (傅再養 傅正典 傅正欣 蔡素津) (王火生 王稜琪 王宣翔)

(杜長青 謝怡婷 杜禹呈 杜禹羲) (杜佳蓉 呂國忠 呂昊宸 呂紜彤) (張勝傑 林美麗 張詠然)

(杜育真 陳恆毅 陳昱綺 陳昱安) (吳科穆 沈思妤 吳芷靚 吳承澔) (陳亭蓁 沈建城 沈建良)

(吳宗翰 洪孟羽 吳宸萱 吳康郡) (廖喬茵 張言存) (胡仁智 胡瑞瑞) 許信仁

300元:(王萬禮 王徽慈 王柏菁) (蕭學寬 王榮蘭 蕭鼎祐) (鄭鉦耀 張雅琪 鄭均緯)(黃詩吟 黃婉婷)

(邱俊圜 邱惟馨 邱惟真) (張吟柳 張培芸 吳碧瑤) (張榮通 許麗華 張羽溱) (蘇祐楷 蘇祐聖)

(楊德勝 楊舒閔 何香蓮) (吳澤裕 吳添富 黃碧蓮) (黃陽檢 陳雅玲 黃國維 黃于庭) 蘇惠君

(鄭佩瑩 鄭妙果) (蘇碩凱 蘇碩偉) 許嘉玲 李秀梅 李碧珠 林文泉 陳漢明 楊阿密 陳泯諺

(莊啟東 蔡惠如 莊博淵 莊于賢 莊韻靜 莊馥鰴) 陳宜正 馮綠黛

250元:(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吳漢文 黃麗玲 吳嘉展 吳佩容 吳佩君)

(劉清山 康 論 劉信男 劉家男 劉貞秀) (侯振芳 侯明秀 方 珪 林秀盆 江曉芸)

210元:(許聰敏 洪瑞玉 許明盛 許芝菱 許雅鈞 許芝瑋)

200元:張淑娜 廖造亨 蔡怡婷 蔡佳芳 謝佳宏 袁章升 蔡靜穎 蘇月姿 黃玉宣 陳淑慧 宋新見 楊百合

張碧芬 蕭富晉 李欣儒 潘陳勤 蘇葵羚 陳靜雅 陳永來 李振頡 林碧娟 凃雅雯 鄭文雄 賴 貴

蘇惠君 蔡佳紋 溫若羽 (陳簡心 陳奕溱) (魏家稘 魏采翎) (許鈞澤 許鈞泰) (蔡華家 蔡霈沂)

(陳慶霖 陳彥逢 陳俞任 陳思璇) (魏源榮 方玉秀 魏雯琪 魏文瑜) (黃賢宗 黃韋銓 黃薇諠)

(羅淑如 羅文吉 陳明月 羅雅婷) (施耀鵬 王美惠 施隨益 施騌穎) (吳昌容 吳映萱 朱嘉儀)

(翁苑月 翁苑秀 蕭崇鴻 高淙媛) (張忠和 石月琴 張惠蘭 張銘仁) (侯瑞堂 侯麗貞 侯世詮)

(賴美華 何俊杰) (丁榮國 林秋蓮) (蔡明珠 王維綸) (葉家和 何振南) (盧文欽 盧文釧)

(蘇淵源 黃招有) (張菽安 張亮云) (杜松輝 何玉珠) (林 謙 李秋華) (蘇秋香 林金印)

(陳修立 石淑娟) (孫岱澤 孫嘉茵) (呂 維 羅莉嫻) (鄭登貴 李文麒) (陳志瑋 陳憶萱)

(洪勝豊 何巧櫻) (胡慶忠 陳秀英) (丁湘芸 丁浩展)

150元:(方文賢 鄭宜瑾 方姵甯) (鄭欣沛 邱永昌 邱永翰)

120元:(呂發財 呂林怡秀 呂宥翰 呂宜芯) (呂育俊 呂穎臻 蘇湘博 呂允翔)

100元:陳美雲 彭睿承 曾冠勳 李俊毅 章憶慈 陳金秀 楊基宏 廖又竹 劉清雄 賴秀圓 吳建銘 曾昱麟

曾昱麒 陳家穎 陳冠文 潘文仁 黃美香 賴怡蒨 林富源 陳賀祥 王言文 許三益 陳梅鳳 許瓊尹

許朝堂 許修彰 黃品勛 賴克明 周秀梅 廖偉茹 李怯四 關耀宗 陳喜堂 陳春雪 董素綾 黃振嘉

李旻熹 李春慶 車欣哲 林國仁 蔣文洲 蔡宜廷 盧秀鑾 黃惠如 林石金 張秀香 陳春緞 陳又嘉

洪盈盈 徐乃立 張育豪 傅凰觀 蘇東亮 楊金永 呂秀鳳 劉智凱 張月清 羅並南 蔡美蓮 蘇金鳳

丁宏宗 江彩糧 黃金生 林宗佑 林建安 陳景富 黃畹筑 鄭 絨 許惠櫻 丁羿禎(王承嘉 王承達)

(劉益昌 劉陳秀) (林銅 林陳玉) (馬獻誠 陳梅桂) (盧長銘 盧建志) (蔡秀滿 楊宏霖)

黃玉堅 仕女服裝工作室)

90元:(呂珈佩 官秉政 官叡妤) 50元:鄭清松 無名氏 30元:陳振成 林峻逸

家扶認養金收入

12000元:楊翠齡 (駱韋辰 駱韋翔)(楊永輝 廖橋語) 莊幸和 10000元:陳昶豪 8000元:沈永欽 7200元:蓮舍法師 6000元:劉桂芳 5000元:社團法人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會

4000元:(葉玉燕 洪敏瑜) 3000元:陳狄成 修緣心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耿徽 黃啟昌

2500元:(許淑珍 吳朝仁 吳欣穎 吳佳樺 吳佳勳)

2000元:郭彥呈 高坤暉 黃素足 施宜礽 王靜悅 莊信政 劉素戀 賴昭蓉 李信賢 李帛諭 呂凱惠 無名氏

沈永欽 (劉棟樑 劉秀千) (傅家平 何雪盆) (張再發 王碧霞) (方昱翔 方昱閎 方文助 許淑如)

(邵漢武 邵海瑋 邵海葳 廖孝瑜)(章民禎 章民瑜 章民嘉 章民睿) (李佳芬 李佳政 李佳怡)

1500元:陳秀美 柯福焜 王大義 (林啟仁 林李麗玉 林家賢) 劉利盛 (胡晉誠 蔡易靜 胡哲瑋 胡玳瑋)

1000元:盧秀湄 林雪華 施守元 施守澧 王李笑 呂世明 林美圓 鄭琪樺 柯學穎 陳麗容 張定宇 唐廷銓

楊素珠 林文斌 林勇助 彭如菁 詹淨雲 張美齡 梁平恭 賀桂蘭 朱婉怡 朱美秀 葉青峯 楊敦翔

呂瑞琋 曹祖佑 張雯峰 饒阿然 曹祖恩 曹祖瑋 陳彥良 王幼芬 林樹發 陳依琳 李昭興 黃家榆

陳育潔 陳柏鍠 黃俊鈞 薛逸聖 黃俊傑 洪憲忠 陳郁筑 徐芊慧 蔡淑卿 曹傑漢 陳淑英 洪英品

(鐘彩月 魏生松 魏維遠 魏愷言) (謝寶賢 廖家誼 謝硯如 謝沛岑) (黃真真 陳震沅) 常嚴法師

(盧素靖 陳耀漢 陳宗郁 陳羿伶) (簡意文 施良坤 施盈盈 施盈睿) (賀士琪 賀任阿蜜)

(阮慧貞 吳宏彬) (周裕婷 周思妤) (黃蔡語 黃山籠) (余麗娟 徐國勝) (陳宥任 林盈利)

(劉品淵 林映呈) (劉益昌 劉陳秀) (林金龍 劉美宏) (孫中文 孫中彥) (洪溪遠 黃玉梅)

(羅朝昌 王彩雲) (王頃哲 王頃恩 孫明靜 陳建邦 陳彥綿) (林大碩 黃莉珀)

600元:(張坤連 張富翔 張凱傑)

500元:張淑娜 張家維 謝和全 楊士明 李佳宜 陳柏臻 簡郁芹 洪漢彰 楊榮福 陳秋茶 李秋金 蔡林秀美

林素珠 賴英安 廖美涵 吳富月 李仁耀 張彩原 葉昱勝 林思妤 林原甫 林沛妤 楊子漪 蔡賴顯榮

林芳如 黃茗惠 曾献能 陳蘭花 侯裕仁 李秀清 吳暉萱 吳亭憶 許日盛 蔡長宏 黃宇安 楊卓穎

楊褔海 郭 葉 郭靜惠 郭玉蘭 王惠玲 林依穎 林秀敏 鄢領悌 張智鈞 沈稜瑢 林依樺 黃郁淨

陳姿杏 陳家穎 陳冠文 黃美香 林玲敏 許宸溥 陳賀祥 汪艷嬌 翟慧瑛 黃重源 蔡宗諺 蔡宗叡

陳美蓁 林淑鶯 歐美婕 謝美玉 魏慧萍 陳正如 黃柏翰 李孟儒 陳科華 陳凌賢 許紋魁 陳鎮琨

許榮峰 顧芯榆 侯盈竹 周月珍 黃鳳英 黃柏涵 王清風 許雪芳 蔡崑凉 黃春蓮 曾文佑 謝進賀

劉麗華 周君育 顧素銀 章平祥 余靜雅 林文峰 何嘉欽 施素珍 黃弘茂 林美霖 林展瑞 江苑菱

(高美蕙 洪滉全 洪培慈 洪培瑄) (許家瑜 許家偉) (王詩雅 王志文)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邱盈齊 邱奕駿 邱奕騰) (龔玹嶠 李菘銘) (呂芳評 呂炳煌)

急難救助款收入

20000元:全錦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0元:蔡宗運 3000元:林宏仁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元:黃文 翁嘉松 王楚筠 蔡本旺 (何宇庭 何奕樊) (張傳壽 張黃勸)

820元:(林玲敏 陳榮宏 陳昱樺 陳昱志) 700元:(許春妹 張棠恭 張哲輔 張怡婷 張嫆欣)

500元:張又仁 張文珊 劉繼誠 張雯峰 吳水龍 鐘天霈 張熒珊 奚淑芳 劉淑玲 陳淑霞 周坤山 鐘紫綺

周裕婷 周思妤 陳俊雄 李昭瑜 呂妙燁 吳慧敏 (鄧雪卿 楊東明 楊藝霖 楊琇卉 楊證凱)

立行文理補習班

400元:(吳厚德 吳柳儀 姚鳳珠 吳厚生) (姚器 姚登山 姚國榮 吳明坤)(黃裕豐 黃玉甄 黃永山 黃馮錦)

300元:(張 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鄭玉碧 洪良諺 洪瀅琇) (李耀宗 李郭碧香 李嘉福) 陳美杏

(許易民 阮小巾 許正偉 許雅嵐)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200元:(許倉民 蔡淑貞 許佩諭 許柏昇) (蘇英 黃資佑 許玉萍) (王友廷 王云瑜 謝明真) 江玉瑛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李秀梅 黃柏盛) (姚秀卿 黃永勝) 洪國樺

(黃昱豪 黃凱威) 郭宗翰

150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張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謝明真)

100元:劉淑梧 吳萬泉 黃郁升 洪朱桃

社教活動費

2000元:盧美怡 1000元: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607元:徐培碩

600元:吳水龍 (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500元:陳怡君 汪艷嬌 吳添富

400元:(侯心而 郭奇煌 郭順妹 郭妍昕) 300元:黃傳案 (陳永華 陳梓明) 廖如珮 王大義

200元:林麗櫻 陳瑞昌 洪漢濱 羅超群 羅智翔 陳泱羽 黃培偉 黃培倫 楊惠如 黃琇美 傅國柱 陳玉如

100元:侯碧嫦 黃群友 黃礦衛 黃礦瑩

助印書款

1000元:徐淑麗 300元:許正偉 許柏昇 黃資佑

100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張 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張晴晴 謝明真) 朱素慧


0八0九月份支出
薪餉
156,00元
津貼
91,747元
勞保費
15,521元
健保費
18,818元
退職金
14,778元
郵電費
40,808元
文具、書報費
,000元
旅運費
水電費
,309元
交通費
,499元
燃料費
租賦費
,373元
修繕維護費
,000元
印刷費
248,600元
產物保險費
伙食費
,800元
劃撥手續費
,350元
其他人事費
急難救助金
92,700元
家扶金支出
384,400元
年節禮金支出
,000元
社教活動費
106,110元
年節禮品支出
0
各項設備
雜項支出
,388元
其他辦公費
0
本月收入合計
578,661元
本月支出合計
,198,101元


收支相抵餘絀數
-619,440元


【實物捐贈】

財團法人台中寶善寺分寺普濟寺捐物資40份。清華山德源禪寺:白米44袋。王怡雯:陶瓷杯2組、手提悶燒瓶1個。嘉雲地區共捐白米5公斤345包。本月份共發於普恩戶白米5公斤264包。累計白米5公斤裝2196包於嘉義志工委員會。以上物品發放於普恩戶。

一O八年十月份捐贈者

入會費

100元:普聖法師

永久會費

120000元:普聖法師

基本會費

6000元:莊秀華 李正璽 3000元:董添富 蔡宗育 2000元:郭峻宗

1500元:巫碧珠 (李文和 魏慧萍 李珮聞)

1000元:陳金梅 (林玄通 劉秀鴻) 林靜宜 (吳金燕 張學舉) (陳素卿 林盛聰) (張再發 王碧霞)

500元:郭碧蓮 施宜礽 劉素戀 張美齡 賴建彰 陳佑榕 黃河珣 林永杰 沈禮賢 龔明騰 吳美瑛 吳定緯

侯淇家 胡玉蓮 胡玉蓮 梁平恭 柯淑昭 丁榮國 張坤連 張雯峰 吳水龍 陳清燃 張聰定 奚淑芳

李佳樺 龔育瑧 周英富 蕭敦仁 陳正如 陳春雪 黃宗禮 邱一修 羅麗雲 林鈺家 許三益

愛心捐款

29000元:福山市場 8400元:(黃詠佳 范慈紋 范欣岑 范軒豪 范萬發 范文生 陳美真)

6000元:(林省 戴宜郡 戴育宗 陳彥詠 陳立喬)(楊鈞閔 楊傑皓 楊育慈 張宜涓 楊喬嫃)

5000元:曾淑玉 如宏法師 4249元:興仁國中韻律班

2400元:(劉政雄 黃淑珠) (陳福順 林承彥) (陳瓊梅 陳永定) (謝侑成 彭瑞翎)(陳怡如 陳威良)

(林金成 陸小沙) (林進利 蔡寶玉) (林得松 林邱美佐)

2000元:張肇榮 林靜宜 蔡淑女 (達昌鋁業有限公司 陳宗樑)

1500元:葉懸策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啓瑞 黃葉若 黃文道)

1200元:賴明慧 林秀玲 陳建和 顏孟焄 陳錦華 鄭玉文 江雪麥 陳東義 陳毅凱 林玉娥 章孟洋 劉啓釧

吳佩珍 劉子瑜 劉子維

1000元:(張雅欣 張心怡)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黃陳玉鳳)和風股份有限公司 張鐘文 張莉敏

劉千華 陳佳筠 蔡淑惠

900元:(許哲豪 許博翰 許文彥) (黃俊發 黃瀞儀 黃瀞瑩) (魏碧慧 魏聰哲 蔡絑琴)

(鄧金鳳 沈佩盈 沈鴻源)

800元:(徐璋文 徐萬欉 李欣儒 徐培碩) (黃鴻源 吳家宥 劉育婷 黃懷毅)

700元:(張定宇 陸 鑫 陸景琳 陸景文 陸 鴻 陸 昀 許玉惠) 嘉義義工補貼行政費用 郭碧蓮等7人

600元:(侯李絹 侯志和 侯志成 侯淑芬 侯秀玲 盧致妤) (呂益同 呂玉燕) (黃鈺亭 黃浩銓)

(翁苑娟 李依庭 宋其龍 宋原良 宋旻珉 宋旻灃) (江文啟 湯梅春) (林茂杞 江靜姬)

(林育嫺 林佳佑 林祈承 張莉苓 林威綸 林依潔) (賴俊逸 賴蔡水蓮) (許烟霖 蔡佳靜)

(劉孝忠 蕭梅聲) (曾佩詩 蔡綉蓮) (黃天來 蔡翠英) (林信川 趙富美) (曾華本 曾台群)

張紫茵 張靜芳 李心平 陳建均 陳秋美 王郁凱 王昱婷 郭凱恩 鄭李雀 515元:(朱修賢 朱修慶)

500元:(江皓月 詹春盛 詹佳諭 詹佳勳 蔡彩碧) (陳素緞 劉虹余 劉盈岑 劉韋均)

(胡正潔 林淑蓮 胡家瀞 胡家瑜 胡家馨) (何恭銘 陳秀碧 何信忠 柯宛伶) (楊碧雲 王彥珹)

(鐘祈竣 洪苡恩 鍾佳怡 鐘丞逸 賴玉換) (羅傳宗 羅義霖 羅雅容 羅詩韻 周淑裡) 郭寶蓮

(洪明月 鄭貴蓮 洪玉婷 洪瑞鴻 洪誌遠) (吳森和 林春華 吳姿穎 吳欣怡 吳沛宣) 賴奇宏

(林 惜 林鈺家 林鈺淇 林鈺貞 林鈺婷) (周 束 吳霈瑀 呂維哲 呂佳謙 吳泰票) 楊玟琪

(世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陳永文) (陳喜堂 丁美華 陳慈峰 陳高榜) 嘉委會瑜伽班 沈明珍

(吳水龍 吳 季 吳涂圓 羅樹蘭 吳佩珊 吳俊諭) (江盈蓁 陳郁樺 江彥政 江彥霖 江文騫)

(余天津 余姿瑩 余柏宏 余佩霖 王怡婷 陳榮琪) (王勝忠 柯孟君 王斯瑜) 陳文香 蔡麗華

陳啟禎 黃聖翎 張雅伶 陳月春 李怡靜 利怡瑩 方岳泉

400元:(林俊昌 許綉線 林郁婕 林巧旻) (鄭健全 黃美秋 鄭惟駿 鄭婉瑩) (林樹壇 陳正氣)

(吳美利 朱慶培 朱容瑾 朱容霆) (鍾治忠 鄭蕙蘭 鍾孟璇 鍾孟辰) (林憲君 林青駿)

(黃莉玫 何金章 何昱瑢 何昱陞) (傅再養 傅正典 傅正欣 蔡素津) (張瀞月 陳盈達

(杜長青 謝怡婷 杜禹呈 杜禹羲) (杜佳蓉 呂國忠 呂昊宸 呂紜彤) (胡仁智 胡瑞瑞)

(杜育真 陳恆毅 陳昱綺 陳昱安) (吳科穆 沈思妤 吳芷靚 吳承澔) 陳沛語 洪榮錦

(吳宗翰 洪孟羽 吳宸萱 吳康郡) (陳亭蓁 沈建城 沈建良 沈勝約) 陳慶隆 陳乙溎

(張勝傑 林美麗 張詠然 張又文) (王火生 王稜琪 王宣翔 李麗玉)

(李榮華 黃金女 李建成 李坤洲)

300元:(王萬禮 王徽慈 王柏菁) (張吟柳 張培芸 吳碧瑤) (楊德勝 楊舒閔 何香蓮)(蘇祐楷 蘇祐聖)

(吳澤裕 吳添富 黃碧蓮) (邱俊圜 邱惟馨 邱惟真) (蕭學寬 王榮蘭 蕭鼎祐) (蘇碩凱 蘇碩偉)

(鄭佩瑩 鄭妙果 許嘉玲) (張榮通 許麗華 張羽溱) (鄭鉦耀 張雅琪 鄭均緯) 李秀梅 黃蔡媛子

(黃陽檢 陳雅玲 黃國維 黃于庭) (莊啟東 蔡惠如 莊博淵 莊于賢 莊韻靜 莊馥鰴) 周楊申仔

黃錦棟 蔡瑞國 劉美美 羅火生 黃郁雯 黃俊鈞 黃俊傑 洪憲忠 黃庭宜 羅吉盛 黃文達 陳世賢

施能勇 黃柄錩 林文泉 陳漢明 陳詠翔 楊阿密 陳泯諺 陳麗美 李碧珠 蘇惠君 黃鉑皓

280元:(陳達人 江昱慧 陳瑛旼 陳恆裕)

250元:(楊定國 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吳漢文 黃麗玲 吳嘉展 吳佩容 吳佩君) 顧登旺

(劉清山 康 論 劉信男 劉家男 劉貞秀) (侯振芳 侯明秀 方 珪 林秀盆 江曉芸) 顧雯秀

240元:(陳鵬吉 陳立耿 陳妍熙 許麒麟 陳志宏 陳瑛君) (陳仲楷 陳如筠 賴振能 陳柏岑 陳瑛昉)

210元:(許聰敏 洪瑞玉 許明盛 許芝菱 許雅鈞 許芝瑋)

200元:(陳簡心 陳奕溱)(魏家稘 魏采翎) (許鈞澤 許鈞泰) (蔡華家 蔡霈沂) (賴美華 何俊杰)

(游仁宏 游朝傑) (丁榮國 林秋蓮) (蔡明珠 王維綸) (葉家和 何振南) (盧文欽 盧文釧)

(蘇淵源 黃招有) (張菽安 張亮云) (陳修立 石淑娟) (孫岱澤 孫嘉茵) (呂 維 羅莉嫻)

(鄭登貴 李文麒) (陳志瑋 陳憶萱) (洪勝豊 何巧櫻) (胡慶忠 陳秀英) (丁湘芸 丁浩展)

(施耀鵬 王美惠 施隨益 施騌穎) (翁苑月 翁苑秀 蕭崇鴻 高淙媛) (吳昌容 吳映萱 朱嘉儀)

(陳慶霖 陳彥逢 陳俞任 陳思璇) (侯瑞堂 侯麗貞 方 菊 侯世詮) (黃賢宗 黃韋銓 黃薇諠)

(魏源榮 方玉秀 魏雯琪 魏文瑜) (羅淑如 羅文吉 陳明月 羅雅婷) 李振頡 蕭富晉 蔡靜穎

(張忠和 石月琴 張惠蘭 張銘仁 張銘輝) (蘇秋香 林金印) (林 謙 李秋華) (杜松輝 何玉珠)

林碧娟 凃雅雯 鄭文雄 陳永來 蘇惠君 黃玉宣 蔡怡婷 蔡佳芳 陳靜雅 張淑娜 賴 貴 廖造亨

袁章升 謝佳宏 蘇月姿 陳淑慧 潘陳勤 統一發票

150元:(方文賢 鄭宜瑾 方姵甯) (鄭欣沛 邱永昌 邱永翰)

100元:楊瑞堂 趙維傑 賴秀圓 吳建銘 吳萬泉 劉清雄 曾冠勳 彭睿承 莊鈞偉 郭小弟 陳家穎 陳冠文

潘文仁 黃美香 賴怡蒨 林富源 陳賀祥 王言文 許三益 陳梅鳳 許瓊尹 許朝堂 許修彰 黃品勛

賴克明 周秀梅 廖偉茹 李怯四 關耀宗 陳喜堂 陳春雪 董素綾 黃振嘉 李旻熹 李春慶 車欣哲

林國仁 蔣文洲 蔡宜廷 盧秀鑾 黃惠如 林石金 張秀香 陳春緞 陳又嘉 洪盈盈 徐乃立 張育豪

傅凰觀 蘇東亮 楊金永 呂秀鳳 劉智凱 張月清 丁羿禎 羅並南 蔡美蓮 蘇金鳳 丁宏宗 鄭江彩糧

黃金生 林宗佑 林建安 陳景富 黃畹筑 鄭 絨 許惠櫻(黃玉堅 仕女服裝工作室) (林銅 林陳玉)

(王承嘉 王承達) (蔡秀滿 楊宏霖) (馬獻誠 陳梅桂) (盧長銘 盧建志)

50元:鄭清松 30元:陳振成 林峻逸

家扶認養金收入

100000元:葉淵縣 18000元:戴宜郡 6000元:林美玲 盧芮蓁 (林亭君 林旻萱)

5000元:社團法人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 4500元:鄭玉文 陳文宗 楊謹瑜 陳穗斌

4000元:黃裕棠 3000元:施宜礽 吳碧娟 李慧容 王榮富 修緣心 林耿徽 楊岳都

莊麗煌 何雨軒 楊儒斌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義哲 曾揚傑)

2500元:(許淑珍 吳朝仁 吳欣穎 吳佳樺 吳佳勳)

2000元:王靜悅 黃素足 劉素戀 謝鳳珠 賴昭蓉 劉安祥 劉長江 劉錦桐 沈永欽 (張再發 王碧霞)

(方昱翔 方昱閎 方文助 許淑如) (邵漢武 邵海瑋 邵海葳 廖孝瑜) (張峻愷 張瑋庭)

(章民禎 章民瑜 章民嘉 章民睿) (劉棟樑 劉秀千) (江梅雪 張佩瑜)

1500元:(梁華天 沈素雲 梁嘉玲 梁慧欣) (王啟惠 柳瓊珠) 陳秀美 柯福焜 王怡雯 楊哲優

1000元:黃朝南 施守元 施守澧 盧秀湄 林雪華 林美圓 鄭琪樺 柯學穎 陳麗容 陳春金 張定宇 唐廷銓

楊素珠 呂世明 林文斌 林勇助 彭如菁 詹淨雲 張美齡 劉錦池 廖秀玉 梁平恭 賀桂蘭 曹祖佑

張雯峰 饒阿然 曹祖恩 曹祖瑋 陳彥良 黃家榆 洪英品 陳育潔 陳柏鍠 黃俊鈞 薛逸聖 黃俊傑

洪憲忠 陳依琳 曹傑漢 李昭興 陳郁筑 徐芊慧 蔡淑卿 陳淑英 王幼芬 林樹發 常嚴法師

(謝寶賢 廖家誼 謝硯如 謝沛岑) (簡意文 施良坤 施盈盈 施盈睿) (阮慧貞 吳宏彬)

(盧素靖 陳耀漢 陳宗郁 陳羿伶) (鐘彩月 魏生松 魏維遠 魏愷言) (周裕婷 周思妤)

(黃蔡語 黃山籠) (余麗娟 徐國勝) (陳宥任 林盈利) (洪溪遠 黃玉梅) (張奕涵 張奕臻)

(賴國賓 賴白櫻) (羅朝昌 王彩雲) (黃真真 陳震沅) (林大碩 黃莉珀) (賀士琪 賀任阿蜜)

(王頃哲 王頃恩 孫明靜 陳建邦 陳彥綿) 600元:(張富翔 張凱傑 張博雄)

500元:張淑娜 林秀美 張家維 廖美涵 吳富月 李仁耀 張彩原 葉昱勝 謝和全 林沛妤 林思妤 林原甫

曾文佑 林芳如 陳家穎 陳冠文 黃美香 林玲敏 許宸溥 陳賀祥 汪艷嬌 翟慧瑛 黃重源 賴顯榮

蔡宗諺 蔡宗叡 陳美蓁 林淑鶯 歐美婕 謝美玉 魏慧萍 陳正如 黃柏翰 李孟儒 顧芯榆 侯盈竹

周月珍 黃鳳英 黃柏涵 王清風 許雪芳 謝進賀 劉麗華 周君育 顧素銀 章平祥 余靜雅 林文峰

何嘉欽 施素珍 黃弘茂 林美霖 林展瑞 江苑菱 蔡崑凉 黃春蓮 陳科華 陳凌賢 許紋魁 陳鎮琨

許榮峰 陳蘭花 侯裕仁 李秀清 吳暉萱 吳亭憶 許日盛 蔡長宏 黃宇安 楊卓穎 楊褔海 郭 葉

郭靜惠 郭玉蘭 王惠玲 林依穎 林秀敏 鄢領悌 張智鈞 沈稜瑢 林依樺 黃郁淨 陳姿杏

(高美蕙 洪滉全 洪培慈 洪培瑄) (許家瑜 許家偉) (呂芳評 呂炳煌) (王詩雅 王志文)

(邱盈齊 邱奕駿 邱奕騰)

急難救助款收入

10000元:王國經 5000元:茗豐有限公司 3000元:林宏仁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元:郭曉琪 溫春月 翁嘉松 王楚筠 蔡本旺 (張傳壽 張黃勸)

820元:(林玲敏 陳榮宏 陳昱樺 陳昱志) 700元:(許春妹 張棠恭 張哲輔 張怡婷 張嫆欣)

500元:張又仁 張文珊 黃梅園 張雯峰 吳水龍 鐘天霈 張熒珊 奚淑芳 劉淑玲 陳淑霞 陳俊雄 李昭瑜

(鄧雪卿 楊東明 楊藝霖 楊琇卉 楊證凱) (周坤山 鐘紫綺周裕婷 周思妤) 立行文理補習班

呂妙燁 吳慧敏

400元:(吳厚德 吳柳儀 姚鳳珠 吳厚生) (姚器 姚登山 姚國榮 吳明坤)(黃裕豐 黃玉甄 黃永山 黃馮錦)

300元:(許易民 阮小巾 許正偉 許雅嵐)(張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鄭玉碧 洪良諺 洪瀅琇)

(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李耀宗 李郭碧香 李嘉福) 陳美杏

200元:(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蘇 英 黃資佑 許玉萍) (江玉瑛 郭宗翰)

(許倉民 蔡淑貞 許佩諭 許柏昇) (王友廷 王云瑜 謝明真) (李秀梅 黃柏盛) (姚秀卿 黃永勝)

(黃昱豪 黃凱威) 王子維 王玉青

150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張龍)

(張陳甚 張晴晴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謝明真)

100元:劉淑梧 黃郁升 洪朱桃

社教活動費

9100元:覺元寺 6000元:劉乃瑞 2000元:陳武昌 李欣芳

600元:吳水龍 (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500元:陳怡君 汪艷嬌 吳添富

400元:(侯心而 郭奇煌 郭順妹 郭妍昕)

300元:(陳世微 陳劉月華)(陳永華 陳梓明) 楊岳都 廖如珮

200元:林麗櫻 郭崑隆 朱華趾 洪漢濱 陳泱羽 楊惠如(羅超群 羅智翔) (黃培偉 黃培倫)

(黃琇美 傅國柱) 陳玉如 100元:侯碧嫦 黃群友 黃礦衛 黃礦瑩

助印書款

300元:(許正偉 許柏昇 黃資佑)

100元:(張逸文 張正諺 張家豪 張逸林 林秀麗 張峻偉) (吳妍慧 張宜茹 張董欣 張惠芬 張予芯 張 龍)

(張陳甚 王進來 王友廷 王云瑜 張晴晴 謝明真)

年節禮品收入

10000元:財團法人妙雲蘭若教育事務基金會 9000元:林正和 5000元:真宏法師

3000元:鄭佩瑩 駱啟南 (陳彥廷 陳正峰) 性瀅法師

2000元:歐陽成 有限責任台灣稻本自然消費合作社 香光法師

1000元:林 嬌 王金花 莊瑞宗 楊棍智 沈麗清 陳鴻祥 涂彥志 陳雅玲


0八年十月份支出
薪餉
148,952元
津貼
85,243元
勞保費
14,412元
健保費
,798元
退職金
13,914元
郵電費
,935元
文具、書報費
200元
旅運費
,475元
水電費
47,778元
交通費
880元
燃料費
,632元
租賦費
,889元
修繕維護費
,800元
印刷費
0元
產物保險費
,874元
伙食費
,800元
劃撥手續費
,620元
會議費
0
急難救助金
66,700元
家扶金支出
375,500元
年節禮金支出
0元
社教活動費
40,335元
年節禮品支出
14,982元
年終考核獎金
0元
雜項支出
,035元
其他人事費
0元
本月收入合計
832,104元
本月支出合計
859,754元


收支相抵餘絀數
-27,650元


【實物捐贈】

八卦禪寺捐白米75斗。張景筑捐中委會戶外教學午餐費。龍鳳門開天七凌堂捐餅乾一批。嘉雲地區共捐白米5公斤175包。本月份共發於普恩戶白米5公斤0包。累計白米5公斤裝2371包於嘉義志工委員會。以上物品發放於普恩戶。



一o八年十一月份捐贈者

入會費

100元:黃寶珠 王怡雯 楊哲銘

基本會費

6000元:王秀鸞 3000元:黃滿珠 2000元:林孟宗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1500元:(李文和 魏慧萍 李珮聞)

1000元:王萬禮 孫道順 陳茂振 葉青峯 陳素卿 林盛聰 葉玉燕 (林玄通 劉秀鴻)(吳金燕 張學舉)

(張再發 王碧霞)

500元:廖一竹 施宜礽 郭碧蓮 何婉喬 劉素戀 張美齡 林靜宜 梁平恭 柯淑昭 吳美瑛 沈禮賢 龔明騰

侯淇家 吳定緯 林永杰 丁榮國 張坤連 張雯峰 吳水龍 陳清燃 張聰定 奚淑芳 李佳樺 龔育瑧

周英富 蕭敦仁 陳正如 陳春雪 黃宗禮 邱一修 羅麗雲 林鈺家 許三益 黃寶珠 王怡雯 楊哲銘

愛心捐款

20000元:(葉志勇 簡秀美) 仁靜法師 5000元:曾淑玉 陳布川 4000元:賴麗容 3090元:張瓊雲 2625元:林芷妤 2000元:(達昌鋁業有限公司 陳宗樑) (張寶香 高炳福 高嘉隆 高銘聰)

1600元:(陳文義 陳明宗 陳李草 邱淑梅 邱勝雄 陳雅姿 邱盧玉桃 陳政倫)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啓瑞 黃葉若 黃文道) 1236元:陳木江 1200元:王永祥

1000元:王惠美 張玉慧 林小珍 林靜宜 林立坪 林立育 林立章 林立益 林立修 張雅欣 張心怡 黃許麗珠

蔡莊紫雲 林蔡碧蓮 和風股份有限公司(鐘燕喜 陳清泉 陳健福 陳重任 鐘柯桃)(廖秋菊 李旻諺)

(周育惠 謝福財 謝佩娟 謝佩岑 謝佩涵) (黃奕翔 黃宗禮 涂秀梅 黃川流 黃陳玉鳳)

800元:(陳文義 陳明宗 陳李草 邱淑梅 邱勝雄 陳雅姿 邱盧玉桃 陳政倫) 莊信政等8人

(林樹壇 陳正氣 林憲君 林青駿) (黃鴻源 吳家宥 劉育婷 黃懷毅)

700元:郭碧蓮等7人 (張定宇 陸鑫 陸景琳 陸景文 陸鴻 陸昀 許玉惠) 嘉義義工補貼行政費用

600元:(林育嫺 林佳佑 林祈承 張莉苓 林威綸 林依潔) (胡晉誠 蔡易靜 胡哲瑋 胡玳瑋)李心平

(翁苑娟 李依庭 宋其龍 宋原良 宋旻珉 宋旻灃)(侯李絹 侯志和 侯志成 侯淑芬 侯秀玲)

張靜芳 張紫茵 515元:(朱修賢 朱修慶)

500元:吳麗珠 陳月春 黃聖翎 賴奇宏 李菘珀 方岳泉 陳文香 沈明珍 蔡淑惠 嘉委會瑜伽班

郭寶蓮 (陳素緞 劉虹余 劉盈岑 劉韋均) (江皓月 詹春盛 詹佳諭 詹佳勳 江蔡彩碧)

(鐘燕喜 陳清泉 陳健福 陳重任 鐘柯桃) (吳水龍 吳 季 吳涂圓 羅樹蘭 吳佩珊 吳俊諭)

(鐘祈竣 洪苡恩 鍾佳怡 鐘丞逸 賴玉換) (江盈蓁 陳郁樺 江彥政 江彥霖 江文騫) 楊玟琪

(吳森和 林春華 吳姿穎 吳欣怡 吳沛宣) (洪明月 鄭貴蓮 洪玉婷 洪瑞鴻 洪誌遠) 陳榮琪

(余天津 余姿瑩 余柏宏 余佩霖 王怡婷) (羅傳宗 羅義霖 羅雅容 羅詩韻 周淑裡) 蔡麗華

(林 惜 林鈺家 林鈺淇 林鈺貞 林鈺婷) (周 束 吳霈瑀 呂維哲 呂佳謙 吳泰票)

(世海商業機器有限公司 陳永文) (陳喜堂 丁美華 陳慈峰 陳高榜)(王楊碧雲 王彥珹)

(王勝忠 柯孟君 王斯瑜)

400元:(林俊昌 許綉線 林郁婕 林巧旻) (鄭健全 黃美秋 鄭惟駿 鄭婉瑩) (許翰翔 侯麗香)

(吳美利 朱慶培 朱容瑾 朱容霆) (黃莉玫 何金章 何昱瑢 何昱陞) (游仁宏 游朝傑)

(傅再養 傅正典 傅正欣 蔡素津) (杜長青 謝怡婷 杜禹呈 杜禹羲) (鄭佑威 鄭佑勇)

(杜佳蓉 呂國忠 呂昊宸 呂紜彤) (杜育真 陳恆毅 陳昱綺 陳昱安) (廖喬茵 張言存)

(吳科穆 沈思妤 吳芷靚 吳承澔) (吳宗翰 洪孟羽 吳宸萱 吳康郡) 胡靜瑛 蘇葵羚

(陳亭蓁 沈建城 沈建良 沈勝約) (張勝傑 林美麗 張詠然 張又文)(王火生 王稜琪

王宣翔 李麗玉) (李榮華 黃金女 李建成 李坤洲) (鍾治忠 鄭蕙蘭 鍾孟璇 鍾孟辰)

陳勇位

300元:(張吟柳 張培芸 吳碧瑤) (王萬禮 王徽慈 王柏菁)(楊德勝 楊舒閔 何香蓮) 陳泯諺

(吳澤裕 吳添富 黃碧蓮) (邱俊圜 邱惟馨 邱惟真) (鄭佩瑩 鄭妙果 許嘉玲) 陳詠翔

(張榮通 許麗華 張羽溱) (蘇碩凱 蘇碩偉 李秀梅) (鄭鉦耀 張雅琪 鄭均緯) 林文泉

(楊富如 陳盷璐 陳奕劭) (黃陽檢 陳雅玲 黃國維 黃于庭) (蘇祐楷 蘇祐聖) 陳漢明

(莊啟東 蔡惠如 莊博淵 莊于賢 莊韻靜 莊馥鰴) 蕭學寬 李碧珠 楊阿密

250元:(楊定國 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吳漢文 黃麗玲 吳嘉展 吳佩容 吳佩君)顧雯秀

(侯振芳 侯明秀 方 珪 林秀盆 江曉芸) (劉清山 康 論 劉信男 劉家男 劉貞秀)顧登旺

210元:(許聰敏 洪瑞玉 許明盛 許芝菱 許雅鈞 許芝瑋)

200元:王麗茗 賴 貴 廖造亨 謝佳宏 蘇月姿 潘陳勤 蕭富晉 張亦翔 張淑娜 蔡靜穎 黃玉宣 李振頡

陳靜雅 蔡怡婷 蔡佳芳 陳永來 蘇惠君 林碧娟 凃雅雯 鄭文雄 楊智雯 王哲唯 袁章升

(陳簡心 陳奕溱) (魏家稘 魏采翎) (許鈞澤 許鈞泰) (蔡華家 蔡霈沂) (賴美華 何俊杰)

(許翰翔 侯麗香) (丁榮國 林秋蓮) (蔡明珠 王維綸) (葉家和 何振南) (盧文欽 盧文釧)

(蘇淵源 黃招有) (張菽安 張亮云) (杜松輝 何玉珠) (林 謙 李秋華) (蘇秋香 林金印)

(陳修立 石淑娟) (孫岱澤 孫嘉茵) (呂 維 羅莉嫻) (鄭登貴 李文麒) (陳志瑋 陳憶萱)

(洪勝豊 何巧櫻) (胡慶忠 陳秀英) (翁苑月 翁苑秀) (蕭崇鴻 高淙媛) (丁湘芸 丁浩展)

(陳慶霖 陳彥逢 陳俞任 陳思璇) (侯瑞堂 侯麗貞 方 菊 侯世詮) (黃賢宗 黃韋銓 黃薇諠)

(魏源榮 方玉秀 魏雯琪 魏文瑜) (羅淑如 羅文吉 陳明月 羅雅婷) (吳昌容 吳映萱 朱嘉儀)

(施耀鵬 王美惠 施隨益 施騌穎) (張忠和 石月琴 張惠蘭 張銘仁 張銘輝)

150元:楊基宏 (方文賢 鄭宜瑾 方姵甯) (鄭欣沛 邱永昌 邱永翰)

100元:楊瑞堂 廖又竹 吳佩珊 劉清雄 曾冠勳 彭睿承 李俊毅 郭小弟 賴秀圓 吳建銘 張亦翔 陳家穎

潘文仁 黃美香 陳冠文 張菊英 賴怡蒨 林富源 陳賀祥 王言文 許三益 陳梅鳳 許瓊尹 許朝堂

許修彰 黃品勛 賴克明 周秀梅 王承嘉 王承達 廖偉茹 李怯四 關耀宗 陳喜堂 陳春雪 董素綾

黃振嘉 李旻熹 李春慶 車欣哲 林國仁 蔣文洲 蔡宜廷 盧秀鑾 黃惠如 林石金 張秀香 陳春緞

陳又嘉 洪盈盈 徐乃立 張育豪 傅凰觀 蘇東亮 楊金永 呂秀鳳 劉智凱 張月清 丁羿禎 羅並南

蔡美蓮 蘇金鳳 丁宏宗 江彩糧 黃金生 林宗佑 林建安 陳景富 黃畹筑 鄭 絨 江佳璋 林珮媛

(劉益昌 劉陳秀) (林 銅 林陳玉) (馬獻誠 陳梅桂) (盧長銘 盧建志) (蔡秀滿 楊宏霖)王珮璇

(黃玉堅 仕女服裝工作室) 50元:鄭清松 30元:陳振成 林峻逸

家扶認養金收入

12000元:黃張碧珠 10000元:陳昶豪 陳昶豪 6020元:陳木江

6000元:周劭儒 周岳弘 周承翰 盧怡萍 (蔡宛珍 陳進紘) (陳耿鍠 陳耿明)

5000元:社團法人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會 4000元:(葉玉燕 洪敏瑜)

3000元:施宜礽 林耿徽 黃啟昌 賴西美 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啟惠 柳瓊珠)(李萬 林菊美)

(劉韋妏 修緣心) 2500元:(許淑珍 吳朝仁 吳欣穎 吳佳樺 吳佳勳)

2000元:陳狄成 黃素足 王靜悅 高坤暉 陳恩鎮 劉素戀 賴昭蓉 無名氏 (李佳芬 李佳政 李佳怡)

(方昱翔 方昱閎 方文助 許淑如) (邵漢武 邵海瑋 邵海葳 廖孝瑜) (劉棟樑 劉秀千)

(章民禎 章民瑜 章民嘉 章民睿) (張再發 王碧霞) (傅家平 何雪盆)

1800元:游莉麗 1500元:陳秀美 柯福焜 林家賢 林家賢 (胡晉誠 蔡易靜)

1000元:施守元 施守澧 盧秀湄 柯學穎 鄭琪樺 陳麗容 莊信政 林美圓 林雪華 張定宇 唐廷銓 常嚴法師

楊素珠 林文斌 林勇助 彭如菁 詹淨雲 張美齡 呂世明 梁平恭 李帛諭 李信賢 賀桂蘭 陳洪英品

朱婉怡 朱美秀 葉青峯 楊敦翔 呂瑞琋 曹祖佑 張雯峰 饒阿然 曹祖恩 曹祖瑋 陳彥良 黃家榆

陳育潔 陳柏鍠 黃俊鈞 薛逸聖 黃俊傑 洪憲忠 王幼芬 陳淑英 廖秀玉 陳依琳 曹傑漢 謝寶賢

林樹發 李昭興 陳郁筑 徐芊慧 蔡淑卿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盧素靖 陳耀漢 陳宗郁 陳羿伶)

(簡意文 施良坤 施盈盈 施盈睿) (王頃哲 王頃恩 孫明靜 陳建邦 陳彥綿 陳依均 陳雅韻)

(鐘彩月 魏生松 魏維遠 魏愷言) (黃蔡語 黃山籠 黃弘其) (廖家誼 謝硯如 謝沛岑)

(羅朝昌 王彩雲) (余麗娟 徐國勝) (陳宥任 林盈利) (洪溪遠 黃玉梅) (張奕涵 張奕臻)

(賴國賓 賴白櫻) (劉益昌 劉陳秀) (劉品淵 林映呈) (林金龍 劉美宏) (賀士琪 賀任阿蜜)

(孫中文 孫中彥) (黃真真 陳震沅) (林大碩 黃莉珀) (阮慧貞 吳宏彬) (周裕婷 周思妤)

600元:(張富翔 張凱傑 張博雄)

500元:張家維 張淑娜 黃朝南 謝和全 林沛妤 林思妤 林原甫 廖美涵 吳富月 李仁耀 張彩原 蔡林秀美

葉昱勝 曾文佑 林芳如 陳冠文 黃美香 陳家穎 林玲敏 許宸溥 陳賀祥 汪艷嬌 翟慧瑛 蔡賴顯榮

黃重源 蔡宗諺 蔡宗叡 林淑鶯 歐美婕 謝美玉 魏慧萍 陳美蓁 陳正如 黃柏翰 李孟儒 顧芯榆

侯盈竹 周月珍 黃鳳英 黃柏涵 王清風 許雪芳 謝進賀 劉麗華 周君育 顧素銀 章平祥 余靜雅

林文峰 何嘉欽 施素珍 黃弘茂 林美霖 林展瑞 江苑菱 蔡崑凉 黃春蓮 陳科華 陳凌賢 許紋魁

陳鎮琨 許榮峰 陳蘭花 侯裕仁 李秀清 吳暉萱 吳亭憶 許日盛 蔡長宏 黃宇安 楊卓穎 楊褔海

郭 葉 郭靜惠 郭玉蘭 王惠玲 林依穎 林秀敏 鄢領悌 張智鈞 沈稜瑢 林依樺 黃郁淨 陳姿杏

(高美蕙 洪滉全 洪培慈 洪培瑄) (邱盈齊 邱奕駿 邱奕騰) (許家瑜 許家偉) (呂芳評 呂炳煌)

(王詩雅 王志文)

急難救助款收入

10000元:(關雯心 關富毓) 3000元:林宏仁 2000元:(賴貞伃 賴正元)馬翊峰 蔡明君 楊燕菁 陳順彰

1500元:乾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00元:黃文波 吳火川 翁嘉松 許皓翔 陳泓邑 林相誼

張倡家 郭彥延 唐榮聰 陳嶽訓 林沂楹 洪麗君 吳明吉 宋曉蓮 王楚筠 蔡本旺 (張傳壽 張黃勸)

820元:(林玲敏 陳榮宏 陳昱樺 陳昱志) 700元:(許春妹 張棠恭 張哲輔 張怡婷 張嫆欣)

500元:張又仁 張文珊 張雯峰 吳水龍 鐘天霈 張熒珊 奚淑芳 陳淑霞 陳俊雄 李昭瑜 呂妙燁 吳慧敏

張耀仁 周玉敏 許理閔 劉淑玲 立行文理補習班 (鄧雪卿 楊東明 楊藝霖 楊琇卉 楊證凱)

(周坤山 鐘紫綺 周裕婷 周思妤)

400元:(吳厚德 吳柳儀 姚鳳珠 吳厚生) (姚 器 姚登山 姚國榮) (黃裕豐 黃玉甄 黃永山 黃馮錦)

(江玉瑛 郭宗翰) 吳明坤

300元:(鄭玉碧 洪良諺 洪瀅琇) (李耀宗 李郭碧香 李嘉福)(許易民 阮小巾 許正偉 許雅嵐)

陳美杏

200元:黃勇翔 (李秀梅 黃柏盛) (姚秀卿 黃永勝) (黃昱豪 黃凱威) (蘇英 黃資佑 許玉萍)

(許倉民 蔡淑貞 許佩諭 許柏昇) 100元:劉淑梧 吳萬泉 黃郁升 洪朱桃

社教活動費

2000元:(賴貞伃 賴正元) 高碲設計傳播有限公司 1000元:(陳樞哲 陳群嬿)

600元:吳水龍 (楊定國 楊吳雪花 楊振宇 楊元孝 楊順琇) 500元:陳怡君 汪艷嬌 吳添富 張耀仁

400元:侯心而 郭奇煌 郭順妹 郭妍昕 300元:黃傳案 (陳永華 陳梓明) 廖如珮

200元:林麗櫻 郭崑隆 朱華趾 沈禮賢 陳泱羽 楊惠如 陳玉如 (羅超群 羅智翔) (黃培偉 黃培倫)

(黃琇美 傅國柱) 100元:侯碧嫦 黃群友 黃礦衛 黃礦瑩

助印書款

3000元: 陳壽印 300元: (許正偉 許柏昇 黃資佑)

年節禮品收入

30000元:(劉樹潭 林慧貞 劉金助) 24000元:隱名氏 20000元:鄭如吟 李俊昇 林涵如 洪淑美

12000元:(李俊毅 李銘煌 白敏乃 李誼蓉) 張聰定

10000元:周承翰 陳小蘋 周彩連 莊浩忠 張雯峰 鄭嘉南 黃張碧珠 台北靈巖山寺林口竹林別院

(巫碧珠 楊哲銘 楊岳都 鄭翔勻) 8000元:林唐安

6000元:張弘昇 悅峻營造有限公司 鄭真真 鍾新中 呂文智 吳宜宭 黃寶珠 鴻升食品有限公司

5000元:徐秀瑾 楊士明 明德同親會 4500元:隱名氏

3000元:莊信政 李信雄 劉育丞 吳夢蓁 張坤榮 龔育瑧 張瓊文 魏慧萍(姚世強 姚冬河 饒捷妤 饒依宸)

2700元:蔡賴重 2000元:江玉霞 盧秀湄 朱哲正 劉光復 林湘玲 尹若芸 饒全洲 林國財 賴榮祥

隱名氏 邱瑞榮 朱慶培 陳綉絹 呂益同 呂清海(藍麗娟 胡家榮 胡家誠 胡卉倫)(黃琬瑂 尤俊雄)

(盧薏安 盧忠良) (莊土金 莊璧妃) (林麗櫻 王徽慈) (廖俊森 柯旭娟) (賴貞伃 賴正元)

(劉素戀 林百佑) (張再發 王碧霞) 1200元:徐惠鈴 羅世杰

1000元:侯玉霞 賴鈺婷 蕭文尚 蔡莊紫雲 陳善政 陳晉龍 曾寶淑 孫金治 陳金梅 張淑娜 邱鈺茹 詹美鳳

鍾玉秀 王惠敏 李益光 余欣潔 徐福娘 林政嶧 陸 扇 盧家秀 江啟忠 王煌江 陳雪娥 許張春燕

廖阿粉 李淑嬌 林春美 白丞祐 賴秋騰 林世軒 陳亮華 黃春芳 鄭寶塔 黃長雲 林美招 尹何翠珍

尹若文 顧緁穎 釋開賢 隱名氏 謝秀嬌 謝佩辛 許采綺 王柏菁 王威承 賴威凱 劉懿增 沈蔣水抱

林武賢 簡煌展 張麗華 陳建隆 張文銘 謝佳男 陳 卉 陳麗美 張淵源 張盈榛 王怡雯 陳春雪

陳春緞 江勝利 (孫鎂榆 孫中文 孫中彥) (江玉瑛 郭宗翰) 600元:陳晉龍

500元:陳宜伶 楊紹基 張雅伶 隱名氏 賴貞利 翁 柱 陳秀芳 張樹冬 張清龍 張劉琴 張錦鳳 張秀紅

張崇禧 黃梅園 李旻熹 (張嘉澤 郭淑珍 張宸邠 張宸翔) 400元:(孫中文 孫中彥)

300元:(王泓鈞 黃翔平 游淳媗)陳宜正 200元:吳明坤 林新景

100元:周杏雪 張瓈方 蔡明德 蔡昀融 蔡昉融 黃文良 張瑜玲 黃筠棋 張睿玲 吳沐學 張修銘 高毓婷

張棨翔 張惇皓 吳文翰 李榮華

年節禮金收入

500元:周承翰 周劭儒 周岳弘


0八年十一月份支出
薪餉
155,360元
津貼
90,487元
勞保費
15,298元
健保費
10,103元
退職金
14,605元
郵電費
10,747元
文具、書報費
0
旅運費
0
水電費
,205元
交通費
,820元
燃料費
0
租賦費
0
修繕維護費
18,530元
印刷費
0
產物保險費
12,340元
伙食費
,800元
劃撥手續費
,100元
會議費
,380元
急難救助金
82,700元
家扶金支出
367,200元
年節禮金支出
0
社教活動費
31,473元
年節禮品支出
0元
年終考核獎金
0元
雜項支出
,036元
其他人事費
0元
本月收入合計
,016,676元
本月支出合計
826,184元


收支相抵餘絀數
190,492元


【實物捐贈】

嘉雲地區共捐白米5公斤84包,本月份共發於普恩戶白米5公斤102包。累計白米5公斤裝2353包於嘉義志工委員會。以上物品發放於普恩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輸入您的心得感想